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人民自衛軍

1937年10月14日,呂正操率該團1、3營(2營留在井陘執行任務未歸)和4個直屬連、1個通信隊共1000餘人,在晉縣小樵鎮舉行抗日誓師大會,決定脫離國民黨軍53軍,改稱抗日“人民自衛軍”,共編3個總隊。呂正操任司令,呂雲起任副司令,李曉初任政訓處長(後改稱政治部主任),王樹樟任參謀長。自此華北人民自衛軍正式成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北人民自衛軍
  • 外文名:The North China People's militia
  • 時間:1937年10月14日
簡介,發展階段,

簡介

抗戰全面爆發後,日寇節節向內推進。在河北安次縣、永清縣附近永定河一線設防的國民黨軍第53軍,由於軍長萬福麟追隨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撤防向南潰退。中國共產黨早已在該部秘密建立了地下組織,特別是該軍130師691團,黨的力量較強,從團長呂正操到營、連長,不少是共產黨員,並組織了“東北武裝同志抗日救亡先鋒隊”(簡稱“東抗”),集聚和擴大革命力量。 53軍棄守永定河防線南撤時,691團中共黨組織乘機將該團黨的負責人李曉初留在任丘縣,負責與地方黨組織聯繫。李曉初在高陽、安新一帶,與中共保東特委孟慶山、侯玉田等人取得聯繫,共同研究協調行動,開展抗日游擊鬥爭等問題。691團在呂正操指揮下,不顧當局棄守南撤命令,於1937年9月中旬至10月中旬,先後在永清縣曹家務、饒陽縣半壁店和藁城縣梅花鎮與敵激戰,殲敵數百人。53軍到達晉縣後,棄下正在梅花鎮與敵激戰的691團,自行向南撤退。10月14日,呂正操率該團1、3營(2營留在井陘執行任務未歸)和4個直屬連、1個通信隊共1000餘人,在晉縣小樵鎮舉行抗日誓師大會,決定脫離國民黨軍53軍,改稱抗日“人民自衛軍”,共編3個總隊。呂正操任司令,呂雲起任副司令,李曉初任政訓處長(後改稱政治部主任),王樹樟任參謀長。自此華北人民自衛軍正式成立。
10月底,人民自衛軍攻占了高陽城,與保屬省委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會合,迅速打開了創建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的局面。12月,人民自衛軍奉命赴平漢路西晉察冀軍區整訓。從此晉察冀邊區山地和平原抗日根據地連成一片。保屬省委領導的人民武裝至此統編為"河北游擊軍",孟慶山為司令員。1938年初,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在河北平原創建抗日根據地的指示,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並肩戰鬥,收編和解決了冀中許多游雜武裝和漢奸土匪武裝,2月又北上開闢大清河以北平、津、保三角地帶,4月粉碎了日軍對冀中的第一次春季"掃蕩",冀中平原抗日根據地初步建立。
1938年4月,北方局派彭真到晉察冀省委主持召開了邊區第一次黨代表大會。4月21日至5月1日,冀中區召開了第一次黨代表大會,會後冀中省委改為冀中區黨委,黃敬為書記。人民自衛軍與河北游擊軍合編為八路軍第三縱隊,華北人民自衛軍建製取消。

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初創)
1937年10月14日,在晉縣小樵鎮以691團(欠第2營)為基礎,改編為人民自衛軍,下轄2個總隊,共1300餘人。
司令:呂正操
副司令:呂正起
政治部主任:李曉初(當時僅有名義,未實際到職)
參謀長:王樹章
副參謀長:李英武
第1總隊——以691團3營為基礎編成,總隊長趙承金。
第2總隊——以691團1營為基礎編成,總隊長於權伸。
第二階段(發展)
小樵改編後,人民自衛軍經深澤、安國、博野、蠡縣直抵高陽城下,與中共保屬特委會合後,11月初打下了尹松山據守的高陽,得到了人民民眾的大力擁護,部隊在高陽進行了擴編。具體建制為:
第1團——原第1總隊,團長趙承金,副團長趙東寰。
第2團——原第2總隊,團長於權伸,副團長閻九祥。
第3團——團長孟慶山,這個團在自衛軍主力去路西前編成,非691團發展,而是河北游擊軍的前身。
特種兵團——以原691團機槍、迫擊炮連為基礎編成,團長 沙 克 。
特務營——以原691團特務連為基礎擴編,營長鬍乃超。
模範營——營長張建國,該營性質為幹部訓練班。
除此,人民自衛軍還收編有3個游擊師和5個游擊支隊,這些並不在自衛軍的建制內,但接受自衛軍的指揮。
第三階段(高潮)
1937年12月初,人民自衛軍主力2400餘人(均為原691團發展部隊),即第1團、2團、特種兵團、特務營去路西整訓。留下的第3團、模範營和各游擊師、游擊支隊組建人民自衛軍游擊司令部,孟慶山為游擊司令。不久,經保屬省委決定,人民自衛軍游擊司令部改為河北游擊軍,部隊也擴大到3個師零12個路。
1938年1月末,路西整訓部隊返回冀中,收編地方游擊隊,爭取聯莊會門武裝,進行擴大整編部隊,人民自衛軍編成12個團,即第1、2、3、4、5、6、7、8、9、特務團、獨立1團、獨立2團,另有回民幹部教導隊等部,總兵力約3萬人。其中含有原691團成分的團隊有6個,分別是:
新第1團——以原第1團團部、第1營和第3營組成。
新第2團——以原第2團團部、第2營和第3營和游擊軍第2路組成。
新第3團——以原特種兵團為基礎改編。
第4團——以原第2團第1營和游擊軍第3路擴編組成。
第5團——以原第1團第2營和義勇軍第5支隊為基礎,解決張八部編成。
特務團——以原特務營為基礎,解決高建勛部編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