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紙一條街

剪紙一條街

剪紙一條街位於河北蔚縣古城和新城的交接處。剪紙,俗稱窗花,是用剪子或刻刀在紙張、皮等上面進行加工的一種鏤空藝術,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剪紙一條街
  • 地點:蔚縣南關三中對面開街日
  • 創始人:王老賞
  • 類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簡介,創始人,

簡介

2010年8月2日,位於河北蔚縣的中國首條“剪紙一條街”開街。來自全國41個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地的近萬幅作品今天匯聚蔚縣剪紙一條街展出,全國各流派的剪紙藝術家進行現場表演和技藝交流,吸引了眾多中外參觀者。
剪紙,俗稱窗花,是用剪子或刻刀在紙張、皮等上面進行加工的一種鏤空藝術,在中國民間廣為流傳。2009年,中國剪紙入選了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創始人

生活在民間戲曲盛的時代,蔚縣地面有好幾種戲曲傳唱,還誕生了在全國獨一無二的劇種蔚州梆子。應該說,戲曲是瞬間的藝術,要使戲曲人物成為他創作的主要題材。王老賞就不僅僅是戲迷,重要的是,他對戲曲有著驚人的記憶。要進行創作,就必須要對活躍在蔚州大地上的戲曲,相當熟悉,他的刀下才能得心應手。王老賞出現在蔚縣窗花由草創走向成熟的階段,他在繼承前輩藝人經驗與成果的基礎上,對他人的作品進行再創作,使之更臻於完美。他先後把200多出戲曲中的800多個人物進行了再創作,此外他自己還創作了200多幅作品。 王老賞祖輩都是農民,生活拮据,只上了三年私塾,便輟學務農。他自幼酷愛剪紙藝術,常去左鄰右舍看刻染窗花,他看得全神貫注,如醉如痴,常常忘記回家吃飯。他去縣城趕集也總是在窗花市場凝神端詳,流連忘返。1918年冬天,王老賞拜窗花藝人周瑤為師,專門學習刻染窗花。他在周瑤的指點下,刻苦學習,孜孜不倦,日有所進,逐步掌握了握刀、鏤空等剪紙技巧,並學會了點染、暈染等染紙方法。
王老賞對窗花藝術十分投入。他從改進刀具入手,提高刀刻藝術,使之更加精細。他自製了開關不同的上百把窗花刻刀,包括一些神奇的異形刀,如針尖刀、螺旋刀等,用於不同圖形的刻制。他說,一個窗花藝人的作品如何,看看他的刀具就知道大概了。他運刀如神,只憑著粗略的畫稿就能創造性地完成作品。為了提高染色技藝,他總是選用上等品色,親自調試,反覆比較,從而深得箇中三昧。他備用的調色杯也多,以保證色彩的純正。他善於運用強烈的對比手法,增強了藝術效果。
王老賞是他那個時期的蔚縣剪紙藝術的集大成者,蔚縣剪紙藝術在他手裡完全形成了自己作為一個獨立剪紙藝術品種的獨特風格。
王老賞晚年,前察哈爾省文聯的佟坡、慈旭、華迦到蔚縣採風時發現了王老賞,古塞還專程從上海趕來拜訪他。
1950年,古塞選編的王王老賞學剪紙,並不滿足於藝術上的淺嘗輒止與因循守舊。他站在前人的肩上,改進了蔚縣的剪紙藝術;將刀工粗糙、人物呆板的“口袋”狀戲人剪紙賦予新的藝術生命,使之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給點色簡單、搭配失調的“五大色”花卉剪紙增加美感,使之色澤艷麗、旖旎多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