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德功(鐵道游擊隊主要領導人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蔣德功,原名顏承杞,漢族,曲阜城內關帝廟街人,1911年出生於世代書香之家。1933年考入北平體專。1935年參加革命工作,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蔣德功
  • 別名:顏承杞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曲阜城內關帝廟街
  • 出生日期:1911年
  • 畢業院校:北平體專
  • 信仰:共產黨
  • 主要成就: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歷任山東沂水軍政幹校班長、副排長;臨沭縣武委會主任;魯南軍區鐵道二大隊大隊長、魯南軍區鐵道大隊政委,華東軍區步兵四師十三團副政委,華東軍區海軍江陰要塞步兵團政委、吳淞區政治部主任,華東海軍後勤政治部主任,北海艦隊旅順基地後勤部政委,第六機械工業部渤海造船廠黨委書記,蕪湖造船廠黨委書記,國防科工委安徽省國防科工辦副主任(正廳級)。1982年離休。1992年享受副省級待遇。1994年在合肥市病逝,終年84歲。
蔣德功幼年就學於曲阜二師附小、明德中學、山東省立七中,深受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青少年時期就抱有愛國思想。在中學時曾參加了向國民政府抗日請願的兗州臥軌截車鬥爭。1935年“12.9”抗日救亡運動時,蔣德功參加了“中華民族解放先鋒隊”。畢業回魯後,加入地方抗日武裝--兗濟縣武工隊。在山東抗戰最艱苦的階段,我軍主力部隊暫時轉移。他遵照山東黨組織和魯南軍區領導的指示,奉命帶領武工隊堅持敵後游擊戰,與日偽展開反“掃蕩”、反“圍剿”戰爭。1941~1945年期間,蔣德功與武工隊戰友們一起,在兗州、濟寧、鄒西一帶,利用家鄉地理熟悉優勢,打擊敵人,特別是1942~1944年他與王玉林在兗州先後帶領武工隊鐵道二大隊與在棗莊、薛城、夏鎮一帶戰鬥的杜季偉、劉金山、鄭惕第一鐵道大隊南北呼應,截軍列、炸橋樑、捉漢奸,從日偽軍手中奪得大米、白面、藥品、布匹、槍枝彈藥等軍需品。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牽制了日軍的力量,支持了正規部隊的作戰,勝利完成了“保護由黨中央所在地延安經華中至山東的戰略交通線”任務。1945年10月,為促使日軍向我魯南人民受降,以確保我軍民8年抗戰勝利果實不被國民黨反動派劫取,魯南軍區司令員張光中於10月14日,日軍宣布投降後派蔣德功以魯南軍區上校秘書身份,隻身進入兗州日軍窪田旅團部,迫使日方接受我軍三項條件。抗戰勝利後,為阻止國民黨反動派對解放區的進攻,迎接我軍主力進軍魯南鐵路沿線重要城市,中共魯南軍區接受山東省軍區命令,將活動在這一地區的鐵道一大隊、二大隊,合併為一個大隊,大隊長劉金山、政委蔣德功,他們配合山東野戰軍主力,同國民黨軍隊展開了英勇鬥爭,給敵人以沉重打擊。解放戰爭開始轉入主力部隊南下。渡江戰役結束後,1950年4月23日首批組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駐江陰要塞部隊,參加解放崇明島戰鬥。1954年蔣德功作為海軍代表在北京參加了建國5周年觀禮活動。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並榮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蔣德功作為早期參加革命的曲阜籍老紅軍之一,投身革命60年,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身經百戰,勇猛殺敵,戰功卓著,特別是鮮為人知的鐵道游擊隊主要領導人之一。解放後又為祖國的國防工業做出了很大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