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章經管·期權實戰一本通:決戰中國期權

《華章經管·期權實戰一本通:決戰中國期權》期望以務實的思路,貼近實戰的角度,讓投資者先從套用的方式入門,逐步認識工具特性,逐步累積堆迭知識,搭配實際案例,協助投資者深刻地理解期權功能,了解期權適用時機、套期保值、套利操作以及各種交易策略的相關用法。期望投資者能藉由此書的引導,找到一個比較的期權學習路徑,順利在實盤交易中實踐,並取得一定的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章經管·期權實戰一本通:決戰中國期權
  • 外文名:Conquering China's Option Markets
  • 作者:張嘉成 周博
  •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11442950, 7111442954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頁數:276 頁
  • 開本:16 開
  • 品牌:機械工業出版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華章經管·期權頁棵辣實戰一本通:決戰中國期權》淺顯易懂,循序漸進,貼近實務,內容全面,對基礎知識的介紹和實戰策略的描述都很到位,相信會對期權投資者大有裨益。

作者簡介

張嘉成,永安期貨金融機構業務總部總監。主要研究方向為股指期貨與金融期貨、期權、程式化交易。張先生1998年進入期貨行業,2011年加入中國期貨市場,之前主要任職於台灣幾家知名期貨公司,擔任機構法人、投資研究、顧問諮詢部地捆檔門負責人,接觸高端客戶經驗相對豐富,對於操盤人養成、程式化建置、期權策略與期貨顧問等領域具有相當的功力。累計為從業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的課時超過1400小時,對於各種主題、各種規模、各種方式的培訓與演講均具有豐富的經驗。著有《第一次投資台指選擇權就上手》、《第一次交易選擇權就上手》。
周博,永安期貨北京研究院金融期貨部部長,研究方向為期權研究、金融工程研究、套保套利研究、國債研究、資料庫開發。畢業於英國Loughborough大學,獲隨機數學博士。在2012年鄭商所期權合作會員期權專題研究中,周博主持的《商品期貨期權做市商風險管理研究》課題榮獲一等獎。2012年,公司成功入圍中金所會員期權業務準備聯合研究計畫承接機構,完成的聯合研究計畫榮獲一等獎。

圖書目錄

編委會
推薦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胡政)
序言
引導篇 迎接中國期權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第一章 迎接中國期權元年
第一節 期權於中國期貨市場的重要性
第二節 期權在朽章乘日常生活中的套用
第三節 期權交易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第二章 期權的歷史回顧與未來
第一節 期權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全球期權成交狀況
第三節 中國期權準備狀況
第四節 中國期權發展的願景
知識篇 認識期權的必要知識
第三章 認識期權契約
第一節 商品期貨期權契約解說
第二節 金融期權契約解說
第三節 期權契約種類說明
第四節 三茅蒸全汗種狀態契約圖解
第四章 認識期權價格——權利金
第一節 權利金的組成
第二節 影響期權價格的因素
第三節 敏感性參數解說
第五章 期權的定價
第一節 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平價理論
第二節 看漲期權與看跌期權的上下界
第三節 定價模型介紹
第四節 定價模型的套用
觀念篇 期權重要觀念
第六章 期權的基本操作法
第一節 買入看漲期權
第七章 買方與賣方的觀念
第一節 買方代表的意義
第二節 賣方代表的意義
第三節 買方與賣方的優劣比較
第八章 期權的功能
第一節 風險管理工具
第二節 套利工具
第三節 投機操作工具
套用篇 期權的套期保值
第九章 使用期權套期保值的觀念
第一節 套期保值的基本觀念
第二節 交割的套期保值觀念
第三節 不交割的套期保值觀念
第十章 商品(實體)資產的套期保值
第一節 商品的風險來源
第二節 產業上下游分別的套期保值需求
第三節 套期保值流程與步驟
第四節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金融(虛擬)資產的套期保值
第一節 各種機構客戶的風險敞口日趨增加
第二節 期權套保特徵與主要策略介紹
第三節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操作篇 期權的投機操作
第十危戶簽淋二章 期權投機操作的決策流程
第一節 期權投機操作的基本意義
第二節 投機操作決策流程圖
第三節 投機操作步驟解說
第四節 方向的評估
第五節 速度的評估
第十三章 執行價格的選擇與權利金的衡量
第一節 三種狀態的契約
第二節 幾個執行價格的選擇
第三節 歷史波動率隱含波動率的思考
第四節 時間價值的思考
第十四章 期權的特殊指標
第一節 期權未平倉量的意義
第二節 總未平倉量與個別未平倉量的觀察
第三節 成交量之賣權買權比
第四節 未平倉量之賣權買權比
進階篇 期權的進階策略
第十五章 期權複式策略
第一節 風險有限收益無限的交易策略
第二節 風險無限收益有限的交易策略
第三節 風險有限收益有限的交易策略
第四節 保護式看漲期權與掩護式看跌期權
第五節 多部位組合策略
第十六章 做市商策略與運作介紹
第一節 套利策略
第二節 價格錯估的監控策略
第三節 波動率交易
第四節 做市商的一天
風險篇 期權的風險管挨愉理
第十七章 期權的風險管理方法
第一節 Delta風險值與Delta中性
第二節 Gamma、Theta的管理
第三節 敏感性參數中性綜合管理
第四節 VaR與情景分析
備戰篇 面對期權,你該準備什麼
第十八章 各種身份的準備工作
第一節 期貨商的準備
第二節 產業客戶的準備
第三節 金融機構的準備
第四節 資挨端殼產管理單位的準備
第五節 一般投資人的準備
第六節 研究員的準備
附錄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何藍波
最早接觸期權是入行參加期貨資格從業考試,備考用的書籍裡面零星的提到期權這個詞,當時我所理解的期權就是比期貨更高級、複雜的投資衍生品,至於它有怎樣的特性及如何運用幾乎是一竅不通。2012年夏天,在公司的組織下,張嘉成老師帶領我們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期權種子培訓,對期權的歷史、基礎知識、運用技巧等各個方面都有了較系統的認識和學習。除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最大的驚喜與收穫是我有幸參與了這本書的撰寫。
本書我負責撰寫的是第二、六章,這兩章相對於後期的套用篇和進階篇是偏基礎的章節。關於第二章,起初我認為基礎的東西應該最好寫,但在收集到大量文獻與數據之後才認識到,要把基礎的知識彙編整理齊全,再用通俗又充滿邏輯的文字表述出來,而且要做到不能與市場上已經出現的書籍雷同完全沒有想像中那么簡單。於是,通過網際網路我從最基礎的FIA網站開始,了解目前全球活躍的交易所及交易品種,再把交易所及交易品種分類,挨個找出它們的歷史與發展現狀,這樣的整理工作也使我對期權在全球的分布與發展有了更體系的了解。至於第六章,因為它是期權入門必學的基礎知識,幾乎每本有關期權的書籍都會提及,所以看上去沒有太多的創新點。但張老師要求我們引用國內現有品種的案例來詮釋四種操作法的實際運用,因此我側重尋找符合要求的各品種歷史走勢圖來舉例,力求讓讀者能更直觀地理解這四個操作法。
參與此書的撰寫對我來說受益頗多,從從業的角度來看它讓我對期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專業知識並且豐富了職業生涯的履歷。從個人來說,撰寫過程中的資料蒐集、整理、彙編也鍛鍊了我的邏輯與文筆能力。
張水蘭
本書中,我主要撰寫知識篇中的第三、四兩章內容,寫作期間也遇到一些瓶頸,幸好得到公司及一些老師、朋友們的幫助,為我答疑解惑,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在參與編寫本書前,我和其他幾位作者都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期權培訓,大家從原先對期權不甚了解到逐步理解、熟練繼而能操作期權,收穫可謂不小。此番寫點體會,將自己對期權的一些淺薄理解分享給大家,希望與君共勉。
對於國內投資大眾來說,期權是比期貨更為陌生的投資工具。與期貨類似,期權也是一種標準化的契約,但期權同時還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權利,亦是一種投資的機會成本。通俗來說,期權具有保險、預付訂金的性質,日常生活中的購房訂金、彩票、保險等都屬於期權範疇。期權的價格,即權利金包括內涵價值和時間價值兩部分(二者關係決定期權具有三種不同狀態:實值、平值、虛值),受標的物價格和執行價格、標的物價格波動率、距到期日剩餘時間、無風險利率等因素的影響。對這些敏感性參數進行量化分析,進而得出其影響價格的關係,該過程較為複雜,投資者必須對期權的基本知識概念有一定的理解,這樣在後面的交易策略學習和實際操作運用上方能更加得心應手。本書以較為通俗的語言,運用豐富形象的圖表,通過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解讀,希望能對您日後的期權交易有所幫助。
黃克顯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不斷的創新發展,期權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工具,終於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期權推出之前,永安期貨為了更好地迎接期權到來,組織眾多同事一起學習這個新的工具。合作撰寫這本期權書籍,我也非常有幸能參與進來。在參與撰寫過程中最大的感觸是期權可以和期貨相互補充,彼此單獨或組合使用,形成非常豐富的交易策略,可以根據我們的風險偏好以及對行情的看法,採取更加適合的交易策略,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期權比期貨更加複雜,特別需要我們對期權裡面各種概念、敏感性參數等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要求我們熟悉各種交易策略的優勢、劣勢、適用條件,知道什麼時候適合做買方或賣方,知道期權策略的風險收益特徵,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期權這個工具的價值,否則貿然使用結果會適得其反。期權和期貨一樣都是一把雙刃劍,是我們管理風險和投機的重要金融工具。相信國內有了期權後,我們的金融投資會更加精彩。
張嘉成
能按照規劃時間保質保量帶領永安期貨十多位同事順利完成此書,比我單獨完成一本著作還要有成就感,此過程中要感謝公司領導大力支持這樣的計畫,也要感謝作者群同仁,在工作之餘可以排除萬難地完成寫作。另外公司技術總監魏業,技術創新部同仁余毅、徐雲峰,機構管理總部張蘭領導的同事們等,對於此書的完成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此一併感謝。
期權知識浩瀚綿密,作者群同仁已經竭盡所能地解說與表達,內容難免有不足之處或者錯誤遺漏的地方,望請諸位同業先進不吝批評指正,也希望期權在中國可以如願蓬勃地發展。

序言

期權和期貨是兩大基礎性風險管理工具。我國期貨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商品期貨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市場之一,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也已上市交易。期貨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越來越顯著。我國廣大投資者對期貨已經比較熟悉,而對期權的了解較為陌生。
期權是最古老的風險管理工具。《漢謨拉比法典》、《聖經》中都有期權雛形的影子。公元前14、15世紀,腓尼基人和羅馬人在船運中運用類似期權的契約管理風險。近代期權市場起源於1531年成立的新安特衛普交易所,其“權利金交易”是場內交易期權契約的原型。此後,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地也開始交易期權。
早期的期權都在場外交易,成交並不活躍,交易規模增長緩慢,直至場內期權市場的建立。1973年4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正式上市交易股票期權,掀起了期權市場快速發展的序幕。自誕生之日起,場內期權一直保持著強大的發展力,市場規模持續增加,創新層出不窮。品種從股權類拓展至利率類、匯率類和商品類,市場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其他成熟市場、新興市場。2000年,全球場內期權成交總量首次超過了期貨。目前,全球成熟市場和主要的新興市場都有期權產品,期權已經是一個種類繁多、功能強大、套用廣泛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期貨一起成為現代金融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熟,正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處在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市場情況比較複雜。面對日趨複雜的國內外不確定的因素,規避風險的市場需求愈加強烈。健全風險管理市場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風險管理市場是個龐大的市場,市場要健康發展,僅僅依賴期貨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期權的同時存在。期權和期貨構成了完整的場內交易風險管理市場的產品體系。這如同股票多層次市場體系的構成,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投融資的需求決定了股票市場既要有主機板也要有創業板市場。
從期權產品特性來看,期權具有獨特的功能與作用。風險收益的非對稱、權利和義務的分離,是期權與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工具最大的不同。期權是一種更為精細的風險管理工具,不僅能提供簡便易行的“保險”功能,還可以使投資者在管理風險時不放棄獲得收益的機會。期權能夠有效度量和管理市場波動的風險,是管理波動風險最有效的工具。
風險收益的非對稱性、交易的靈活性使得期權成為激發市場創新的最常用的基礎工具。期權大量套用於產品構建,成為各種保本和高收益等結構化產品的基本構成要件,以及發行備兌權證等產品的風險對沖工具。
從期權與期貨的關係看,期權的推出能夠有效推動期貨市場的發展,從而完善整體風險管理市場。首先,期權和期貨功能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兩者產品性質不同,市場定位不同,投資者結構也不盡相同,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產品。其次,兩者發展相互促進。期權和期貨能夠互為風險對沖工具。持有期貨頭寸的投資者往往使用期權管理風險。期權的做市商有時也使用期貨對沖持有期權頭寸的風險。再次,期貨、期權和標的資產的價格之間存在關聯性,能夠相互制衡,避免價格出現嚴重不合理的情形,有利於各個子市場的理性運行。
從期權與現貨市場關係看,大多數研究結論認為期權有利於推動現貨市場的發展。期權對標的現貨市場有什麼樣的影響,是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並進行了大量實證研究。研究並沒有統一結論,大多數研究認為期權能夠改善投資者交易行為,有效降低現貨市場波動性,提高現貨市場流動性,增加現貨市場成交量和提高現貨市場資產的成交價格,對標的現貨市場產生積極正反饋效應
對我國資本市場來說,期權是新的產品,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了解期權的特性和風險狀況,投資者教育是重中之重。充分、深入地進行投資者教育,有效避免投資者盲目入市、過度交易,是期權市場功能有效發揮的保障。《期權實戰一本通》一書淺顯易懂,循序漸進,貼近實務,內容全面,對基礎知識的介紹和實戰策略的描述都很到位,相信會對期權投資者大有裨益。
胡政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副書記、董事、副總經理
2013年9月
第二節 賣方代表的意義
第三節 買方與賣方的優劣比較
第八章 期權的功能
第一節 風險管理工具
第二節 套利工具
第三節 投機操作工具
套用篇 期權的套期保值
第九章 使用期權套期保值的觀念
第一節 套期保值的基本觀念
第二節 交割的套期保值觀念
第三節 不交割的套期保值觀念
第十章 商品(實體)資產的套期保值
第一節 商品的風險來源
第二節 產業上下游分別的套期保值需求
第三節 套期保值流程與步驟
第四節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金融(虛擬)資產的套期保值
第一節 各種機構客戶的風險敞口日趨增加
第二節 期權套保特徵與主要策略介紹
第三節 套期保值案例分析
操作篇 期權的投機操作
第十二章 期權投機操作的決策流程
第一節 期權投機操作的基本意義
第二節 投機操作決策流程圖
第三節 投機操作步驟解說
第四節 方向的評估
第五節 速度的評估
第十三章 執行價格的選擇與權利金的衡量
第一節 三種狀態的契約
第二節 幾個執行價格的選擇
第三節 歷史波動率隱含波動率的思考
第四節 時間價值的思考
第十四章 期權的特殊指標
第一節 期權未平倉量的意義
第二節 總未平倉量與個別未平倉量的觀察
第三節 成交量之賣權買權比
第四節 未平倉量之賣權買權比
進階篇 期權的進階策略
第十五章 期權複式策略
第一節 風險有限收益無限的交易策略
第二節 風險無限收益有限的交易策略
第三節 風險有限收益有限的交易策略
第四節 保護式看漲期權與掩護式看跌期權
第五節 多部位組合策略
第十六章 做市商策略與運作介紹
第一節 套利策略
第二節 價格錯估的監控策略
第三節 波動率交易
第四節 做市商的一天
風險篇 期權的風險管理
第十七章 期權的風險管理方法
第一節 Delta風險值與Delta中性
第二節 Gamma、Theta的管理
第三節 敏感性參數中性綜合管理
第四節 VaR與情景分析
備戰篇 面對期權,你該準備什麼
第十八章 各種身份的準備工作
第一節 期貨商的準備
第二節 產業客戶的準備
第三節 金融機構的準備
第四節 資產管理單位的準備
第五節 一般投資人的準備
第六節 研究員的準備
附錄 名詞解釋
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何藍波
最早接觸期權是入行參加期貨資格從業考試,備考用的書籍裡面零星的提到期權這個詞,當時我所理解的期權就是比期貨更高級、複雜的投資衍生品,至於它有怎樣的特性及如何運用幾乎是一竅不通。2012年夏天,在公司的組織下,張嘉成老師帶領我們開展了為期2個月的期權種子培訓,對期權的歷史、基礎知識、運用技巧等各個方面都有了較系統的認識和學習。除了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最大的驚喜與收穫是我有幸參與了這本書的撰寫。
本書我負責撰寫的是第二、六章,這兩章相對於後期的套用篇和進階篇是偏基礎的章節。關於第二章,起初我認為基礎的東西應該最好寫,但在收集到大量文獻與數據之後才認識到,要把基礎的知識彙編整理齊全,再用通俗又充滿邏輯的文字表述出來,而且要做到不能與市場上已經出現的書籍雷同完全沒有想像中那么簡單。於是,通過網際網路我從最基礎的FIA網站開始,了解目前全球活躍的交易所及交易品種,再把交易所及交易品種分類,挨個找出它們的歷史與發展現狀,這樣的整理工作也使我對期權在全球的分布與發展有了更體系的了解。至於第六章,因為它是期權入門必學的基礎知識,幾乎每本有關期權的書籍都會提及,所以看上去沒有太多的創新點。但張老師要求我們引用國內現有品種的案例來詮釋四種操作法的實際運用,因此我側重尋找符合要求的各品種歷史走勢圖來舉例,力求讓讀者能更直觀地理解這四個操作法。
參與此書的撰寫對我來說受益頗多,從從業的角度來看它讓我對期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專業知識並且豐富了職業生涯的履歷。從個人來說,撰寫過程中的資料蒐集、整理、彙編也鍛鍊了我的邏輯與文筆能力。
張水蘭
本書中,我主要撰寫知識篇中的第三、四兩章內容,寫作期間也遇到一些瓶頸,幸好得到公司及一些老師、朋友們的幫助,為我答疑解惑,在此對他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在參與編寫本書前,我和其他幾位作者都參加了公司組織的期權培訓,大家從原先對期權不甚了解到逐步理解、熟練繼而能操作期權,收穫可謂不小。此番寫點體會,將自己對期權的一些淺薄理解分享給大家,希望與君共勉。
對於國內投資大眾來說,期權是比期貨更為陌生的投資工具。與期貨類似,期權也是一種標準化的契約,但期權同時還是一種可供選擇的權利,亦是一種投資的機會成本。通俗來說,期權具有保險、預付訂金的性質,日常生活中的購房訂金、彩票、保險等都屬於期權範疇。期權的價格,即權利金包括內涵價值和時間價值兩部分(二者關係決定期權具有三種不同狀態:實值、平值、虛值),受標的物價格和執行價格、標的物價格波動率、距到期日剩餘時間、無風險利率等因素的影響。對這些敏感性參數進行量化分析,進而得出其影響價格的關係,該過程較為複雜,投資者必須對期權的基本知識概念有一定的理解,這樣在後面的交易策略學習和實際操作運用上方能更加得心應手。本書以較為通俗的語言,運用豐富形象的圖表,通過生活中的案例進行解讀,希望能對您日後的期權交易有所幫助。
黃克顯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不斷的創新發展,期權作為一種重要的金融工具,終於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在期權推出之前,永安期貨為了更好地迎接期權到來,組織眾多同事一起學習這個新的工具。合作撰寫這本期權書籍,我也非常有幸能參與進來。在參與撰寫過程中最大的感觸是期權可以和期貨相互補充,彼此單獨或組合使用,形成非常豐富的交易策略,可以根據我們的風險偏好以及對行情的看法,採取更加適合的交易策略,取得更好的投資效果。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期權比期貨更加複雜,特別需要我們對期權裡面各種概念、敏感性參數等內容有深刻的理解,要求我們熟悉各種交易策略的優勢、劣勢、適用條件,知道什麼時候適合做買方或賣方,知道期權策略的風險收益特徵,只有這樣才能發揮期權這個工具的價值,否則貿然使用結果會適得其反。期權和期貨一樣都是一把雙刃劍,是我們管理風險和投機的重要金融工具。相信國內有了期權後,我們的金融投資會更加精彩。
張嘉成
能按照規劃時間保質保量帶領永安期貨十多位同事順利完成此書,比我單獨完成一本著作還要有成就感,此過程中要感謝公司領導大力支持這樣的計畫,也要感謝作者群同仁,在工作之餘可以排除萬難地完成寫作。另外公司技術總監魏業,技術創新部同仁余毅、徐雲峰,機構管理總部張蘭領導的同事們等,對於此書的完成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在此一併感謝。
期權知識浩瀚綿密,作者群同仁已經竭盡所能地解說與表達,內容難免有不足之處或者錯誤遺漏的地方,望請諸位同業先進不吝批評指正,也希望期權在中國可以如願蓬勃地發展。

序言

期權和期貨是兩大基礎性風險管理工具。我國期貨市場經過多年發展,商品期貨已成為全球主要的市場之一,股指期貨和國債期貨也已上市交易。期貨市場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越來越顯著。我國廣大投資者對期貨已經比較熟悉,而對期權的了解較為陌生。
期權是最古老的風險管理工具。《漢謨拉比法典》、《聖經》中都有期權雛形的影子。公元前14、15世紀,腓尼基人和羅馬人在船運中運用類似期權的契約管理風險。近代期權市場起源於1531年成立的新安特衛普交易所,其“權利金交易”是場內交易期權契約的原型。此後,阿姆斯特丹、倫敦等地也開始交易期權。
早期的期權都在場外交易,成交並不活躍,交易規模增長緩慢,直至場內期權市場的建立。1973年4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正式上市交易股票期權,掀起了期權市場快速發展的序幕。自誕生之日起,場內期權一直保持著強大的發展力,市場規模持續增加,創新層出不窮。品種從股權類拓展至利率類、匯率類和商品類,市場從美國蔓延至全球其他成熟市場、新興市場。2000年,全球場內期權成交總量首次超過了期貨。目前,全球成熟市場和主要的新興市場都有期權產品,期權已經是一個種類繁多、功能強大、套用廣泛的風險管理工具,和期貨一起成為現代金融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
經過20多年的探索和實踐,我國資本市場不斷發展壯大、走向成熟,正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處在新興加轉軌的階段,市場情況比較複雜。面對日趨複雜的國內外不確定的因素,規避風險的市場需求愈加強烈。健全風險管理市場是我國資本市場發展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風險管理市場是個龐大的市場,市場要健康發展,僅僅依賴期貨是不夠的,必須要有期權的同時存在。期權和期貨構成了完整的場內交易風險管理市場的產品體系。這如同股票多層次市場體系的構成,經濟發展的需要和投融資的需求決定了股票市場既要有主機板也要有創業板市場。
從期權產品特性來看,期權具有獨特的功能與作用。風險收益的非對稱、權利和義務的分離,是期權與股票、期貨等其他金融工具最大的不同。期權是一種更為精細的風險管理工具,不僅能提供簡便易行的“保險”功能,還可以使投資者在管理風險時不放棄獲得收益的機會。期權能夠有效度量和管理市場波動的風險,是管理波動風險最有效的工具。
風險收益的非對稱性、交易的靈活性使得期權成為激發市場創新的最常用的基礎工具。期權大量套用於產品構建,成為各種保本和高收益等結構化產品的基本構成要件,以及發行備兌權證等產品的風險對沖工具。
從期權與期貨的關係看,期權的推出能夠有效推動期貨市場的發展,從而完善整體風險管理市場。首先,期權和期貨功能有某些相似之處,但兩者產品性質不同,市場定位不同,投資者結構也不盡相同,是兩類完全不同的產品。其次,兩者發展相互促進。期權和期貨能夠互為風險對沖工具。持有期貨頭寸的投資者往往使用期權管理風險。期權的做市商有時也使用期貨對沖持有期權頭寸的風險。再次,期貨、期權和標的資產的價格之間存在關聯性,能夠相互制衡,避免價格出現嚴重不合理的情形,有利於各個子市場的理性運行。
從期權與現貨市場關係看,大多數研究結論認為期權有利於推動現貨市場的發展。期權對標的現貨市場有什麼樣的影響,是社會各界都非常關注的問題,並進行了大量實證研究。研究並沒有統一結論,大多數研究認為期權能夠改善投資者交易行為,有效降低現貨市場波動性,提高現貨市場流動性,增加現貨市場成交量和提高現貨市場資產的成交價格,對標的現貨市場產生積極正反饋效應
對我國資本市場來說,期權是新的產品,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了解期權的特性和風險狀況,投資者教育是重中之重。充分、深入地進行投資者教育,有效避免投資者盲目入市、過度交易,是期權市場功能有效發揮的保障。《期權實戰一本通》一書淺顯易懂,循序漸進,貼近實務,內容全面,對基礎知識的介紹和實戰策略的描述都很到位,相信會對期權投資者大有裨益。
胡政
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黨委副書記、董事、副總經理
2013年9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