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荑醬

蕪荑醬

蕪荑醬,中藥名。為榆科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果實與面曲等加工製成的醬。植物大果榆,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江蘇、安徽、河南等地。具有殺蟲之功效。主治蟲積腹痛,瘡癬。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蕪荑醬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蕁麻目
  • :榆科
  • :榆屬
  • :大果榆
  • 分布區域:我國東北、華北及陝西、甘肅、青海、江蘇、安徽、河南等地
  • 用量:內服:適量,開水沖服
  • 毒性:無毒《綱目》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果實與面曲等。

性味

味辛,性溫。

歸經

入心、大腸、小腸經。

功效

殺蟲。

主治

蟲積腹痛,瘡癬。

相關配伍

治癬瘡,以蕪荑作醬食之。(《普濟方》)

用法用量

內服:適量,開水沖服。

使用注意

不宜過量、久服。

採集加工

取蕪荑仁水浸一伏時,袋盛,揉法去涎,以蓼汁拌曬,如此七次,同發過面曲,如造醬法,下鹽曬之。每一升,曲四斤,鹽一斤,水五斤。

形態特徵

植物蕪荑,別名黃榆,毛榆《全國中草藥彙編》,迸榆、柳榆《新華本草綱要》。落葉小喬木或灌木,高15-30米。枝常有具木栓質翅,當年生枝綠褐色或褐色,有粗毛;老枝褐色無毛。葉互生;葉柄長2-6毫米,有短柔毛;托葉早落;葉片寬倒卵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5-10厘米,寬3-7厘米,中上部最寬,先端突尖,基部狹或淺心形,兩邊不對稱,兩面粗糙,有粗毛,邊緣具鈍單鋸齒或重鋸齒。花先葉開放,數朵簇生於去年枝的葉腋或散生於當年枝的基部;花大,長達15毫米,兩性;花被4-5裂,綠色;雄蕊與花被片同數,花葯大,帶黃玫瑰色;雌蕊1,子房1室,綠色,柱頭2裂。翅果特大,長2.5-3.5厘米,寬2.2-2.5厘米,被毛,花被宿存,種子位於翅果的中部。花期4-5月,果熟期5-6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000-1300米的向陽山坡、丘陵及固定沙丘上,在林區多生於林緣及河岸。

相關論述

1、《本草經集注》:“殺蟲。”
2、《食療本草》:“蕪荑作醬,功尤勝於榆人。”
3、《本草拾遺》:“主五雞病,除瘡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