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邑三善

蒲邑三善

蒲邑:蒲縣,在河南長垣。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稱讚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出處】:《孔子家語·辨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蒲邑三善
  • 外文名稱:pú yì sān shàn
  • 作品出處:孔子家語·辨政
  • 作者:孔子
蒲邑三善 (pú yì sān shàn)
【解釋】:蒲邑:蒲縣,在河南長垣。孔子的弟子子路治理蒲邑,孔子稱讚他有三善:恭敬、忠信、明察。
【出處】:《孔子家語·辨政》:“子路治蒲三年,孔子過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斷矣。’”
子路讓蒲邑成為“三善之地”
孔子周遊列國14年,在衛國的時間最長,除了遭到匡人的圍攻和在蒲邑講學,孔子還多次到衛國大夫蘧伯玉家長住。
蘧伯玉為衛國蒲邑人,與孔子感情很好,他很讚賞孔子的理念,實施“仁德治國”、“弗治之治”的方略,孔子見此非常高興,稱讚蘧伯玉“其以仁守衛,而天下莫能危”。
孔子是很想把他的仁、禮理念付諸治國之中的,可惜各個諸侯對其敬而遠之,因此孔子沒得到一試身手的機會。
孔子沒有機會,他的弟子中得到這種機會的人卻比較多,比如子路,公元前487年,子路被任命為蒲邑宰,成為長垣縣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地方長官。
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據地方縣誌記載,子路“治蒲三年”,成績卓著,他親自帶領民眾開挖溝渠,以利農耕。孔子聽說這位弟子政績斐然後,專門從外地趕來查看子路的政績。剛進入蒲邑境內,孔子就稱讚說:“善哉由也!”走進城內看了一圈,孔子又說了一句“善哉由也!”走進衙門後,孔子第三次說了一句:“善哉由也”。
這時,跟著孔子的顏回有點納悶,就問:“夫子尚未見到子路就三次稱讚其善,不亦逾乎?”孔老夫子回答說,入其境見溝渠深治,田地整齊,莊稼茂盛,說明子路恭正以信,故民眾盡力;入其邑,房屋完好,商賈繁榮,樹木蔥蘢,說明子路忠信以寬,故民不偷懶;至其庭,滿院清淨,諸下用命,說明子路明察善斷,故其政不擾。
最後,孔老夫子說,看來子路的仁政取得了斐然的成果,所以就沒有必要再去見子路了,於是就帶著顏回滿意地回去了。後來,蒲邑被稱為“三善之地”。
正如孔老夫子評價的那樣,子路在蒲邑任宰三年,確實為當地人民辦了很多好事。今天長垣縣城西北的文明渠,相傳就是當年子路率民眾開挖的。由於選址準確,加之長期疏浚,至今還發揮著排灌農田的作用,惠及後人。
長垣縣城的入城口,新立了一座漢白玉的子路塑像,以紀念長垣歷史上的這位地方官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