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鏈黴菌

孢子絲直、柔曲(ISP初旋至3圈螺旋形)。孢子柱形至橢圓形,表面光滑(ISP:表面帶很短的刺或光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葡萄牙鏈黴菌
  • 拉丁學名: Streptomyceslusitanus
  • :細菌界
  • 放線菌門
  • :放線菌綱
  • 亞綱:放線菌亞綱
  • :放線菌目
  • 亞目:鏈黴菌亞目
  • :鏈黴菌科
  • :鏈黴菌屬
  • :葡萄牙鏈黴菌
性狀特徵,發現及來源,參考文獻,

性狀特徵

在蔗糖硝酸鹽瓊脂和以硝酸鹽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上不生長。產生四環素(tetracycline)和金黴素(chlorotetracycline),抑制革蘭氏陽性和陰性細菌、分枝桿菌、大型病毒。
甘油天冬素瓊脂(ISP)、無機鹽澱粉瓊脂(ISP)、酵母精麥芽精瓊脂(ISP)、燕麥粉瓊脂(ISP):氣絲淺褐灰色、淺灰紅褐色。基絲反面無鑑別色素,在第一和第四種培養基上淡黃色或灰黃色,在第二和第三種培養基上橄欖褐色或黃褐色。可溶色素無或跡量黃色或橄欖色。
伊氏瓊脂:無氣絲。基絲粉色至黃色。可溶色素淺褐色至紅紫色。貝氏瓊脂:氣絲白色,白色孢子厚重。可溶色素暗褐色。玉米漿培養基:氣絲灰白色。基絲反面微紅橙色。馬鈴薯塊:產生微紅青銅色素。原著者總結此菌的培養特徵:氣絲白色至淺鼠灰色,基絲粉色至黃色至暗褐色,可溶色素粉色至黃色至暗褐色。
<BR>明膠不液化,黃色素。牛奶不凝固也不腖化。不產生類黑色素、酪氨酸酶和H2S。利用D-葡萄糖、L-阿拉伯糖、D-木糖、D-果糖、蔗糖、鼠李糖、肌醇、D-甘露醇;不利用棉子糖。

發現及來源

1962年發表的描述是以工業選育株CBC101-A=NCIB9451為根據的,兩株菌在包括孢子絲形態、孢子表面結構等特徵都有差別。
代表菌株
代表菌株:NCIB9585=ISP5568。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Antimicrobial Agents& Chemotherapy 661-668, 1962;
Intern. J.Syst. Bacteriol. 22:316-317,197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