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廟鎮

葛根廟鎮

葛根廟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位於烏蘭浩特市中部,東、東北與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浩特市太本站鎮為鄰,南、西南、西與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洮南市毗鄰,西北與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與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相接。葛根廟鎮區域面積599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有29900人。

1962年3月,葛根廟鎮從烏蘭哈達公社析出4生產大隊置哈達那拉公社;1984年3月,葛根廟鎮改蘇木(鄉);1999年9月,蘇木改鎮;2006年,衛東鎮併入葛根廟鎮。2020年6月,葛根廟鎮下轄1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

2017年,葛根廟鎮企業個數共7個,企業從業人數50人;2018年,葛根廟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5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葛根廟鎮
  • 行政區劃代碼:152201101000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烏蘭浩特市
  • 地理位置:烏蘭浩特市中部
  • 面積:599 km
  • 下轄地區:1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胡格吉勒嘎查
  • 電話區號:0482
  • 郵政編碼:137701
  • 氣候條件: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蒙F
  • 戶籍人口:29900人(2018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自然災害,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社會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廣播電視,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交通運輸,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1962年3月,葛根廟鎮從烏蘭哈達公社析出4生產大隊置哈達那拉公社。
葛根廟鎮
葛根廟鎮
1984年3月,葛根廟鎮改蘇木(鄉)。
1999年9月,蘇木改鎮。
2006年,衛東鎮併入葛根廟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葛根廟鎮轄胡格吉勒、浩特營子、哈達那拉、阿古營子、哈日野瑪吐、白音塔拉、白音哈達、白音花、友誼、白音烏蘇,先鋒、紅星、向陽、和平、五豐、新民、烏蘭、明星、五星、金星、火星、衛星、國光、朝陽24個嘎查村民委員會,下設46個村民小組,人民政府駐胡格吉勒嘎查。
2020年6月,葛根廟鎮下轄1個居委會、24個行政村。
2020年6月,葛根廟鎮區劃詳情
哈達那拉居委會
哈達那拉嘎查
白音塔拉嘎查
浩特營子嘎查
阿古營子嘎查
呼格吉樂嘎查
哈日野瑪吐嘎查
白音哈達嘎查
友誼嘎查
白音烏蘇嘎查
白音花嘎查
烏蘭村
先鋒村
向陽村
紅星村
朝陽村
和平村
五豐村
新民村
衛星村
國光村
明星村
五星村
火星村
金星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葛根廟鎮位於烏蘭浩特市中部,東、東北與科爾沁右翼前旗、烏蘭浩特市太本站鎮為鄰,南、西南、西與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洮南市毗鄰,西北與科爾沁右翼前旗相連,北與烏蘭浩特市烏蘭哈達鎮相接。葛根廟鎮區域面積599平方千米。
葛根廟鎮

地形地貌

葛根廟鎮地處大興安嶺山脈的中段與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丘陵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境內最高峰恩格山位於西部邊境,海拔537.1米;最低點位於洮兒河流域南部,海拔216.1米。

氣候

葛根廟鎮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短促炎熱,秋季涼爽,冬季漫長寒冷。多年平均氣溫4.2℃,1月平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33.9℃(1951年1月4日);7月平均氣溫22.9℃,極端最高氣溫40.3℃(1997年6月13日)。最低月均氣溫-16.3℃(1951年1月),最高月均氣溫22.9℃(1997年6月)。平均氣溫年較差37.9℃,最大日較差42.9℃(2000年)。生長期年平均139天,無霜期年平均128天,最長達188天,最短為120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876小時,年總輻射133.71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續期124天(一般為3月31日—10月31日)。年平均降水量442.6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75天,最多達90天(1990年),最少為56天(2007年)。極端年最大雨量823.9毫米(1998年),極端年最少雨量239.7毫米(196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9月,7—8月最多。

水文

葛根廟鎮境內河道屬黑龍江流域嫩江水系,流域總面積20148.93平方千米。主要河道有一級河洮兒河1條,總長595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洮兒河,從西北至南流經境內,長25千米,流域面積313.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7.3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洮兒河。

自然資源

葛根廟鎮境內已探明地下礦藏有英石、花崗岩等。

自然災害

葛根廟鎮主要自然災害有旱災、洪澇、風災、冰雹等。乾旱災害年均發生一次,主要發生在4—9月,最嚴重的一次乾旱發生在2001年,受災面積10萬畝,100%的農作物受災。

人口

2011年末,葛根廟鎮轄區總人口3187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74人,城鎮化率9.3%,另有流動人口1313人。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6225人,占50.9%;有蒙古、滿、朝鮮等少數民族,共15651人,占49.1%。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蒙古、滿2個民族,其中蒙古族13317人,占少數民族人口的85.1%;滿族1827人,占11.7%。2011年,人口出生率6.7‰,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長率2.8‰。
葛根廟鎮
葛根廟鎮民居
截至2017年末,葛根廟鎮常住人口有26144人。
截至2018年末,葛根廟鎮戶籍人口有29900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葛根廟鎮財政總收入1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6%,是1949年的161.8倍,比1978年增加129.5倍;2011年末,葛根廟鎮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000萬元;人均儲蓄1437元,是1949年的172倍。
2017年,葛根廟鎮企業個數共7個,企業從業人數50人;2018年,葛根廟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5個。

第一產業

2011年,葛根廟鎮耕地面積29.37萬畝;林地面積7.44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牛、家禽為主;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0.11億元,增加到1978年的0.32億元,2011年達到1.5億元,比上年增長45.1%,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5.2%。
葛根廟鎮
葛根廟鎮新景
2011年,葛根廟鎮生產糧食7.86萬噸,其中水稻1.48萬噸;蔬菜種植面積1300畝,產量3600.05噸,主要品種有白菜、馬鈴薯、豆角、黃瓜等,其中馬鈴薯3000.05噸;生豬飼養量2.1萬頭,年末存欄0.7萬頭;羊飼養量5.1萬隻,年末存欄3.3萬隻;奶牛飼養量1.59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家禽飼養量40.8萬羽,上市家禽29.82萬羽;生產肉類1850.5噸,其中豬肉1200.2噸,牛肉190.8噸,羊肉510.5噸;禽蛋150.8噸,鮮奶4.1噸;水果種植面積0.41萬畝,產量7.8噸,主要品種有沙果、李子、山杏,其中沙果6.3噸,李子1.4噸;大型農業機械626台(輛);綠色環保農產品有有機水稻;農民人均純收入4288元。
截至2011年末,葛根廟鎮累計造林19.14萬畝,其中防護林20940畝,經濟林4977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61.5萬株,林木覆蓋率37.8%,活立木蓄積量150萬立方米。

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

2011年末,葛根廟鎮有文化藝術團體3個,會員120個;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6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藏書1.5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4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四胡、敘事民歌、民歌、烏力格爾等,其中烏力格爾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葛根廟鎮有幼稚園7所,在園幼兒267人,專任教師41人;國小4所,在校生1137人,專任教師25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406人,專任教師9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葛根廟鎮教育經費達145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45萬元,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145萬元,預算內教育事業費145萬元,均比上年增長11%。預算內教育經費(包括城市教育費附加)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0.57%,比上年提高了14.2個百分點。

醫療衛生

2011年末,葛根廟鎮有衛生院2個;病床32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13張,固定資產總值175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9人,其中執業醫師10人,執業助理醫師18人,註冊護士4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2人、執業(助理)醫師0.9人、註冊護士0.12人。
2011年,葛根廟鎮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6600人次,住院手術362台次,出院病人712人次。2011年,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97.87%,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1%,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66萬人,參合率100%。

體育事業

2011年末,葛根廟鎮有體育場地7處,體育社團1個,社會體育指導員4人;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7%。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300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300戶。

社會保障

2011年,葛根廟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2戶,人數165人,支出47.4萬元,比上年增長13.2%,月人均239元;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4人次,支出2000元,比上年增長50%。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111戶,人數2902人,支出560.7萬元,比上年增長29.1%,月人均161元,比上年增長26.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2人,支出7.5萬元,比上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1人,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21%;農村醫療救助8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968人次,共支出14.88萬元,比上年增長30%;農村臨時救濟10人次,支出2000元,比上年增長50%。
葛根廟鎮
葛根廟鎮村落景色
2011年,葛根廟鎮自然災害受災人口1200人,緊急轉移安置4人,農作物受災面積8000畝,直接經濟損失404萬元,救災支出21萬元,比上年增長50%。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8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0.5萬元,比上年增長18%。新增就業人員36人,有5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全年共幫助3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309人,比上年末增加105人,其中參保職工200人,參保離退休人員109人,比上年末增加53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62人,比上年末增加9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623人,比上年末增加29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321人,比上年末增加103人。參加失業保險23人,比上年末增加4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4人,比上年末增加4人。全年認定(視同)工傷1人,比上年增加1人。參加生育保險373人,比上年末增加19人,全年共有9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4人次。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萬元,比上年增加4000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1.8萬元,比上年增加3000元。

基礎設施

2011年末,葛根廟鎮有郵政網點5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20千米,投遞點35個,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7萬件,中國國內匯票業務完成7500筆,中國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5200件,征訂報紙23400份、期刊1200冊,業務收入5.8萬元。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9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700門,固定電話用戶1500戶,比上年增加45戶,電話用戶普及率15.1%,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行動電話用戶11500戶,比上年增加1040戶,行動電話用戶普及率100%,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光纜線路總長達60千米,網際網路連線埠總數1500個,其中寬頻接入用戶1400戶,比上年增加3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268.6萬元。

交通運輸

葛根廟鎮已形成由鐵路、公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路。鐵路白城至阿爾山線縱貫境內長22千米,為雙軌鐵路,境內有寧家、衛東、葛根廟等3個站;日均有8列客車停靠,有快車K7598次、K7304次、K7308次,日客運量350人次,年貨運吞吐量20萬噸;琿春至烏蘭浩特高速公路過境,長20千米,雙向4車道,境內有白音烏蘇1個出口,通往長春;有縣鄉級公路5條,總長75千米;客運汽車4輛,120座位。

歷史文化

名稱來歷
因境內有藏傳佛教寺院“葛根廟”而得名。“葛根”系蒙古語,意為“活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