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耳(原變種)

蒼耳(拉丁學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 ex Widder)(爾雅) 別名:葈耳(本草經),粘頭婆,虱馬頭(廣州),蒼耳子(四川、雲南、河南、山東、山西、東北),老蒼子(遼寧、江西、河北),野茄子,敝子(東北),道人頭,刺八裸(河南),蒼浪子,綿蒼浪子,羌子裸子,青棘子(江蘇),搶子(安徽),痴頭婆,胡蒼子(湖南),野茄(河北),豬耳,菜耳(甘肅)

菊科植物蒼耳的乾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全株都有其毒,以果實、特別是種子毒性較大。原產於美洲和東亞,廣布歐洲大部和北美部分地區;生於山坡、草地、路旁。中國各地廣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蒼耳(原變種)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 合瓣花亞綱 Sympetalae
  • : 桔梗目 Campanulales
  • :  菊科 Compositae
  • 亞科: 管狀花亞科 Carduoideae
  • : 向日葵族 Trib. Heliantheae
  • :  蒼耳屬 Xanthium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根紡錘狀,分枝或不分枝。
莖直立不枝或少有分枝,下部圓柱形,徑4-10毫米,上部有縱溝,被灰白色糙伏毛。
葉三角狀卵形或心形,長4-9厘米,寬5-10厘米,近全緣,或有3-5不明顯淺裂,頂端尖或鈍,基部稍心形或截形,與葉柄連線處成相等的楔形,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有三基出脈,側脈弧形,直達葉緣,脈上密被糙伏毛,上面綠色,下面蒼白色,被糙伏毛;葉柄長3-11厘米。
雄性的頭狀花序球形,徑4-6毫米,有或無花序梗,總苞片長圓狀披針形,長1-1.5毫米,被短柔毛,花托柱狀,托片倒披針形,長約2毫米,頂端尖,有微毛,有多數的雄花,花冠鐘形,管部上端有5寬裂片;花葯長圓狀線形;雌性的頭狀花序橢圓形,外層總苞片小,披針形,長約3毫米,被短柔毛,內層總苞片結合成囊狀,寬卵形或橢圓形,綠色,淡黃綠色或有時帶紅褐色,在瘦果成熟時變堅硬,連同喙部長12-15毫米,寬4-7毫米,外面有疏生的具鉤狀的刺,刺極細而直,基部微增粗或幾不增粗,長1-1.5毫米,基部被柔毛,常有腺點,或全部無毛;喙堅硬,錐形,上端略呈鐮刀狀,長1.5-2.5毫米,常不等長,少有結合而成1個喙。
瘦果2,倒卵形。
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長環境

常生長於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邊、田邊。此植物的總苞具鉤狀的硬刺,常貼附於家畜和人體上,故易於散布。為一種常見的田間雜草。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北及西南各省區。
蘇聯、伊朗、印度、朝鮮和日本也有分布。

主要價值

種子可榨油,蒼耳子油與桐油的性質相仿,可摻和桐油制油漆,也可作油墨、肥皂、油氈的原料;又可制硬化油及潤滑油;果實供藥用。此種有1變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