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林鄉

蒿林鄉

蒿林鄉位於西和縣西南部,西漢水兩岸,距縣城55公里。北鄰洛峪鎮,東與大橋鄉相連,西與禮縣雷壩相接,龍昌公路龍鳳——禮縣段,縱穿全境,蒿林鄉地處金陵山與雲裹山之間西漢水河谷地區,境內地勢陡峭,植被稀疏,山體支離破碎,備受雨水沖刷,坡陡溝深,土地瘠瘦,旱、澇、雹等自然災害頻繁,土石流等次生災害,農業基礎薄弱。境內海拔在850-2300米之間,平均海拔1575米,年平均氣溫15℃,年均降雨量245 毫米,無霜期188天,是西和縣唯一的乾旱區。全鄉轄12個行政村村,78個組(社),總人口9656人(2017)。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蒿林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
  • 下轄地區:2個行政村村
  • 政府駐地:趙溝村
  • 電話區號:0939
  • 地理位置:西和縣西南部
  • 面積:100.68平方千米 
  • 人口:9656人(2017) 
  • 氣候條件:氣候乾旱
  • 車牌代碼:甘K
  • 所在省份:甘肅
基本概況,歷史概況,行政區劃,發展現狀,產業資源,發展思路,地理位置,

基本概況

面積100.68平方千米,山區產小麥、玉米、馬鈴薯,河谷地帶產花椒、瓜果、蔬菜。2009年糧食總產量10707.73萬斤,人均占有糧300公斤,農村經濟總收入2139.4萬元,人均純收入1298元,屬於貧困鄉鎮。全鄉有國小20所,衛生院1所。欄橋有寺窪文化遺址。駐地趙溝村,有農貿市場1處,每逢農曆一、四、七為集日。

歷史概況

1949年設申家鄉,1958年分社為申家公社和何山公社,1968年申家公社和何山公社合併為紅旗公社,1983年12月復設蒿林鄉。

行政區劃

全鄉轄12個行政村,分別為趙溝、杜林、蒿林、申集、寺申、團結、何山、段廟、楊魏、老莊、李山、大唐村。

發展現狀

蒿林鄉地處西漢水南岸,山大溝深,交通不便,但鄉黨委政府一直致力於改善蒿林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一是鄉黨委政府把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作為壓倒一切的中心任務來抓,緊緊圍繞“控制 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做到認識到位,宣傳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二是在教育事業上努力提高質量,積極開展對貧困學生幫扶就學活動,2008年為貧困學生捐款物1.2萬元,使輟學 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三是加強提高衛生院醫療救助水平,不斷提高醫療救助水平;2008年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四是鄉黨委政府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的工作理念,著力解決民生問題,統籌協調各方利益,不斷改善人民生活,全力促進社會和諧;2008年累計為318人發放農村低保金61.452萬元、發放糧食直補款5.4354萬元、農資綜合補貼46.9581萬元、退耕還林補貼460163萬元。五是農民科技素質不斷提高,2008年舉辦各類農民技能培訓5期,受訓民眾640多人次,為拓寬就業渠道、促進農民增收搭建了新的平台。六是積極開展招商引資, 2008年招商蒿林農貿市場和蒿林鄉建新機磚廠兩個項目。

產業資源

按照產業抓特色的思路,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針對鄉情確定了花椒、核桃、酸棗嫁接為主打產業,蔬菜種植為主導支柱產業,通過壓夏擴秋,不斷擴大洋芋種植面積,主抓冬膜洋芋,使冬膜洋芋種植達到6300多畝,全鄉花椒達到198萬多株,核桃4000多畝,為充分利用西漢水流域“光、熱、水”資源,大力發展高效農業。
全鄉擁有耕地面積15991畝,其中川壩地2000多畝,占總面積的13%;主要以種植冬膜洋芋、油菜、花椒、核桃為主,蒿林產的花椒、核桃、洋芋不但品優質高,而且已初步形成以花椒、核桃、洋芋為主的主導產業,並新建成何山廟坪農業科技示範園一處,總投資300多萬元;全鄉實施土地開發項目3處,總投資超過580萬元,開發後將新增土地300多畝,該工程已全部竣工 ,土地開發後全境將有2000多畝水澆地。

發展思路

今後,我們將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縣委“走特色路,建小康縣”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的總體工作部署,堅持“發展為第一要務,穩定為第一責任”,深化鄉情認識,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目標任務。
動員全鄉上下振奮精神,搶抓機遇,突出重點,務實創新,紮實工作,努力實現全鄉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地理位置

中國甘肅省隴南市西和縣南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