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意

薄意

薄意,即極淺薄的浮雕,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故名。是壽山石印章的一種獨特的表現技法。由於引薄意雕刻刀法流利,刻畫細緻,影影焯焯,備受金石畫畫家欣賞和推崇。 薄意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它比淺浮雕還要“淺”,因雕刻層薄而且富有畫意,故稱“薄意”。薄意雕品素以“重典雅、工精微、近畫理”而著稱,它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是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正因如此,優秀的薄意作品往往具有超凡脫俗藝術魅力,特別富有欣賞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薄意
  • 解釋:極淺薄的浮雕
  • 得名:因雕刻層薄而富有畫意
  • 類型:一種獨特的表現技法
介紹,構圖,勒線,剔地,雕飾,特點,相關知識,總而言之,

介紹

壽山石雕的專用名詞,也是壽山石雕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手法。著名的書畫金石家潘主蘭先生指出:“薄意者技在薄,而藝在意,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固未能如紙之薄也;言其意,自以刀筆寫意為尚,簡而洗脫且饒韻味為最佳,耐人尋味以有此境界者。”薄意雕刻藝術面世較晚,才有百餘年的歷史,是從浮雕技法中逐漸衍化而來的。在清康熙、乾隆年間,楊玉璇、周尚均二人,便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極淺的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後來,潘玉茂繼承楊、周遺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種圖飾,以掩蓋石疵。然而刻法都未能達到十分理想的程度,意境也嫌呆滯簡單,因而也難達到最佳的掩飾瑕疵的效果,但已是薄意的雛形。

構圖

——在消磨成形的章面,發揮作者豐富的想像力,進行構思設計,充分利用壽山石的紋理、俏色等特點,用毛筆在石面上描繪出圖畫。
薄意的構圖布局,注重意境和氣韻,與中國畫同理。景物的層次一般不宜重疊過繁,交叉過密,石坯上的裂紋、砂格要儘量遮掩,“按材施藝,因色構圖,避格取巧,掩飾瑕疵”。作到繁而不亂,簡而有致,章法雅典,整潔挺秀,將雕藝與畫理融為一體。這是藝人文化修養、藝術素質和長期實踐經驗的積累。

勒線

——描圖定稿之後,用尖刀順著形體的外輪廓勾勒出一道織細、準確而明顯的線條,謂之“勒線”。
勒線是薄意雕刻的一道關鍵的工序,它對作品的成敗起著重要的作用。要求把刀穩,運力均,而且落刀要果斷精確,刀鋒要活潑流暢,刀痕要深淺適中。

剔地

——又稱“起地”。是套用平刀鏟刀以及斜口刀等多種刀具,削刮勒線以外的空餘石面,讓景物部分微微隆起石面。如果是自然形的印材,鏟地要隨著石形的凹凸而起伏。若是四方形的印章,底地則必須平坦完整,印體的轉角線應保持垂直。

雕飾

——使用各種雕刀,在突起的景物平面上淺刻雕飾,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陰陽向背,使其富有立體感,達到筆墨渲染的韻趣。
薄意雕刻“以薄取勝,以簡見長”,所以刀法應靈活多變,洗鍊概括,落刀準確,以一當十。雕刻完畢之後,還需要對某些細節,如花蕊葉脈苔點、枝幹以及人物、動物的眼睛、鬢髮等部分,用尖刀或半尖刀陰刻、抽絲,精細修飾,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鑑賞家往往以詩情畫意來衡量薄意雕的品位,用中國畫的六法來評價作品的優劣,將薄意看作是一種隆起的繪畫。所以薄意創作者多數兼精繪畫,只有熟練地掌握了國畫的筆墨技巧,才有可能揮灑自如地在石面上刻畫薄意。
除薄意之外,印身的裝飾還有一種叫做“線刻”。
線刻俗稱“脈花”。即以尖刀在印章的四周單線陰刻畫面,猶如一幅白描。通過景物的輪廓刻畫,將石面的裂紋瑕玷巧妙加以修飾。

特點

一是選材要嚴:多選優質石材,如田黃、芙蓉、鹿目田、荔枝凍等,有皮者尤優。
二是技法要高:許多田黃石珍品多出於壽山石雕大師之手。
三是相石要精:壽山石中的凍石、田黃、芙蓉等名貴稀少的石種,價值極高,雕琢之前,必須認真研究石材裂痕走向、表皮利用、疤點處理等等,因此有“雕人眼視不敢琢,審曲面勢爭分毫”之說。
四是清石要細:根據腹稿設計,完善雕件。
五是作畫要美。
六是勾勒要輕:以尖刀代筆,在畫筆線上,淺勾勒線條定位。
七是核稿、磨光,要盡善盡美。

相關知識

薄意藝術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康熙時已初露端倪,雍正時臻於完善,到了同治、光緒年間,“西門”派藝人潘玉茂兄弟,專事深刀雕刻,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至清末民初,林清卿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熔雕、畫於一爐,以刀代筆,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新的境地,作為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
“薄意”雕刻的製品,一向以“重典雅、工精緻、近畫理”而著稱,它是融書法篆刻繪畫於一體,並且介於繪畫與雕刻之間的獨特藝術。“薄意”藝術,是在明末清初石章的博古紋飾和錦邊浮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康熙時期這門獨特的藝術已經初露端倪,到了雍正的時候它已臻於完善。後來在同治光緒年間,“西門”派藝人潘玉茂兄弟,奠定了薄意雕的基礎。二十世紀初期,雕刻大師林清卿在吸收中國畫藝術精髓的基礎上,熔雕刻、繪畫於一爐,以刀代筆,別開生面地將薄意藝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由此,薄意也就成為了壽山石雕中獨門別類的藝術形式。
雖然薄意是一門高難度的雕刻藝術,但“無限風光在險峰”,自古以來,就有不少壽山石雕刻家不畏艱難,勇攀藝術高峰,把薄意藝術發揚光大。清康熙年間,楊璇和周彬二人,常在印台四周雕刻極淺的浮雕錦褥紋和環邊不斷紋或其它圖飾,開創了薄意藝術的先河。後來,“西門派”鼻祖潘玉茂繼承楊、周遣法,在印章四周雕刻各種圖飾,以掩蓋石疵,這是薄意的雛形。從清朝末年至民國時期,福州壽山石雕藝術逐步發展。“西門派”大師林清卿年紀輕輕就小有名氣,自感藝術功底薄弱,為了專攻薄意,圖謀更大的發展和超前人,毅然放下雕刀,轉而拜師學習水墨畫,研究秦磚漢瓦、古代石刻和畫像以及書畫、金石篆刻等,從中領會中國畫的筆意、章法和畫理,歷時五年,學有所成,自覺融會貫通之後,才又重操舊業,專攻薄意,並將其推上巔峰,成為譽滿榕城的薄意雕法大師,被稱為“西門清”。
印章石材的表面有時難免會有一些裂痕、砂格或不純的色塊、斑紋,即便是田石、水坑凍之類之類名貴石品也難求純潔無暇。倘若這些瑕疵出現在印體部位,無法通過鈕雕加以利用遮掩。不施藝術處理,勢必影響到石章的品級,過分雕琢又容易損壞寶石的天然文彩。在這種情況下,雕飾薄意於石面就成了最理想的裝飾方法
繼林清卿之後,王炎銓、王雷霆、江依霖等人繼續弘揚薄意雕法,形成一個很有影響力的“西門薄意派”。其主要代表作品有王炎銓的《夜遊赤壁》、王雷霆的《寒江垂釣》等。
新時期以來,從大中專美術院校畢業出來的年紀一代,在薄意創意上也頗有建樹。如青年雕刻家林文舉,既有家學淵源,又有紮實的國畫基礎,同時又私淑於林清卿,潛心研究,得其真諦,尤擅鳥竹薄意,曾出版《林文舉薄意藝術》。女雕刻家劉愛珠畢業於藝校,又師從王雷霆,也得林清卿薄意真傳,其薄意人物造像也為世人所重。
東門派”在薄意雕術上也人才輩出,頗有建樹,如林友清林友琛林壽甚郭懋介等人,其薄意作品別具風格。特別是“東門清”林友清及其子林壽甚,其薄意作品風格與“西門派”迥然不同。他們的作品用刀尖利,畫面層疊,意境深邃。當今壽山石薄意大師郭懋介的薄意作品不拘一格,自成一體,生活氣息濃厚,藝術境界高遠,文化內涵深厚,幅幅如詩如畫,多是爐火純青之作。
壽山石薄意藝術能從民間工藝中脫穎而出,把中國畫的畫理融於石頭之中,使人間萬象濃縮於方寸之間,成為一種富有人文氣息的獨特藝術,靠的就是藝術家永無止境的追求精神。經過以林清卿為代表的數代人的不懈努力和不斷實踐,才使薄意作品成為一幅幅畫和一首首詩,其藝術形式、風格特點以及欣賞價值,己在壽山石雕藝術中自成體系,堪稱我國傳統藝術寶庫中的一朵奇葩。正因為這樣,當代薄意大師郭懋介才會發出這樣的感嘆:“薄意者,吾稱其為‘刀畫’,即在石上以刀代筆作畫也,但它比作畫更難,因為石料形狀不一,有裂痕、有瑕疵、有皮層,必須具有揚石之長,避石之短,化弊為得之功底,非一張作畫的白紙可同日而語。特別是遠近呼應,虛實沉浮,意到力不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不易也。”
由於薄意淺刻如畫,耗材甚微,所以特別適合於雕琢像田黃石芙蓉石之類珍品原石。田黃石素有“易金三倍”之說,其價值錙銖相計,因此雕甫琢時連石屑也不忍有所損失。
薄意猶如一幅微微浮起的國畫,取材廣泛,講求意境。內容包括人物山水、花鳥、草蟲、瓜果等。

總而言之

通靈之石加上高超的技藝,薄意作品才能真正達到“心開一境技不薄,清新雋永意無窮”的境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