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梁

董燕梁

董燕梁,周蒼柏夫人,周小燕母親,國務院參事,無黨派愛國人士。1978年4月21日在上海逝世,享年79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燕梁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逝世日期:1978-04-21
董燕梁出身於書香門弟,可惜,幼時父母先後病逝,她在祖母、姑媽身邊長大。姑媽認為女孩子多讀書沒有用,只要認得幾個字就可以了。因此,在董燕梁書讀到國中時,就不讓她再讀下去了。
留學回來的周蒼柏,打拚了幾年,年歲已不小了。董燕梁的堂兄為他們牽線見面。周蒼柏一見董燕梁就喜歡上了。雖然董燕梁的大姐夫家是張之洞的秘書,二姐夫家是杭州首富,而那時的周蒼柏僅是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的一名小職員,但是,姑娘見他文質彬彬,談吐不俗,又是留過洋的,首先就有了仰慕之心。這樣,18歲的董燕梁和28歲的周蒼柏訂下親事,一年後結婚。他們的婚禮在當時的漢口也是一樁“驚天動地”的新鮮事。迎娶新娘的不是花轎,而是馬車,女方家沒有一挑又一挑的嫁妝,新娘不穿紅衣紅裙,不戴鳳冠,不蒙紅巾,而是一襲西式的白色婚紗服。
婚後,周蒼柏請來家庭教師,讓董燕梁學英語,學古文,董燕梁聰明,進步很快。不久,董燕梁有了身孕,周蒼柏還送妻子去學鋼琴,說:“你多聽音樂,多彈琴,對肚裡的孩子有好處,這在國外叫‘胎教’。”果然,不僅小燕,周家的子女,個個在音樂上都有天賦。
大戶人家出生的董燕梁,卻沒有大小姐的脾氣,更不慕虛名,不奢侈,不浪費,不嬌氣。這些稟性,對周小燕影響很大。她清楚地記得,母親從來不給她和弟弟妹妹們買新衣服,她和弟弟妹妹們穿的都是母親一針一線用縫紉機踩出來的。為強壯孩子們的體質,周蒼柏送小燕和弟弟們去學武藝,練功服也是母親做的。那套練功服上身是一件中式大襟杉,綴著閃閃發光的珠片,打著漂漂亮亮的盤扣,小燕穿在身上特別精神,颯爽英姿。
抗戰爆發後,董燕梁成了武漢婦女抗敵後援會負責人之一。她在自家的客廳里搭了好幾張桌子,指揮婦女們為前線浴血奮戰的將士縫製棉衣。她自裁自縫,還忙著教別人。每天,她還要抽空到醫院去,為傷病員敷藥、換藥,包紮傷口,安慰他們。小燕姐妹也被母親動員起來。那時,小燕參加了武漢合唱團,天天上街宣傳抗日。在空閒時,小燕也跟著媽媽到醫院,幫助照顧傷病員。小燕3個不到10歲的妹妹,都在家裡幫助卷紗布。因為醫院裡紗布的需要量非常大。
對於母親,周小燕印象最深的是她識大體,明事理,在大事面前,拿得起,扛得住,是一種大家風範。董燕梁有愛她的丈夫,有6個優秀的子女,是一個幸福的人。但是,作為一個女性,一個母親,她承受了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和災難。武漢那年發大水,她的不到一歲的最小的女兒,不幸落水死亡。抗戰爆發後,她的小兒子德佑參加抗日演劇隊,犧牲在崗位上。董燕梁痛不欲生。這個時候,鄧穎超來到她的身邊,對她說:“周太太,你現在是失去愛子的母親。而在當前抗日戰爭中,中國有多少孩子失去了父母和親人,流離失所。你應該擴大你的母愛,去愛所有這些失去父母的孤兒。”仿佛一盞明燈,燃亮了董燕梁的心。
1938年3月,武漢成立戰時兒童保育會,董燕梁當選為理事。她承擔了20名在抗戰中無家可歸的難童的生活費。後來,她到重慶難童保育院工作,畢生從事兒童保育工作。德佑當年所在的演劇7隊,幾乎所有的隊員一有了難處,就想到周家,想到敬愛的周爸爸、董媽媽。在白色恐怖時期,周家成了7隊隊員的避難所。有的一住就是半年,管吃、管住,董燕梁還要給他們添置衣物,發給零用錢。
1949年10月1日,她和丈夫站在天安門觀禮台上,出席新中國開國典禮。看到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她淚流滿面,喃喃地說:“德佑,你盼望的日子到來了。”
董燕梁到北京後,在國務院參事室工作。“父親在晚年患腦中風癱瘓了,個子小小的母親,把父親背上背下,滿身大汗……母親和父親一樣,心胸很寬大,很吃得起苦。”周小燕回憶著母親,說到1978年,春天來臨,董燕梁思念女兒,來到上海,住在小燕那兒。那天晚上,周小燕伏案忙著自己的工作,母親拿了一張《參考訊息》,躺在床上,和小燕說著話。一會兒,小燕沒有聽到母親的話聲,以為母親睡著了,便走過去看看,卻發現母親的腦袋歪在一旁。那時,家裡還沒電話,等把醫生叫來,一個美麗的靈魂已經升天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