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花之最

葵花之最

本文主要講了:解放軍戰士為了孩子們的與願望種下葵花,即使環境惡劣,可葵花依然綻放。

文章借葵花來謳歌了守衛在崑崙山的邊防戰士們為祖國、為人民,在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不屈不撓、樂觀頑強的精神面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葵花之最
  • 精神面貌:不屈不撓、樂觀頑強
  • 地址:崑崙山
  • 作者畢淑敏
文章節選,附1:《畢淑敏作品精選》序,附2:文學的白衣天使,附錄3:提醒幸福,附錄4:畢淑敏的作品,畢淑敏《血玲瓏》,養心的妙藥,畢淑敏:女心理師,附錄5:畢淑敏經典語錄,《孩子,我為什麼打你》,附錄6:淺評畢淑敏,畢淑敏在百家講壇,內容介紹,播放集數,

文章節選

崑崙山其實只有一個季節--冬天,春節過後那段漫長而寒冷的日子被稱為春天,這是我們這幫小女兵從平原家中帶來的習慣。
突然聞到一股奇異的清香。那是一個繡著黃色"八一"和紅色五星的小白口袋。針腳毛茸茸的,繡活兒手藝不高,想必出自一個笨手笨腳的胖姑娘。打開一看,是一袋葵花子,顆顆像小炮彈一樣結實,飽滿得可愛。我們每個人搶了一把,一嘗,竟是生的。葵花子中埋著一封信:
"敬愛的解放軍叔叔們……"
信是從廣東省湛江市第二國小發出的。
我們趴在地圖上找。晤,湛江,好遠!那裡是亞熱帶,一個很熱的地方。
孩子們請求解放軍叔叔們,把他們精心挑選出的葵花種子,種在祖國的邊防線上。
我們把手中的葵花籽放回布袋。那清香,是陽光、土地和綠色植物的芬芳。
崑崙山咆哮的暴風雷,伴隨著我們進行討論。
為什麼只寫給解放軍叔叔?邊防線上也有解放軍阿姨呀?!
在國境線上種葵花,多么美妙的想法!每當葵花開放的時候,我們將有一條金色的國境線。
這根本不可能!崑崙山是世界第三極,雪線上連草都不長,還能開葵花?!
我們都默不做聲了,只聽見屋外風在嘶鳴。
大家決定由我給孩子們回一封信,就說葵花籽是解放軍阿姨們收到的,只是這裡很冷很冷……
崑崙山的"夏天"到了。
信早已寫好,卻終於沒有發出。我們大著膽子,把葵花籽種在院子裡。
人們都說活不了,卻天天跑來看,鬆土施肥。
種子發芽了,先探出兩片嫩黃的葉子,像試探風向的小手掌,肥厚而天真。然後,舒展腰肢,前仰後合生機盎然地長起來。
崑崙山默默地認可了這些來自亞熱帶的綠色幼苗,就像它認可了我們一樣。
然而,我們高興得太早了。不知道是上個冬天最遲,還是下個冬天最早的一股冷風,凍死了絕大部分葵花。
奇蹟般地保存下一棵幼苗,它並不是最強壯的,也許因為旁邊有一塊大石頭。受到啟發,我們用石頭為葵花圍起了一圈不透風的籬笆。
現在,我們每天都趴在石頭圍牆上看葵花,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裡面養著活蹦亂跳的小生靈。
這棵幸運的葵花,一往情深地看著太陽,勇敢地展開桃形的枝葉。莖上纖巧的絨毛,像蜜蜂翅膀一樣,在寒風中抖個不停。也許它感到了崑崙山喜怒無常的威嚴,急匆匆地壓縮了自己的生命歷程;才長到一尺高,就萌發出了鈕扣大的花蕾,壓得最高處的莖葉微微下垂,好像慚愧自己為什麼不長得更高一些。
那一年沒有秋天,寒凝一切的風雷,毫無先兆地驟然降臨。早晨起來,天地一片蒼茫,我們幾乎是跌跌撞撞撲向葵花。石圍牆也被颶風吹得四散飄去,向日葵卻凝然不動地站立在那裡,在冰雕玉琢的瑩白之中,保持著淒清的翠綠。葉片傲然舒展,像一面玻璃做的旗,發出環佩般的叮噹之聲。最不可思議的是,在它生命的最後一刻,居然綻開一朵明艷的花。那花盤只有5分錢硬幣那么大,薄而平整,冰雪凝凍其上,像一塊光滑的錶蒙子;剛分孽出的葵花籽還未成熟,像絲絲柳絮一樣優雅地彎曲著,沁出極輕淡的紫色。最令人警醒的是花盤四周彈射出密集的黃色花瓣,箭頭一般怒放著,像一顆永不氓滅的星。
葵花身上的冰花越結越厚,最後,凝固成一個方柱形的冰晶。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作者簡介:
畢淑敏,國家一級作家,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作品很多都與醫生這個職業有關,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代表作品《紅處方》。
目錄介紹 【附1:《畢淑敏作品精選》序】 【附2:文學的白衣天使】 【附錄3:提醒幸福】 【附錄4:畢淑敏的作品】 【附錄5:畢淑敏經典語錄】  《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附錄6:淺評畢淑敏】 【附錄7:畢淑敏登百家講壇】  內容介紹 播放集數【介紹】【附1:《畢淑敏作品精選》序】【附2:文學的白衣天使】【附錄3:提醒幸福】【附錄4:畢淑敏的作品】【附錄5:畢淑敏經典語錄】 《孩子,我為什麼打你》【附錄6:淺評畢淑敏】【附錄7:畢淑敏登百家講壇
畢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於新疆伊寧。中共黨員。1969年入伍,在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崑崙山交匯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年。歷任衛生員、助理軍醫、軍醫等。1980年轉業回北京。國家一級作家,北京銅廠主治醫師、衛生所所長、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研究室專業作家,1991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研究生院中文系,碩士。從事醫學工作20年後,開始專業寫作,1987年開始共發表作品200餘萬字。1989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曾獲莊重文學獎、小說月報第四、五、六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兒童文學獎北京文學獎、崑崙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台灣第16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第17屆聯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30餘次。  畢淑敏真正取得全國性聲譽是在短篇小說《預約死亡》發表後,這篇作品被譽為是“新體驗小說”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臨終關懷醫院的親歷為素材,對面對死亡的當事者及其身邊人的內心進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畢淑敏是國家一級作家、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師範大學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內科主治醫師,註冊心理諮詢師。著有《畢淑敏文集》十二卷,處女作《崑崙殤》(《阿里》)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中短篇小說集《女人之約》等,散文集《婚姻鞋》等。

附1:《畢淑敏作品精選》序

----王蒙  如果她的署名是阿咪、狂姐、原水爆或者荷蘭豆,也許我早就讀過她的作品了。
王蒙
然而她的名字是畢淑敏,這名字普通得如——對不起——任何一個街道婦女。  而且她說她從小就是一個好學生,她的數學與語文是同樣地好(總算找到了一個喜歡也學得好數學的同行了,王蒙大悅焉!),她的開始寫作源於她父親的建議,而她的戒驕戒躁是由於兒時的母親的教導,為了寫作她在完成了醫學學業以後又去上廣播電視大學的文學系並以“優”的成績畢業,繼而讀研究生,獲得了碩士學位(有幾個作家老老實實地這樣學過文學?),再說,她同時是或者更加是一個醫術精良的內科醫生,她對此充滿自信與自豪……  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規規矩矩的作家與文學之路。我本來以為新湧現出來的作家都可能是懷才不遇、牢騷滿腹、刺頭反骨、不敬父母(而且還要審父)、不服師長、不屑學業、嘲笑文憑。突破顛覆、艱深費解、與世難諧、大話爆破、呻吟顫抖、充滿了智慧的痛苦天才的孤獨哲人的憔悴衝鋒隊員的血性暴烈或者定醫院住院病人的憂鬱兼躁狂的偉人棗怪物。  畢淑敏則不是這樣。她太正常、太良善,甚至於是太聽話了。即使做了小說,似乎也沒有忘記她的醫生的治病救人的宗旨,普度眾生的宏願,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條不紊的規章和清澈如水的醫心。她有一種把對於人的關懷和熱情、悲憫化為冷靜的處方,集道德、文學、科學於一體的思維方式、寫作方式與行為方式……  所以就更顯得畢淑敏的正常、善意、祥和、冷靜乃至循規蹈矩的難能可貴。即使她寫了像《崑崙殤》這樣嚴峻的、撼人心魄的事件,她仍然保持著對於每一個當事人與責任者的善意與公平。善意與冷靜,像孿生姐妹一樣地時刻踉隨著畢淑敏的筆端。惟其冷靜才能公正,惟其公正才能好心,惟其好心世界才有希望,自己才有希望,而不至於使自己使讀者使國家使社會陷於萬劫不復的惡性循環里,也許她缺少了應有的批評與憎恨,但至少無愧於、其實是遠遠優於那些缺少應有的愛心與好意的志士。她正視死亡與血污,下筆常常令人戰慄,如《紫色人形》《預約死亡》,但主旨仍然平實和悅, 她是要她的讀者更好地活下去、愛下去、工作下去。她寧願意懺悔“我”的多疑與戒備大過,歌頌普通人性(《翻漿》,而與泛惡論的詛咒與煽動迎迥異其趣。至於她的散文就更加明澈見底了。  她確實是一個真正的醫生,好醫生,她會成為文學界的白衣天使。崑崙山上當兵的經歷,醫生的身份與心術,加上自幼大大的良民的自覺,使她成為文學圈內的一個新起的、別有特色的、新諧與健康的因子。  而另外的多得多的天才作家的另一面,實在是文學界的病友。我尊敬與同情我的病友,我知道世界上許多偉大的作家都有病,他們太痛苦了,他們因痛苦而益發偉大了。但同時我也讚美與感謝大夫,為了全國人民的身心健康,我祝願在大夫與病友的比例上不至於出現太大的失調。有病人也有醫生,這才是世界,這才有各種寫不完的故事。  不知道這是我的幸還是不幸,不知道這是不是我的被誤解與被攻擊的原因之一,我既覺得病人之可哀可嘆,又覺得醫生之可親可信,特別是當我給一個比我年輕的作家作序寫評的時候,我承認每一片樹葉的價值。當然,我寧願多稱讚一點祥和與理性,我也許又發放了太多的苦口的良藥,真對不起。  附2:短文“學會看病”被收錄於國小五年級上冊。

附2:文學的白衣天使

---柴福善  “文學的白衣天使”,是王蒙專門說給畢淑敏的。畢淑敏一方面文學,
柴福善
一方面大夫,幾十年的人生經歷,這幾個字便太貼切不過地概括了。  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轟轟烈烈,不滿17歲的畢淑敏,卻悄然穿上軍裝,告別北京,作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達共和國這塊最高的土地戍邊了。這是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崑崙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前不久,我陪她考察京東丫髻山森林公園,畢竟是春天,天格外地藍,陽光格外地暖,空氣格外地清新,她深吸一口,仿佛要把這藍天這陽光這空氣,全吸進去,而後慨嘆一聲:藏北哪有啊,空氣稀薄,缺氧使人簡直難以生存。她不明白,那么高的山上,陽光照著,覺不出暖和。當時與她同去的共有5名女兵。那個部隊從來沒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今天,軍區首長告訴她:現在也沒有,她們是唯一的,後無來者了。三年後,她去新疆軍區軍醫學校學習,原本要去軍醫大的,因受林彪事件影響,重災區的軍醫大遲遲未招生,又不能再等,只有先走為上。在校成績優異,院方要她留校,想把她培養成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如果真的留校了,一心於救死扶傷的事業,或許真的能成為一名出色的外科醫生,一名教授專家,那么是否還會有今天一位幾乎家喻戶曉的出色的女作家,一位國家一級作家?她真心地感謝母校對她的厚愛與挽留,她對我說:部隊培養一個醫生不容易,她不回去,以後所在的部隊就沒有名額了。她毅然回到阿里那個地方,誰料女兵們都調了,報導時幹部科長翻出過去的名單,查出有個畢淑敏,性別中寫的卻是男性,因為這幾年裡部隊已無女兵了。一乾就是5年,直到1980年轉業回北京進工廠,做醫務所長、主治醫師,1991年成為專業作家,前後行醫22年,對醫生職業,她是情有獨鐘,一往情深,尤其有幾條生命就是在死亡邊緣,她一把手拉回的。看到一個個生命的復活與重新煥發青春,那份情感非常人所能體味。  她父親也是一位軍人,官至師級,在文學藝術方面有很好的天賦,只是由於那一代人所處的環境,老人家一生戎馬,始終未能從事文學。一天,父親突然對她說:我看你是可以寫一點東西的。她也確實想把藏北的軍旅生活表現出來,在父親的鼓勵下,悄然動筆了,一周內就完成處女作《崑崙殤》。這是1986年,她34歲時。對於一個從未寫過東西的人來說,起手就中篇,難免沒有底數與把握。丈夫蘆書坤騎著腳踏車送到解放軍文藝出版社.可往往也有例外,這部中篇第二年在《崑崙》雜誌發表,引起轟動,並獲第四屆“崑崙文學獎”,她從此步入中國文壇。這期間,她邊做醫生邊寫作,後來,發覺寫作與醫生是不可以同時做的。她十分敬重醫生的職業,儘管她做基層醫生,危在旦夕的病不多,但也要全心全意地做好,不能分心,這是一個務實的世界,不能隨意誇張修改延誤,更不能有絲毫失誤,畢竟人命關天,責任感事業心要她必須這樣想這樣做。所以,她所在廠的一名下崗職工,恰到她朋友家做保姆,談起她來,連連稱讚好大夫,眉飛色舞地談了半天,結果連該乾的活都沒幹。她深知寫作是一個想像的世界,虛擬的世界,可以誇張,不滿意還可以修改,甚至推倒重來,即使寫完了,發表了好,不發表也無所謂,畢竟是自己的事,與人無礙。她成天在這兩個世界跳來跳去,總覺處一種兩難境地。這時,中國有色金屬總公司慧眼識才,調她去做專業作家,懸壺濟世22年,要她從此脫下白大褂,離開醫生崗位,內心很痛苦,實在難下決心,況且她已近不惑之年,對以後的創作沒有把握。她手裡足足攥了兩個月的調令,一番痛苦的徘徊思考,最後還是脫下白大褂,放下手術刀,有所取有所舍,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生很難樣樣兼顧,魚與熊掌全得。她自此一心一意寫作了,寫作,又深感底氣不足,便想方設法彌補,先是自學廣播電大中文系課程,而後又拿下文學碩士,現在正攻讀心理學博士。王蒙說她“我真的不知道世界上還有這樣規規矩矩的作家與文學之路。”她就是以這樣堅實的腳步,一步一步走到文壇的今天。  迄今為止,她已發表近四百萬字作品,主要是小說和散文,其內容歸攏來,一是反映藏北軍旅生活,二是反映醫生方面的生活,作品中始終關注關懷著人的生存狀態,除去西藏生活與做醫生的特殊經歷,還有就是她做女人做母親的天性使然。故此,幾乎她每完成一部作品,總會造成文壇轟動,引起社會反響,雖沒有大紅大紫於一時,作品卻可持久地一版再版,如散文集《素麵朝天》,多次重印;厚厚地八卷本《畢淑敏文集》,2002年1月發行,2月即告脫銷再版,在當今純文學低迷的境況下,“畢淑敏現象”實在值得研究。她的小說,因是醫生,筆下便從沒忘記醫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眾生的宏願,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條不紊的規章和清澈如水的醫心,她將對人的關懷和熱情悲憫,化作一種集道德、文學與科學於一體的思維方式寫作方式及行為方式。她正視死亡與血污,下筆常常令人戰慄,但主旨仍然平實和悅,根本是希望人們更好地活下去,讓我們的社會更和諧,我們的世界更美好。可以說,她的小說攜帶著高原的嚴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實以及對死亡的冷靜,足以震撼每一個人的靈魂,而冷靜理智的敘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種罕見的磅礴大氣。確實,創作不僅需要作家對所寫內容的熟悉,更需要作家真正刻骨銘心的體驗,應當是她成功的基礎。長篇《紅處方》、《血玲瓏》也好,中篇《崑崙殤》、《生生不已》、《預約死亡》也好,短篇《紫色人形》、《一 厘米》、《女人之約》也好,毋庸置疑,她的小說已風格獨具,自成一家。至於她的散文,坦率地說,我更喜歡,倒不是因為我寫散文就喜歡散文,她的散文實在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對那些矯情造做虛假一類的文章,我向來是不屑一顧的,我讀過她的《婚姻鞋》、《素麵朝天》、《大雁落腳的地方》等多本散文集,她認為,散文是蘊涵切膚之痛的標本。心的運行是透明的,它的腳印被語言固定下來,就成了散文。小說常常依心情而寫,並無章法可言。散文看起來很隨意,其實有著戒律,它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的感情的追述。於是散文在某種意義上就有了史的品格。在小說里,她躲在人物背後竊竊私語。在散文里,她站在浮動的文學面前自言自語。正因為如此,讀她的小說,讀出的是她對這個世界的看法與形象的演繹。讀她的散文,才真正讀出一個活脫脫的畢淑敏來,我知道了她17歲生日,是在藏北高原過的,戰友們把水果罐頭汁傾倒在茶褐色的刷牙缸里,彼此碰得山響,向她祝賀,對於每月只有一筒半罐頭的她們來說,這是一場盛大的慶典。知道了她背負武器、紅十字箱、乾糧、行軍帳篷,徒步跋涉在無人區,攀越六千多米高山時,心臟仿佛隨著急遽的呼吸而迸出胸膛,仰望頭上頂峰雲霧繚繞,俯視腳下淵藪深不可測,年輕的她第一次想到了死。知道了她給20歲的班長換血染的屍衣,知道了她28歲轉業回京,結婚、生子,操持家條,一個女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該乾能幹的事情,她都很認真地做了,賢妻良母,好大夫,優秀作家,這是人們眾口一致的評價。  就創作而言,她是當今文壇最具實力和個性的女作家之一,獲海內外文學獎30餘次。而她依然很謙虛,無論何時何地,從不張揚自己。這種品格,應該說是來源於母親。她出生新疆巴岩岱,半歲時母親抱著她一路顛簸一路風塵地來到北京。當年王蒙下放落戶新疆,也是巴岩岱,一次她母親與王蒙相見,大談巴岩岱,談得她好感動,以至後來竟陪著母親,專程赴巴岩岱尋根。這次來京東丫髻山,她母親雖已72歲高齡,也來了,每遇坡坎,她總上前攙扶,有些地方,母親去不了,她寧可不去也要陪伴母親。有時我們光顧說什麼了,她以為母親落在了後邊,忙喊著回身去找,不想母親趁說話之機,先慢慢地到前邊石頭那兒等著了。看得出,她不但相夫教子,而且極孝順母親。賢惠善良,以這種品格與心境立身於世,並進而去創作,作品能不感人能不深受讀者喜愛能不經受住時間的檢驗么?人品與文品畢竟是統一的。

附錄3:提醒幸福

提醒幸福  畢淑敏
畢淑敏
我們從小就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天氣剛有一絲風吹草動,媽媽就說,別忘了多穿衣服。才相識了一個朋友,爸爸就說,小心他是個騙子。你取得了一點成功,還沒容得樂出聲來,所有關切著你的人一起說,別驕傲!你沉浸在歡快中的時候,自己不停地對自己說:“千萬不可太高興,苦難也許馬上就要降臨……”我們已經習慣了在提醒中過日子。看得見的恐懼和看不見的恐懼始終像烏鴉盤旋在頭頂。  在皓月當空的良宵,提醒會走出來對你說:注意風暴。於是我們忽略了皎潔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風暴來臨前的一切準備。當我們大睜著眼睛枕戈待旦之時,風暴卻像遲歸的羊群,不知在哪裡徘徊。當我們實在忍受不了等待災難的煎熬時,我們甚至會惡意地祈盼風暴早些到來。  風暴終於姍姍地來了。我們悵然發現,所做的準備多半是沒有用的。事先能夠抵禦的風險畢竟有限,世上無法預計的災難卻是無限的。戰勝災難靠的更多的是臨門一腳,先前的惴惴不安幫不上忙。  當風暴的尾巴終於遠去,我們守住零亂的家園。氣還沒有喘勻,新的提醒又智慧地響起來,我們又開始對未來充滿恐懼的期待。  人生總是有災難。其實大多數人早已練就了對災難的從容,我們只是還沒有學會災難間隙的快活。我們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覺苦難,我們太忽視提醒幸福。請從此注意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嗎?  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騙上當……提醒榮辱不驚……先哲們提醒了我們一萬零一次,卻不提醒我們幸福。  也許他們認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許他們以為好的東西你自會珍惜,犯不上諄諄告誡。也許他們太崇尚血與火,覺得幸福無足掛齒。他們總是站在危崖上,指點我們逃離未來的苦難。但避去苦難之後的時間是什麼?  那就是幸福啊!  享受幸福是需要學習的,當幸福即將來臨的時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學會感官的享樂,人卻無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韻律。靈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適像一對孿生兄弟,時而相傍相依,時而南轅北轍。  幸福是一種心靈的振顫。它像會傾聽音樂的耳朵一樣,需要不斷地訓練。  簡言之,幸福就是沒有痛苦的時刻。它出現的頻率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少。  人們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馬車已經駛過去很遠,撿起地上的金鬃毛說,原來我見過它。  人們喜愛回味幸福的標本,卻忽略幸福披著露水散發清香的時刻。那時候我們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顧後不知在忙著什麼。  世上有預報颱風的,有預報蝗蟲的,有預報瘟疫的,有預報地震的。沒有人預報幸福。其實幸福和世界萬物一樣,有它的徵兆。  幸福常常是朦朧的,很有節制地向我們噴灑甘霖。你不要總希冀轟轟烈烈的幸福,它多半只是悄悄地撲面而來。你也不要企圖把水龍頭擰得更大,使幸福很快地流失。而需靜靜地以平和之心,體驗幸福的真諦。  幸福絕大多數是樸素的。它不會像信號彈似的,在很高的天際閃爍紅色的光芒。它披著本色外衣,親切溫暖地包裹起我們。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女友一個溫馨的字條……這都是千金難買的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淒涼中愈發熠熠奪目。  幸福有時會同我們開一個玩笑,喬裝打扮而來。機遇、友情、成功、團圓……  它們都酷似幸福,但它們並不等同於幸福。幸福會借了它們的衣裙,裊裊婷婷而來,走得近了,揭去幃幔,才發覺它有鋼鐵般的核心。幸福有時會很短暫,不像苦難似的籠罩天空。如果把人生的苦難和幸福分置天平兩端,苦難體積龐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塊小小的礦石。但指針一定要向幸福這一側傾斜,因為它有生命的黃金。  幸福有梯形的切面,它可以擴大也可以縮小,就看你是否珍惜。  我們要提高對於幸福的警惕,當它到來的時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鐘。據科學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結果比無意要好得多。  當春天來臨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這是春天啦!心裡就會泛起茸茸的綠意。  幸福的時候,我們要對自己說,請記住這一刻!幸福就會長久地伴隨我們。那我們豈不是擁有了更多的幸福!  所以,豐收的季節,先不要去想可能的災年,我們還有漫長的冬季來得及考慮這件事。  我們要和朋友們跳舞唱歌,渲染喜悅。既然種子已經回報了汗水,我們就有權沉浸幸福。不要管以後的風霜雨雪,讓我們先把麥子磨成麵粉,烘一個香噴噴的麵包。  所以,當我們從天涯海角相聚在一起的時候,請不要躊躇片刻後的別離。在今後漫長的歲月里,有無數孤寂的夜晚可以獨自品嘗愁緒。現在的每一分鐘,都讓它像純淨的酒精,燃燒成幸福的淡藍色火焰,不留一絲渣滓。讓我們一起舉杯,說:我們幸福。  所以,當我們守候在年邁的父母膝下時,哪怕他們鬢髮蒼蒼,哪怕他們垂垂老矣,你都要有勇氣對自己說:我很幸福。因為天地無常,總有一天你會失去他們,會無限追悔此刻的時光。  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  所以,當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們也能夠說:我很幸福。因為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  當我們不再享有健康的時候,那些最勇敢的人可以依然微笑著說:我很幸福。因為我還有一顆健康的心。甚至當我們連心也不再存在的時候,那些人類最優秀的分子仍舊可以對宇宙大 聲說:我很幸福。因為我曾經生活過。  常常提醒自己注意幸福,就像在寒冷的日子裡經常看看太陽,心就不知不覺暖洋洋亮光光。

附錄4:畢淑敏的作品

1.補天石 2.素麵朝天 3.血玲瓏

畢淑敏《血玲瓏》

4.我很重要 5.崑崙殤 6.天使和魔鬼的較量  7.芒果女人 8.行使拒絕權 9.孝心無價  10.電腦時代的灰色誘惑 11.提醒幸福 12.那座山,虎嘯龍吟  13.婚姻鞋 14.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15.美好的性,是陽光下的火炬  16.斜視 17.假如我出卷子 18.捉刀  19.紫色人形 20.貓頭鷹行動 21.雪花糯米粥  22.最晚的晚報 23.給我一粒脫身丸 24.同你現在一般大  25.月暈而風 26.術者 27.月餅的故事  28.米年型電話鍵 29.白楊木鼻子 30.非正式包裝  31.碩士今天答辨 32.蟑螂谷 33.汗血馬尾  34.夢幻小屋和藍手鐲 35.苔蘚綠西服 36.雉羽  37.賠 38.束修 39.跳級

養心的妙藥

40.媽媽福爾摩斯 41.一厘米 42.不會變形的金剛  43.天衣無縫 44.趕考的女人 45.闌尾劉 [畢淑敏]  46.冰雪花卉 47.匣子裡的水牛 48.西紅柿王  49.紫花布幔 50.預約財富 51.原始股  52.送你一條紅地毯 53.看家護院 54.最後一支西地蘭  55.教授的戒指 56.預約死亡 57.君子於役  58.北飛北飛 59.伴隨你建立功勳 60.不宜重逢  61.轉 62.阿里 63.紅處方 64.友情:這棵樹上只有一個果子,叫做信任  65.拯救乳房 66.大海里翻了豆腐船  67.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68.女人之約 69.生生不已  70.翻漿 [畢淑敏] 71.畢淑敏:養心的妙藥 72.畢淑敏談她的新作  73.作家——醫生畢淑敏 74.畢淑敏:女心理師(下部) 75.女心理師:畢淑敏為

畢淑敏:女心理師

你心理勵志  76.女心理師(下): 探索當代人的心理救贖之路 77.女心理師: 探索當代人的心理救贖之路  78.畢淑敏情感散文: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  79.畢淑敏人生感悟:有愛的日子 80.畢淑敏人生感悟:走進心靈世界 81.女心理師(下):心靈懺悔  82.畢淑敏:女心理師(上) 83.畢淑敏:女心理師(下) 84.這棵樹上只有一個果子,叫做信任  85.畢淑敏:心靈7遊戲 86.他們眼中的她們  87.讀畢淑敏《血玲瓏》有感 88.祥和與理性的統一  89.在母性中升華 90.女工 91.坦然走過乞丐  92.崑崙 93.為了母親的微笑 [賈平凹、畢淑敏、肖復興尹世霖等]  94.畢淑敏母子航海環球旅行記 95.寫“福”字的女孩 96.破解幸福密碼

附錄5:畢淑敏經典語錄

幸福盲如同色盲,把絢爛的世界還原成了模糊的黑白照片。拭亮你幸福的瞳孔吧,就會看到被潛藏被遮掩被蒙昧被混淆的幸福,就如美人魚一般從深海中升起,哺育著我們。——畢淑敏《幸福盲》《教養的證據》  幸福是個啞巴。  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愛怕沉默。太多的人,以為愛到深處是無言。其實,愛是很難描述的一種情感,需要詳盡的表達和傳遞。——畢淑敏《愛怕什麼》  磨礪內心比油飾外表要難得多,猶如水晶與玻璃的區別。  我喜歡愛讀書的女人。書不是胭脂,卻會使女人心顏常駐。書不是棍棒,卻會使女人鏗鏘有力。書不是羽毛,卻會使女人飛翔。書不是萬能的,卻會使女人千變萬化。——畢淑敏《我所喜歡的女子》  人活著是為什麼,自己快樂同時使別人快樂。  我羨慕流雲的飛逝,嫉恨飛鳥的自由!  於是人們便發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雞毛撣子……——畢淑敏《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淑女必書女。  孝,是稍縱即逝的眷念。孝,是無法重現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與生命交接處的鏈條.一旦斷裂,永無連線。  我不相信手掌的紋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如果你不能確定你往哪裡走,那么此處就是你的葬身之地。——畢淑敏《心靈七遊戲》  幸福並不與財富地位聲望婚姻同步,這只是你心靈的感覺。  是的,我很重要。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有勇氣這樣說。我們的地位可能很卑微,我們的身份可能很渺小,但這絲毫不意味著我們不重要。重要並不是偉大的同義詞,它是心靈對生命的允諾。——畢淑敏《我很重要》  有些中國人入了外國籍以後,標榜自己是個"香蕉人",意思是自己除了外皮是黃色的,內心已變得雪白。而我是一個"芒果人"。——畢淑敏《芒果女人》  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  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畢淑敏《造心》  在生和死之間,是孤獨的人生旅程。保有一份真愛,就是照耀人生得以溫暖的燈。——畢淑敏《愛怕什麼》

《孩子,我為什麼打你》

有一天與朋友聊天,我說,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當紅衛兵,我也沒打過人。我還說,我這一輩子,從沒打過人……你突然插嘴說:媽媽,你經常打一個人,那就是我……  那一瞬屋裡很靜很靜。那一天我繼續同客人談了很多的話,但所有的話都心不在焉。孩子,你那固執的一問,仿佛爬山虎無數細小的卷鬚,攀滿我的整個心靈。面對你純正無瑕的眼睛,我要承認:在這個世界上,我只打過一個人。不是偶然,而是經常,不是輕描淡寫,而是刻骨銘心。這個人就是你。  在你最小最小的時候,我不曾打你。你那么幼嫩,好像一粒包在莢中的青豌豆。我生怕任何一點兒輕微地碰撞,將你稚弱的生命擦傷。我為你無日無夜地操勞,無怨無悔。面對你熟睡中像合歡一樣靜謐的額頭,我向上蒼髮誓:我要盡一個母親所有的力量保護你,直到我從這顆星球上離開的那一天。  你像竹筍一樣開始長大。你開始淘氣,開始惡作劇……對你摔破的盆碗、拆毀的玩具、遺失的錢幣、污髒的衣著……我都不曾打過你。我想這對於一個正常而活潑的兒童,都像走路會跌跤一樣應該原諒。  第一次打你的起因,已經記不清了。人們對於痛苦的記憶,總是趨向於忘記。總而言之那時你已漸漸懂事,初步具備童年人的智慧;它混沌天真又我行我素,它狡黠異常又漏洞百出。你像一匹頑皮的小獸,放任無羈地奔向你嚮往中的草原,而我則要你接受人類社會公認的法則……為了讓你記住並終生遵守它們,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誇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以建樹之後,我被迫拿出最後一件武器——這就是毆打。  假如你去摸火,火焰灼痛你的手指,這種體驗將使你一生不會再去撫摸這種橙紅色抖動如綢的精靈。孩子,我希望虛偽、懦弱、殘忍、狡詐這些最骯髒的品質,當你初次與它們接觸時,就感到切膚的疼痛,從此與它們永遠隔絕。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這個世界給了為人父母者一項特殊的赦免——打是愛。世人將這一份特權賦於母親,當我行使它的時候臂系千鈞。  我謹慎地使用毆打,猶如一個窮人使用他最後的金錢。每當打你的時候,我的心都在輕輕顫抖。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時候?不打他我還有沒有其它的辦法?只有當所有的努力都歸於失敗,孩子,我才會舉起我的手……每一次打過你之後,我都要深深地自責。假如懲罰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訓,孩子,我寧願自罰,那怕它將苛烈10倍。但我知道,責罰不可以替代也無法轉讓,它如同饑饉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會成為你生命體驗中的一部分。這道理可能有些深奧,也許要到你也為人父母時,才會理解。  打人是個重體力活兒,它使人肩酸腕痛,好像徒手將一千塊蜂窩煤搬上五樓。於是人們便發明了打人的工具:戒尺、鞋底、雞毛撣子……  我從不用那些工具。打人的人用了多大的力,便是遭受到同樣的反作用力,這是一條力學定律。我願在打你的同時,我的手指親自承受力的反彈,遭受與你相等的苦痛。這樣我才可以精確地掌握數量,不致於失手將你打得太重。  我幾乎毫不猶豫地認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為久遠而悠長。因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  孩子,聽了你的話,我終於決定不再打你了。因為你已經長大,因為你已經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嬰孩和已經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為都不必打,因為打是沒有用的。唯有對半懂不懂、自以為懂其實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們快快長大。孩子,打與不打都是愛,你可懂得?

附錄6:淺評畢淑敏

一般來說,女人都是細緻的,畢淑敏更是把這種細緻發揮到了極點。她筆下的高原風景、心路歷程、情感波瀾、一人一物,都被描繪的纖細畢呈。描畫事物,這是作家的基本功,據說福樓拜曾把莫泊桑的手稿全部付之一炬,然後讓他執一紙一筆去描述路上行人的長相。畢淑敏的基本功一看便知相當紮實,近景處如特寫,遠景處如鳥瞰。略舉兩例:  “灰綠色的莖被冰凍塑得堅挺起來,劍一樣指向蒼穹。葵葉像一把把翠綠摺扇,風雪打磨掉了表面細密的茸毛,比平日更加細膩鮮活。只是葉片僵硬如不會飄揚的旗,隱隱露出網路般縱橫的葉脈。小小的花盤脆得像黃玻璃,剛剛長出極不成熟的葵花籽,如同嬰兒初萌的幼齒。看得久了,竟泛出晶瑩的紫色,好像稀薄的血液。”  ——《阿里》  “抽搐終於開始了。發作的時候很突然,好像女孩接受了一道從天而降的旨令,毫無先兆地驟然痙攣。軟綿綿的女孩皺縮得像極硬的擀麵棍,每一塊筋肉都像鐵一樣放光。小小的身體像一柄射鵰的彎弓,反彈在慘白如雪的病床上。無數的汗水從這怪誕的人體虹橋上,嘀嘀嗒嗒濺落,猶如春暖花開時積雪的屋檐。”  ——《生生不已》  這種細膩的文筆,這樣精緻的刻畫,這么用心的觀察,所見與所得的完美轉化,真的是動人心魄,怎么也不敢相信,這么平凡的文字,這么常見的詞組,竟包含了這么震撼的力量!  這種力量,不用說是作者賦予的。我看到有些片段時,呼吸變得急促;另一些片段,又讓我眼睛濕潤;另一些片段,讓我大受啟發;而另一些片段,讓我熱血沸騰、心馳神往。  畢淑敏的文字,看去總是淡淡的,輕輕的,但是忽然在某一個街角,山迴路轉,奇峰突起,帶給讀者充實飽滿的精神衝擊和回味悠長的品讀思考。這種自平淡至狂瀾的轉折,往往通過人物平平常常的對話和心理運動,意料之外而情理之中,並不像一些低劣的寫手那樣,硬生生塞進一個關鍵性人物進去才改變了局勢。  畢淑敏的文章,經常出現的主題有:醫生、心態、幸福、軍隊、女權、母子情。就是那500個常用字,能把一團怒氣塞進你的胸腔,也能搬開你心中的大石,能讓你變得堅強,也能讓你變得溫柔。這就是文字的力量啊!這就是作者的偉大啊!  藝術來源於生活。畢淑敏的題材也來源於生活。她這一生,少年從軍,部隊為醫,39歲時以碩士身份畢業於北師大中文系,目前專事寫作。她的短篇里經常出現第一人稱,而中長篇中也不難發現她自己的影子。作家不好當,最難的就是真實地記錄生活,我們的漢字如此匱乏,根本不足以記錄我們複雜多變的情感和環境,應該如何去準確描繪某一特定的場景及人物心理,一直是我邁不過去的一個坎。  畢淑敏手下名篇數不勝數,就我這幾天看的,《阿里》、《拯救乳房》、《生生不已》等等,俱是一流作品。那些小短篇就更不用說了,經典之作俯拾即是。請原諒,我無法在這裡針對每篇進行點評,同樣的漢字,不同的人編排出來,效果也是絕然不同。我生怕我僵硬的筆法降低了畢式的高度,只好把這份震撼、這份感動、這種心跳收藏起來,日後在波狂濤怒的浪尖、在茶香日暖的午後、在聲悄人謐的夜晚,或許畢式文章帶給我的這些感覺會重新浮現,重新蛻變,重新升華【附錄7:畢淑敏登百家講壇】
2010年春節前夕:2月6日——2月13日,CCTV10播放了著名作家畢淑敏老師的《破解幸福密碼》。

畢淑敏在百家講壇

內容介紹

人人都希望得到幸福,但究竟什麼是幸福呢?有人說金錢就是幸福,那么為什麼我們現在的人均收入,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感到幸福的人,卻並沒有比以前增加呢?是什麼,阻礙了我們去感知幸福?在通往幸福的道路上,隱藏著哪些我們沒有覺察到的殺手呢?  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幸福,但幸福其實只是一種心靈的感受,而只有健康的心靈,才有感知幸福的能力。現代醫學認為,人的健康分為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兩個部分,著名詩人陶淵明也說過:養色含津氣,粲然有心理。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夠知道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呢?  一個心理健康的人,不僅自信、樂觀,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那么我們為什麼要追求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與否對我們的生活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播放集數

《破解幸福密碼》  (1)為自己鼓掌  (2)什麼是幸福  (3)人人有自卑  (4)戰勝自卑  (5)悲傷的歷程  (6)走出悲傷  (7)性格ABC  (8)幸福的秘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