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葉薯蕷

菊葉薯蕷

菊葉薯蕷(學名:Dioscorea composita Hemsl.)是薯蕷科薯蕷屬植物。多年生纏繞性草本。地下莖有的形如掌狀,有的棒狀迭生;外皮粗糙,黑褐色,分背腹兩面;根系完全布於腹。塊莖上有芽眼,肉眼難以識別。地上莖圓形肉質,直徑0.4-0.7厘米。葉為單葉互生;葉連柄長25-30厘米、寬10-15厘米;主脈突起11-13條;葉面皺摺或平滑,心臟楔形或卵圓形或橢圓形漸尖成尾狀;葉柄紫色,或淺或深;葉終年常綠。

原產於墨西哥。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雲南省試種成功。適宜生長於海拔1000-1500米,年平均氣溫25-27℃,年相對濕度86%,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的地區。

菊葉薯蕷皂素含量較高,其皂素含量是同等重量盾葉薯蕷的兩倍,是一種提取皂素合成其它皮質激素的重要原料。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產地生境,繁殖方法,圃地準備,插條選擇,扦插方法,栽培技術,苗期管理,選地整地,選苗栽植,田間管理,採收,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地下莖有的形如掌狀,有的棒狀迭生;外皮粗糙,黑褐色,分背腹兩面;根系完全布於腹面,非常發達。老塊莖不乾癟萎縮,新塊莖在老塊莖上繼垂直向下生長。新的塊莖幼嫩黃白色;塊莖上有芽眼,肉眼難以識別。地上莖圓形肉質,直徑0.4-0.7厘米,呈左旋性纏繞,具有棱狀和斑點狀紫色。為單葉互生,全緣、心形;葉連柄長25-30厘米、寬10-15厘米;主脈突起11-13條,基出,側脈網狀;葉面皺摺或平滑,心臟楔形或卵圓形或橢圓形漸尖成尾狀;葉柄紫色,或淺或深;葉終年常綠。

產地生境

原產於墨西哥。20世紀70年代引入中國雲南省試種成功。分布區海拔1000-1500米,年平均氣溫25-27℃,年相對濕度86%,年平均風速0.81米/秒,年光照時數1600-1900小時,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太陽輻射總量1300千卡的地區最適宜生長。

繁殖方法

圃地準備

育苗場地:菊葉薯蕷的育苗可選擇在普通大棚內進行,棚內需用90%的黑色遮陽網遮蓋,夏季大棚四周也需用黑色遮陽網圍住,冬季可取掉,同時換上薄膜用於保溫保濕。
育苗穴盤:選用50孔的黑色PS材質育苗穴盤作為扦插容器,穴盤長度為53.5厘米,寬度27.5厘米,高5厘米,穴盤內裝滿配製好的基質。
育苗基質:育苗基質採用泥炭、河沙及珍珠岩進行混配,一般的配製比例為1份的珍珠岩加2份河沙和6份泥炭(以體積比計算),混配好後均勻填充到穴盤內,將穴盤整齊排列在地面,噴水濕透待用。

插條選擇

選取當季生長的枝條,在剪取插條前7-10天對采穗圃的種苗進行摘心,抹去頂芽,同時噴施葉面肥,促使葉片健壯。選擇生長健壯,葉片深綠,半木質化的硬枝條,枝條粗細為1-2厘米為宜,以一葉一節作為1個插條,節長為4-5厘米,葉節下部留1厘米,同時剪去葉的1/2和過長的莖。取剪好的枝條,將其基部理齊,用橡皮筋以100個為1綑紮好,以便計數和浸泡藥液,將剪好的每捆枝條下端在生根劑中浸泡10m in後取出,即可扦插到準備好的穴盤內。

扦插方法

中國廣東地區每年的4-11月份扦插成活率較高,其他時間也可扦插,但由於溫度過低,種苗生產緩慢導致成活率較低。菊葉薯蕷的扦插需要在大棚或有避雨設施條件下進行,將用生根劑處理後的插條插入穴盤基質2厘米深,每1孔插入1個枝條,每個穴盤內枝條的扦插方向要一致,葉面向上,排列整齊。扦插後要及時用90%的黑色遮陽網進行遮蓋,同時控制苗床濕度在85%左右,扦插後10天左右在基部芽口處可見白色小點,15天左右有新根長出,1個月左右有嫩芽發出,2個月後根部可見1厘米左右粗的塊莖,一般70-80天后種苗即可出圃。

栽培技術

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水分管理主要是防止插穗蒸騰失水,補充基質水分不足。可以通過地上部分遮蔭、覆蓋、噴霧等方法減少和補充水分蒸騰。剛剛扦插完後可採用自動間歇噴霧裝置保持水分平衡,扦插後1個月內保持濕度在90-95%。
溫度控制:菊葉薯蕷屬於喜溫植物,最適生根的溫度是25-30℃,夏季扦插和秋季扦插溫度較高,需通過遮蔭降溫、噴水降溫等使扦插溫度達到適宜狀態;春季和冬季扦插時溫度較低,需要注意保溫。
施肥管理:插穗從基質吸收水分和養分,也可進行根外施肥,菊葉薯蕷的育苗主要通過根外追肥來補充養分。扦插後每間隔5-7天可用0.1-0.3%濃度的三元複合肥噴灑葉面,對加速生根有一定效果。

選地整地

選地:種植菊葉薯蕷的地塊應選擇光照較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透水性強、保水排水條件好的平地和緩坡地,土壤pH值5.5-6.5為好。
整地:根據菊葉薯蕷的生長習性,在栽種前應挖種植溝,寬、深不能少於60厘米×70厘米。挖好種植溝後,回填時每畝用農家肥2噸、雜草1.5噸、磷肥100-150千克、複合肥50千克混合拌勻,按層肥一層土進行回填。回填完後,原來的溝變成定植畦,畦高20-30厘米,以便於雨季排水。

選苗栽植

選苗:種植的菊葉薯蕷種苗一般由組織培養或扦插育苗而得,其種苗塊莖的大小、品質好壞直接影響栽植後的成活率及產量。在種苗選擇時應選有塊莖,且塊莖粗0.5厘米、長2厘米以上的種苗種植較好,只有鬚根無塊莖或塊莖較小的種苗不宜用作種植。
定植:一般以雨季6-8月為好,每畝定植1000-1200株,株行距為50-100厘米,定植深度5-10厘米。根莖接合部入土即可。定植後澆1次定根水,定根水應澆透澆足。

田間管理

水分:菊葉薯蕷在定植後對水分的要求特別高,特別是在定植後的第一年,此時苗較小、較弱,所以必須保證土壤濕度,如土壤過乾會限制小苗生長。
中耕除草:菊葉薯蕷定植後,由於對土壤濕度要求較大,雜草的生長也相對較快,要求及時清除雜草,力求使菊葉薯蕷苗不受雜草的影響。
搭架:菊葉薯蕷為多年生纏繞性草本植物,藤蔓較多,且終年常綠。因此,搭架否對產量和含量影響較大。所以在種植時必須進行搭架栽培,以便於耕作管理,同時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產量。搭架一般在定植滿2個月以後,藤蔓開始有纏繞能力時進行,架高2米左右,搭成水平式棚架。
施肥:由於菊葉薯蕷在定植後的第年定植苗較小,長勢較弱,在定植後50天即可追施一定數量的氮肥。追肥以薄施、勤施為好,一般畝施尿素10-15千克,每隔20天施1次,連施2-3次。第二三年可根據土壤肥力及薯蕷苗的長勢追施一定數量的氮、磷、鉀含量不少於10%的複合肥。

採收

菊葉薯蕷在種植3年後即可採收,採收時間一般是在冬季植物進入休眠後進行。最好選擇晴天採收,將薯塊挖起並洗淨泥沙後即可交售。

主要價值

菊葉薯蕷皂素含量較高,其皂素含量是同等重量盾葉薯蕷的兩倍,是一種提取皂素合成其它皮質激素的重要原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