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振五

董振五(~1919)名威,字振五。幼在本縣讀書,成績多不如人。然其性格剛毅,常危坐如木偶。

基本介紹

  • 本名:董振五
  • 字號:振五
  • 所處時代:清朝
  • 出生地:陝西扶風
  • 出生時間:19911,-10
作戰勇猛,文武雙全,

作戰勇猛

清宣統三年九月(1911年10月)西安、鳳翔相繼光復,清軍由東西兩路夾擊陝西。西路一支五營由回軍統領崔正午指揮,陷隴州(今隴縣)越千陽直趨鳳翔;其主力七個營亦經麟遊進抵鳳翔城北。坐鎮鳳翔的秦隴復漢軍副大統領萬炳南見守城兵力單薄,急向西安求援。
時東路和西路乾州一帶戰事正緊,陝西軍政府已無機動兵力可調,除抽出三個營西援外,又令臨潼曹印侯新近組建只有土槍和長矛、鍘刀的敢死軍西援。
董振五在曹印侯率部抵達鳳翔後參加了敢死軍。他作戰勇猛,機警過人,很快得到曹的信賴。
年關前,清軍乘曹患病之機,集中兵力猛攻鳳翔城。董登上城牆,向守城士卒說明此戰的意義,然後手持鍘刀,縱身躍入敵營,相隨從城上躍下者200餘人。清軍大驚,紛紛後撤,董率眾追擊十餘公里,一路斬殺清軍300餘。
時人感嘆:“是役無君,民軍無鳳翔矣!”至是,人人爭識董振五(于右任:《董少將振五墓志銘》,載《陝西靖國軍》第340頁)。
陝西東西兩路戰爭結束後,曹印侯遣散部屬,交出兵權,出遊東南;董亦辭去軍職,離開家鄉。
1913年,曹印侯在漢口參與反袁事泄被捕,董聞訊急往營救,直到曹獲釋出獄,才離鄂回陝。
同年冬,曹印侯病逝杭州,董又赴浙迎回靈櫬,將其安葬在華山腳下。從此,他亦在華山之麓靜心讀書,不想再過問世間紛爭。
1914年6月,袁世凱派他的親信、國人呼之為“屠伯”的陸建章督陝。此人排除異己、鎮壓革命、濫殺無辜,西安及其周圍府縣,很快獄為之滿。董義憤填膺,再也無法靜心讀書,遂秘密參與“逐鹿(陸)”鬥爭。
1916年,他先上陝北,準備聯絡晉北民黨,將陸建章之子陸承武所率的主力旅誘至延、榆而圍殲。此計因準備需費時日而未能實施。
接著,又與民黨人士李岐山相約在西安謀事。然計畫泄漏,20餘位追隨者獻出了生命;陸建章派出捕董的岳維峻“佯索陰縱”,才使他幸免於難。
第二天,他化裝成賣菜人進入臨潼縣之櫟陽鎮,召集反袁鬥士炸毀陸部營房,全殲守兵奪得槍械,遂轉戰渭河以北,數戰皆勝,共奪得快槍500餘枝。
此時,胡景翼已生擒陸承武於富平,董率眾直驅禮泉、鹹陽,以窺西安。陸建章大為沮喪,與陳樹藩達成“獻城贖子”協定,離開了陝西。

文武雙全

驅陸鬥爭勝利之日,董對眾好友說:“吾書生也,不習兵。且此時擁兵奚為也?”(《陝西靖國軍》第341頁)乃散其眾,又回華山腳下讀書去了。
董振五重回華山讀書,是因為他以為陸建章走了,陸的後台袁世凱也死了,陝局抵定,全國太平,不需再“擁兵”了。然而,他的善良願望很快就為陳樹藩的倒行逆施所破滅。
靠革命黨人登上陝西督軍寶座的陳樹藩,很快就把屠刀砍向革命黨人。他縱匪殃民,亂陝禍國,兇殘暴戾,較陸建章有過之無不及。董滿腔怒火走出書齋,投入駐渭北的胡景翼麾下,立誓討逆,被委任為駐三原張義安備補營連長。
1918年初,陳樹藩派其親信旅長曾繼賢率嚴錫龍團進駐三原,逼迫備補營移防富平。張、董和營教練官鄧寶珊於1月25日決定當晚起義。
那天夜裡,大雪紛紛。董按預先計畫,“自帶數人出其不意設疑兵。先占據鐘樓,斷絕交通;又偽為曾、嚴部之巡城官,賺取四門。即以炸彈攻其旅、團部。
曾、嚴張皇失措,及聞四門失,乃死抵巷戰一日兩夜,死傷不支,縋河而遁”(于右任:《董少將振五墓志銘》,載《陝西靖國軍》第341頁)。
1月27日,曹世英、胡景翼部先後由耀縣、富平趕到,曾、嚴餘部2000餘人全部繳械投降。自是,陝西靖國軍旗幟更加鮮亮。
三原起義後,董被任命為陝西靖國軍右翼步兵獨立營營長,率部與第二游擊司令張義安部進取西安,一路戰無不捷,在西安南郊大慈恩寺和西關大營盤,與陳樹藩軍戰鬥40餘日。
眼看陳軍不支,西安堅城即破,數萬鎮嵩軍陳樹藩請求入陝。
3月13日,張義安陣亡。董統一指揮兩支部隊繼續與陳軍和鎮嵩軍激戰。右翼總司令胡景翼怕董兵弱有失,一日連送十數封文書令其後撤,遂護送張義安靈櫬退回三原
同年夏,于右任應邀回陝主持靖國軍大計,沿途聽多人講述董解羌白圍、敗交口敵、援關山、取田市的事跡,曾贊董有膽有識,是良將之材。遂於8月在三原就任陝西靖國軍總司令時,便委董擔任第四路第二支隊司令。
9月,為接應自商洛山北出的張鍅舊部,董與第三支隊司令岳維峻各率所部南渡渭河,會攻藍田通往零口的要衝馬駒寨。
此寨地形如箕,陳軍以重兵悍隊防守。董觀察地形,指揮部隊仰攻側襲,激戰三個晝夜,終於拔掉了這顆釘子,使張部順利進入渭北。
戰後,靖國軍第四路司令胡景翼去吝家店,欲勸降老部下、陳軍騎兵團團長姜宏模。姜將胡迎至固市,並急電陳樹藩來固市,想藉此化解胡、陳矛盾,促其和解。陳心懷鬼胎,調兵遣將將胡劫持到西安監禁。
正當靖國軍和姜宏模等商議聯合討陳之時,董接到陳樹藩的來信,提出:如靖國軍罷兵,就釋放胡景翼。董振五提筆復函,首先揭露陳眾叛親離的原因,謂:“今日陝西星羅棋布,環而以公為的之眾,悉公部屬也。”部屬何以與主將為敵?皆因你“智術太深,疑忌太過,手段太辣”。
接著申明靖國軍討陳必勝的決心:“右任先生仗節總帥六路之軍,爭奮身命。以此眾戰,何有不克!”信的最後,董以豪壯的言詞拒絕了陳欲以胡為人質、逼靖國軍就範的圖謀。他寫道:“振五與笠僧分則部屬,義同手足,然不能以一人之私,而棄公理。吾願祝笠僧為關、岳、文、史早就千秋。
吾亦不敢不勉為起、翦、頗、牧,承其志意。”今“秋風揚塞,大戰在即,請勵兵秣馬以待,勿多談”(轉引自《西北革命史徵稿》)。這封信給陳樹藩不小的震懾,其部卒久日不敢出戰渭北。
1918年冬,陝西靖國軍第一路在關中西部連克乾縣、扶風、武功、岐山,進駐鳳翔;雲南靖國軍援陝的第八軍亦抵鳳翔、扶風。靖國軍在乾縣召開軍事會議,決定分路會攻西安。
陳樹藩急向北京政府求援,北京政府派奉、直軍和晉、甘、川軍先後入陝。雙方在武功、周至間大戰兩個多月。
1919年1月,董率部與靖國軍第三路楊虎城、石象儀,第四路馮子明、李虎臣部一起,西援武功。進至武功東北的大王村(屬乾縣)與奉軍接戰。
1月27日,董率部擬抄敵後路,正屹立陣前部署作戰,被一飛彈擊中頭部。士卒見狀個個怒火中燒,衝出壕塹向敵猛攻,終於將奉軍打退,然董已壯烈犧牲。
同年4月,于右任將董的事跡呈報廣州軍政府,追贈其為陸軍少將。次年安葬之日,于右任又撰墓志銘。其銘文曰:“勿幕不獨文,義安不獨武,後起之英,厥惟振五。大雪漫漫,周原膴膴。遺恨難忘,河山金鼓。大王村之血,白龍壇之廡,關西壺漿之遺民,渭北薪膽之舊部。祝英靈兮歸來,問來歸兮否否?水火深矣,哀哀三輔!碧血青山,皇天后土。”(《陝西靖國軍》第344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