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丘著跡

葵丘著跡

齊襄公十二年(魯莊公八年,公元前686年)齊襄公派遣大臣連稱管至父葵丘駐守戍邊,因其駐防條件惡劣。約定瓜熟時節前往,到明年瓜熟時節派人去替換。連稱和管至父在葵丘駐守一年,瓜熟時節已過而齊襄公不派人替換。連稱、管至父請求派人替換,但齊襄公卻不同意。連稱和管至父非常憤怒,於是策劃除昏君,正國綱。同年十二月,齊襄公到姑棼遊玩,便在貝丘(一作沛丘)打獵,因受到野豬的驚嚇,從車上掉下來摔傷腳,而且還將鞋子弄丟。齊襄公回去後,責令管鞋人費(姓氏不詳,名費,一作茀)去找鞋,費找不到,齊襄公就抽打費三百鞭,打得皮開血出。公孫無知和連稱、管至父等人聽說齊襄公出宮圍獵,便率領徒眾襲擊齊襄公。公孫無知等人在宮門口遇到費,並把費劫走並捆起來。費說:“我哪裡會抵抗你們,暫且不要進去驚動宮中,驚動宮中就不易攻進去。”公孫無知不相信,費便解開衣服,讓他們查驗自己的背後的鞭傷,公孫無知便相信費的話。費表示願意和他們一起行動,請求先進宮去。費進宮後,立即將齊襄公隱藏到門後。過了一會兒,公孫無知等人恐其有變,於是率眾進去。費與宮中侍衛、齊襄公寵臣攻擊公孫無知等人,但沒有取勝,費等人全部被殺。公孫無知進入宮中,在床上殺死孟陽,說:“不是國君,樣子不像。”公孫無知一眼看到齊襄公的腳露出在門下邊,於是將齊襄公殺害,而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葵丘著跡
人物生平,主要功績,軼事典故,

人物生平

司馬遷史記》:“襄公之醉殺魯桓公,通其夫人,殺誅數不當,淫於婦人,數欺大臣。後人就用“瓜熟而代”的成語,比喻作為君王如果對臣子無信無義,政令無常,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主要功績

齊襄公在位期間,荒淫無道,與其異母妹文姜亂倫,派彭生殺害妹夫魯桓公,而後再殺彭生以向魯國交代。齊襄公十二年(魯莊公八年,公元前686年)齊襄公派遣大臣連稱管至父葵丘駐守戍邊,因其駐防條件惡劣。約定瓜熟時節前往,到明年瓜熟時節派人去替換。連稱和管至父在葵丘駐守一年,瓜熟時節已過而齊襄公不派人替換。連稱、管至父請求派人替換,但齊襄公卻不同意。連稱和管至父非常憤怒,於是策劃除昏君,正國綱。

軼事典故

關於連稱公駐守葵丘的具體地點,歷史記載有五六處之多,到底那裡才是連稱公駐守的葵丘呢?到現在已經相隔2700多年,滄海桑田,地名隨著政權更替,戰亂,遷徙等多有改變,因此沿用至今的地名極少。筆者經多年實地考察研究,根據當時的駐軍戍邊情況,以及當時軍事防務,國情動態,以常理為依據。把傳說的葵丘著跡之地逐一做出分析論述!
葵丘地點之一:歷史上最出名的當屬“葵丘會盟”。 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在此與多國結盟,使這座原本不知名的小寺廟名揚天下。此葵丘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林七鄉西村。民權縣歷史悠久,夏商時期,已有城邑,名戴邑。春秋戰國時代,為戴國宋國的屬地。此地於桓公二次會盟首止相鄰,有可能後人誤記。齊桓公一生大的會盟有三次,第一次發生於桓公七年,會諸侯於甄,(今山東菏澤鄄城一帶)。第二次發生在桓公三十三年,會盟八國諸侯於首止,當時還未繼位的周襄王子鄭參與會盟,第三次會盟發生在桓公三十五年,周襄王元年,就是著名的葵丘會盟,也是規模最為宏大的一次和平會盟,堪比當時的聯合國。此葵丘就是連稱公戍邊的葵丘嗎?如果真如此,葵丘會盟之地必在齊國邊界,史記、春秋、左傳、呂氏春秋等並未對會盟地點做詳細交代,這個需要再詳細考證定奪。
葵丘地點之二:就是在臨淄城西北二十多公里的葵丘邑城(桓台縣果里鎮前埠村),酈道元《水經注》記載:葵丘邑遺址,位於張家埠東,澇淄河西岸平原一凸,方圓數十里。而近代立的村碑記載為連稱防地。難道這就是連稱當年駐守的葵丘?這個更不可信,疑點有下面幾個方面:1、酈道元所著《水經注》距今1400多年,歷代抄錄多有刪增,而距連稱戍邊葵丘也有1300多年,其準確性有待商榷。2、近代村碑所記連稱防地,主觀認為葵丘就是連稱防地,其實整個齊國各地都是主管軍事的連稱防地。何須只限於一隅?3、齊國的軍事威脅多來自南方邊境。當時齊國東邊是東海,北邊是渤海,西邊是黃河,此三邊皆是天然屏障,這也是齊國在南邊修築長城的原因。而此葵丘城邑位於國都的西北大後方,何須屯兵駐守?違反國防常理。4、連稱和管至父去戍邊,必到齊國邊境或重要關隘,因其駐守條件惡劣,才有“瓜及而代”的成語。而離國都二十里,一個繁華富足之城邑,怎有條件惡劣之說?在此駐軍防務,做京城的禁衛軍還差不多。怎是戍邊衛國之軍。5、據《東周列國志》記載,齊襄公自敗子突,防黔牟之後,恐周王來討,乃使連稱、管至父領兵戍葵丘,以遏東南之路。明確指出葵丘方向。因此這個葵丘絕非連稱戍衛之地,任何違背常理,自然規律,國情防務的論述都是站不住腳的。
葵丘地點之三:位於臨淄城北的廣饒“柏寢台”,因傳說齊桓公在此會盟過。此處也不可信,原因有二,其一前面提到丘”的本義是指古代人群居住的自然形成的高地,並非指什麼人為的大土堆,而“柏寢台”是人為築的高台,再有齊之疆域,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戍邊應到齊魯邊界,不可能到臨淄的後花園大後方,而且黃河以及渤海自是防禦的天然屏障。
葵丘地點之四:璞丘(古屬臨朐)古稱葵丘。公元前651年(齊桓公三十五年)齊桓公曾會盟諸侯與此。現在的璞丘隸屬沂源縣南魯山鎮。而據筆者實地考證,那只是個傳說。村頭石碑有銘:“唐貞觀十三年,李氏在此建村,以山勢取名曰“坡口”,後雅化為璞邱。而此處又非齊魯之重要關隘,不具備大量駐軍的條件,也不可能到一個無關緊要的關口駐守。
葵丘地點之五:臨朐小關葵丘嶺,位於臨朐城南齊魯重要關隘穆稜關北小關村西,此春秋遺址是臨朐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穆陵關,位於濰坊市臨朐縣大關鎮與臨沂市沂水縣馬站鎮交界處,左右有長城、書案二嶺,是沂山東麓古齊長城的隘口,曾是戰國時期齊魯兩國相爭的戰略要點,齊長城沿線的這座最古老、最雄偉、最險要的關隘,號稱“齊南天險”。 穆陵關城牆堅固,易守難攻,已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齊國猶嫌不足,在穆陵關以北5公里,又構築了第二道長城防線。二道防線從泰薄頂東側的脖根腿北去,經草山亭、太平山、青石胡同、城頂山、摘月山、臥牛城,在臨朐、安丘境內轉一個大彎,在莒縣、沂水邊界與第一道長城會合,兩道長城圍成一個以穆陵關為核心方圓五十里的“長城城”。二道長城的關口名“大關”,大關以北不遠是“小關”。小關、大關、穆陵關,三重防線三道關,構成了一套完整的縱深防禦體系。
葵丘地點之六:古葵丘,又名“五伯盟壇”、“五霸會盟台”。位於山東省菏澤市城西南馬嶺崗鎮古村落李朝花村(古時候叫李家莊)西北一里多,村里古碑文記載,古葵丘是春秋五霸會盟之地,古時東明十二景之一。古葵丘東西約一里du,東南延伸約二里,黃河泛濫之前,古葵丘高達五六丈,黃河泛濫後最高之處約兩丈許。後黃河多次的洪災不斷,被沖刷侵襲而消失。古葵丘之地,南枕魯郊,東接北望則青齊之封西連實絳晉之鄙其為葵邱也。這裡古時屬於宋國,東面和南面比鄰魯國,北面靠近齊國,西接晉國邊陲,此地地勢寬闊高大,為四國交界地。是會盟的好地方。《左傳》和《史記》等史記中記載公元前651年,齊桓公於古葵丘山舉行諸侯盟會,參加會盟的有齊、魯、宋、衛、曹等國的國君,周襄王也派代表參加,對齊桓公極力表彰,停戰盟約。這是齊桓公多次召集諸侯會盟中最盛大的一次,標誌著齊桓公的霸業達到頂峰,古葵丘會盟進一步奠定了齊桓公成為中原的首位霸主。
《春秋公羊傳註疏》僖公卷十一: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宰周公者何?天子之為政者也。
春秋左傳》僖公(元年~三十三年):僖公九年【經】九年春王三月丁丑,宋公御說卒。夏,公會宰周公、齊侯、宋子、衛侯、鄭伯、許男、曹伯於葵丘。秋七月乙酉,伯姬卒。九月戊辰,諸侯盟於葵丘。甲子,晉侯佹諸卒。冬,晉里奚克殺其君之子奚齊。
在《中國歷史地圖集》西周輿圖上,唯一標註的關口就是穆陵關,它東連滄海,西接泰岱,北走臨淄,南控徐淮,是齊國防範魯、莒、楚、越等國自南面平川通衢北犯的重要關卡。可見穆陵關在當時是名副其實的天下第一雄關。
連稱大夫在此駐軍,為什麼不記敘駐守穆陵關、大關、小關。而稱駐守葵丘呢?因這三關只是邊防城牆關隘,平時只有少量哨兵,戰時才登城禦敵,平時都在關內葵丘兵營操練。在此出土的春秋遺址就是有力說明。
另一個原因就是齊襄公時,國政混亂。管仲、召忽保護公子糾逃到了魯國,鮑叔牙保護小白逃到莒國,而此處又是齊魯兩國的主要通道。在此駐軍,憑藉穆陵關,大關,小關三道防線,構築完整的縱深防禦體系,可抵禦西南之保護公子糾的魯國。東南保護小白的莒國。又可防禦周天子的討伐。
而此處又位於國都的東南方向,於《東周列國志》記載的相符。結合當時國防形式,以及齊國面臨的軍情。此地是最應該戍邊駐軍的地方。不可能放著最重要的關隘不去守,卻跑到別的地方去。違反國情常理。因此也就肯定連稱公“葵丘著跡”就在此處!
(註:東鎮沂山,古稱海岱、海岳,為中國東海向內陸的第一座高山,有“大海東來第一山”之說,素享“泰山為五嶽之尊,沂山為五鎮之首”的盛名。古代十朝16位皇帝登封於此。)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