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誥玉堂富貴圖

董誥玉堂富貴圖》是由中國著名山水畫大師——董誥的作品。尺寸為:206×79cm。畫作上的鈐印為:“董誥(白)”。作者落下的款識是:“董誥謹繪。”。作者落下的款識是:“董誥謹繪。”。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誥玉堂富貴圖
  • 作者董誥
  • 類型:山水畫
  • 尺寸:206×79cm
作品欣賞,畫家簡介,

作品欣賞

“玉堂富貴“是傳統的吉祥題材,以董誥的身份繪製的《玉堂富貴圖》,才是真正的玉堂富貴。董誥是董邦達的長子,與父親並稱為”大小董“。董邦達是雍正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董邦達畫藝超群,而且很受皇帝喜愛,有很多“臣字款”的畫作遺世,董誥是乾隆進士,曾編纂《四庫全書》,累官至東閣大學士、太子太傅,直至軍機先後四十年,父子兩代人,出入宮掖,備受恩寵,家業繁盛,稱得上是典型的“玉堂富貴”令人羨慕。
漢代皇宮有“玉堂院”,後世以“玉堂”指翰林院,民間常以蘭花象徵玉堂,牡丹花象徵富貴,這兩種花卉借喻玉堂高貴,寓意職位高升,富裕顯貴。《玉堂富貴圖》題材吉祥,手法謹細,玉蘭、牡丹的形象和色彩雍容華貴,尤其是作為上段主體的玉蘭,白衣勝雪,為畫面增添高雅的氣韻;下半段的牡丹,典雅富麗,摒棄了俗世畫牡丹的艷俗之氣,在描繪和敷染中多了幾分高雅之姿。更由於董誥學貫古今,才華橫溢,所以畫面上文氣甚濃,從藝術趣味、藝術處理手法的角度來講,《玉堂富貴圖》堪稱精品。
湖石在畫面中也很有看點,畫牡丹易俗,只有加上石頭,才能免去這兩種弊病。董誥的《玉堂富貴圖》將牡丹的華麗柔美和石頭的穩重沉著結合在一起,動靜結合,剛柔並濟,取得了很好的藝術效果。湖石輔佐表現出牡丹貴而不嬌、艷而不俗的神韻。“花能解語還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湖石的造型對於改變畫面的布局、均衡上下構圖有及其重要的作用。畫如其人,從《玉堂富貴圖》的造型、用筆和設色中,都能看出一股正氣,凜凜不可侵犯的陽剛之氣,這和董誥兩次被繪像於紫光閣的名臣精神,以及耕讀傳家的清白家風密不可分。

畫家簡介

董誥(一七四○—一八一八年),浙江富陽人,字雅倫,一字西京,號蔗林,尚書董邦達之子。乾隆二十八年(一七六三年)進士,殿試進呈卷列第三,乾隆帝因其為大臣之子,故改作二甲第一。選庶吉士,即預修“三通”、《皇朝禮器圖》。三十二年(一七六七年),奉旨入懋勤殿,為皇太后祝嘏錄寫金字經,而未能與試次年四月的大考翰詹,“上嘉其學問優長,特予加一級”。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入值南書房。坐落在紫禁城中乾清宮西南角的南書房,清初為皇帝讀書之處。康熙十六年(一六八七年),被改成一個為皇帝講論詩書的儒臣供職之所。入值者稱“南書房行走”或“內廷翰林”,盡皆品學兼優的翰林院漢官(有個別滿員)。他們陪皇帝讀書寫字、講經賦詩、編纂書籍,也承旨撰擬詔旨,皇帝出巡亦扈蹕左右,群臣深以為榮。南書房是皇帝考察官員才能的一個場所,也成為漢官提升高位的階梯。董誥亦是由此步步高升,得意仕途的。之後,他累遷內閣學土,歷工、戶部侍郎,充任《四庫全書》館副總裁,並負責修撰《四庫全書薈要》,編輯《滿洲源流考》。後擢軍機大臣等職,內充國史館副總裁,監修高宗實錄。後病卒,諡文恭。嘉慶帝作眘籹七絕一首挽之,刻碑立於浙江富陽的董氏墓地,至今尚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