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蔣築英》是長春電影製片廠攝製的傳記片,由宋江波執導,巍子奚美娟主演,於1992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為光學事業獻身的長春光機所副研究員蔣築英短暫卻光彩絢爛的人生故事。

基本介紹

  • 導演:宋江波
  • 編劇:王興東
  • 主演:巍子,奚美娟
  • 製片人:邢戰山
  • 出品公司:長春電影製片廠
  • 中文名:蔣築英
  • 外文名:The Scientist Jiang Zhuying
  • 製片地區:中國大陸
  • 類型:劇情,傳記
  • 片長:97分鐘
  • 上映時間:1992年
  • 對白語言:漢語國語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幕後花絮,獲獎記錄,幕後製作,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蔣築英為了追隨他敬慕的王大珩教授,從杭州來到長春。他刻苦學習,才華橫溢,掌握了五門外語,成為我國著名的中年光學專家。他為人正直,工作勤勤懇懇,出國時他帶回了精密儀器,親自押運,搬運。對於國內各地來向他請教的人,他有求必應。他一直想加入黨組織,但是由於15歲那年父親被打成了“反革命”,他一次次被黨組織拒之門外。長期超負荷的工作,使蔣築英患上了多種疾病,在他43歲到成都出差時,不幸病逝。他的妻子路長琴帶著一雙兒女來到成都,送他最後一程。而他被關了28年冤獄的父親再見到兒子時,卻只見到一壇骨灰。人們點起了一根根紅燭,送別蔣築英。
蔣築英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演員配音
蔣築英巍子----
路長琴奚美娟----
羅肯畢彥君----
張琨田岷----
蔣樹敏顧嵐彭勃
蔣路平王勍----
蔣路全叢杉----
司馬森邵兵----
趙書記方瑞----
姚潔邢權----
雷德張國文胡連華
雷德妻金毅----
守門人張鐘熙----
王大珩榮磊----
山東某農研所的工作人員侯天來----
其他參演人員
姜瑞林、楊曉丹、尹嘎、吳克堅、李守信、耿連柱、劉虹

職員表

製作人導演副導演(助理)編劇攝影配樂剪輯道具美術設計造型設計服裝設計燈光錄音布景師
邢戰山宋江波李俊 胡侃王興東張松平吳大明李停戰孫光齊明 張鳴(副美術)王曉玲 王曉瓊楊敬勇 劉濤時冬青姜岩 尹哲孫富貴 邢戰勝 李燕來
編輯
王志願
擬音
演奏
中國青年交響樂團
指揮
演職員表參考資料

角色演員介紹

  •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蔣築英
    演員:巍子
    才華橫溢的光學專家。他一心撲在科學研究上,人生願望就是做一個聞一多先生所讚頌的紅燭。雖身居陋室、物質待遇菲薄、肩挑諸多重負,他卻不考慮個人索取,反而把在國外省吃儉用節省下來的錢買了研究所急需的儀器。他為人光明磊落、嫉惡如仇、古道熱腸,敢於與社會不良現象做鬥爭。
  •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路長琴
    演員:奚美娟
    蔣築英的妻子,也是光學機械研究所的研究員。她溫柔賢惠、善解人意,刻骨銘心地愛著丈夫,在事業、生活上都能給丈夫以最大的支持與幫助,竭力效法他的一切實優秀品德。
  •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羅肯
    演員:畢彥君
    蔣築英的同事。當他因為政治問題備受排擠時,是蔣築英信任他,冒著風險為他作保,使他得以開展科研工作。在陪伴路長琴前往成都奔喪的路上,他一直在苦苦思索蔣築英臨終遺言“候鳥”的含義。
  •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司馬森
    演員:邵兵
    蔣築英的學生,原本對光學不感興趣,因仰慕蔣築英的學識、品德而決定報考蔣的研究生,在學習中真正認識到了光學的價值並將其視為自己的生命。他學成後想去美國工作,蔣築英曾忠告他不要做“哪兒暖和就往哪兒飛”的“國際候鳥”。
  •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蔣樹敏
    演員:顧嵐
    蔣築英的父親,蒙冤入獄二十多年,由於他的原因蔣築英遲遲不能入黨。當他終於恢復清白之身千里迢迢去長春看望兒子時,得到的卻是兒子去世的噩耗。
角色演員介紹參考資料

幕後花絮

  • 在該片拍攝前,某省電台播出的一個以蔣築英事跡為內容的廣播劇中貶低了一些與蔣有過爭論和不同意見的人,在長春光機所引起不小的騷動。因此,影片中除了蔣築英一家使用真名外,其他人物均為化名。
  • 在把王興東的劇本用打字機打出來時,打字員為劇情所感動,以至於邊打字邊哭。
  • 片中蔣築英與妻子在家中談事業和家事的戲,原本劇本安排的是兩人坐著說話,演員巍子和奚美娟覺得那樣比較刻板,而且劇本的台詞也很文學化。他們徵得導演同意後,決定在十幾平方米的“蔣家”臥室推滿書,把戲改為蔣在書堆里做研究,妻子做家務,兩人邊做事邊聊天。可是拍攝當天,他們發現攝影現場只布置了幾本書在桌上。巍子堅決要求美工把場景布置得合乎當初構想的氛圍才肯拍。
  • 蔣築英生前喜歡聞一多的詩《紅燭》,以此來勉勵自己和學生;他的朋友孫國良也曾說他在事業和生活上都想做強者,像是一根蠟燭兩頭燒,燃燒得太快。受這兩個細節啟發,該片編導在片尾設計了三千多名學生舉著蠟燭悼念蔣築英的場面,並配以柴科夫斯基的降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獲獎獎項獲獎方結果
1993年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
最佳故事片
《蔣築英》
提名
最佳編劇
王興東
獲獎
最佳男主角
巍子
提名
第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最佳女主角
奚美娟
獲獎
組委會特別獎
《蔣築英》
獲獎
第四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
金鳳凰獎
奚美娟
獲獎
1992年中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
最佳故事片
《蔣築英》
獲獎
最佳女演員
奚美娟
獲獎
最佳編劇
王興東
獲獎
第二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蔣築英》
獲獎
上海影評人獎
永樂杯1992年十佳影片
《蔣築英》
獲獎

幕後製作

創作背景
1986年,編劇王興東看了《光明日報》上介紹長春光機研究所副研究員蔣築英事跡的文章後,感動得潸然淚下,產生了把這個人物搬上銀幕的創作衝動,但當時報告文學、電視劇、廣播劇的作者蜂擁而上,他一時未能涉足。8年後,正當蔣築英的事跡漸漸沉寂之時,改革開放對科技人才的需求卻越來越突出。這時的王興東對於中年知識分子的責任和苦惱也有了更多感受和理解,他重讀蔣築英的故事,又一次燃起創作激情。他的想法得到了長影、長春光機所、吉林省領導的支持。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劇本編寫
為了創作劇本,王東興到蔣築英生前的工作過的光機所深入生活,卻發現自己對於蔣築英從事的科研工作一竅不通。於是,他決定從挖掘人物的性格入手,在長春、北京、杭州、成都等地採訪了60多位和蔣築英生活和工作過的人。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通過蔣築英的老師、同事、親人的描述,王興東再度感受到了蔣築英的人格魅力。在收集了二十餘萬字的材料後,他發現自己又面臨著一個難題:蔣築英一生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動人的故事很多,卻難以找到一個能構成影片的核心事件。經過再次深入生活、反覆採訪,王東興終於找到了劇本的主線——以路長琴赴成都“護理蔣築英”的懸念為線,以蔣築英的夫妻情、父子情、師生情、同志情、兒女性為點構築全片。在創作劇本前,他先把蔣築英的一段段故事講給普通民眾聽,從聽眾的反應中摸準“情結”,然後製成卡片,整理成提綱,寫出初稿,再徵求意見,推翻重寫,經幾次反覆修改,才最後定型。

影片評價

該片沒有從仰視的角度去拍一個“典型式”人物,也沒有刻意去捕捉蔣築英的感人事跡、高風亮節。在通常意義上應該激躍出火花,應該高潮疊起,應該酣暢淋漓濃墨瀉染的時候,導演卻採用了平緩的節奏處理,使觀眾的感情舒張應合著畫面的律動,而思想卻放飛到一個更廣褒的空間。(《電影評介》評)
蔣築英(1992年宋江波執導電影)
該片以飽滿的政治熱情,調動電影藝術手段,集中全力、濃墨重彩地塑造了蔣築英這樣一個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熱愛祖國的知識分子英雄形象,因而撥動了廣大觀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原《求是》雜誌副總編荀春榮評)
該片之所以如此動人,因為它的鏡頭主要對銀幕主人公的感情生活,從不同側面展示了一代知識分子崇高而美好的精神世界。它從寬慰悲哀入手反而把悲哀推到了極致,對於悲情契機及總體把握是成功的。奚美娟在片中把女主人公集柔弱與剛強於一體的人格力量表達得真實準確、撼人心魄。(原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副編審、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首屆理事陳適存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