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橋(江西省撫州市萬年橋)

萬年橋(江西省撫州市萬年橋)

萬年橋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城東北五里的武崗山下,橫跨盱江兩岸,全長411米,橋高10米,橋面寬6.3米,拱圈跨度14米,共有23孔,24墩。始建於明崇禎八年(1635年),竣工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迄今已有三百七十多個春秋,為江西省最長的一座古代石拱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萬年橋
  • 位於:江西省撫州市南城縣
  • 全長:411米
  • 橋高:10米
介紹,科學價值,結構,身世之爭,歷史,地圖信息,

介紹

南城八景之首
江西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撫州南城縣城東北六里的歇洋渡,橫跨在盱江上,下臨武崗潭,為閩、浙、贛三省重要通道。橋長410米,寬5.8米,高20米,共有23孔、24墩,跨徑14米不等。為江西省現存最長的石拱古橋。該橋與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聚星塔交相輝映,其建築藝術精美、雄偉堅固,被譽為“南城八景”之首。
萬年橋
特點
萬年橋為單曲石拱橋。橋基堅實,橋身輕巧,自下而上用青石髮捲砌成,拱圈採用縱聯式卷砌法,橋墩前尖而高昂,後墩方而低矮,有昂首挺胸迎水之勢。萬年橋初建於南宋鹹淳七年(1271),初為浮橋。清康熙《南城縣誌》卷1《津梁》:“萬年橋:崇禎甲戌副使吳麟瑞倡立石橋,二十四壘延石九層,為湖東諸郡冠。邑人捐貲……順治丁亥年始竣厥功”。明崇禎八年(1635)建石拱橋,清順治四年(1647)落成。原橋由橋墩、橋身、橋亭三部分組成,工期橫跨明、清二代,長達12年之久,大半時間花在第18墩上。這裡有一深潭,名武崗潭,潭深流急,漩渦重重。全部橋墩,俱用大麻條石灌砂漿砌座。清康熙張世經《萬年橋碑》載:年橋工“郡邑各屬吏及紳衿富民皆跳往助之……庶民子來,百堵皆作,十千維耦,如雲如風”。在這波涌險多的武崗潭上,卷拱造橋,全憑手工操作。當時造橋時採用了排水施工的乾修法,曾聚集民工數萬,左攔黎河洪浪,右鎖盱江波濤,埋石沉江,擋洪引水,這在古代橋樑的修建中尚不多見,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巧奪飛虹的智慧和才能。
萬年橋橋墩萬年橋橋墩
修復工程
萬年橋後幾經局部水毀,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修復。1953年,按照原式修建,1954年竣工。因為石料開採困難,五孔中有兩孔,因石料不敷用,採用混凝土代替。所有橋面都加做了防水層的鋼筋混凝土橋面和混凝土欄桿。橋身用洋灰漿勾縫,以防雨水侵蝕。修復後的萬年橋,有如枯樹發新枝,面目一新,重現出昔日的風采,很像一座新建的公路石拱橋。1957年,此橋被列為國家重點保護文物。
萬年橋萬年橋
景色
此橋東端是素有“五邑山水之鎖鍵”說法的武崗山,山上有聚星塔,月明星稀,從塔上俯視橋下的武崗潭,觀潭面星空倒影猶如眾星捧塔,景色宜人。晴朗的夜晚,站在武崗山巔,看一輪明月映照崗潭,那眾星捧塔的景觀,真讓人陶醉。
就在此地,長橋枕著名山,如巨龍橫跨盱江,不遠處還有黎水河上的太平橋、雙橋與麻姑山、從姑山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在南城這塊“扼五嶺、控三吳”的風光之地,三百多年來,這座江西最長的古代石拱橋,勾通贛東與閩西,是通達閩浙的交通樞紐,在省際之間經濟、文化交流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科學價值

萬年橋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珍貴遺產,具有很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尤為珍貴的是,萬年橋在建造時,曾做了詳細的施工記錄,諸如用工用料、施工方法、技術措施,工期、資金等都有記載,這是古代橋樑史上流存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施工檔案,歷來被建築史學界和橋樑專業界奉為古代建築的經典。

結構

結構分橋基、橋樑、橋亭三部分。橋基建築精緻、科學。橋身自下而上都是青石髮捲砌成。拱圈採用縱聯式壘砌法,單薄輕巧,具有南方橋樑的特徵。橋面中間原有一亭,彩繪畫梁,兩側有石欄桿,優美雅致。二十四個橋墩迎水流方向凸出如船頭狀,古代稱之為金剛雁翅式,能有效地緩解了湍急的江水對橋墩的衝擊,設計非常科學。

身世之爭

關於萬年橋的身世之爭,有兩種頗具傳奇色彩的說法,一種說法稱蘇州萬年橋建於清朝乾隆年間,與下江南的皇帝老兒有關;另一種說法卻稱萬年橋早在明朝嘉靖年間就已建成,與奸相嚴嵩有緣。兩種說法各有“依據”,似乎都能自圓其說。
萬年橋與六下江南的乾隆有關的說法,主要流傳在民間。傳說,乾隆下江南時來到蘇州,恰巧蘇州的萬年橋剛造好,還沒有起名字。當地大小百官便希望乾隆皇帝能為這座橋賜名。皇帝老兒滿口答應然後思前想後,卻也沒有想出稱心如意的好名字。一天清晨,乾隆微服來到橋頭,正好看到一個身穿紅緞子、腳穿繡紅花鞋的新娘子正要上橋,便好奇地上前看個新鮮。那時的蘇州有個規矩,新娘子過橋要念上幾句吉利話,祈求將來發財得福。新娘子邊走邊念:“新娘子,過新橋,千年富貴萬年橋”。乾隆一聽就拍掌叫好,當即取名為“萬年橋。”皇帝金口玉言,誰敢說個不字?萬年橋一名也就這樣傳了下來。
而研究古文化的牛示力老先生撰文說,蘇州萬年橋僅是贗品而已,真品早已被一代奸相嚴嵩移置到他的老家去了。牛示力在他的《可憐萬年橋》(原載《蘇州雜誌》2001年第四期)中寫道,萬年橋在明朝嘉靖年間就已建在胥江上,當時,大權在握的嚴嵩視察政務來到蘇州,站在萬年橋上久久撫摩著欄桿和石獅,連連發出嘖嘖稱讚:“好一座巍峨雄壯的萬年橋!”這些,被陪同嚴嵩的蘇州知府看在眼裡。送走嚴嵩沒多久,想藉機拍馬屁的知府就招來一批技藝高超的石工,對每一塊石材進行編號後,按號拆卸,把這座萬年橋拆得片石不剩,全部運往嚴嵩的家鄉——江西省新余市分宜縣,並按原樣重建在分宜縣城口的袁水之上。

歷史

橋址處古為歇羊渡,這裡又是盱江和黎灘河的合匯處,水流湍激,下有烏江潭,“深險不可測”。宋鹹淳七年(1271年)在此設舟三十二艘架浮橋,後毀。明成化二年(1466年)邑人雷顯忠在此設義渡,不久也毀壞,其子雷應春,其孫雷炯再捐資置渡,並在岸邊建風雨亭,扁額“津館”,並拿出17畝田專作義渡修葺費用,世人對雷氏三代樂善好施的行為深表敬意,稱之為“雷義舟”。明嘉靖年間,邑人又重建,並在東岸建一亭,供人避風雨。
崇禎七年(1634年)因久雨江水上漲,一次十餘只小船過江,溺死三十三人。是年臘月,分巡湖東道副使、邑人吳麟“聞而測然”,親往渡口察看。次日,既邀請縣府鄉紳商議捐資修橋。是年冬動工興建“劃二十四壘,延石九層。墩如太平橋,峭其上。以厚石為之,堅以整。旁周石為欄,其上不屋,以防為災”。不久,吳麟調往江西按察使,督催更嚴,親自“置材計庸,獎勤鞭惰”。歷時十四載,到清順治四年(1647年)竣工。“行者謳歌,觀者詠嘆”。與太平橋“連亘相望,如雙虹飲河”。時人盛讚,可與吳之“垂虹”,閩之“洛陽”橋相媲美。
萬年橋修建時,由於水深流急,河床水文地質又複雜,當時工匠採取的施工方法是:第一步作堰,用竹片做竹籠,內填沙土圍成第一道防水牆。第二步在圍堰內清理墩基,用木料作籠架,內外二層,木板中間填沙土,形成第二道防水牆。將第二道堰內水抽乾後,再在堰內做墩腳,出水面後搭架砌拱圈。由於河東有深潭,第18墩正位於潭上,造此墩時曾歷時數年,其工程之艱巨非同一般。
清雍正二年(1724年),萬年橋遭水患,中墩毀壞,兩孔倒塌,改用舟渡過河,常發生死人事故。建昌府太守李朝柱召集五縣紳士共二十四人,商議籌集修復萬年橋的資金、石料和工匠等事,並親臨工地籌劃,當修復中墩時,水涌沙淤,很難立墩,他鼓勵大家:“窮力極底、臨難不懼、持久努力、中墩乃立。”工程從當年四月二十二日開始,至十二月十五日完工,全城百姓前往觀看大橋修復。至乾隆、嘉慶年間都曾維修過。光緒十三年(1887年)沖壞嚴重,再次花了五年時間予以修復。1936年“鷹(潭)金(溪)”支線至南城修通後,萬年橋成為公路橋。隨著南城大橋通車,對萬年橋進行了全面修復,列為省級重點文物,現予以保護。
萬年橋地處盱江和黎灘河二江匯合處,水勢洶湧湍急,地質構造複雜,形成旋渦深潭,江面寬達四百餘米,水深流急,舟楫難渡。在當時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卷拱造橋,全憑手工操作。當時曾聚聚集民工數萬,左攔黎河洪浪,右鎖盱江波濤,埋石沉江,擋洪引水,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巧奪飛虹的智慧和才能。

地圖信息

地址:206國道北100米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