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世英

蔣世英是二十世紀初期,在江川及鄰近地區的一個人們又怕又恨又咒罵的人。

基本介紹

  • 本名:蔣世英
  • 所處時代:二十世紀初期
  • 出生地江川
  • 性別:男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現在受譽為植物王國動物王國有色金屬王國的寶地——雲南,在二十世紀初期是一個多災多難的西南邊疆地區。她外受英法帝國主義的侵襲,內受滿清王朝的壓迫和剝削。當時清朝為維護他的統治,是將在這裡設新軍一鎮。每年所需的經費,是將在雲南每年榨取到的錢財全部用完尚不夠開支而還要由四川撥給補足。

人物經歷

中華民國成立後,全國形成長期的由大大小小的許多軍閥割據的局面。在雲南“辛亥革命”志士經“重九起義”勝利後,即組織三支軍隊援川、入黔、入桂,開展支援全國革命的北伐戰爭。相繼又是護國護法戰爭。歷年征戰除損耗人力物力外,亦荒廢了對內的治理,以致政治上混亂,經濟上蕭條,人民生活貧困。因而離省會昆明稍遠的地方,即有不堪貧困者,拉竿子,立山頭,以掠奪別人的財富營生。有的土司地主亦擴充其實力實行武裝割據。當時政府稱之為匪患四起。到形成有名的以唐繼堯為首的西南軍閥統治雲南期間,亦由於雲南軍閥之間明爭暗鬥的需要,對這些四起的勢力,時而討伐,時而招撫,這些勢力亦隨之時而成為當時的正面人物,時而成為當時的反面人物,弄得人們眼花繚亂。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本文所述的主人公——蔣世英,就應時出世了。蔣世英,字華清,江川九溪六十畝村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生,民國八年(1919年)畢業於雲南省立師範學校。民國十年,顧品珍率滇軍由四川回到雲南趕走唐繼堯,奪得雲南政權後,他部下的金漢鼎受他的命令率其部屬駐在通海縣,為滇南剿匪總司令。蔣世英就在這個時候進入了這個部隊的教導隊。後來充任了金漢鼎的警衛排長(據官方檔案所載是個連級幹部)。他的父親蔣汝為是那時候九溪地區的團首(是當時在該地區軍政方尚有地位的鄉紳)。因與同村之李、張兩姓人有積怨,被李姓告發後,被江川縣長拘捕入獄。李姓為想將他一家人都全部消滅,就摹仿他父親寫字的筆風,以他父親的名義寫信將此事告訴蔣世英,並向他呼救,企圖將他們全家誘回後,把他們一齊殺死。蔣得信後就約著他在昆明當警官的大哥世臣、二哥世忠隨身攜帶德造十響一支,由部隊回家。此時只會是民國十一年(1922年)三月以前。因三月十日,金漢鼎即被唐繼堯組織在廣西的滇軍和滇南的吳學顯部(吳三部)將顧品珍消滅,又奪得了雲南政權,將他們趕出了雲南。蔣世英到家後,又去求救於寧海之金鳳彩(金漢鼎之大哥)。金鳳彩坐著滑竿(四川稱轎子)與蔣一齊去找當時江川縣長陳博文(金漢鼎之部屬)說情,陳當面就將蔣父釋放了。原告李姓看著勢頭不好,就終止了訴訟,另謀安身之所,僑居昆明去了。蔣世英這時就以九溪地方幾年來常受一些過往馬幫或鄰近之惡棍,以武力為後盾到九溪來強迫人民籌款(就是勒索搶劫)為內容,發動了一些富裕人家購買槍械、彈藥,組成自衛組織。他自願為義務的中心人物。同時積極選擇和組成他的基幹隊伍。他常以突然襲擊的方式,將手槍頂在他的相識或友好人員的背脊上。測試其膽量和機智。被他選中的,若願意跟他乾,就發給武器,視為他的骨幹。不久後,常到九溪強迫籌款的惡棍河西人黃炎士,又率著一班人馬來搞籌款了。以蔣世英為首的這班人馬,將他們招待在大村橋頭閣里駐下,又招待他們食宿,又承認積極給他們籌款。結果,蔣世英在當天夜裡就組織了一個夜襲黃炎士的行動,將這批人全部圍困,斷絕了他們的糧食和飲水,要他們繳槍投降。經過了幾天的困獸之鬥,最後,他們才突圍逃跑。戰鬥雖然未獲全勝,但亦給九溪人民免除了這次挨家挨戶的門攤戶湊的強迫籌款。從此蔣世英的行動就更取得了九溪一些人的擁護和支持。繼後又有巴營長率領他的部隊到九溪來攻剿,暫駐雞窩的童有甲部。當巴營被重部打敗撤退之際,蔣世英又組織了他的人馬在窪子(村名)附近夾巢地帶上展開一次伏擊戰,將巴營全部擊潰。經過此役,巴營未死的官兵,在敗逃的路上,如驚弓之鳥,只消遇到婦女在家裡喊聲“繳槍”都會馬上放下武器,乖乖的逃命。僅有兩人攜槍逃跑,到大村附近時,在田裡幹活的鄭揚看見後,就追到去河口的路上,叫他們繳槍時,他倆回話是:“槍是要保命的,不能交。我們前世無冤,今世無仇,不要這樣追逼。”結果鄭揚繼續追去,就被反擊一槍,打在肚子上,幸好未死,抬回家來又醫好了。巴營的大批武器亦就這樣落在蔣世英手裡了。蔣世英亦就是這樣的出世,這樣的羽毛逐漸豐滿,逐漸形成了一個擁有一支具有一定戰鬥實力的隊伍的怪人了。
(三)昆陽海初開搶戒 海輪上血肉橫飛
大約在民國十二年(1923年)時,蔣世英的基幹隊伍已初步形成。在欣喜自得的情況下,他約著親近的王兆四、李儒、普自成(乾貓)等五人,連他一共六個人去昆明玩耍。在回家的途中,由昆明篆塘搭輪船到昆陽,在船上,蔣的對面坐著一個抬牙骨長菸袋的不甚老的老頭兒,大約是玉溪人。蔣發覺他十分注意自己。輪船開到海中間後,老頭起身而去。蔣就警覺地將自己攜帶的手槍“小拉六”握在手中。他的手掌較大,可將此槍一把捏住,別人就看不見。不大一會兒,船上五個保船的武裝衛士就來到蔣的身邊,將各人手中的步槍一齊指在蔣的身上,口裡喊著“檢查”。蔣世英及時用左手把五支步槍“嘩”的掃開,隨著“嘡、嘡、嘡……”五顆子彈就將這五個保船人員打死。隨去的五人亦就開槍相助,並去一人強迫著輪船駕駛員將船開往晉寧。又將那抬牙骨菸袋的老頭墜下海去(因蔣疑惑是他報的訊),然後在船上鋪開一床氈子,強令乘客們把所帶著的金銀財物都放在氈子上,可留性命。就這樣洗劫了乘客們的手飾現金。船到靠近晉寧海邊時,叫了兩隻小船靠攏輪船,將他們六人及所得械彈財物一切擺渡上岸後,才準許海輪迴航。此役中同去的五人里,有一人掛彩,打掉了一個睪丸,是自家人的槍誤傷的。上岸後,請了滑竿抬著傷員一齊到普寧城吃飯,當天趕到江川城。在江川城住了一天又才回到九溪。
(四)戲逐鹿一反一復  立根基興辦軍需
民國十三年(1924年)被唐繼堯逐出雲南之金漢鼎,企圖再回雲南奪取政權,由他的部屬鄧星海、丁仕銘在華寧、江川地區招兵買馬,組織武裝部隊“定滇軍”,歡迎金漢鼎回滇倒唐。號稱在三、五個月內就組成一萬一千人的部隊。先後出發,曾在路南縣與唐繼堯部激戰,有四百餘人犧牲(包括了金漢鼎的二哥金鳳申)。餘部已至貴州,反唐仍失敗。雖然一萬一千人這個數字不見得可靠,但亦說明當時華寧、江川地區民窮財盡的水平和民心混亂的實況。有人登高一呼,“為個溫飽就不惜賣命的人已經不少”。民國十四年(1925年)七月十一日,金漢鼎舊部陳廷善同黃雲山、李璞山等打著“定滇軍”的旗號,率眾攻下了江川縣城,俘虜了唐繼堯政權的縣長蔡臻。李璞山登上了江川縣長的寶座。蔣世英參加攻下縣城後,就率領部隊打到澂江縣,揚言是要去找金漢鼎。繼後被唐繼堯部阻擊退回江川。唐繼堯又派徐為光部於九月二十六日攻下江川縣城。這支“定滇軍”的人馬,最後又撤回漁村一帶原來的基地。民國十六年(1927年),為雲南地方軍閥的爭權奪利,雲南政局發生了兩次巨大的變動。一是二月六日的“二六政變”。龍雲、張汝驥、胡若愚、李選廷四個唐繼堯部下的軍長“倒唐”勝利,組成“省務委員會”執政。一是四月十二日的“四一二政變”,是龍雲與張汝驥、胡若愚爭奪政權的鬥爭,中間經過許多驚險劇烈的火拚,結果是龍雲得勝。在這其中,張汝驥組織自己的實力,曾在江川招兵買馬而封官許願,封蔣世英為在江川的五大司令官之一。自此蔣世英即戴上了“蔣司令官”“的桂冠。隨著政治風雲的變幻,就在這年,蔣世英又率部與吳學顯部匯合。為支援唐繼堯之弟唐繼禹爭取恢復在雲南的唐家政權賣命,為搶奪龍雲的政權,他們一直打到昆明的上莊子。因由西路來的唐繼禹、張汝驥部被龍軍擊潰,吳學顯、蔣世英部才由昆明近郊,撤退到晉寧駐守。同時順便以利用本地頭面人物出馬,強迫人民籌款的勒索方式,擄掠了晉寧人民的大宗財物。在龍雲部下張鳳春部的圍攻中,以行賄方式買得晉寧城南門的通路,退回江川(可見晉寧文史資料)。蔣世英為完成他心目中的事業,創業後就在九溪的化營(現名龍泉)開辦起他們自己所需要的小型兵工廠。首先是請來師傅,並安排了學徒,有組織有目的地為他們翻造子彈,修理槍械,製造步槍、手槍(“減退”時槍換肩中交出來的槍里尚有當時造的短筒十響拉七)。此外尚通過廣東華安公司老闆的渠道,由香港買來印鈔機、器材,請來了幾位華僑師傅(有印鈔的、造彈的),在漁村開辦了造幣廠。仿造了當時雲南富滇銀行發行的鈔票(後來江川民眾稱之為“白票”),與銀行發行的真鈔票,真偽相差僅圖案花紋的角落稍有差異。他們將所造的鈔票利用商人在市場上去兌換真鈔票,對得利的處理先是與商人三七開,後是四六分成,蔣占大頭。當時他們對官軍的賄賂中亦多使用這種鈔票。可想見他們造的這種當時的偽鈔在市場上流通的數量亦不會很少。
(五)害社會禍及官府  對百姓亦有小恩
張汝驥在江川策封的五個司令官與其他的一些頭目,當時把這離省去昆明僅一百公里的江川大部份地區及屬華寧管轄的寧海地區分而占之,形成各自的勢力範圍。與當時的政府保持著些不完整的隸屬關係。五個司令官之間多數時間是合作的,統稱之為三十八軍。有時因為爭奪權益亦互相混戰。他們大都套用自己的霸權,通過派取糧餉,聚賭抽頭,綁票,入家搶劫,收保海錢、保路錢,敲詐勒索等方式野蠻地掠奪別人的財物,兇殘地格殺異己。像玉溪鄉紳張效巡,因帶領玉溪民團與蔣家作對,蔣家就帶領人馬前去,不僅搶擄了他的財物,還將他哥哥殺掉。張效巡本人躲在柴堆里,幸好沒有被找到,才落得條活命。他們不僅弄得老百姓生命財產失去保障,就連龍雲政權派來統治地方的官吏,多數的到任後就要先去拜訪他們,與他們取得妥協,給他們一定的利益,以取得留下點官府的面子,勉強保持其威信。所以當時在縣衙所在地江城,他們亦能隨時持槍出出進進。城外的老百姓遭到搶劫、綁票報到官府,官府的城防隊等武裝亦是相機出去走一轉,虛張一下聲勢,回來後還要向受害者索取子彈錢、草鞋錢、辛苦錢。有時龍雲的兵來追剿一趟,由於他們公開的拉夫、封馬。隱蔽的偷雞摸狗,敲釘磕錘,以致在當時江川產生了一段可以代表人民心聲的慨嘆是:“匪去兵來,兵來匪去,日日催糧逼響,夜夜懼賊畏盜,使人離境別鄉,士農工商不得安寧,寬平大路,行旅絕蹤。嗚呼!慘矣。”它敘述了民的疾苦,亦描繪了人間的荒涼,官家的面目。亦留下了一段現在還有人追憶的趣聞是:小孩哭著騙大人,只消說一聲“蔣世英來了!”孩子就不敢哭了。現在江川有的人亦還在緬懷蔣世英的幾件事情。其一是他和他的父親、哥哥共借出過四千五百元銀幣,修起了他們村裡的龔家墳大壩,解決過一些農田灌溉問題。其二是他駐在漁村時,以較文明的方式,索取民間財富,大肆經營商業,開設八大商號,經營棉紗、食鹽、日用百貨,曾促成漁村一時的商場比較繁榮的景象,而被當時當地人稱之為“小雲南”。又將賺得的錢拿出一部分來,主持著修起了一條全用平石建築的現在還在的平石路。其三是有時他下屬的小老闆敲詐人時,找到他去求一求情,亦會得到倖免。其四是逢年過節日,窮人上門求助的都給十來斤大米和一點錢(當時稱之為施捨窮人)。
(六)戰官軍憑藉天險  悲流離兩靠吳三
民國十六年(1927年)蔣世英率部支持唐繼禹攻打龍雲,奪取政權失敗退回江川後,與李宗藩部同駐漁村。朱朝相部駐周官。後因李宗藩與朱朝相利害關係衝突,兩部即展開混戰。朱朝相失利後,就引進龍雲的部隊來進剿。龍部的朱旭師長率部由澄江進入江川,高蔭槐旅長率眾由玉溪進入江川。蔣世英得到訊息後,就將沿海的船隻集中在離縣城僅兩公里的孤山船廄里(在撫仙湖中)封鎖起來。他與李宗藩、楊寶卿三個司令官就率部進駐孤山。朱、高兩部到江川後,眼看著孤山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當時因無船隻可乘,進不了孤山。就是有船可用,亦必須付出慘重代價,而還未必能取得勝利。若在沿海設防圍困,則必須具有巨大的物力、兵力。在無法進攻下。得通海有警之訊,兩部即率眾前往通海救急。順便燒毀了李宗藩、楊寶卿在漁村的住房。官軍走後,蔣世英又率部回駐漁村。江川當政者害怕蔣部又去奪城,就派人向有關當局要求火速進剿。於是蔣世英又率部進駐孤山。高旅長又率眾回來,並以不惜一切耗費決心剿滅的姿態,在撫仙湖畔用沙袋築成防線,由團防守衛,將孤山團團圍困。又在澄江境內修築了一個飛機場,並使用飛機向孤山投彈轟炸。又派江川各區趕造竹筏,當戰船使用。為了安全,又由昆明運來鋼材,安裝在竹筏上,以防敵彈殺傷,造成所謂的“戰筏”。由於當時的炸彈威力不大,投擲命中率又不高,所以空軍的進攻未起作用,反被對方用步槍打傷了飛機。當“戰筏”造成後,龍雲的省府參軍長龍齡九和十多個兵士和水手,在隔河試用“戰筏”時,因“戰筏”入水後恰遇風浪大作,筏上人員無法控制,“戰筏”竟被風浪推往孤山,嚇得筏上、岸上的官兵都驚慌失措。深恐孤山蔣部開槍射擊,則參軍長性命難留,高旅長就急速向孤山喊話“要求留得筏上人員的生命,就放棄進剿”。結果孤山蔣部未開槍射擊,“戰筏”由風浪送到撫仙湖東岸的小山攏岸。後來官方就向上報告:“孤山地勢險要,無法進剿”。這樣就結束了這次戰爭。民國十九年(1930年)龍云為剷出這支曾經參加過奪取他的政權,現在又駐在離他的政權中心昆明僅一公里江川的蔣世英部,首先將比較能幹的,當時任峨山縣長的杜希賢調任江川縣長,並面授剿蔣意圖,又支持他一定的火力。杜希賢到任後,就拜訪蔣等。勸他們停止攏害人民的一切活動,聽從政府政令。同時又積極抽調縣內壯丁,組成四個常備中隊,八個中隊的預備團,又改組了當時的縣政府人員,然後發布命令,在縣境內取締原有的保路隊、保海隊,聚賭抽頭、綁票等擾民活動。首先,由在海門橋取締勒索過往船隻錢財的保海隊拉開戰幕。首次交火中,常備中隊長羅興華就陣亡,隊兵亦有幾人傷亡。相繼,龍雲就派他的衛士大隊長嚴家訓率領全班人馬,在江川、玉溪、澄江、華寧等縣組成的團防大隊配合下,於十月十五日由澄江進入江川。蔣世英在漁村得到訊息後,就與李宗藩率部連夜逃到柏池古。當時得知九溪已被玉溪的白開士(玉溪小矣資人)率部占領,就派部屬張樹林(雙龍鄉小營人)部為先鋒,並力將白開士部轟出九溪,然後又火速傳令給所屬各部,都到九溪集中。當嚴家訓部追到九溪時,他們又撤退到九溪喜樂莊、矣文一帶,會齊各部後,在嚴部的追擊下同往雄關。因受到雄關的拒絕,又奔往曲溪。在赴曲溪的途中,打勝了五腦山的遭遇戰後,在曲溪太平莊休息了五天,然後轉到通海河邊六村壩去投靠吳三(吳學顯)。在六村壩邀約吳三統領部屬同來江川與龍雲決一雌雄。吳三不來。同時又得到訊息,嚴家訓部已撤離九溪。蔣遂回師九溪,於冬月十三日,安排普自成(乾貓)部駐中營,掛大本營旗號。蔣率主力於天黑前離開中營前往大村。這夜,嚴部就將中營團團圍住。普自成部在中營以三天三夜的血戰,拖住了嚴部,蔣世英就率領主力部屬於冬月十四日戰勝團防部隊沿途的阻障到達前衛。在前衛又受團首張燦的勸說“前衛不宜久留”。便於冬月十五日早晨戰勝了沿途把守的團兵,又奔上了孤山。在這次上孤山的途中,有的部下認為孤山已是絕地,不願意再去。蔣世英就宣布;“不願去的就各找去處,以後就不要回來。”張樹林、李宗孔就帶領部屬離開了蔣世英,餘部就僅有三百餘人。蔣世英率部進駐孤山後,龍雲的衛士隊及江川、玉溪等縣組成的聯防隊就沿撫仙湖擇要設防,圍困孤山。另外又調遣民眾站崗放哨協助圍困。但始終無力攻下孤山,而只能互相形成對峙相持狀態。直到臘月二十日,蔣世英為考慮到糧秣供給困難,孤山已不是久留之地等原因,遂先將司令官李宗藩、楊寶卿等,於夜間用船渡到撫仙湖東岸的西螺,然後送往糯租去隱蔽。二十五日夜又派侯聯周老闆帶領五十人留守孤山,其餘二百多人就自己帶著離開孤山到通海河邊去投靠吳三。在河邊又與普自成部匯合,組成了一支戰鬥實力較強的隊伍。當時吳三的人馬中已發生離心現象。吳三為剪除異已,以增強其實力,就利用蔣世英率部襲擊、搶劫與他鬧分離的老闆。蔣世英部亦就是靠這門“買賣”在河邊渡過了一年多的時間。
(七)嚴家訓許官升三級  李宗孔倒戈下孤山
自蔣世英率部進駐孤山後,戰鬥就進入了相持狀態。官軍在圍困敵人的同時,又在人民民眾中開展宣傳剿匪形勢,號召和強迫有關人員揭發和追捕在逃匪犯。蔣世英的父母亦被拘捕入獄。與蔣邦有關無關的部份小老闆有的亦被生擒槍斃示眾。在江川境內逐漸形成了民眾剿匪的聲勢。在上孤山的途中,率部離開蔣世英的李宗孔,在剿匪形勢的影響下,已有投靠政府的心意。原來他又與金來發的同夥鐘世賢(是當時政府依靠的人物)有舊交情。這時,他向鐘錶示:他能將蔣世英的頭砍來。鐘世賢就領著他去見衛士大隊的指揮官嚴家訓。嚴家訓當時就許諾:“你若將蔣世英的頭提來,我保你官升三級”。李宗孔得到許諾後就寫了一封給李宗藩的信說:“弟在外面已無法立足,躲在寺里佛像後面,幸好來搜捕的人被塵灰眯住眼睛,我才得倖免。大哥若念手足之情,就在臘月二十五日夜裡見我擦燃三根火柴的亮光,就派支小船出來接我。”又請了四個老館,揀了個黑夜劃著名小船,將這封信送進孤山。此信送到孤山時,以侯聯周為首的守孤山的五十人中,有蔣世英部的,亦有李宗藩部的。李部的就悄悄議論,願意接李宗孔上山。經過取得侯聯周的同意後,就派了四個人去接李宗孔。四人中李部的有三人,蔣部的有一人。見到李宗孔時,李宗孔除賞給香菸、吃食外,並詢問蔣、李兩司令官的近況。四人回答“已外出。”李宗孔嘆了口氣後說:“我不想去了。”但結果還是一同上了孤山。第二天清早,侯聯周就問李宗孔:“你是打哪樣主意,為什麼你聽見司令官不在就嘆氣,不想來?”李宗孔用一些花言巧語將侯聯周應付過去後,白天原屬李宗藩部的人,就秘密商量殺掉侯聯周的計畫。到晚上開會時,侯聯周、李宗孔各坐在一邊,先是張紹儀(漁村人)開槍打中侯的胸部,同時槍亦就“卡殼”了,侯聯周爬起來要跑,史家明(大漁村人)就爬起來將他抱住。楊樹林(河咀人)又補上一槍,才把侯打死。當場李宗藩部的人就繳了原屬蔣世英部的那些人的槍,宣布要接受招安。第二天早晨,孤山上打起了白旗(李宗孔與官軍預定的暗號)。衛士隊、聯防隊在白旗的招引中,李宗孔的接應下,未發一槍一彈,就登上了孤山。這個多年未能解決的難題就是這樣解決了。此後李宗孔由嚴家訓、杜希賢共同上報省府核銷前過。另由杜希賢委任他為江川保衛團常備隊分隊長,駐漁村,效勞桑梓,了結了所許的願心。嚴家訓、杜希賢以孤山上所建的寺院廟宇,多次被匪人利用,危害人民為理由,決定在民國二十年(1931年)正月二十二日,帶著勝利的笑容,將它們全部焚毀。
(八)求出路謀殺同夥  玩火人亦被火焚
民國十九年臘月二十五日夜,蔣世英帶著他在孤山的主力二百多人,悄悄地離開孤山到通海六村壩投靠吳學顯。不久後在與衛士隊中營之戰時與蔣分散的普自成部也到了六村壩。兩支隊伍匯合後,在吳學顯的扶持和利用下,一直呆到民國二十年(1931年)七月。那時,在江川主持剿匪的杜希資即將卸任。他們又將所部分為三路,返回江川。杜希賢得到訊息後,就帶領團兵,匯合當時駐在江川的龍雨蒼部的張、楊兩營,星夜趕到九溪,將蔣部趕出了江川。這時蔣世英的父母因蔣世英案尚未了結,仍關在江川的監獄裡。蔣世英亦只有重回六村壩住在與吳三營房隔河相望的自己營房裡(在漢人屯。該地可能還有人叫臘板村)。依附在吳學顯門下,過打家劫舍的生活。在這當中,龍云為達到使蔣、吳之間互相殘殺的目的,給吳學顯一封信,叫吳殺了蔣世英後就給予高官厚祿。同時亦給蔣一封一信,叫蔣殺了吳學顯後就給予高官厚祿。吳學顯得到信後,將信給蔣世英看,並表態“決不幹這樣的事,上龍雲的當”。蔣世英當時亦得到了龍雲叫他殺吳的信。但他未給吳學顯知道。隨後他又以非常謹慎的方式徵求常在自己身邊的一些親信人物對殺吳三這事的意見。將他們一個個地叫到避靜的地方,先焚香發誓“保證現在要商量的這件大事,決不讓第三人知道。”然後才告訴他自己準備殺掉吳三,投靠龍雲的打算,請對方發表意見。當時被他徵求意見的人,有的回答:“由你決定,我們反正跟著你。”有的亦說:“吳三對我們是有恩情的,不能這樣做。”經過徵求親信人物的意見後,就在民國二十年十一月十三日,蔣世英約吳三來自己營房喝酒,將擁護殺吳三的人安排在自己身邊。酒席上,衛士端菜來時,有一人手就抖了起來。吳問:“你咋個會抖成這樣?”衛士對答說:“燙!燙!”。蔣世英恐怕事情被吳三識破,就及時拔槍向吳三射擊。打死吳三後,及時割下人頭,帶著他的人馬離開六村壩,奔向昆明去向龍雲請賞(先到駐通海之龍雲部龍雨蒼旅長處)。事後,當時在場的人講:“殺大人物是有些不同。殺吳三時,連司令官的手都有點抖了”。從這個談話是可以說調上述情節的真實性的。殺了吳三後,龍雲幾見蔣世英等出力人員。蔣世英率領他的得力助手周儒、蕭鴻慈、鄭永達、李正鶴、蔣世貴等共十餘人前去昆明。謁見是在五華山(當時省府)的會客廳里。龍雲對蔣很謙讓,反覆請蔣上座。經過蔣世英堅決拒絕後,龍扶蔣同坐上座,但當龍坐下時,蔣就很快退到側座(此舉當時甚得龍雲歡欣)。會談中,龍雲問到蔣搶人的事時,蔣只承認了搶輪船是事實,是迫不得已的事。其他的都是別人給他的冤枉。最後,龍雲夫人出場,給所去的十餘人,每人發一套當時叫閃光毛呢的軍裝,給蔣世英江寧游擊剿匪大隊大隊長官銜,軍銜自定(會見後他們就到當時的昆明文廟街店子裡去自購領章戴上),歸龍雨蒼旅長指揮,駐原來吳三的營地,率部屬計四個中隊。普自成帶兩個中隊,蔣世忠帶兩個中隊,軍銜是付大隊長。後龍雨蒼又將蔣世英之子文正及部屬中立另外三人送進講武堂教導團去培訓。蔣父亦獲出獄。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十一月十九日,蔣世英在九溪家裡。當時,家在華寧維寧地區海滸莊的金漢鼎,由一連警衛人員簇擁和保衛著,從玉溪回家,經過九溪時,順路看望了蔣世英。蔣世英盡曾為部屬之誼,設宴款待。後又答應了金漢鼎的邀請,於次日到大街赴金之宴會。據十一月二十日在大街丹鳳國小讀書的學生劉永富和一些知情人員等說,他們當天及以後所見所聞的一些有關情況是;聽說蔣世英來了,他們就到路邊上去看。最引人注意的首先是他的三十多個衛士,個個精神抖擻,兩支盒子槍插在胸前,背上還背著一把系有紅綢子的大刀。凡經過的路邊房屋、牆上遇有作戰備用的槍眼的地方都去扳著看看。蔣世英身穿閃光毛呢的軍裝,由金漢鼎的大哥金風彩陪同步行著。到大街後,先是將蔣世英同他的隨行人員一齊招呼在團保局去休息,到吃飯時單將蔣世英候到“藥王閣”(離團保局約隔二百多公尺的一條街)來。其餘的都留在團保局。蔣的衛士周衛,感到事有不凡,就隨後裝做送東西給蔣世英去,留在了“藥王閣”。同時亦就被金來發部下的兩個彪形大漢監視住了。酒席擺在“藥王閣”的西廂房裡。席上是金風彩陪蔣世英坐在上席,金漢鼎坐在側邊。酒畢上飯時,金漢鼎先吃完飯撤身出門就上東廂房樓上去。金來發部下的李汝金給蔣世英盛飯,他左手將飯遞給蔣世英,右手就拔槍向蔣世英射擊。金鳳彩及時就鑽到了桌子下面去。蔣世英的衛士周衛聽見槍響,才出手去拔槍,就被身旁的兩個大漢捉住手膀,按倒在地上。他雖被兩個大漢跟著就用手槍擊斃,但他手裡的搶在被按在地上的情況下還是打響了幾槍。在這當兒,整個大街出現了一場緊張的局面。保護金漢鼎回家的警衛連,當時住在“藥王閣”旁邊的丹鳳國小校里。當他們連長一聲哨子響時,有一班人就急速帶上步槍和幾匣子彈集合好,很快地就跑到離駐地不到二十公尺的街口石牌坊下埋伏好。在團保局用餐的蕭鴻慈、宋元清、潘斗映、李如清等三十多個蔣世英的衛士,聽見槍響,就從街上奔向“藥王閣”來。在緊張的奔跑中,被埋伏在石牌坊下的兵士們迎面一排槍就打得折頭便跑。街上的居民們聽見槍響,知道已出事,家家都忙著關門閉戶。有一民婦在關門時還被流彈擊中手膀。遭受伏擊的衛士們雖然無一人受傷,但已只敢拋棄正路而跳牆逃跑,奔向大街河。借河埂上茂密的護堤森林的掩護逃回九溪。蔣世英死後,屍體被拖到“藥王閣”門前的照壁下,身上僅穿著一條汗褲,其餘的東西都被人清洗光了。前胸及脖子兩邊血管處各有細小槍傷亦能看得出。因為他亦是一個又白又胖的彪形大漢。後來有幾段可供參考的傳說是:“殺蔣世英的頭天晚上,就將所用的子彈都用數子檢查過藥量是否符合規格”。“凌國藩被刺是蔣世英掏的鬼,金來發是為給凌國藩報仇而殺盪世英的。因為金、凌是至交”。也有的說:“我們只知道是民國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未時,金來發的部屬東邊大營的李汝金在大街‘藥王閣’酒席上開槍打死蔣世英。其他的我們亦說不清。”產生這些傳說的原因與本世紀初期在現今的浪廣、九溪等地,實質上是長期的為許多大小頭目割而據之,實行霸權統治,各頭目之間又拉邦結派,爭權奪利,長期明爭暗鬥,互相謀殺是有密切關係的。(九)後語為了減少正文的繁冗,有些事情就不便敘述。但它又是本文的一個重要部份。思慮之後再寫下這段“後語”說清幾個事情。一是本文所述有關全國形勢問題的內容,是依據華東師大新編教材《中國革命史》的敘述,亦是現代史家們未予否認的定論。關於雲南形勢部份,主要是依據本世紀初參與雲南當時的政治活動的張增智、由雲龍在《雲南現代史料叢刊》、《護國歷史資料選輯》等書中發表的一些文章及《李烈鈞自傳》等有關資料和民間反映及自己的見聞分析概括的。張增智當時是中共黨員,與龍雲夫人李培蓮有親屬關係,隨時能出入這些達官貴人的府第。為了當時無產階級革命的需要,他套用了自己有利的身世條件,參與了“倒唐”、“二·六政變”、“四·一二政變”等政治活動。對那時的一些別人說不清的問題,他是有條件說得清而又是能使人信服的。由雲龍是雲南護國軍都督府秘書廳廳長。他的地位給他能知道當時的較多重要事件。但他說的難免亦受些所處角度的限制,仍不失其可靠資料的價值。關於這部份內容,現在雖未形成定論,但以我之見,是不會相差太遠的。一是關於落世英的出世、成長情況有多種說法,本文採納鄭世文醫師介紹的他祖父講給他的情況。鄭醫生的祖父與蔣世英的父輩同時,又是鄰村,亦是醫生,他是有條件看到蔣世英的主要歷程,益有能力加以思索考慮他的說法是較為可靠的。關於蔣世英其他的那些事跡主要是依據他的兩個一般的追隨者楊本治、李漢的回憶和蔣世英的侄子蔣文富的介紹。蔣文富當時是個十來歲的小孩,常生活在蔣世英一夥人中,聽到過他們講的,看到過他們做的。現在他介紹的情況,還是比較珍貴的資料。漁村的唐樹禎,十來歲時常與蔣世英的兒子文正、文來在一處戲耍,他提供蔣世英在漁村的一些情況亦是可以信得過的。亦由於現存的知情人只有極少的兩個一般追隨者和幾個當時還是兒童的目睹者,和可供了解其內幕的文書檔案又少。所以,關於這事件里的一些可能是更有價值的內幕和隱私,不能做出應有的介紹,這是本文的一大缺陷。一是本文里所說的有些情況,與現存的官方檔案所述的是不一致。其原因是當時的當事人書寫報告、電文、布告、志述時,所附私心雜念甚重,套用刀筆技巧不高,以致失去了它的真實性。今天讓我們在多種資料印證下,用唯物的眼光,將他的真偽辯認出來。這一事件,不但是危害人民,使人民受苦受害,而且是蔣世英等人物時刻離不開刀光劍影的威脅,而最終慘遭滅頂的歷史。裡面沒有哪一個是幸福的。為什麼歷史上會有這樣的一頁呢?回溯二十世紀初期的中國,是一個政治上不統一的中華民國。人民之間因此就少團結。所以,經濟上就一長期得不到振興,不安定因素就有了滋生的環境。本文中的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就是這個環境的產物。裡面一切的矛盾和仇恨,發生的總根是國家的不統一。這一事件可供我們汲取的教訓是:應珍惜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促進國家的統一和人民的團結,以取得社會環境的安定,人類方能安居樂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