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秀科

蔡秀科,化工部連雲港市設計研究院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從事設計、審核和研究工作。提出過許多設計計算方法和理論及糾正國外礦山機械權威的一些理論錯誤,在國內最早推出架空索道垂度計算的一組公式。在膠帶運輸機的理論中,首先提出了彈性滑動理論的正確原理,可解決各種有關膠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問題。負責“六五”和“七五”國家重點科技項目的專題研究,為專題負責人和技術負責人,其中有“青海鹽湖早採鹽田的成套設備”及“青海鹽湖水采系統的消化吸收和國產化”。同名人物有交通專家蔡秀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蔡秀科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海南省瓊海市
  • 出生日期:1944年11月生
交通專家,化工高級工程師,

交通專家

蔡秀科,1944年11月生,海南省瓊海市人。1961年8月參加工作,1987年畢業於武漢交通幹部管理學院。20多年來從事水下救撈與施工,曾參加和主持過萬噸輪“美獅號”、“達摩大號”以及“大慶236號”油輪的救助與打撈工作。我國第一條用“沉管法”修建在軟土地基上的大型水底交通隧道——寧波甬江隧道,1995年11月8日建成通車。它的建成,填補了“沉管法”新工藝在我國軟土地基上建造水下隧道套用的空白,開創了我國沉管隧道建設的新紀元。主持修建這座甬江隧道的是交通部廣州海上救助打撈局局長助理、第一工程處處長蔡秀科。甬江水底隧道位於浙江省寧波鎮海的甬江入海口,為單孔雙車道汽車隧道,全長1019米,其中水下段420米,是採用5節85米×11.9米的鋼筋混凝土大型沉管水底對接而成。甬江隧道的建成,打破了江河通道橋樑一統天下的局面,被專家譽為我國交通事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它代表著當今我國沉管式水下隧道施工技術的最新水平,為我國今後在長江、珠江及黃河下游廣大軟土地區建造水下隧道闖出一條成功之路。《寧波甬江水下隧道管段沉放法施工技術》獲交通部一九九七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1997年4月23日,應國際沉管隧道協會邀請,赴愛爾蘭共和國科克城出席第二屆國際沉管隧道技術交流會,在會上演講及發表論文。

化工高級工程師

蔡秀科,1933年3月生,浙江瑞安人。1954年畢業於東北大學礦山機械專業。共發表過技術論文(工程、機械、電算程式等)60餘篇,個別文章被介紹到國外。合譯或個人審校的書已出版5部9本,內部還出版5本,個人承擔共約140萬字。另外擔任《採礦手冊》、《採礦設計手冊》、《機械設計手冊》等有關章節的編寫、審稿或主審。退休後,為單位在"八五"國家攻關重大項目"總鹵脫鈉控速分解結晶法制優質氯化鉀"中,解決了關鍵設備的參數及放大技術問題。還負責編寫了部頒設計規範3種,編寫《機械設計圖例》一套(副主編)。1986年由國家科委等部委確認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988年獲化工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獎章。1991年獲得國家級政府津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