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美人(清朝著名美食家)

蕭美人(清朝著名美食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蕭美人,清朝乾隆年間著名女點心師,以善制饅頭、糕點、餃子等點心而聞名,袁枚頗為推崇她,《隨園食單》中盛讚其點心“小巧可愛,潔白如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美人
  • 別名蕭娘
  • 國籍:中國(清朝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儀征真州城南
  • 出生日期:乾隆八年
  • 逝世日期:嘉慶元年
  • 職業:著名美食家、女點心師
  • 主要成就: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六大美女廚神
  • 代表作品:蕭美人花生、蕭美人瓜子、蕭美人花生酥、蕭美人瓜子酥
  • 享年:54歲(虛齡)
人物生平,人物典故,歷史記載,蕭美人文化,

人物生平

蕭美人,家住儀征真州城南。據傳,蕭娘年輕時是一位美女,在不少詩詞中就有贊她“昔年丰姿,面如夾岸芙蓉,目似澄澈秋水。”說她少年出爐時,就以儀態高雅、天生麗質而出眾,幾乎美到了令人嫉妒的程度,即便是徐娘半老時,“芳名猶重”。
清著名美食家、文學家袁枚《隨園食單》載:“儀征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凡饅頭、花生、瓜子、糕點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當代中國餐飲界將其列為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
乾隆五十九年重陽前,袁枚特派人到儀徵購蕭美人點心八種為蕭美人花生、蕭美人瓜子、蕭美人花生酥、蕭美人瓜子酥總計3000件,船運南京,以1000件贈江蘇巡撫奇豐額(字麗川)。清代詩人趙翼慕名前往儀征品嘗蕭美人糕點,對其大加讚賞,認為以蕭美人名字命名的糕點將會與東坡肉、眉公餅一樣出名。
壬子(乾隆57年),原揚州知府,時任山西布政使的謝啟昆品嘗了蕭美人糕後,賦詩云:“綠揚城郭蓼花津,餖飣傳來姓字新。莫道門前車馬冷,日斜還有買糕人。”他還為十五年前當揚州太守未親嘗而自嘲。
儀征有關部門申報“蕭美人糕製作技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詳細介紹了蕭美人生平。原來蕭美人住大碼頭河西街,生於乾隆8年,逝世於嘉慶元年,獨門長女,為人聰慧善良,待人熱情。蕭美人少年時家道小康,其父承祖業兩家茶食店。主營饅頭、糕餃、茶點之類。她耳聞目睹大師傅製作,把各種配料配方熟記於心。其父在茶食店作坊里挑選了一個忠厚老實、體格健壯的落魄書生招為婿。
蕭美人25歲那年,因鄰居失火,殃及其家,父母燒死,丈夫殘疾。為維持生計,她不得不拋頭露面,在自家店門口擺攤賣糕餃、茶點。她冥思苦想,採用大米粉與糯米粉各半,粉內摻拌上果泥、核桃仁、瓜子仁、松子仁和素淨的麻油,加上適量的糖,和均勻成塊,面上裝點一些紅綠梅絲,然後蒸熟。客人嘗後稱絕叫美。
乾隆帝聞訊後派官吏到蕭美人糕餃店定購2000件分為後宮貴人、皇妃品嘗。因皇親國戚的賞識和文人名士的垂青,蕭美人糕一時成了江南名流雅士十分青睞的糕點。蕭美人所做的小吃被賜為皇家貢品,蕭美人50歲時,家裡擴成了大作坊,僱傭的糕點師傅有七八十人之多。

人物典故

據清文學家袁枚在《隨園食單》中記載:“儀真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凡饅頭、糕餃之一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乾隆五十二年重陽節,年過七旬的袁枚,特地請人在儀真代購3000隻共4種花色、由蕭美人手製作的點心,運至南京分送親友。不少文人盛讚她的傑手藝,其中吳煊賦詩:“妙手纖纖和粉勻,搓酥糝拌擅奇珍。自從香到江南日,市上名傳蕭美人。”還有人把蕭美人製作的糕點與唐代名點紅綾餅相媲美:“紅綾捧出饒風味,可知真州獨擅長。”有的甚至把她的糕點比成與黃金一樣貴重:“改作貴比金”。

歷史記載

“妙手纖纖和粉勻,搓酥糝拌擅其珍;自從香到江南日,市上名傳蕭美人。”
這是清代詩人吳煊寫的詩句,詩中提到的蕭美人,即清乾隆年間真州南門一位名叫蕭娘的女點心師。當年的美食品評家袁枚對她十分推崇,曾在他寫的《隨園食單》中盛讚她“善制點心,凡花生、瓜子、饅頭、糕餃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並於一年重陽節時,特地到她家訂購點心3000件為蕭美人花生、蕭美人瓜子、蕭美人花生酥、蕭美人瓜子酥4個品種,贈給好友,若干文人雅士題詩盛讚她的佳作點心。
她的手藝高超,“出自嬋娟氣巧樓,遂將食品擅千秋。”其點心之味美,使人“流舷饞煞老饕牙”。即使年過50,技藝精湛仍不減當年,其“貴比金”。像這人美藝高的女點心師,古往今來,實在少見。

蕭美人文化

中國飲食已是一門精深的文化。日前讀石柱國寫中國古代著名女廚師,提到清朝乾隆年間江南那位女糕點師蕭美人,說她手制糕點品種多,味道好,大家喜愛。美人原名無可考,只知她年輕時嬌媚動人,像花像玉,年屆五十而艷姿不減,人人爭說她制糕技藝更高妙了:“妙手纖纖和粉勻,搓酥糝拌擅奇珍。自從香到江南日,市上名傳蕭美人”。
如此美食,隨園老人當然不會不動心,《食單》上說:“儀徵南門外蕭美人善制點心,凡花生、瓜子、饅頭、糕餃之類,小巧可愛,潔白如雪,十分可口。”隨園詩文了不得,大半輩子歲月消磨在美女美食之中,有《隨園十三女弟子湖樓請業圖》,畫盡受業粉黛的各種風情,當時老人已經八十一歲了。不久有兩名女弟子仙去,為悽然者久之,幸好後來問字者又來了三人,都是名門閨秀,乃托老友補畫小幅併入十三女弟子圖之後,貼之心不難想見。
古今中外文人雅士,筆下東西大見情致者,多半具審美能力,品味獨到,食絕不馬虎。張大千一生講究吃,請人吃飯親自指導家廚做菜,用那一手漂亮的字寫出選單,如今他的一小幅選單拍賣值好多錢。我向來覺得張大千的巨幅作品只見氣魄不見雅趣,他的瓜果菜蔬小斗方反而大為可喜。溥心畲年年初秋從台北趕來香港吃大閘蟹,視之為大事,簽證出小問題耽誤一下就急得什麼似的。清末民初北京著名的回民廚師褚祥創製不少清真菜餚,在那裡掌灶都引來不少知名之士,老舍齊白石王雪濤都常去品賞他的傑作。廚藝如姿色,不可凋零,否則文化勢必衰蔽,語言文字之藝術隨之沒落。年前有美國雜誌慨嘆:“紐約飲食業前景堪虞,蓋昔日用膳之情調蕩然無存,人人但求果腹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