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友梅

蕭友梅

蕭友梅(1884年1月7日—1940年12月31日),字思鶴,又字雪明,作曲家、教育家、音樂理論家、上海音樂學院創始人之一,廣東香山縣石岐鎮興寧里人(今中山石岐區興寧里人),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開基創業的一代宗師、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開拓者與奠基者;為中國音樂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歷史性貢獻,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蕭友梅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香山縣石岐鎮
  • 出生日期:1884年1月7日
  • 逝世日期:1940年12月31日
  • 職業:音樂理論家,作曲家,教育家
  • 畢業院校:東京帝國大學
  • 主要成就: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開拓者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推廣音樂,創辦音樂院,愛國者,音樂創作,職業生涯,人物成就,個人著作,教育貢獻,人物評價,紀念碑,

人物生平

蕭友梅是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音樂理論家、作曲家;字思鶴,又名雪明;1884年1月7日生於廣東香山(今中山市),1940年12月31日卒於上海;蕭友梅是中國第一所正規的專業高等音樂學府——國立音樂院(今上海音樂學院)的創始人之一。
上海國立音專校長蕭友梅上海國立音專校長蕭友梅
蕭友梅的父親蕭煜增,原是前清的秀才,後以塾師為生。蕭友梅5歲時(1889),隨父親移居澳門,如傾向新學的儒生陳子褒所設的學校——“灌跟草堂”學習。蕭友梅在那裡不僅打下了就學的根底,還在外語方面獲得了良好的培養。
值得一提的是,孫中山也是廣東香山人士,而且孫、蕭兩家是彼此熟識的世家。蕭友梅從小就與孫中山相識,後來又都是同盟會的革命同志;1889年蕭友梅入廣州的著名新式學堂——“時敏學堂”。
1901年畢業,作為該校的第一屆畢業生隨其校長鄧家仁留學日本,蕭友梅先在東京高等師範附屬中學學習,後轉入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教育系,1904年,他開始在東京音樂學校學習音樂。1905年,孫中山、廖仲愷胡漢民等人在那裡成立了同盟會。1906年,經孫中山介紹,蕭友梅加入了同盟會。
1909年回國,1910年取得了“文科舉人”的名位,1912年中華民國正式成立,蕭友梅被任命為總統秘書。同年,孫中山被迫下野,蕭友梅旋即回廣東,在胡漢民主持的廣東省都督府任教育司學校科長。
1912年11月,蕭友梅作為公派生赴德國入萊比錫音樂學院學習教育學 ,1915年夏,修畢了音樂學院的課程,1916年以論文《十七世紀以前中國管弦樂隊的歷史研究》獲得博士學位。1920年回國,在北京大學附設音樂傳習所和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任教並擔任領導。
1927年與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創辦中國第一所專業音樂學院——上海國立音樂院,任教務主任,1929年改建為上海國立音樂專科學校,由他主持校政。他致力於音樂教育事業,為創立和發展中國近代專業音樂教育作出重要貢獻——他是我國較早上掌握西洋近代作曲理論,進行專業音樂創作的作曲家。
其妹夫為中國近代著名法學家、教育家、政治家王世傑

早年經歷

1899年入廣州時敏學堂,兩年後由學堂堂長率領自費留學日本;先入東京高師附中,同時在東京音樂學校學聲樂、鋼琴;1906 年獲廣東省官費留學名額後,入東京帝國文科大學哲學系攻讀教育學,並繼續東京音樂學校的學業。同年經孫中山先生介紹入同盟會
蕭友梅
1909 年在帝國文科大學畢業後回國,參加清政府為留日學生舉行的畢業“殿試”,中“文科”舉人,翌年被清政府委派為學部視事。
1912 年元旦,孫中山就任民國首屆臨時政府大總統時,被委任為總統府秘書員。同年秋再次獲官費赴德留學,同時就讀於萊比錫大學和萊比錫音樂院,並於1916 年秋以第一篇系統研究我國民族樂隊歷史的專論——《 17 世紀以前中國管弦樂隊的歷史的研究》獲萊比錫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蕭友梅同時在萊比錫國立大學攻讀哲學與教育學;之後,他又轉到柏林大學選修哲學、教育學、倫理學、兒童心理學、音樂、美學等課程;寫有《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階概說》等文章。同時,他又在施特恩音樂學院研究作曲配器、指揮及古譜讀法。

推廣音樂

蕭友梅回國後,先任教育部編審員兼北京高師附屬實驗國小主任。次年受北大聘,任該校講師及所屬音樂研究會導師,並與趙元任等發起成立樂友社。決心實現自己的理想,毅然選擇了開創音樂教育事業的艱苦道路。舊時,音樂這個專業不被重視,在高等學校里不過是附庸,有的與美術合在一起稱為圖音系,有的與體育合在一起稱為音體系,有的更是大雜燴稱為圖工操唱。
同年復奉教育部長蔡元培命創建北京女子高師音樂體育科;分科後任音樂科主任,為我國大專院校第一個音樂系科的設定立下了頭功。
1922 年北大將所屬音樂研究會改組為附設音樂傳習所後,又同時應聘為這所我國第一個具有相對獨立性的高等音樂教育機構的教務主任,並在該所成立了我國第一支基本由國人組成的附設小型管弦樂隊,親任指揮,這個樂隊前身是清末民初海關稅務局的管弦樂隊,連指揮蕭友梅一共17人,這個樂隊雖小,但從1922年底到1927年將近5年時間,共開過40餘次音樂會,演奏了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為北京民眾介紹了西方音樂藝術——這也是第一個由中國樂師演奏,由中國人指揮的樂隊,在當時很受歡迎。
蕭友梅組建的樂團合影蕭友梅組建的樂團合影
由於蕭友梅多年的奔走推進,北京的一些大專學校先後設立了音樂系(科),音樂教育事業初具規模並引起世人注意。1922年全國實行新學制時,以前可上可不上的“樂歌”隨意課改名為“音樂”課,並且規定為國小的必修課。
經過蕭友梅的多年努力,北京逐漸成為全國的音樂中心,但是他夢寐以求的是要建立一所符合國際標準的音樂學院,為此,他多年向教育部提出計畫,但都毫無結果。奉系軍閥張作霖接管北京政權後,其教育總長劉哲1927年6月以“有傷社會風化”、“浪費國家錢財”為由,下令停辦北京國立院校的所有音樂系科。蕭友梅苦心經營了5年的北大附設音樂傳習所也被迫解散。這時北伐軍已經攻占了長江流域,蔡元培就職於南京政府,蕭友梅也南下去尋求發展。

創辦音樂院

1927年10月1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學院(後改為教育部)院長,經他力爭,政府終於通過了蕭友梅創辦國立音樂院的計畫。蕭友梅作為“音樂院籌備員”提出了一個按招生人數分年遞加經費的5年計畫,每年招生50名,需經常費每月3000元。至於所需的60000元開辦費及校舍建築費,財政部僅許以“於戰爭結束後即籌劃撥給”的空頭支票。頭一個月的經常費還是蕭友梅在孫中山大總統府時的同事楊銓為之力爭來的。蕭友梅10月24日收到此款,遵從楊銓“趕快籌備”的囑咐,就用這3000元權充開辦費,在上海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專業高等音樂學府——國立音樂院。
蕭友梅
音樂院租用陶爾斐斯路(今南昌路)56號為校舍,1927年10月26日登報招生,11月1日起報名。由於正常開學日期已過,投考者不多,好在招生廣告上寫明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擔任校長,學生才逐漸增多。經過考試,共錄取了23名學生。蕭友梅被聘為國立音樂院教授兼教務主任。後蔡元培因公務繁忙,任命蕭友梅為代院長。次年又聘任蕭為院長,但他三次回函謙辭未就。
音樂院創辦以後,因經費短缺而常不能按時交納房租,院址不得不頻繁遷移。1928年2月遷到霞飛路(今淮海中路)的兩座洋房,8月又遷至畢勛路(今汾陽路)。由於學生增多,學院每月經常費加至5000元,但是財政仍然十分緊張。1929年6月,學生因宿雜費問題和校方發生衝突而罷課,並激發了學潮。蕭友梅因此事向教育部提出辭職,國立音樂院宣告停辦。蕭友梅積勞咯血去莫乾山養病。
適逢南京政府修正“大學組織法”,規定僅傳授一種專門技術的學校都改為專科學校,蕭友梅為此於1929年7月致函同盟會摯友,時任立法院長的胡漢民說明國內外的情況,希望仍單獨設立音樂院,7月26日南京政府公布了“專科學校組織法”,蕭的意見未被採納。8月19日教育部長蔣夢麟聘請蕭友梅擔任國立音樂專科學校校長。原音樂院的學生需憑音專的通知重新註冊;冼星海、熊樂枕、蔣鳳之陳振鐸等12名學潮中為首的學生僅收到一張“學分成績單”,被取消了入學資格,後來成為大音樂家的冼星海是蕭友梅曾經幫助過的學生,他和其他幾位同學被當局開除令蕭友梅非常痛心。
蕭友梅任校長以後,按照自己的理想盡力推進中國的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經過數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使國立音專成為具有相當規模與國際水準的中國最高音樂學府。

愛國者

蕭友梅不僅是一位傑出的音樂教育家,更是一位愛國者。他始終關注民族命運的安危。1928年“五卅慘案”發生後,他曾創作過樂曲《國難歌》和《國恥》。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的第五天,蕭友梅主持的國立音樂專科學校就成立了抗日救國會,蕭友梅率師生為抗日義勇軍募捐了一千多元,匯寄給黑龍江馬占山軍,他還為義勇軍創作了一首歌曲《從軍歌》 ,傳唱一時。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音專在江灣建成的新校舍遭到了敵機的轟炸。蕭友梅組織人員在1937年10月遷到馬斯南路(今思南路)堅持辦學。一年後,又將學校一分為三。到1939年9月,音專再遷公共租界愛文義路(今北京西路)的一幢殘破的樓房中。在抗日戰爭的艱苦危險的環境中,蕭友梅的音專一直沒有停止教學,一直堅持到抗戰勝利。
蕭友梅早年患有肺結核病,因長期積勞,身體健康每況愈下。但他仍然每天辦公,主持校務並為學生講課。1937年11月,蕭友梅在音專創辦的《音樂月刊》發刊詞中寫道:“在此非常時期,必須注意利用音樂喚起民眾意識與加強民眾愛國心。”1940年汪精衛成立漢奸政府,敵偽利用留日與同盟會的老關係威逼利誘,妄圖拉蕭友梅下水。此時的蕭友梅,雖然貧病並加,且處於險惡的環境中,但他毫無所動,顯示了高貴的民族氣節
1940年12月31日,因結核菌侵入腎臟,蕭友梅在上海體仁醫院病逝,享年56歲。

音樂創作

蕭友梅在留德期間所作《D大調弦樂四重奏》是我國第一部弦樂四重奏。所作以中國小校學生為對象的《今樂初集》(1922)和《新歌初集》(1923),是我國最早出版的兩本教材歌曲和個人作品專集;收入前者的《問》,為其最有影響的代表作,曾在當時的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中廣為傳唱,1924年為紀念“五四運動”5周年而作的《五四紀念愛國歌》,則是我國最早謳歌這場偉大運動的曲作。而作於1930年的《秋思》則是我國第一首大提琴獨奏曲。作為一校之長,蕭友梅主持校政也頗具遠見卓識和為後人仿效的創舉。學校成立之初,他即根據國情,於傳授西方作曲理論及表演藝術的各學科組之外,增設傳授我國民族樂器演奏技術的國樂組,並親自主講有關我國古代音樂史的“舊樂沿革”。從1930年起,又與黃自等先後發起成立樂藝社和音樂藝文社,組織力量編輯出版校刊《音》和《樂藝》、《音樂雜誌》、《音樂月刊》、《林鐘》等定期或不定期刊物。學校工作之餘,蕭友梅還從事著述和創作,編撰小提琴、和聲學、普通樂學等教科書。
蕭友梅先生對中國音樂文化事業做出的卓絕貢獻將永遠為後人銘記。

職業生涯

蕭友梅先生在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他曾擔任孫中山臨時總統府秘書;同年10月,再次出國,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及萊比錫音樂學院攻讀,獲哲學博士學位;1920年歸國後任北京教育部編審員,併兼任高等師範學校附設實驗國小主任,9月與楊仲等創設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體專修科;在回到北京後,他就謁見了北京大學的校長蔡元培,當時蔡元培已經在北大組織了一個音樂研究會,還發行了一本《音樂雜誌》,蕭友梅讀到該刊物後,便陸續為其撰寫文章,並接受蔡元培的邀聘出任北京大學哲學系講師和音樂研習會導師;
1922年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成立後,他擔任教務主任。
1923年北京國立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成立,兼任系主任。
1926年北洋政府摧殘藝術教育,晉令取消各校音樂系,蕭友梅被迫南下。在蔡元培支持下於1927年11月在上海建立了“國立音樂院”,這便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的一所高等音樂學府,蕭友梅初任教務主任,次年任院長。1929年該院改名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他任校長,直至1940年12月31日病逝於上海。
蕭友梅是我國現代專業音樂教育的開拓者,他畢生主要精力投獻於教育事業,同時在音樂創作上也有顯著貢獻,共寫有歌曲一百餘首及其它體裁作品。
1922年和1923年先後出版了創作專輯《今樂初集》和《新歌初集》。影響較大的歌曲作品有《問》、《卿雲歌》、《南飛之雁語》、《五四紀念愛國歌》、《國恥》等。此外,他還編寫了《普通樂學》及許多介紹西洋技術理論的書籍和教材。
同時,蕭友梅先生還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現代早期音樂人才,如冼星海、賀綠汀江定仙李煥之等。

人物成就

個人著作

蕭友梅編寫的音樂教材:有1924年的“風琴教科書”、1925年“鋼琴教科書”、1927年的“小提琴教科書”等,著有“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樂概說”和“中國歷代音樂概略”等學術論著,還創作了“新霓裳羽衣舞”、“哀悼引”等作品。
《蕭友梅全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蕭友梅全集》(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
蕭友梅在音樂創作和音樂學方面也有顯著成績,音樂作品主要有弦樂四重奏小夜曲》(1916,為中國第一部重奏作品),鋼琴曲《哀悼引》、《新霓裳羽衣舞》,大提琴曲《秋思》及《問》、《五四紀念愛國歌》等100多首聲樂作品,音樂學著作主要有《和聲學》、《普通樂學》、《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階概說》、《中國歷代音樂沿革概略》等。
天津大學網站證實:原創於1935年,為紀念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的建校40周年而譜寫的北洋大學校歌,也是由其完成。此校歌由天津大學繼承,演唱至今。其中“不從紙上呈空談, 要實地把中華改造”的歌詞,振奮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
蕭友梅還憑藉自己淵博的學識和藝術才華,編撰了一大批音樂教材、論著,並創作有多種體裁的音樂作品。1920年出版了《樂學研究法》,1920-1921年出版了《和聲學綱要》,1924一1925年出版了《初級中學樂理教科書》(六冊),1925年出版了《鋼琴教科書》、《風琴教科書》,1927年出版了《小提琴教科書》,1928年出版了《普通樂學》與講義《近世音樂史綱》。20年代初,他陸續創作了一些配有鋼琴伴奏譜的藝術歌曲,大都被收錄在商務印書館1922年出版的《今樂初集》、1923年出版的《新歌初集》和1924一1925年出版的《歌集》1一3冊中,這些都是我國早期藝術歌曲的代表作和最早出版的作曲家的個人專集。他的創作,以反映青年學生的校園生活和對美好的大自然的心靈感受居多,如《中華好》、《南飛之雁語》、《新雪》、《登高》、《星空》、《楊花》等。有的作品則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如《五四愛國紀念歌》、《國民革命歌》、《國難歌》、《從軍歌》,悼念黃興、蔡鍔的《哀悼引》,悼念孫中山的《總理奉安哀辭》等等。他在深研西洋樂理的同時,對中國的傳統音樂也很重視,主張“古今中外的音樂都要學習”,“音樂的骨幹是一民族的民族性”。他曾譜寫了大型合唱曲《春江花月夜》、大提琴曲《新霓裳羽衣舞曲》等,雖不盡完善,卻也不難看出音樂家於此所傾注的心力。

教育貢獻

二十世紀中國的音樂教育,蕭友梅是最有貢獻的人之一;1927年10月1日蔡元培就任南京政府大學院(後改為教育部)院長。在他的奔走下,政府通過了蕭友梅提出的創立國立音樂學院的計畫。蕭作為“音樂院籌備員”,制訂了極為詳盡的辦學計畫(包括招生人數、籌建校舍、經費使用等)。10月26日國立音樂學院登報招生,院址設在上海陶爾斐斯路56號。專門學習音樂的院校登報招生,這在當時確屬新鮮事。人們囿於封建傳統觀念,不免對此取觀望徘徊態度。即使是在當時善領風氣之先的上海,情況也是這樣,因此報名人數極少。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擔任院長”的廣告感召下,勉強招了二十餘人。11月27日正式開學(後即以這一天為校慶日)。蕭友梅任教務主任,後來,因蔡元培公務繁忙,12月3日任命蕭友梅為國立音樂學院代院長。
蕭友梅塑像蕭友梅塑像
由於他的事業心與責任心極強,淡泊名利,不謀仕途,學校從一開始就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保證了人才的質量。後來成為著名音樂家的丁善德就是在1928年以自學的一點琵琶知識從崑山前來報考的,蕭友梅慧眼識英才,將其招入學校悉心培養,日後果成大器。
1928年冼星海由北平來上海考入國立音樂學院,因家貧無以維繫,蕭為他安排了文字抄寫工作以半工半讀。冼星海還會吹單簧管,蕭友梅帶他去報考工部局樂隊,因水平不夠而未被錄取。其實,早在1926年蕭友梅任國立北平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主任時,就曾為當時在該校就讀的貧苦學生冼星海安排抄譜或做圖書管理員,得些收入來補助生活。
1929年,南京政府修正大學組織法,規定僅傳授一種專門技術的學校都應改為專科學校,並公布了“專科學校組織法”。國立音樂學院也於此時更改為國立音樂專科學校,蕭友梅任校長。他將當時在上海甚至全國各地能夠找得到的著名中外音樂家,或高薪聘請或苦言相勸,網羅在自己的麾下。就連國文、英文等共同課,他也是請水平最高的人來教。如易韋齋、龍榆生(時為暨南大學國文系主任)曾任這所學校國文課的教師。
1929年,世界著名鋼琴家、俄羅斯的查哈羅夫旅居上海。為請其任教於國立音專,蕭多次登門拜訪,並將月薪提至400元(普通教授為200元)。實踐證明,查哈羅夫從那時起直至1942年病逝於上海,對中國鋼琴教學水平的提高發揮了重要作用。1930年秋,蕭友梅聘請留美回國的著名音樂家黃自任教務主任。此後,二人攜手為中國剛剛起步的專業音樂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蕭友梅還致力於編寫音樂教材:有1924年的“風琴教科書”、1925年“鋼琴教科書”、1927年的“ 小提琴教科書 ”等,著有“ 中西音樂的比較研究”、“古今中西音樂概說 ”和“中國歷代音樂概略” 等學術論著,還創作了 “新霓裳羽衣舞”、“哀悼引”等作品。

人物評價

蕭友梅先生艱苦創業、勤儉辦學從嚴治校、事必躬親,為中國音樂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創造了不朽的光輝業績。
1982年11月27日上海音樂學院舉辦建院55周年校慶活動,為蕭友梅的銅像落成舉行了隆重儀式,以紀念他創辦中國第一所高等音樂院校的不朽功績。
“五四”以前,中國傳統的音樂教育只限在文人的自娛性音樂方面,例如彈古琴他們只是作為修身養性的一種手段。從事表演的活動,是由社會底層的“戲子”們擔任的,至於京劇的“票友”是後來的事。這些活動與“國民音樂教育”並不是一回事。蕭友梅1901年赴日本留學,在東京音樂學校學習鋼琴與聲樂,並在帝國大學學習教育。1913年又到德國萊比音樂學院和萊比大學學習,取得博士學位後於1920年回國。先後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音樂體育專科、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和北京藝術專門學校音樂系任教,並擔任領導工作。在蔡元培的支持下,1927年在上海創辦了國立音樂院,這是中國第一所專業音樂院,為音樂教育事業與培養專業音樂人才奠定了基礎。

紀念碑

蕭友梅紀念碑
經中共中央統戰部、北京市委統戰部、海淀區委統戰部批准並與屬地民政部門協調,同意北京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中山市人民政府、北京音樂家協會、中央音樂學院聯合為蕭友梅在北京西郊碧雲寺下祖墳地上,立一自然紀念碑並栽種八棵翠柏,以紀念北大音樂傳習所成立85周年、上海音樂學院成立80周年。
蕭友梅蕭友梅
在紀念碑揭幕儀式上,蕭友梅先生的後人、學生的後人都紛紛趕到現場。賀綠汀、丁善德、喻宜萱等老一輩音樂家的子女也趕到現場,高度評價了蕭友梅先生對中國現代音樂事業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北京師範大學音樂學院等專業音樂學校的院領導也出席了紀念碑的揭幕儀式。
據悉,在紀念碑揭幕的同時,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分別編撰的《蕭友梅編年紀事稿》、《蕭友梅全集》(第二卷)也舉行了首發儀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