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峰(澤國戥秤第六代傳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戥秤傳人葉永峰。·字殊衡,齋號“關石齋”。1974年3月生,浙江溫嶺人,澤國戥秤第六代傳人。2000年創建“今興號”,開展戥秤傳統工藝的研究、製作,全面恢復了瀕臨失傳的戥秤製作技藝,並收藏明、清以來200多件各式精品戥秤。《戥秤的妙用——隔水稱金法研究》等多篇論文在《中國計量》等國家級刊物上發表,填補了我國古代戥秤研究的空白。其製作的小型戥秤和清康熙十兩標準組合式銅函砝碼,被國內外多家博物館和個人收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葉永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溫嶺
  • 出生日期:1974年3月
戥秤歷史,澤國戥秤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戥秤是民間吉祥文化的見證,

戥秤歷史

戥(děng)秤,我國獨有的計量工具,是古時專門用來稱量金、銀、貴重藥品及香料的精密衡器。《清稗類鈔》的解釋為:“戥秤,一作戥子,亦名等子,所以權金珠、藥物分釐小數之衡器也。”除了具有桿秤使用、攜帶方便的特點,更重要的是,它對微量計重比起一般桿秤達到前所未有的精密程度,是古代衡器製造史上一個重大創新。
戥秤是古代“稱量貨幣”史的見證。金銀為“稱量貨幣”,在我國有悠久的使用歷史。《史記·食貨志》中記述:“虞夏之幣,金為三品。”這說明在4000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把黃金作為貨幣使用了。金銀使用也有其不方便的地方,就是每一次使用都要稱量。早在春秋戰國時期,人們就發明了小型天平,用於金銀的稱量,直到宋代小型戥秤出現後。
據《宋史·律曆志》記載,戥秤最早出現於宋代皇宮,創始人是內藏庫使劉承珪。宋代是我國古代經濟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時期,金銀出納之風日漸盛行,“詳定秤法,著為通規”,“外府歲受黃金,必自毫釐計之”。宋景德三年(公元1006年),劉承珪為了解決金、銀稱量的精度問題而研製出一種小型精密桿秤,這就是最早的戥秤(當時的名稱叫“等子”)。
南宋李廌的《師友談記》中記載“銖兩不差,非秤上秤來,乃等子上等來”,說明當時的“等子”已成為微小單位稱量的專用工具,從此金銀的微計量才變得更加精確、方便。
戥秤是古代商業文明的見證。宋代以後,小型等秤大受商家歡迎,成為稱量金銀、貴重藥材等物品的專用計量工具。明正統(1430—1449 年)以後,白銀成為流通貨幣,官稅和民商都以銀計價,小型戥秤廣為流行,並出現了戥秤行業。正德和嘉靖年間,朝廷都曾下令工部製造戥秤、天平和砝碼,發至省府州縣以作徵收銀錢和支付俸祿之用。據《清會典》“權之屬,曰法馬、曰秤、曰戥”之記載,至清代,政府明確規定了戥秤作為標準計量用具的地位。

澤國戥秤歷史文化價值和保護

澤國戥秤製作行業因商貿發展而產生。澤國鎮地處浙江的溫黃平原腹地,立街於宋代初年,古稱澤庫街。澤國因“澤”而名,水路交通發達,自古就是浙東南著名的商貿重鎮。宋進士鄭瀛《丹崖八景·四澤曉罾 》所云“中流擁出一廛市”,即指澤庫街。據《澤國鎮志》記載,戥秤在澤國民間製作歷史淵源流長,明、清兩代,戥秤一直是澤國手工藝製作中的重要產品,曾有過專業戥秤社。歷史上的貿易繁榮、商賈雲集,水陸交通便利,也為戥秤製作、銷售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明清時期的溫黃平原,也正是經濟迅速發展的時期。以澤國錢莊為例,至清末民國時期,合資經營的錢莊有恆昌、祥康、利生、兆豐、惠昌5家,共有資本4.80萬元,年營業額20萬元。一個小鎮,能有5家錢莊,從另一個側面也可反映當時的商貿業發達。
澤國戥秤的工藝特點,一是小巧玲瓏。因用途不同,戥秤的長短、形態也各不相同,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最長的戥秤桿近50厘米,而最小的只有8厘米,放在手中還綽綽有餘。如此袖珍的小秤,方便古代商人外出經商所用。二是製作精密。一桿戥秤從選料、打磨、校準、抽線、打星眼、製作外盒、刻花、上色、裝配等,前後要經十多道工序,工匠必須具有熟練高超的技藝才能完成。三是計量精準。據現可見存世的清代澤國金戥,其末毫稱量最小分度值達到一厘,折合0.037克。如此高的精度,即使在今天來看也是非常精準的衡器,體現了我國古代先進的技術水平。
清末民初,由於政局動盪,戥秤製作由盛轉衰。後因廢除16兩制,以及現代計量工具的面世,戥秤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其製作技藝也瀕臨失傳。
1955年12月,經溫嶺縣政府批准,各民間戥秤作坊聯營併入澤國五金廠戥秤車間。1965年在原生產工藝基礎上,轉產藥用骨桿戥秤。因新中國中醫藥行業的逐漸恢復,需要大量藥用戥秤,澤國戥秤產業迅速恢復繁榮的景象,最多時“年產各式戥秤2.9萬餘支”,“產品全部由台州地區醫藥公司經銷,銷往全國各地。全國醫藥部門所用的戥秤(西藥用戥秤),幾乎全部都是澤國五金廠的產品。”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五金廠關門停業,澤國戥秤才結束了大規模生產的歷史
可以說,澤國戥秤為我國近代中醫行業的恢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正是這段難得的歷史機遇,使這門寶貴技藝在澤國民間得以延續至今,為我國已經失傳的古老技藝提供了活態樣本。
作為評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主要要求是:一要體現瀕危性;二要有清晰的傳承脈絡。而澤國戥秤技藝正是這些特點的典型代表。由於該項技藝已處於瀕危狀態,雖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但對於戥秤遺產的保護卻是任重道遠。
製作戥秤是一件費時的事情。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戥秤的消亡已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由於製作成本高昂,製作工藝複雜,配件無處尋找。做一桿秤,最少要十幾個工作日,所有的配件都需要自己加工,如果算成本也在千元以上。又無市場需求等諸多因素,戥秤已經失去了其存在的使用價值。
而最大的問題是後繼乏人。上世紀末隨顏安年師傅學習戥秤製作技藝,工藝更是複雜,對製作者要求很高,製作技藝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學會的,製作戥秤不再是人們理想的謀生手段,很難找到願意從事戥秤製作的年輕一代樣完全掌握這門技藝的老藝人已經非常少,且大多年事已高。致使澤國戥秤製作技藝瀕臨失傳狀態。
2008年開始,在現溫嶺市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林迪新先生的幫助下,澤國戥秤開始了申遺之路,這是我國第一次對戥秤工藝的系統整理,戥秤保護價值被不斷發掘。
度量衡作為中國古老文化的重要組成,在日本、韓國都有一大批專家學者在專門研究中國的計量史,有些人甚至超過了對其本國歷史研究的興趣,這其中的道理只有一個:中國的文化輝煌燦爛,無法讓人不為之著迷。澤國戥秤遺產保護工作還剛剛起步,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的實力增強,當我們更加關注我們的傳統文化的時候,戥秤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會重新綻放出迷人的色彩。
2010年因申報省級非遺項目,沉寂多年的戥秤以其獨特的技藝魅力,重新引起了國內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中國度量衡研究專家丘光明女士,清華大學科技史所所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評定委員會委員馮立升教授等多名專家學者對澤國戥秤技藝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認為這項技藝在全國來說都已處於失傳狀態,這次在古鎮澤國能重新見到,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
丘光明說:“澤國戥秤製作已有數百年歷史,至今仍以活態形式存在,在全國來看都非常罕見。這為研究我國古代戥秤的製作工藝提供了寶貴的樣本。希望這門技藝能好好傳承下去,讓澤國戥秤成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典範。”

戥秤是民間吉祥文化的見證

俗話說:“從小識得秤花,長大自會當家。”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無論是紅木大秤,還是各類小型戥秤,均被視為吉祥之物。在我國各地,民間都有置秤的習俗,一般人家置辦小秤,富有人家或商賈之家則同時置辦大秤、小秤、小戥秤。南方嫁女,有些地方在嫁妝上要掛上一桿紅木大秤或戥秤;新屋落成,喬遷之時,首先要搬入秤,因為秤代表著“當家人”,用於鎮邪而供奉於正間堂內。
戥秤一般都裝在一個精美的外盒中,每一桿戥秤都有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美感,更被人們所鐘愛,以取“稱心如意”之吉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