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縣剪紙

蔚縣剪紙

蔚縣剪紙,河北省蔚縣地方傳統手工剪紙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蔚縣剪紙源於明代,是一種風格獨特、在國內外享有盛譽的傳統民間藝術。清代末年,蔚縣剪紙工具改革,由“剪”變“刻”。20世紀初,蔚縣剪紙在構圖、造型和色彩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開創了獨具一格的民間剪紙新流派。

2006年5月20日,蔚縣剪紙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Ⅶ-16。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蔚縣剪紙
  •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河北省蔚縣
  • 遺產編號:Ⅶ-16
歷史淵源,明朝時期,清朝時期,近現代時期,工藝特徵,題材,構圖,造型,色彩,工藝流程,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現狀,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重要展覽,榮譽表彰,社會活動,文化軼事,

歷史淵源

蔚縣壽字剪紙蔚縣壽字剪紙

明朝時期

蔚縣剪紙蔚縣剪紙
蔚縣最早的剪紙可追溯到明成化年間。當時的剪紙為單色,不鏤空,形象古樸、粗拙(主要用於繡鞋花樣、婚喪吉祥物和年節窗戶裝飾等,故稱“窗花”),其式樣和技藝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後來,剪紙藝人借鑑年畫和皮影的色彩,創作出彩色剪紙。由於當時中國北方的窗予多以綿紙糊擋,透光性很差,這種剪紙貼在上面擋光,於是剪紙藝人又創造出透光性較好的“天皮亮”,即用雲母薄片拼貼成方圓形塊面,再在上面用毛筆勾圖添色,然後閣邊敷紙,貼在窗戶上的一種剪紙。

清朝時期

清鹹豐年間,又輸入了武強木板水印窗花。這種窗花相比“天皮亮”色彩艷麗,但要比後來的蔚縣剪紙粗糙,被稱為“草窗花”,也叫“草窗空”。這種剪紙在白天的效果很好看,但一到晚上就變成一片黑了,於是剪紙藝人就嘗試用刀子在上面增加縷空效果,開創了蔚縣彩色縷空剪紙的先河。
清道光到光緒年間是蔚縣剪紙的草創階段。剪紙還帶有草窗花的痕跡,刀工較粗糙,人物造型也不夠準確,像個口袋似的,被稱為“口袋戲”。而且,花卉圖案也較簡陋,色彩點染僅為有限的幾種。
清光緒、宣統年間,蔚縣城裡出現了全家從事剪紙職業的呂家和翟家。呂家專門刻戲曲人物,並使戲曲人物題材的剪紙真正在民間風行起來。現代保存下來的100多套戲,最早的底樣都出自呂家。翟家專門刻花卉,並把當時流行的名目繁多、構圖混亂的花卉樣子加以改進,統一格式。在這一時期,蔚縣剪紙中花卉和戲曲人物的基本圖案大體形成並初具規模。
清光緒到清末的30多年間,用刻刀雕刻並染色的蔚縣剪紙已普遍流行。呂、翟兩家的分工說明了蔚縣剪紙的生產在當時已成為規模,但還不成熟。

近現代時期

20世紀30年代,蔚縣剪紙達到了一個嶄新階段。以王老賞為代表的一大批民間藝人對大量戲曲人物進行了重新設計、刻制,同時對花卉圖案進行規範、改造,豐富了刻紙工具、刻紙技法和染色技法。使蔚縣剪紙擺脫了定型時期的青澀,在構圖、造型和色彩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色,開創了獨具一格的民間剪紙新流派。蔚具剪紙由此步入成熟期。
周淑英作品《芙蓉樓送辛漸》周淑英作品《芙蓉樓送辛漸》
1956年,蔚縣人民委員會把分散的剪紙藝人組織起來,開辦了蔚縣特種工藝生產合作社(即蔚縣剪紙廠)。藝人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合作設計生產了傳統戲曲臉譜。這一剪紙品種的出現,使傳統剪紙從單一貼上窗戶走向世界,為世界人民更好的了解中國文化做出了貢獻。
進入21世紀後,根據蔚縣剪紙市場經濟新形勢下發展的客觀要求,很少有藝人再刻制窗花,而是大力發展現代工藝品剪紙。蔚縣剪紙在形式上也更豐富,出現了“雙幅”、“多幅”和用於展覽的“巨幅”等多種形式。

工藝特徵

題材

蔚縣剪紙題材廣泛,意寓深長,生活氣息濃郁。無論是反映人們對吉祥幸福的祈納,還是來源於勞動人民喜聞樂見的歷史故事、民間傳說及人物;無論是北方特有的文化背景和民俗風情的再現,還是用於四時節令、婚壽禮儀等慶典,都體現了民間藝人高超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蔚縣剪紙按內容主要分為三大類:
1.花鳥蟲魚
花鳥蟲魚在蔚縣剪紙中所占分量較大,內容非常豐富,充滿田園風味。除了單一的動植物圖案外,還常採用搭配組合的方法,把這些有某種特別代表意義的動植物進行組合,表達人們祈福納祥的心意,比如鴛鴦、喜鵲,蓮花、牡丹等。
2.戲曲人物
蔚縣人愛看戲,對所喜愛的戲曲人物,在剪紙中也大量的進行表現。蔚縣戲曲剪紙有幾百個劇目,上千個人物,人人形態各異,傳神而不雷同。戲曲人物剪紙往往是成套的,四幅為一回,有兩回、三回、四回之多,如同戲裡的場次,一定數量的場次組成一個戲。
蔚縣剪紙
3.戲曲臉譜
臉譜是在戲曲人物剪紙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為了更精彩地刻畫人物形象,達到更高的審美要求,戲曲人物的臉部逐漸成為獨立刻畫表現的對象,於是形成了獨特的戲曲臉譜剪紙。它依託傳統戲曲中臉譜的藝術形式,通過格式化的圖案和色彩塑造角色性格,表現人物的忠、奸、正、邪,極具裝飾美。

構圖

蔚縣剪紙以構圖飽滿、造型生動、色彩絢麗、工藝奇特的藝術風格獨樹一幟。蔚縣剪紙以陰刻為主,陽刻為輔,實多餘虛、黑大於白、面強於線。畫面中確定一個主形體後,再安排次要形象進行陪襯、烘托和裝飾。主體突出醒目、陣腳沉穩,畫面充實均衡,物雖多但布局合理、疏密有致,全無堆砌之感。復用多色點染彩繪,達到了工致傳神、雅俗共賞的效果。

造型

蔚縣剪紙的造型在寫實的基礎上結合農民的欣賞習慣和審美趣味,並根據裝飾的需要,進行高度概括和誇張的變形。畫面的形象來自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十分生動活潑,散發著勃勃生機。蔚縣剪紙的造型特別注重形象的傳神,甚至在一定限度內舍形而取神,只求傳達本質的神韻。

色彩

蔚縣剪紙的設色不受物體固有色的限制,大膽潑辣、隨心所欲、任意發揮。蔚縣剪紙多使用明度和純度高的色彩,強烈的色彩濃艷鮮明、對比強烈,顯得紅火熱鬧,喜氣洋洋。

工藝流程

1.畫樣(出樣):即對剪紙圖樣進行設計創作,並把它描繪在白紙上。首先用鉛筆勾出圖案輪廓,然後繪製整理出清晰的墨線稿。繪製時要考慮畫面中線與面的各種關係,也要考慮色彩在畫面中的控制效果,要交代清楚哪些線條在刻制時要剔除,哪些要保留和連線。
2.撥樣(開樣子):用刻刀對畫稿進行補充修改和刻制,該鏤空的部分進行鏤空,給刻制留出道口。拔樣是對畫稿的二次創作。
3.配樣:對定稿的剪紙點彩染色。配樣時要把握民間色彩的運用原則,如“紅配綠一台戲”、“紅配黃喜洋洋”、“藍配紫醜個死”等等。
4.熏樣:把刻好的剪紙樣稿放在白紙上或黃毛邊紙上,用毛巾把紙面打濕,放於小木板上拓實,用油燈或蠟燭的煙進行熏制,把樣稿的形狀完整清晰的熏印到紙面上,作為刻制時的樣模。現代多採用曬圖代替熏樣。
5.訂紙悶壓:根據圖樣的規格大小把熏樣放在由幾十張宣紙訂成的宣紙板上,用紙捻穿釘固定好後,用清水把紙板浸濕,再用重物覆壓,使紙版充分壓實,擠壓出所含水分,懸掛晾乾後就成為一塊塊平整硬實的紙版。
6.刻制:用自製的各種樣式的刻刀進行手工刻制,要求上下一致,不粘不連,乾淨利落。刻時要先刻細處後刻粗處,先刻中間後刻兩邊,陰刻和陽刻需要巧妙結合。
7.染色:用品色兌酒精或白酒,根據色樣的需求調配成各種顏色,用毛筆以平塗、暈染、點染、套染、渲染、洗染、補染等方法完成作品。
8.分檢裝裱:分檢就是將刻染好的紙樣輕輕揉動,使紙張互相脫離,然後再順次一張張的揭開。將揭開的剪紙夾在稍大的透明宣紙中,成套分組,裝入準備好的封皮中。最後再用鏡框、紙版等裝裱。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 藝術價值
蔚縣剪紙作為世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從遠古走來,歷經代代傳承發展。它美艷精緻的藝術形式,美好豐富的藝術想像,樸實真摯的哲學美學內涵,濃郁芳香的鄉土風格與獨特的製作工藝,都散發著淳樸華美的藝術魅力,美輪美奐、光彩照人,為世人讚嘆,無疑有著重要的藝術價值。
  • 審美價值
蔚縣剪紙是由古老的民間藝術傳承和發展起來的。蔚縣剪紙的色彩、線條、形狀和結構,都代表著一定約定俗成的含義,如:形狀整齊說明秩序鮮明,對稱說明和諧穩定,紅色代表喜慶熱烈,藍色代表沉重敬意。這些在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特徵從形式和內容上都體現了蔚縣人的審美追求,體現了普通百姓的情感世界和道德倫理觀念,因此具有重要的審美價值。
  • 歷史價值
蔚縣剪紙記錄了蔚縣人的衣食住行、節日風俗、信仰禁忌等各種社會生活細節,是優秀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是我們了解歷史、認識歷史的載體。通過對蔚縣剪紙工具、題材、工序等進行調查,可以了解當地人的生活、思想、情感和文化。蔚縣剪紙根植於民間,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 社會價值
蔚縣剪紙在蔚縣當地經濟的創收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全縣剪紙從業人員達3萬餘人,產品銷往世界各地。隨著蔚縣剪紙的傳播推廣,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得到了促進,同時帶動了餐飲業、酒店業等相關行業的發展,旅遊紀念品的開發與銷售也拉動了當地的經濟。

傳承現狀

蔚縣剪紙存續環境有三種情況:
新寫實主義剪紙《瑞雪》新寫實主義剪紙《瑞雪》
一是傳世作品得到收藏。蔚縣剪紙博物館建立後,王老賞、周永明等剪紙大師的作品得到收藏,但在傳承上已經人亡藝絕。
二是傳統剪紙瀕危。蔚縣傳統剪紙的傳承因各種原因正處於青黃不接的瀕危狀況,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學習這門看似枯燥的手藝,部分年輕的學徒也因為缺乏專業基礎知識而很難在圖案和紋樣的創新開發上有所建樹。
三是與市場相結合。蔚縣剪紙己成為蔚縣文化產業開發的代表,全縣年產剪紙300萬套,年收入3000萬元,產品遠銷7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16個鄉鎮的96個村從事剪紙業,其中剪紙專業村28個,剪紙專業戶1100戶。但蔚縣剪紙逐漸由過去作坊式的生產方式變為規模化、產業化的生產方式,流水線式的生產使學徒們只是機械地重複,無法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和創造力。部分企業使用電腦刻紙、染色,用機器大批量複製,無法把傳承人的智慧和審美趨向的變化以及創作時的情緒融合其中,等於人為中斷了蔚縣剪紙的自然演變進程。一味追求經濟效益,淡化了蔚縣剪紙的文化內涵,使其失去了原有的地域特點和藝術特色。

傳承人物

周兆明,男,1935年5月出生。2007年6月5日,周兆明入選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蔚縣申報。項目名稱: 剪紙(蔚縣剪紙)。
周廣,男,1955年11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周廣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蔚縣申報。項目名稱: 剪紙(蔚縣剪紙)。
周淑英,女,1964年11月出生。2012年12月20日,周淑英入選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蔚縣申報。項目名稱: 剪紙(蔚縣剪紙)。

保護措施

2003年9月-2004年3月,全國開展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蔚縣政府組織普查隊伍,走訪567名古稀藝人,蒐集各種資料3835份。普查中重新修訂和豐富了1979年第一次普查時排出的藝人傳承祖系,查清了1949年前蔚縣剪紙銷售和傳播的渠道及區域,發掘出一批極有價值的古剪紙和各種剪紙工具。
蔚縣以舉辦節慶活動帶動地方產業發展,活化發展地方文化與產業經濟,擦亮“蔚縣剪紙”世界民族品牌。自2010年起,蔚縣舉辦多屆中國剪紙藝術節,確立了“世界剪紙看中國,中國剪紙看蔚縣”的領頭雁地位。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2018年5月10日,張家口蔚縣剪紙傳承人周淑英在第十四屆深圳文博會河北展區展示剪紙工藝,並展出《國色天香》、《彩蝶紛飛》、《連年有餘》三幅剪紙作品。
2018年6月9日-6月13日,“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暨第四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在北京舉辦,蔚縣剪紙傳承人高陽向觀眾展示剪紙技藝。
2018年10月25日-10月28日,蔚縣剪紙在第十三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河北展區上展出。

榮譽表彰

2006年9月,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舉辦的第二屆國際剪紙藝術節上,蔚縣剪紙作品《褐馬雞》獲得金獎。
丹鳳朝陽丹鳳朝陽
2010年8月,在蔚縣舉辦的首屆中國剪紙藝術節上,蔚縣剪紙作品《丹鳳朝陽》獲得金獎。

社會活動

2018年6月9日上午,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省文化廳、河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共張家口市委宣傳部和蔚縣人民政府主辦,河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張家口市文廣新局和中共蔚縣縣委宣傳部承辦,蔚縣文旅局、蔚縣博物館、蔚縣非遺中心和蔚縣剪紙協會協辦的第七屆中國剪紙藝術節暨全國優秀剪紙藝術作品徵集活動在河北蔚縣蔚州博物館舉辦,蔚縣剪紙在現場被展示。

文化軼事

劉老布是蔚縣當地有名的傳說人物。傳說劉老布是個銀匠,以給人們雕刻首飾為生。但他心靈手巧,愛琢磨事情。有一次他看到有人把從蘇杭販來的綾羅綢緞上印有的精美商標剪下來貼在窗戶上,白天看挺漂亮,但是到了晚上就變成了黑影。他想:要是把素窗花染上色也這么貼,肯定同樣很漂亮。於是他就用銀飾雕刻刀刻了窗花,又染上色,試著拿到集上去賣,結果人們看了都很喜愛,爭相購買。從此劉老布就成為蔚縣剪紙的鼻祖,他的故事在蔚縣人中世代相傳,流傳至今。
呂會是清朝光緒年間的蔚縣城南關東人,是一名陰陽先生。他所刻的“陰花”和“陽花”,其中“陽花”就是窗花,在當時很有名。他還帶著兩個胞弟一起做窗花,在他們之前人們刻戲人的鬍子都是整塊刻制,眼睛是整個的,但經過三兄弟的手,開始拉出了戲人的鬍子,眼睛裡有了眼仁。呂家老二刀工硬,老三色工好,他們的產品拿到市場上很搶手。原本他們還是夏天種地,冬天做窗花,後來他們就乾脆常年做窗花了。他們的窗花被批發到河南鄭州一帶,大受當地百姓歡迎,所刻戲人被那裡的人稱作“蔚州人”,時間長了“蔚州人”就成了窗花的代名詞。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清代光緒年間,蔚縣剪紙里的戲曲人物題材已經占了相當的分量,其藝術水平之高,足以代表蔚縣剪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