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蟾蜍生活史特徵演化

華西蟾蜍生活史特徵演化

《華西蟾蜍生活史特徵演化》是2015年7月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廖文波。

基本介紹

  • 書名:華西蟾蜍生活史特徵演化
  • 作者:廖文波
  • ISBN:978-7-03-045165-1
  • 頁數:196頁
  • 定價:69元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有機體生活史是在長期自然選擇過程中所形成的、適應於其生活環境的形態、生理和行為模式,包括生長、發育、能量儲存及繁殖等一系列適應於生活環境的的統計學特徵。生活史演化理論主要探討有機體生活史特徵種間和種內的變異及這些變異帶來的個體適合度的改變。種間生活史特徵演化主要研究不同物種如何採取最佳生活史策略來適應性選擇和自然選擇的需要,而種群間生活史特徵主要研究生活史特徵的地理變異。生活史的地理變異主要來源於外因(即環境因子:溫度、降雨、食物、捕食者、種間及種內競爭等)和內因(即遺傳因子)的共同作用。評價生活史變異的主要方法是比較兩個或多個種群、物種間的生活史差異,在此基礎上探尋與生活史變異相關的環境因子。

作者簡介

廖文波,男,博士,1979年4月出生,2009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共黨員。西華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研究員,碩士生導師,中國生態學學會第三屆青年科技獎獲得者,四川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中國兩棲爬行動物學會理事,目前擔任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Evolutionary Ecology、Austral Ecology、Oryx、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Society、Behavior、Herpetologica等刊物的審稿專家。主要從事兩棲動物生活史特徵的地理變異、兩棲動物的婚配製度、交配模式與精於競爭及兩棲動物腦與能量器官的協同進化的研究工作,目前已在Journal of Evolutionary Biology、Oecologia、BMC Evolutionary Biology、Evolutionary Biology、Frontiers in Zoology、EvolutionaryEcology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論文被引用400餘次,單篇論文被引用50餘次,其中,關於華西蟾蜍身體大小的海拔變異機制的研究成果入選2012年全國百篇最具影響的國際學術論文。

目錄

第1章 兩棲動物生活史特徵的研究進展
1.1 兩棲動物生活史研究的概況
1.2 生活史特徵地理演化
1.3 生活史特徵演化的環境因子
1.4 生活史特徵演化的遺傳因子
小結
第2章 研究對象和研究區域
2.1 研究對象
2.2 研究區域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內容
小結
第3章 繁殖物候學
3.1 兩棲動物繁殖物候學概況
3.2 材料和方法
3.3 結果
3.4 討論
小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