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縣第一中學

華亭縣第一中學

華亭縣第一中學創建於1937年10月15日。占地231畝,建築面積75739.26㎡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現校區地處縣城中心地帶,被命名為“花園式校園”。學校現有教職工296名,教學班60個,在校學生2988名。現任校長趙萬田。副校長李文俊,王成,蒲惠英,郭鳳岐。總務主任竇安平。團委書記張海軍。 學校現有400米標準化塑膠運動場和師生集會廣場 各1處,科技信息樓1棟,教學樓3棟,實驗樓1棟,學術報告廳4個,配有理、化、生實驗室28個,通用技術實驗室和歷史、地理專用教室5個,圖書館藏書6萬餘冊,師生閱覽室4個,可滿足教育教學需要。生活區設有男生宿舍樓2棟,女生宿舍樓1棟,三層綜合服務樓1棟,可滿足全體學生食宿需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華亭縣第一中學
  • 英文名:The first middle school of Huating County
  • 簡稱華亭一中
  • 校訓:養正俟實
  • 創辦時間:1937年10月15日
  • 所屬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甘肅省平涼市華亭縣
  • 類別:公立高中
  • 學校類型:高級中學
  • 學校屬性:省級示範性高中
  • 主要院系:高一,高二,高三
  • 主要獎項:省級示範性高中,十佳文明學校,市級文明單位
  • 現任校長:趙萬田
  • 總面積:83392平方米
  • 學校負責人:趙萬田
辦學規模,特色,辦學歷史,辦學成果,校長寄語,學校領導,校園環境,

辦學規模

學校以爭創全省50所示範性高中為目標,始終突出“團結、勤奮、求實、創新”的八字校訓。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學校發展力求“全面+特色”,按照“面向未來,提高素質,面向全體,全面發展,立足實際,培養人才”的思路,開創新業績。學校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尤其是2000年高考,創立了建校以來的最高紀錄,上線126人,占參考人數的48.6%。文理兩科10門學科中,有7門學科進入平涼地區八所重點中學前三名之列,應屆生錄取率居地區第三名。1993年以來,學校曾先後榮獲地、縣級14次嘉獎,兩次被命名為“甘肅省教育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學校負責人:趙萬田
郵編:744100
地址:甘肅省華亭縣

特色

華亭一中經過70多年的發展,學校辦學特色進一步鮮明。尤其是2001年以來,在縣委、縣政府的“辦大教育和教育強縣”的思想指導下,學校按照全縣開展“一軸兩翼”工作精神,以“建省級示範性高中,創建隴上名校”為目標,秉承“師生成功、學校發展、社會滿意”的辦學理念,大力弘揚“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永不滿足,敢於成功”的一中精神,全面實施成功教育,積極地開展課堂教學改革,不斷推行精細化管理,全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學生學法指導和習慣培養,學校發展有了新的突破。學校由2000年高中招生200人增加到2014年的1000人,比2000年增加了5倍多,為全縣國中畢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就讀做出了貢獻。從整體改革實驗到差異教育的研究從二級循環活動的嘗試到創新教育的思考以及網路環境下教學模式的探索,捕捉著現代教育最敏感的話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學校一貫堅持“品牌、質量、服務”的意識,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以一流的教育質量樹立了自身的品牌形象,贏得了社會的讚譽,是老百姓心目中最好的學校之一。

辦學歷史

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廢料舉制度,綜文武試途改儀山書院為官立高等國小堂,校址在原華亭一中校門內外小廣場。1927年春,縣長王玉堂招集各鎮學紳開教育行政會議,期間籌措大洋2600元,令幸邦隆、王化行等督修新城一高新校,其址即今華亭一中現址。1928年,匪旱交困,物資價昂,工程資費告罄,校工未成。時縣長張文泉又就地籌補大洋2800元資助一高新校,禮堂功程,一高規模設備遂為全縣之冠。
自1904年(清光緒三十年)始,至1937年10月15日(民國二十六年)至,新城高小歷時33年,其間,校址延伸發展至現華亭一中所在縣城西北隅高地新城處,且漸次修建禮堂、講堂、前後齋房,補葺頭門、勸學所等,使新城高小的校舍、設備、規模成為全縣之首,為日後學校的改建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新城高國小制三年,所習學科為修身、國文、地理、歷史、格致、算術、農業、商業、英文、體操、圖畫、唱歌、手工等。學校規模不大,1914年有學生50名,教師3名。新城高小的33年歷史,培養出了諸如1927年就讀該校後任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的周仁山等卓越的黨和國家領導人。
從1937年10月建校,到1949年7月華亭解放,歷時12年,屬學校的草創時期。誕生於抗日烽煙中的華亭縣立初級中學,在國家維艱、資財匱乏、師資奇缺的情況下得以發展,主要得力於地方賢達,軍政官員乃至普通民眾的踴躍資助,得力於首任校長陳筮復先生的殫精竭慮及繼任校長馬雲海先生、尚崇古先生嚴謹民主的治學治校作風。華亭縣立初級中學草創時期的12年,為華亭一中的不斷發展儲蓄了良好的歷史積澱和光榮傳統,是華亭一中開創輝煌未來的寶貴財富。1956年,劉毓鳳卸任,由荊山琦接任一中校長。隨著社會主義建設高潮的到來,文教事業也在迅速發展。據1956—1957年度工作計畫,教育教學的著重點在於政治理論教育、共產主義品德教育,同時,對老師備課、編寫課時計畫,加強課堂教學,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和期終複習及成績考查都有具體細緻的要求,另外,教學研究、觀摩教學、公開教學、教具製作,及班主任工作都得到充分關注。值得一提的是國語在教育教學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視,文史教研組每周四業務學習時間學習國語一小時,在課堂上充分利用國語教學,用國語排演話劇,努力的效果是全校五分之三以上的學生能用國語提問和交談,文史老師均能用國語上課。1956年,學校附設農業社會計訓練班,2月1日開學,學員53人,47%的學員以優秀成績畢業。從華亭解放到1957年,華亭國中經過多次調整與整頓,實現了工作重點的轉移,轉變了舊的教學作風和教育觀念,教研活動蔚然成風,教職員和學生思想都比較活躍,對學習孜孜以求,異常刻苦。這期間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民眾也興起了辦學熱,投工獻料,擴建校舍,校園面貌煥然一新,學校也重視圖書儀器的購置,1953年還開展了自製教具活動。可以說,這一時期的華亭一中是在新的社會情景下更加完善,不斷發展的時期,她完成了新的歷史時期所賦予的光榮使命。
1958年,學校易名為“甘肅省華亭縣第一中學”。同年12月華亭縣併入平涼市,學校又易名為“平涼市第四中學”,是年招收一個高中班,四個國中班,學生共269名,教職工16人。“大躍進”運動對華亭一中的衝擊很大。學校上下高喊著:“學生即工人、農民,農民、學生即工人”的口號,參加了大煉鋼鐵的活動,並組織學生參加夏收和秋收,學校大力開展勤工儉學活動,於1959年3月辦起大灶,辦起飼養場,據1960年12月《平涼四中大辦農牧場規劃》記載,學校共有土地858畝,人均1.25畝,種植各種糧食作物403畝,收穫糧食30332斤,各種蔬菜190畝,共產486200斤,繁殖豬201頭,羊85隻,雞63隻、蜂8箱,牛7頭。還辦起了木工廠、石灰廠、土坯廠、紡織廠、土化肥廠。1960年甘肅省省長鄧寶珊為學校發給“勤工儉學先進單位”獎旗一面。學校還附設漢語拼音訓練班、業餘農業技術班,這一時期學校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深入進行以農業生產為基礎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勞動改造,大辦農業,大搞勤工儉學,當時傳唱者這樣一首《勤工儉學歌》:“感謝黨的領導強,總路線閃閃射金光,教育方針凱歌奏,勤工儉學花正芳,教學園中飼養場,衛生積肥蔬菜香。”當時師生均無法保證正常的教學和學習活動。1959年的反右傾鬥爭,又有6名教職工受到輪番批鬥,教學質量降到解放後的最低點。
1962年,平涼市和華亭縣分家,恢復“甘肅省華亭縣第一中學”稱謂。學校成立黨支部,由郭永茂擔任支部書記,全面領導學校工作,1963年,進行了規模較大的基礎課摸底調查工作,涉及基礎學科語文、俄語、數學,本次調查採取了邊調查、邊研究、邊小結的方法,發現了問題,總結了經驗,收效甚大,對以後的改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創造了有利的重要條件。隨後出台了《華亭一中關於在語文和數學兩科進行精講多練試點工作的安排意見》和《華亭一中關於改進教學方法減輕學生負擔,提高教學質量的安排意見》兩項政策,教學方法有了改進,教學質量開始上升。到1964年-1965年度,學校強調力求克服“滿堂灌”的注入式教學,提倡和普遍開始貫徹啟發式教學思想,學校解除了束縛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種種清規戒律,學生的學習負擔減輕了,學習主動性開始調動起來了,學習效果亦有所提高,當時高國中共9個班,學生301名,來自陝、甘、晉、冀、豫、川、蘇等地;教職工33人。1965年,根據毛主席春節講話精神開展了教育革命,進行了教育改革,精講多練與講練結合成基本教學方法。然而就在學校各項工作開展重新步入正軌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華亭一中再次被拖進了浩劫。“文革”十年,華亭一中遭受了重創。學生造反,教師受害,校舍破敗,設施竊失,學校行政管理機構慘遭衝擊。“文革”使幾代人經歷無數艱辛而創建的學校遭受了莫大的損失。雖然也曾一度恢復教學秩序,但歷次運動華亭一中均不能倖免,使學校走過了一段艱澀而曲折的路途。“文革”結束,華亭一中終於從十年的嚴冬中走了出來,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
從1977年到2001年這四分之一個世紀中,華亭一中的教育事業經歷了一個在艱難中起步,在改革中發展的歷程,為進入新世紀後的跨越式發展夯實了基礎,蓄足了勢頭。為了適應招生規模逐漸擴大的需要,學校在硬體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小到圍牆、校舍的維修,大到樓房的建設,學校的面貌變化較大。1996年10月,華亭一中被縣教育局命名為全縣第二批“三園式”學校。在基建項目方面,1990年前,建成兩幢教工宿舍樓,一幢教工家屬樓;1992年8月,教學實驗南樓竣工;2001年9月,信息樓竣工;自1995年至2001年,先後還有三幢教師住宅樓完工。從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開始,學校在實驗、電化教學、藝術、圖書等方面逐步添置了大量的設備和資源,教學條件大為改善。為了改善辦學經費窘迫的局面,學校除了採取多方籌資的辦法外,還積極走勤工儉學的道路,於1986年辦起了印刷廠,並於1993年5月連同木器廠、建材廠、餐巾紙廠等其它幾個實體合併成立了“華亭縣通達實業公司”,到1999年,公司的產值超過了10萬元,不僅解決了部分教師家屬的就業問題,而且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1994年8月至2001年5月,楊發榮同志擔任校長,張興、張永鋒擔任副校長。其間,特別注重了教學常規的完善和落實,學校的正規化科學化管理步上了新台階。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後,一中的高考升學人數基本穩定。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升學率,學校建立並完善了質量目標管理制,加強了領導“包級包組制”;制定了“一年高考三年抓”的基本策略,繼續實行章節過關、單元過關、年段過關的責任制,抓質量形成的過程。根據高考制度的變化和現狀,積極參加省地高考研討會、信息發布會,並在校內召開高考動員會、研討會,制定複習方案,落實任務,進行質量分析。1992年,學校還把1992—1993學年度確定為“教育質量年”。另外,特別注重小三門的高考指導和訓練工作。通過以上措施,學校的高考組織工作、複習工作逐步趨於制度化、科學化。1991年,考取大中專的人數回升到76人,為第二個高峰年。1999年,高考上線52人,錄取89人,為90年代最高峰。
1999年11月,學校根據《華亭縣教育發展六年(2000—2005)規劃(草案)》的精神,制定了一中新世紀跨越式發展的總目標和構想。2000年,華亭一中高考上線首次突破百名大關,達到124名,升學率48.06%,其中重點本科11名,一般本科29名,大專84名,當年實際錄取154名,錄取率達59.69%,為新世紀學校的高考創造了一個開門紅。2001年,又是一次更大的跨越,高考上線172人,上線率達69.64%,錄取236人,錄取率達95.55%,為此之前歷屆之最。
在25年的高考中,華亭一中進入全區(市)八所重點中學前三名的優勝學科超過30科次,創造了語文、物理、化學、政史、體音美等優勢學科,受獎年學科平均占高三學科的40%左右。同時,國中的教學質量和會考成績也在強勢中快速發展,到1997年,初三畢業會考全科合格率達64.4%,居全縣19所中學第一名,其中語文、數學、化學、英語四科的及格率分別為92.8%、88.5%、95.8%、75.5%,均在我全省同學科前三名。其後,一中歷年初三統考基本保持了全縣前三名的領先地位。進入新世紀,華亭一中以她全新的面貌展現在全縣人民面前,也進入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發展的新歷史時期。
2013年3月,華亭一中整體搬遷到投資1.8億元,按照省級示範性標準一次性修建的占地231畝、建築面積75739.26㎡的新校區。現校區地處縣城中心地帶,遙對九龍山,背依皇甫,松柏成蔭,花木競秀,碧草如茵,景色秀麗,環境幽雅,視野開闊,布局合理,校舍標準美觀,被命名為“花園式校園”。學校現有教職工296名,教學班60個,在校學生2988名。學校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優秀班主任1人,全國百名高中班主任之星1人,省“園丁獎”獲得者8人,隴原名師1人,省級骨幹教師9人,省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個人1人,省級青年教學能手6人,省級優秀班主任1人,市級優秀教師5人,市級先進工作者1人,平涼名師3人,平涼市師德先進個人1名,市級骨幹教師38人,市級優秀班主任5人,市教育系統創先爭優先進個人1人,平涼市“222人才”3人,華亭縣“222人才”9人。

辦學成果

省級示範性高中
十佳文明學校
市級文明單位
平涼市示範性獨立高中

校長寄語

“舟大者任重,馬駿者遠馳”。教育被人們不斷地記起而且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它具有永恆的意義。獨立與思考,學術與精神,自由與思想,理想與信念,“真”在教育,“實”起尊嚴。我們應該堅定“全面發展、個性突出的陽光學子”培養目標,從學生成長出發,一切著眼於學生終身學習、生活和教育,秉承“養正俟實”校訓,踐行“師生成功,學校發展,社會滿意”辦學理念,發揚“崇尚一流,追求卓越,永不滿足,敢於成功”一中精神,牢固樹立政治意識、人本意識、大局意識、法制意識、精品意識、服務意識,堅守良知和使命,保持豁達與寧靜,走“隊伍固本,課程育人,文化塑魂”特色之路,以全球視野、家國情懷,融科學與人文精神,引知識之泉,叩心靈之門,啟智慧之鎖,塑造一個個充滿希望與夢想的生命,讓學生擁有成長的尊嚴,體味成功的喜悅。

學校領導

趙萬田(總支書記、校長):主持學校全盤工作。
高愛(總支副書記):主管黨建、紀檢工作,包抓2014級,協助張海軍包抓數學學科組。
蒲惠英(副校長):主管工會、婦女計生工作。
王成(副校長):主管總務後勤、財務審批、校產管理及環境文化建設等工作,分管總務處、綜合辦公室,包抓2013級和政史地學科組。
郭鳳歧(副校長):主管學校教學工作、人事安排、課程建設、教育教學研究、學籍管理、招生考試及學校文化建設工作,分管教務處、教育教學研究室,包抓2015級和語文學科組。
李文俊(副校長):主管德育、安全、體育衛生、學生資助及綜合素質評價等工作,分管政教處、團委、學生會,包抓2014級和體音美學科組。
竇安平(總務主任):主持總務處工作,負責消防安全、餐飲安全、學校基建、物品採購和對外接待工作。
李俊文(教務副主任):主持教務處工作,負責教師常規管理、課程安排、學籍管理、招生考試等工作,包抓2013級和物理學科組。
魏志軍(政教副主任):主持政教處工作,負責德育工作、宿舍管理、門衛安全、校園衛生、學生資助及綜合素質評價等工作,包抓2015級和英語學科組。
趙金瑞(綜合辦公室主任):主持綜合辦公室工作,負責黨務工作、行政辦公、信訪接待、宣傳工作、檔案資料及儀山書院管理,辦理校長室安排的工作。
周鵬(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主持教育教學研究室工作,負責課堂教學改革、教學及高考研究與指導、校刊編輯等工作,包抓2013級和生化學科組。
蔣羅明(教務副主任):協助教務副主任管理教務處日常工作,包抓電教學科組。
張海軍(團委書記):主管團委和學生會工作,協助政教副主任管理政教工作,包抓數學學科組。
趙彥斌(總務副主任):協助總務主任管理總務處日常工作,全面負責思源閣管理和校辦印刷廠工作。

校園環境

現校區地處縣城中心地帶,遙對九龍山,背依皇甫,松柏成蔭,花木競秀,碧草如茵,景色秀麗,環境幽雅,視野開闊,布局合理,校舍標準美觀,被命名為“花園式校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