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祠堂

董氏祠堂

董氏宗祠地處安徽省肥西縣豐樂鎮董家灣,瀕臨豐樂河畔北岸,董氏祠堂豐樂河南岸是董家圩,祠堂東與三河古鎮相鄰。宗祠始建康熙二十八年,乾隆年間進行了維修,光續年間進行了重建與維修,後改建學校用。1986年被肥西縣列為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8月肥西縣人民政府從保護地方文物的角度出發,投入部分資金對董氏宗祠正房大廳10間房屋進行恢復、維修,基本再現了董氏宗祠獨特的建造風格。目前董氏宗祠在合肥南部所有宗祠中算保存較好的文物建築之一,2013年已被列為合肥市級文物保護,在江淮地區很具有代表性,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造型獨特,是清代時期皖中地區宗族祠堂建築的縮影。目前由於經費原因年久失修,需要亟待修繕和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董氏祠堂
  • 地址豐樂鎮董家灣
  • 前後:3進
  • 房屋:40餘間
董氏祠堂
董氏祠堂,肥西縣古建築,坐落豐樂鎮董家灣,前後3進,兩側包廂,磚木結構。重桁斗拱魚梁木,雕花亮閣,大小房屋40餘間。祠記憶體有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重修祠碑石一塊。1942年,國民黨時期廢除私塾建立國小,經當地三大家族彭氏、董氏、段氏的集體商議,決定把祠堂改為學校,取名三義國小。文化大革命後,根據當時屬地管理原則,董氏祠堂屬於五四大隊管轄,故更名為五四國小,一直沿用至2005年撤校,學校的牆壁上還有“好好學習 天天向上”口號,這是時代的烙印,這個歷盡滄桑的宗祠在不同時期肩負著不同的歷史使命。
祠堂一角,有一塊名為“董氏碑記”的碑石,碑文上記載了董氏家族的發展史以及祠堂建造史,時間的沖拭帶走了許多當初的痕跡,但碑文上的字依稀可辨。史料記載:董大義、董履高叔侄倆,二人均為淮軍高級將領,董大義戰功卓越,慈禧太后親自賜匾“福祿壽”予董氏祠堂。侄子董履高同樣驍勇善戰、功勳卓著,李鴻章親自題寫贈匾“棟國幹家、懋超世德”予董氏祠堂。董氏祖譜記載有:除實授總兵董履高,記名提督董大義外,還有董大義三哥記名總兵兩江補用副將董大鑒、董大義二哥兩江補用副將董大銓(董大銓、董大鑒、董大義為親兄弟)、儘先補用游擊董履泰、副將董履貞、江蘇撫標親兵水師營兩江補用游府董大勛、兩江儘先補用千總董道賢、即補守備董履郊等等。董氏字輩為:維汝存正大,履道必思先,學士明其本,永為萬世延。那年那時,董家的將領們為家族帶來了無限榮耀,祠堂前豎有兩個大旗桿,這是兩名武將顯赫身份的標誌,門前擺放的兩頭大獅子更顯威嚴和氣派。
董氏一門可謂英才倍出,作為將門之後董寅初先生曾任國家政協副主席、致公黨主席等。董寅初(董必旭)先生不平凡的一幕幕人生故事激勵著新一代青年奮發圖強,愛我中華。可謂是將門之後逞英豪,南洋辦報抗日梟,實業宏圖救國夢,丹心一片獻僑胞。
董氏祠堂是目前合肥地區保存最早的磚木結構建築之一,在江淮地區具有代表性。董家祠堂的建築風格古樸典雅,造型獨特,是清代時期皖中地區宗族祠堂建築的縮影,特別是在沿河流兩岸而建的古代宗族建築,有著明顯的水鄉特色,其房架木結構樣式和木雕裝飾多與水和水族有關,這不僅代表了宗族的興旺,同時也反映了其宗族依水而發達的淵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