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姓

蒼梧姓

蒼梧[蒼梧,讀音作cāng wú(ㄘㄤㄨˊ)]

源於地名,出自上古舜帝歿世之地蒼梧之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蒼梧姓
  • 讀音:cāng wú
  • 注音:ㄘㄤㄨˊ
  • 得姓始祖:舜帝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家譜文獻,字輩排行,

基本介紹

蒼梧[蒼梧,讀音作cāng wú(ㄘㄤㄨˊ)]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地名,出自上古舜帝歿世之地蒼梧之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據史籍《淮南子》記載:蒼梧,以地名為氏。有蒼梧繞。<孔子家語>、<水甫先生複姓志>作蒼梧嬈。上古時期的“蒼梧嬈”、或“蒼梧繞”,就是某些史書中記載的“壯古佬”、“牂柯佬”,三者讀音一致,也就是古老的蒼梧國,國人即壯族先民之一,以地名稱呼其族。在古代壯族人的先民中,有一支百越族的分支駱越人,其在強盛時曾建立了都城,史稱其都城在蒼梧,即今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玉林市興業縣和貴港市之間。
實際上,自古以來稱“蒼梧”之地有三:
江蘇之蒼梧:
在典籍《孔子家語·五帝德》中記載孔子的話說:“舜嗣帝五十載,陟方岳,死於蒼梧之野而葬焉。”這在典籍《禮記·檀弓上》中也稱:“舜葬蒼梧之野,蓋二妃未之從也。”按明朝文學家何孟春所註:“海州東海縣有蒼梧山。”舜帝到“蒼梧之野”去時,兩個妃子並沒有跟隨而行,說明蒼梧之野距離舜都並不十分遙遠,如果舜帝外行遙遠,則二妃肯定是會跟隨照顧的。明朝時期的海州,即今江蘇省連雲港市。據屈原《離騷》所言:“朝發軔於蒼梧兮,夕吾至乎懸圃。”所說的“懸圃”在崑崙山中,為日落之地,故對應的“蒼梧”應該在東方,是為日出之所。從當時楚國都城所處位置相對,顯然屈原《離騷》所指的“蒼梧”就是在東方的連雲港境內之蒼梧山。故而東漢學者崔季珪在《述初賦》中也“言郁洲者,故蒼梧之山也”。郁洲,是蒼梧山的別名。唐朝李白有“白雲愁色滿蒼梧”,宋朝蘇東坡有“鬱郁蒼梧海上山”等名詩,說明在連雲港境內的蒼梧山之名從春秋戰國到唐、宋以降一直都在使用,直到明朝中期方改名為雲台山,是為千古名山,如今則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湖南之蒼梧:
舜的死因和葬地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說他因為勤於民事而死於野外的,有說因征三苗而死的,有說因去西方教化七戎而死在路上的,有說死於鳴條的(今山西安邑)。按漢朝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說法:“舜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嶷,是為零陵。”九嶷山,亦稱蒼梧山,位於古代零陵郡南部,寧遠縣境內,屬南嶺山脈之萌渚嶺,縱橫兩千餘里,南接羅浮,北連岳陽,即在今湖南寧遠縣南,因山有九峰皆相似而稱作九嶷。今山上還有一塊宋朝時期轉刻的東漢蔡邕所撰九嶷山碑文,記述了舜帝葬於此的情況。舜帝陵位於舜源峰北麓,陵前有廟,建於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清時期累加修葺,現存建築大多為清朝所建。廟後有碑亭一座,亭內豎有隸書“帝舜有虞氏之陵”的石碑一通。1993年4月,舜帝廟重建工程開工,建築面積達六萬平方米,設計殿宇數座,外以宮牆環繞,氣勢蔚為壯觀,表達了今人的緬祖之情。
廣西之蒼梧:
遠古歷為百越之地,後為蒼梧郡地,泛指古代嶺南地區。漢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蒼梧郡、廣信縣。今縣境曾為漢廣信縣、猛陵縣(唐朝時期改孟陵縣)、三國新寧縣(後改為寧新縣)、晉農城縣(後改為遂城縣)屬地。隋朝開皇三年(公元583年)改廣信縣為蒼梧縣。以後各朝各代均為州、道、路、府的治所,從此,蒼梧便專指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境一帶地區,亦稱梧州。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縣設府,蒼梧縣併入梧州府。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廢府復道,復設蒼梧縣,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古代居蒼梧之地的住民中,多有以舜帝歿世之地名稱為姓氏者,稱蒼梧氏,以悼舜帝先德,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蒼氏、倉氏、梧氏,亦有仍稱為複姓蒼梧氏者,世代相傳至今,漢族、畲族、壯族等諸民族中皆有,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蒼梧氏以及分衍的蒼氏、倉氏、梧氏族人皆尊奉舜帝為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

舜帝。

遷徙分布

蒼梧氏複姓是一個古老的姓氏群體,至今仍在稱呼使用,亦多省文簡改為單姓蒼氏、梧氏,但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未列入百家姓前五百位,在台灣省蒼氏名列第六百五十九位,倉氏名列第七百十七位。蒼梧氏起源很早,但就諸蒼(倉)的活動範圍看,漢、唐時期由南向北方向發展,並以武陵、蒼梧為主體郡望,並在今湖南、廣西地區形成名門望族。
今湖南省的常德地區、湘西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梧州市、柳州市、桂林市地區,廣東省的汕頭市南奧島、粵西地區,海南省,江蘇省的南京市、鹽城市射陽縣、淮安市漣水縣,陝西省的西安市,河北省的張家口市、保定市易縣、蠡縣,浙江省的杭州市,遼寧省的大連市,內蒙古自治區的烏蘭察布市,北京市,上海市,四川省的成都市,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省的台南市,新加坡共和國,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等地,均有該支蒼氏、倉氏、梧氏、蒼梧氏族人分布。

郡望堂號

郡望

武陵郡:即今湖南省的常德市地區。常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十萬年,常德地區就有原始人群在沅、澧二水流域的平原山川生活、聚居。澧縣澧南鄉、張公廟鎮、津市市窯坡鄉、石門渫水下游一帶以及鼎城區灌溪鎮崗市等處有舊石器時期的遺蹟四十多處,經挖掘出土的石器有石片、石錘、石球、尖狀器、砍砸器等。原始人利用這些簡陋的原始工具採集果實,獵取野獸。秦昭襄王三十年(楚頃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7年),秦國蜀郡太守張若“伐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在今常德城東築程以守。常德有城,自此開始,迄今兩千二百餘年歷史。史稱武陵、朗州、鼎城,曾是七朝郡治、七朝軍府、七代藩封之地,轄區遠及湘西北、鄂西南、黔東北、桂東北地區,素有“西楚唇齒”、“黔川咽喉”之稱。秦朝時期,常德屬黔中郡,郡衙設臨沅縣。西漢高祖時取“止戈為武,高平為陵”之意,改黔中郡為武陵郡,隸屬荊州刺史部。東漢光武帝時期恢復武陵郡,漢建武二十六年(庚戌,公元50年)郡治從義陵(今湖南淑浦)又遷往臨沅縣。漢順帝陽嘉三年(甲戌,公元134年),荊州刺史部移治於索縣(今湖南常德鼎城區斷港頭城址村)。三國時期,常德歸吳國管轄,仍名武陵郡,隸屬荊州。西晉,常德市分屬武陵、天門、南平三郡。唐朝時期,武陵、澧州隸屬江南西道。北宋,改朗州為鼎州,改澧州為澧陽軍州,均隸屬荊湖北路。宋徽宗政和七年(丁酉,公元1117年),升鼎州團練為常德軍節度使。“常德”取孔穎達《詩經·大雅·常武疏》:“言命譴將帥,修戎兵戎,無所暴虐,民得就業,此事可常為法,是有常德也”,“常德”之名始於此。南宋乾道元年(乙酉,公元1165年),鼎州升為常德府。元朝時期,常德府、澧陽軍州分別改為常德路、澧陽路,隸屬湖廣行中書省江南北道。明朝初期,恢復常德府,澧陽路改為澧陽府,皆隸屬湖廣布政司分守上荊南道。明洪武九年(丙辰,公元1376年),將澧陽府降為澧州。清朝雍正七年(己酉,公元1729年),升澧州為直隸州,常德府、直隸澧州同隸屬於岳常澧道。至清朝末期,常德府轄武陵、桃源、龍陽、沅江四縣;直隸澧州轄石門、慈利、安鄉、安福、永定五縣。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設常德專區,專署駐常德縣。轄常德、臨澧、澧縣、安鄉、南縣、華容、桃源、慈利、石門等九縣。1950年由常德縣析置常德市,由澧縣析置津市市。常德專署駐常德市,轄兩市、九縣。1952年原益陽專區所屬益陽市及益陽、沅江、安化、漢壽、桃江(駐桃江鎮)五縣劃入常德專區,轄三市、十四縣。1953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改由省直轄。1958年常德、益陽、津市三市劃歸常德專署領導。1959年常德市交由常德縣領導;益陽市交由益陽縣領導;津市市交由澧縣領導。1961年常德縣領導的常德市、益陽縣領導的益陽市、澧縣領導的津市市均交由常德專署領導。1962年將益陽市及益陽、華容、沅江、南縣、安化、桃江等六縣劃歸益陽專區,常德專區轄兩市、八縣。1963年撤銷津市市併入澧縣,常德專區轄一市、八縣。1970年常德專區改稱常德地區,地區駐常德市,轄常德市及常德(駐常德市)、臨澧、澧縣、安鄉、漢壽、桃源、慈利、石門等八縣。1979年恢復津市市,常德地區轄兩市、八縣。1988年1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函[1988]18號),撤銷常德地區和常德縣,常德市升格為地級市。常德市設立武陵、鼎城兩區。武陵區的範圍包括原常德市和常德縣的武陵、斗母湖、河洑、石門橋四個鎮和丹洲、康家吉、南坪崗、河洑、蘆獲山五個鄉;原常德縣其餘的三十六個鄉鎮為鼎城區的行政區域。常德市轄桃源、石門、灃縣、漢壽、慈利、臨灃、安鄉七縣。津市市由省直轄。1988年4月18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根據國務院批覆,撤銷常德地區建省轄常德市。
蒼梧郡:古蒼梧郡的治所在光信(今廣西梧州),轄梧州及湖南、廣東一部分。周王朝時期,為蒼梧百越之地,後為楚國屬地,蘇秦曾說楚威王曰:“南有蒼梧”,指的就是嶺南蒼梧百越之地。秦始皇二十八年(壬午,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派大將屠睢為主帥、年輕的趙陀為副統帥,率領五十萬大軍平定嶺南,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百越民族的頑強反抗,自己也被當地人殺死。秦始皇重新任命任囂為主將,並和趙陀一起率領大軍經過四年努力,於秦始皇三十三年(丁亥,公元前214年)初步完成了平定嶺南的大業。漢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嶺南百越皆降,漢武帝遂置蒼梧郡、廣信縣。今蒼梧縣境曾為漢朝的廣信縣、猛陵縣,其時秦將留駐嶺南的趙陀割據蒼梧,封其族人為蒼梧王,皆指該郡地。三國時期為東吳的新寧縣(後改為寧新縣),晉朝時期為農城縣(後改為遂城縣)。隋朝時期徙治封川,隋開皇三年(癸卯,公元583年),隋文帝改廣信縣為蒼梧縣。唐朝時期復還故治,改孟陵縣,後稱梧州。宋朝時期改梧州為蒼梧郡。到元朝時期廢黜,復稱梧州。自此以後,各朝各代均以蒼梧縣為嶺南地區州、道、路、府的治所,從此,蒼梧便專指今廣西壯族自治區蒼梧縣境一帶地區,隸屬梧州。民國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廢縣設府,將蒼梧縣併入梧州府。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廢府設道,復設蒼梧縣一直沿用至今。

堂號

武陵堂:以望立堂。
蒼梧堂:以望立堂。
創文堂:出自上古時黃帝史官蒼頡(倉頡),據說蒼頡出生時很奇特神聖,有四目能觀鳥獸之跡,遂按鳥獸之形態而創造象形文字,以取代能結繩記事的舊法。“蒼頡造字”一說久而流傳,蒼氏人家遂以“創文”為堂號,一直沿用至今。

家譜文獻

山西夏縣西藍族蒼氏(蒼梧氏、倉氏)譜書一卷,(民國)蒼恩洪纂,民國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複製本。現被收藏在遼寧省瓦房店市檔案館。

字輩排行

江蘇淮安蒼氏(蒼梧氏、倉氏)字輩:“文定建桂中”。
遼寧大連蒼氏(蒼梧氏、倉氏)字輩:“殿德永安學明本世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