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家鎮(重慶市江津區蔡家鎮)

蔡家鎮(重慶市江津區蔡家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蔡家鎮地處江津區南部,東與綦江區接壤,東南與貴州習水縣為鄰,南連柏林鎮中山鎮,西鄰永興鎮,北接李市鎮,東北與嘉平鎮相連。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06°15'13.93"~106°26'59.86",北緯28°47'10.26"~28°59'28.89"。鎮政府駐重慶江津區蔡家崗社區魚市街71號。

蔡家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約17~18℃,最高溫度41.3℃,最低溫度2.3℃。年平均濕度為80.4%。年均日照1048.7小時。初霜期11月25日前後,終霜期3月18日左右,無霜期約250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

2014年,蔡家鎮轄1個社區、10個村;總人口6.25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比2013年增長12.6%。2012年,蔡家鎮總面積230.5平方千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蔡家鎮
  • 外文名稱蔡家崗
  • 行政區類別
  • 所屬地區:中國西南
  • 下轄地區:轄10個村,1個社區
  • 政府駐地:重慶江津區蔡家崗社區魚市街71號
  • 電話區號:023
  • 郵政區碼:402260
  • 地理位置:重慶江津區
  • 面積:230.5平方千米(2012年)
  • 人口:6.25萬(2014年)
  • 方言:重慶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 著名景點清溪溝風景區
  • 車牌代碼:渝C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土壤,自然資源,礦產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概況,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技事業,醫療衛生,文化事業,社會保障,風景名勝,地名由來,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康熙初年,廣湖江西等地人民遷往成都地區,各自插占一些土地進行開墾,距今已300餘年。
由於人口不斷繁衍,商品交換日益頻繁,至乾隆年間(1736~1795年)形成蔡家場。
清初,江津縣屬地編戶為筍溪、杜市、思善三里,蔡家屬筍溪里。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每里分編四單,全縣共編十二單,後改稱十二都,蔡家屬十二都。
宣統二年(1910年),成立鄉鎮自治會,縣之下劃為16個區並分設鎮鄉,蔡家屬嘉平鄉。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省縣分區設署,全縣劃為5個區,原嘉樂、嘉升、嘉平三鄉劃歸第二區,區署設在蔡家崗。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撤銷聯保,將蔡家、龍門漳、大埡、太平四個聯保合併,鄉公所設蔡家崗。
1950年,江津縣人民政府成立後,全縣改為10個區,原第二區劃為第九、十兩個區,蔡家鄉屬第九區,鄉公所在蔡家崗。
1958年蔡家鄉改為人民公社。
1994年蔡家鄉改為蔡家鎮。
2001年5月,先後將鳳儀鄉、紫雲鄉、清溪溝鄉併入蔡家鎮。
2004年3月,原龍吟鎮福德村、鴛鴦村併入蔡家鎮。
2005年9月,行政區劃再調整,撤銷12個村;新組建4個村;保留1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調整擴大5個村。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轄1個蔡家崗社區居委會,文昌鴛鴦福德鳳儀石佛龍穴、茅灣、清溪溝大龍新開10個村民委員會。下設6個居民小組,47個村民小組。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蔡家鎮位於東經106°15'13.93"~106°26'59.86",北緯28°47'10.26"~28°59'28.89"。地處江津區南部,東與綦江區接壤,東南與貴州習水縣為鄰,南連柏林鎮中山鎮,西鄰永興鎮,北接李市鎮,東北與嘉平鎮相連。距江津城區50公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12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4.84千米。2012年,蔡家鎮總面積230.5平方千米。人民政府駐重慶江津區蔡家崗社區魚市街71號。
蔡家鎮

地形地貌

蔡家鎮境內大部為山區丘陵,東面貓兒山,西面挖斷山都是大婁山余脈,地勢東南西部高、北中部低。地質以頁岩、粘土為主。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250~500米之間,最高點清溪溝村木皮槽石油架山頂海拔1196米,最低點新開村白塘口海拔200米。蔡家鎮地質以頁岩、粘土為主。

氣候

蔡家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約17~18℃,最高溫度41.3℃,最低溫度2.3℃。年平均濕度為80.4%。年均日照1048.7小時。初霜期11月25日前後,終霜期3月18日左右,無霜期約250天。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200毫米以上。主要災害性天氣方面,每年常有春旱、伏旱,部分地區有冰雹、雷雨和大風襲擊。

水文

蔡家鎮境內屬長江流域飛龍河水系,鎮域內河流較多,水資源豐富,有筍溪河、清溪河、復興河、龍吟河等,還有清溪溝水庫。筍溪河為鎮境最大的河流,從游渡河大橋流經烏牛沱、石膏灘、青槓峽、白塘口、紅花嘴等,境內各小溪均注入其中。筍溪河自龍穴村高筍橋入境,由南向北,至新開村白塘口出境,境內河道長度34.5千米;筍溪河支流冷家河,境內河道長度48.8千米。

土壤

蔡家鎮地屬丘陵山區,按《江津土壤》的分區,屬“南部山區――黃壤土區”,區內主要為黃壤土和紫色土。黃壤土的形成特點是以“黃化”過程為主,富鋁化作用表現較弱,但因淋溶作用較強,交換性鹽基很低,土壤呈酸性反應。紫色土類是由侏羅紀和白堊紀的紫色砂頁上風化發育的岩成土,成土快,熟化淺,磷鉀含量豐富,部分紫色土磷酸鈣含量可高達10%以上,PH值為7.5~8.5。但紫色土中相當一部分的碳酸鈣多被淋失,土壤呈中性,無石灰反應,PH值多為5.5~6.5及以下。蔡家鎮域土質多為第四紀全斷沖積物,成土母質為頁岩,表層土壤多屬輕沾沙壤土,亦有半沙土和黃砂土、大泥土。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2011年,蔡家鎮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境內礦產資源主要有已探明的貓兒山地下鹽礦E級儲量1988萬噸,白泡石儲量1500萬噸,出產茶葉、西瓜富含微量元素硒。境內貓兒山石龍峽背斜軸上的岩鹽,岩層埋深728~764米,鹽層厚度1~5.72米,Nacl品位達80~95%,已探明C級儲量5000萬噸。此外,梁家山一帶曾鑽探出天然氣。

土地資源

20109年,蔡家鎮有耕地面積49861畝,其中,水田32300畝,旱地17561畝。
2011年,蔡家鎮有耕地面積5.2萬畝,人均0.83畝;林地面積17萬畝,森林覆蓋率49.2%。

生物資源

動物資源
蔡家鎮野生動物較為常見的有大嘴鳥、水鳥、烏鴉、白鶴、鴿子、土畫眉、黃鼠狼、野貓、野兔、野豬及蛇類。
植物資源
蔡家鎮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其次為落葉闊葉林和暖性針葉林,共三個植被類型七個群系,地被植物有禾草、蕨類等。主要特色野生植物有:硬頭黃竹子,分布在悅來、新開和筍溪河兩岸。另外楠竹、茨竹也不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蔡家鎮總人口6.25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236人,城鎮化率13.2%。總人口中,男性33391人,占53.4%;女性29114人,占46.6%;18歲以下13038人,占20.86%;18至35歲11152人,占17.84%;35至60歲27287人,占43.66%,60歲以上11028人,占17.6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2483人,占99.96%,苗族12人,占0.04%。2011年人口出生率1.69‰,死亡率0.46‰,人口自然增長率1.23‰。

經濟概況

2004年,蔡家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03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905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7500元,分別比2003年增長23.74%、13%和15%。鄉鎮企業增加值實現1億元,增長25%;財政總收入達462萬元,比2003年增加59.5萬元,增長1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8000萬元。2004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1.68萬元,比2003年增長12%。2004年,農村信用社各項存款1.15億元,農業銀行各項存款0.65億元,郵政各項儲蓄0.45億元,全鎮儲蓄額比2003年增長12%。
2014年,蔡家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5億元,比2013年增長12.6%;農民人均純收入11977元,比2013年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67元,比2013年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億元,比2013年增長14%。

第一產業

2004年第一產業實現總產值16372萬元,比2003年增長28.67%,糧食總產量37370噸,比2003年增長5.08%,生豬出欄量66325頭,比2003年增長5%,農民人均純收入2905元,比2003年增長15.83%。
蔡家鎮(重慶市江津區蔡家鎮)
2004年,蔡家鎮海椒生產達1萬畝以上,苧麻種植達6000畝,發展花椒1萬畝,良種柑桔3000畝,撐綠竹(優質叢生竹類良種雜交3號)8000畝,中藥材5000多畝,無公害蔬菜5000畝。
2011年,蔡家鎮農業總產值8.64億元,比2010年增長20.1%,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比重33%。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紅苕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3.8萬噸,人均602千克,其中水稻20064噸,玉米7355噸,紅苕6020噸。蔬菜種植面積2.92萬畝,產量3.55萬噸。畜牧業以生豬、家禽為主。畜牧業總產值1.45億元,占農業總生產總值34%。2011年生豬出欄6.34萬頭,年末存欄3.8萬頭;家禽出欄63.8萬隻、存欄37萬隻。漁業生產是“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2011年魚類產量806噸。

第二產業

蔡家鎮第二產業以採礦、水力發電、木材加工,茶葉製品為主。2011年全社會工業總產值2.56億元,比2010年增長20.1%。擁有工業企業45家,職工1038人。採礦企業占全鎮工業總產值的35%以上。

第三產業

2011年末,蔡家鎮共有商業網點45個,職工1006人;社會商品零售總額1.72億元,比2010年增長19%。場鎮集貿市場4個,年交易額達1.1億元。

交通

2004年,蔡家鎮境內公路總里程約208.9公里。主骨架公路是渝東公路,為國家二級水泥路,在蔡家境內長28公里。另有村級公路約100餘公里,以機耕道為主,鎮級維護道路60多公里,但普遍路面差,遇雨則泥濘不堪,維護困難。2004年,共修鳳仙、福石、高坎、鳳馬等村級公路25公里。
2011年末,蔡家鎮境內有省道107線渝東公路和渝南旅遊精品環線公路。北距成渝鐵路55公里,江北國際機場120公里。公交汽車線路3條,運營總里程151.2萬千米,公交運營車輛20餘輛,萬人擁有量3.3台,年客運量45.3萬人。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蔡家鎮有幼稚園6所,村級幼兒班24個,在園幼兒1325人,專任教師56人。國小4所,在校學生2885人,專任教師161人,小學生適齡兒童入學率99.5%;國小升學率100%。完中1所,國中在校學生1697人,高中在校學生1713人,專任教師188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2011年財政預算內支出教育經費占財政總支出比例55.9%,比上年增長3.5%。

科技事業

2011年末,蔡家鎮有各類科技人才159人,承擔國家級項目2個,市級項目1個,區級項目3個。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蔡家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6個,門診部25個;床位76張,每萬人擁有床位11.8張;固定資產總值142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129名,其中執業醫師22人,執業助理醫師65人,註冊護士2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8.14萬人次。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99.5%。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蔡家鎮有鎮綜合文化站、廣播電視站各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室11處;文化大院1處;各類圖書室14個,藏書5萬餘冊;有老年協會1個,會員498人;有區級文物保護單位53處。有學校體育場5個。80%村建成了村級活動場所,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由李市、蔡家、柏林、中山、嘉平等鎮每年春節共同合辦的“津南之光”文藝巡迴演出活動。程烈超夫婦電影隊為代表的農村電影“2131”工程,該工程被稱為“銀幕上的教科書”,深受廣大民眾喜愛。蔡家鎮鴛鴦村文化大院被評為2010年度重慶市“十佳書香大院”,鴛鴦村王世倫獲評第在屆重慶讀書月“十佳讀書人”。重慶市天維有線電視網路有限公司蔡家工作站於2005年4月運行。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1100戶,入戶率51%。

社會保障

2011年,蔡家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20戶,人數506人,支出121萬元,比2010年下降3%,月人均200元;醫療救助323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187人,共支出13.56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01戶,人數2266人,支出222萬元,比上年增長8%,月人均81元,比2010年增長5%。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15人,撫恤事業費支出203萬元。社會福利費138萬元,比2010年增長17%;敬老院1家,五保家園5所,共有床位148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28人。有“稻草”援助中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3.2萬元。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1100萬元,基金支出合計1700萬,比2010年增長15%。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3.04萬人,參保率90%。

風景名勝

清溪溝風景區
清溪溝風景區位於江津市南端,距江津城區72公里,緊鄰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處在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四面山和萬盛石林、黑山谷、南川金佛山等渝南旅遊精品線的中心點上,距四面山四十公里。清溪溝集自然、人文景觀於一體,融湖泊、山林於一身。景區面積52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85%,人工湖泊延綿10餘公里。
蔡家鎮(重慶市江津區蔡家鎮)

地名由來

康熙初年,廣湖江西等地的人民江津地區,各自插占一些土地進行開墾,距今已300餘年。由於人口不斷繁衍,商品交換日益頻繁,至乾隆年間(1736~1795年)形成蔡家場。因場地在山崗上,而當地居民多為蔡姓,故場以“蔡家崗”命名。

著名人物

付懷瓊:全國優秀教師
詹正彬:全國優秀鄉村醫生
龔固林:全國計畫生育先進個人
程烈超:全國農村優秀放映員、2006年感動重慶十大人物、重慶市十大敬業奉獻道德模範
龔渭清:原國民黨軍師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