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

菟是一個漢字,有“於菟”(wūtú)∶古代楚人稱虎為“於菟( tú)”,菟裘(地名。在今山東省泗水縣),菟(tù)絲植物名等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菟
  • 讀音:tú,tù
  • 部首: 艹 
  • 部首筆畫:3
基本信息,讀音,部首筆畫,詳細解釋,古籍解釋,

基本信息

讀音

【拼音】: tú,tù。

部首筆畫

【部首】: 艹 ,【部首筆畫】: 3 ,【總筆畫】:11。

詳細解釋

——“於菟”(wūtú)∶古代楚人稱虎為“於菟”。菟裘(地名。在今山東省泰安東南樓德鎮)。
另見tù。
tù 形聲。字從艹從兔,兔亦聲。“兔”意為“彈跳”、“跳起”。“艹”與“兔”聯合起來表示“一種自己沒有根的草,靠跳起附著在別的植物身上寄生存活”。本義:無根的寄生草。
【名】
菟絲。植物名。藥草稱“菟絲子”。蔓生,莖細長,纏絡於其他植物上。花淡紅色。子可入藥〖dodder〗。如:菟丘(即菟絲。俗稱菟絲子)。
通“兔”〖rabbit〗。
見菟而顧犬,未為晚也。——《戰國策·楚策》
厥利維何,而顧菟在腹?——《楚辭·屈原·天問》
楚王佩玦而逐菟。——《淮南子·汜論》
又如:菟苑(即兔園。漢文帝兒子劉武(梁孝王)的園囿)。
另見tú 。
菟絲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莖細長,常纏繞在豆科植物上,對農作物有害。秋初開小花,子實入藥。
於菟〕古代楚人稱虎為“於菟”。
菟裘〕古地名,在今中國山東省泰安東南樓德鎮;古代借指退隱者的居處。
玄菟〕古郡名,漢武帝置。郡治於瀋陽附近,轄境相當我國遼寧東部及朝鮮鹹鏡道一帶。後亦泛指邊塞要地。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菟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湯故切,音兔。《玉篇》菟絲,草名。《山海經注》菟丘,菟絲也。
《爾雅·釋草》蔩,菟瓜。《注》菟瓜似土瓜。
《本草》菟葵,苗如石龍芮而葉光澤,花白似梅。
《急就篇注》伏苓一名伏菟。
與兔通。《楚辭·天問》厥利惟何,而顧菟在腹。《前漢·賈山傳》上覆飛鳥,下不見伏菟。
《集韻》同都切,音徒。楚人謂虎為於菟。
《韻會》飛菟,神馬名。
《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注》菟裘,在泰山樑父縣南,魯邑也。《前漢·地理志》𤣥菟郡。
《潛夫論》菟裘,嬴姓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