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思想

佛陀入滅後,佛弟子對佛陀的懷念,充分表現在對佛陀遺體、遺物、遺蹟的崇敬。佛陀的偉大崇高,從十二分教中,“本生”、“譬喻”、“因緣”的主要內容,可以一覽無遺。其中,“本生”的經典是在敘說佛陀過去發心、修行、成佛的因緣與故事。佛陀在過去無量無數劫的生死中,常以犧牲、利他的精神行菩薩道,以無上菩提為修行目的,所以稱為“菩提薩埵”( bodhi-sattva ),簡稱“菩薩”。佛弟子最初只以解脫生死煩惱而證入涅盤為最高理想,但因為對佛陀的崇高景仰,感受到佛陀度眾心愿的遠大,所以興起效法之心,這就造成深遠的影響,開展出嶄新的大乘佛教的境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菩薩思想
  • 舉例:舍利弗、須菩提、阿難等
  • 表現在:對佛陀遺體、遺物、遺蹟的崇敬
  • 開展出:嶄新的大乘佛教的境界
部派佛教時期,大眾部受到阿難的影響極深。阿難是一位重視僧團的和合,多聞而不拘於小節小戒,珍惜福德,且尊重女性的大德;他這種寬容的風格,無疑的已蘊含後來大乘佛法大悲利他的精神。後來大眾部在東方盛行,又轉移至南方。這一支東方系的佛教在逐漸發展中,成為大乘佛法興起的主流。
從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之間,有許多“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的大德出現。佛陀時代,佛教有豐富的史料流傳下來;阿育王時代也還留下不少;但如重經法的大眾部系,所留下的人與事的記錄,便寥寥可數了。這其中關聯到一些“內秘菩薩行,外現聲聞身”的大德弟子的特殊精神,使部派佛教演進到大乘佛教。
大乘佛法的興起,與無量佛及菩薩思想直接相關。遍住十方、現在的佛與菩薩,已成為佛弟子的信仰核心,引發修學菩薩道的熱誠,大乘佛法也因而普遍傳揚開來。如阿彌陀佛、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不但是家喻戶曉的佛菩薩,更是大乘信者的信仰對象。
初期的大乘經典說到十方現前的佛與菩薩時,此世界的說法主還是佛陀,參與問答的當機者也只有聲聞弟子,如舍利弗、須菩提、阿難等。後來,有文殊、維摩詰等,發願助佛教化,因此成為娑婆世界中的菩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