薛欣然

薛欣然

薛欣然,旅英作家。曾在中國擔任電台節目主持人的薛欣然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生平出版的第一本書《中國好女人們》去年七月在英國出版後會得到西方人那么熱烈的反應:一位四十九歲的英國BBC記者打電話來告訴她,他從小喪母,九歲離家出走,四十年與父親沒有音訊往來,如今讀了她的書,他終於回家找父親,父子二人談論母親;一位美國四十八歲的女性也寫了二十一頁長信給她,透露她曾被性侵害的悲慘遭遇,這個連她先生、兒子都不知道的內心秘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薛欣然
  • 國籍:中國
  • 職業:電台節目主持人,作家
  • 代表作品:《中國好女人們》
  • 性別:女
人物經歷,人物作品,

人物經歷

薛欣然幾年前發誓“讓世界為中國女性感動”的心愿終於實現了。前不久,在和家人一起回國作告別三峽的旅行之際,薛欣然在上海接受了記者的獨家專訪。 要談《中國好女人們》,先得從薛欣然的經歷說起。1989年,在部隊院校工作十二年的薛欣然,來到河南人民廣播電台,主持午夜談話類節目“輕風夜話”,與六七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講述民間百姓真實的故事,公開討論情感問題,出人意料地受歡迎。每天都有近百份聽眾來信涌到她手中,其中大多數是女性。一天,一對老夫婦跑到電台,大罵薛欣然是害死他們女兒的兇手:他們的女兒給欣然寫信說,一個男孩子一時情緒激動突然親吻了她,被鄰居看到,流言蜚語乍起使她感到非常困惑,希望薛欣然能在兩星期內給她回信,不然她就自殺。可惜薛欣然沒能及時收到這封遲到的來信。這件事令她極其震驚地發現當時的社會輿論下女性的弱勢地位,她開始認真對待、思考各種各樣女聽眾的來信。
1992年,一位女聽眾來信說:“你以為你在辦公室、直播室就能了解中國女性,可是你知道嗎?百分之八十農村、山區的女性沒有受過教育,沒有電話,你敢說你了解她們嗎?”這封信深深地觸動了薛欣然,她開始用各種形式和機會走進農村,了解那些“從未出過門”的女性世界。她漸漸發現,在中國婦女堅韌不拔的外表下面,隱藏著深深的悲怨,雖然時間把她們帶到了男女平等的今天,但是她們在幾千年的“傳統”中只學會了順從、忍耐和承受,保持著長期的沉默。
後來,薛欣然調入江蘇人民廣播電台主持類似的節目。八年的電台工作既讓她看到急速變化中的中國社會和那些掙扎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性、情感、家庭、社會等諸多的女性困境與問題,也讓她心中的問號越來越多,她開始想到國門外的世界是什麼樣的。1997年,薛欣然告別家人,隻身奔赴英國。
在英國,她依然難以放棄對中國女性問題的探索和對國外中國女性的觀察。她在倫敦大學做兼職教師時,很多國家學生都問過她同樣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女人和我們這么不一樣?”一個義大利男學生拿著一個中國男學者寫的教綱來問她,為什麼教綱上說“中國女人缺少感情細胞”。薛欣然當時差點哭出來,她激動地說:“這些說法是來自於人們在西方看到的中國女人。她們許多捨棄國內的兒女,獨身苦學苦幹,捨不得吃穿,為家人‘闖天下掙未來’,在西方“枯燥”地生活,人們沒有看到中國女人之所以這樣‘無情無欲無色無味’是為了做好母親、好妻子、好女兒、好女人!我會寫一本書,寫她們豐盛的深情與無私無悔的愛,讓全世界為中國女人的情感流淚。”
1998年,薛欣然開始動筆寫《中國好女人們》。她說:“我有一種報恩感,迫切地想寫出中國女性的可愛。”從過去積累的採訪素材中,她以第一人稱口述實錄的形式,甄選了十五個真實的故事,展現出過去時代里中國女性的甜酸苦辣:為愛情放棄財富的商業女強人;從蒼蠅中尋求溫存的小姑娘;痴情等待自己的大學戀人四十五年的軍工幹部;在唐山大地震中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女在殘垣斷壁死去的母親們,用親人的撫恤金供養著其他的孤兒們;新一代女大學生們剖析人生的新潮觀念……“過去是我們今天的根,不了解根,你就無法正確地判斷今天,你也很難真正地尊重你那‘過時’了的上一代們。我們需要一個被尊重的歷史。”薛欣然說。

人物作品

短短半年內,《中國好女人們》已被翻譯成二十七種文字、在五十多個國家、地區出版,並在英國、澳大利亞、瑞典、巴西等八個國家登上暢銷書排行榜。中文版也即將在國內出版。薛欣然說,她很想知道“身在其中”的國內讀者怎樣理解《中國好女人們》里那些“被深藏了很久的女人故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