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定森

莫定森

莫定森(1900—1980),農學家、農業教育家、稻麥專家。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對浙江改良稻麥品種,發展雙季稻,擴種冬季作物,大幅度增產糧食,培養人才,並在浙南山區堅持抗日戰爭,有過重大貢獻。五十年代對南方水稻實行“三改”,六十年代為高寒地區培養稻作人才,選育耐寒、高產稻種,奠定了我國北疆大規模發展水稻生產的基礎,退休後又為江南發展麥稻稻三熟培育出特早熟小麥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莫定森
  • 別名:茂如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四川省廣漢市
  • 出生日期:1900年12月18日
  • 逝世日期:1980年5月21日
  • 職業:農學家、農業教育家、稻麥專家
  • 畢業院校:里昂大學
  • 主要成就:改良稻麥品種
  • 代表作品:實用植物學(1929,中華書局); 特用作物學(1934,上海黎明書店)
生平,貢獻,培育良種提高複種,建議南方稻區改革,從不消沉,簡歷,主要論著,

生平

莫定森,號茂如。幼年在農村生活,對農民終年辛苦,收入不多,生活貧困,感受較深。青年時期抱有興農富國的大志。1919年中學畢業,適有留法勤工儉學的機會,先在成都留法預備學校學習,並以優異成績考人上海震旦大學法語預科,1920年冬出國,1924年畢業於法國蒙伯里農業專門學校,1927年在里昂大學得理科碩士。他在法國勤工儉學期間,與徐特立向警予以及蔡元培的兒子蔡無忌等交往,追求進步。
1927年春回國,獻身於中國農業建設和農業教育事業。先在廣西實業研究院任技師,同年10月至1939年9月任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副教授、農藝系主任,並一度兼上海勞動大學農學院教授。在中大任教時,他首先採取品種間雜交方法,利用美國白皮小麥與當地農家品種雜交,選出小麥新品種,與趙連芳馮肇傳一同被譽為稻麥棉三柱石。他還曾將小麥與大麥雜交,獲得小麥顯性的雜交一代,實現了前人認為不可能的事,可惜因發生學潮,材料被毀,沒有看到後代分離,成為憾事。在此期間,結合教學需要,著有《實用植物學》、《特用作物學》和《麥作學》。
從1932年9月開始一直到1949年10月,長達17年多時間,堅持在浙江省工作,歷任浙江省農業改良總場稻麥場主任、稻麥改良場場長、浙江省農林改良場副場長、浙江省農業改進所所長併兼抗戰大學(後改為英士大學)農學院院長等職。30年代中期,在杭州首批育成純系粳稻高產品種,當即組織力量,在杭、嘉、湖地區各縣設立純系稻實施區,進行大面積推廣;又在上虞五夫分場選出雙季稻搭配的早晚稻品種及栽培技術,在寧、紹、金、台地區一些縣設立雙季稻推廣區,進行大面積推廣。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杭州淪陷,浙江大學農學院西遷貴州湄潭,農學界人士也紛紛離開浙江,跑到大後方去。他卻堅持在浙南山區,克服種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建立浙江省農業改進所,並為培養急需人才,創辦抗戰大學農學院。
浙江省一向嚴重缺糧,抗日戰爭期間,產糧區多為敵軍所占,供應更為緊張。莫定森除繼續推廣稻麥新品種和擴大雙季稻栽培面積外,更把主要力量放在利用冬閒田,擴種冬季作物,做到大幅度增加糧食生產,緩解軍糈民食、渡過難關,發揮極其重要作用。抗戰時期執掌浙江省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擔任政務院委員的愛國人士黃紹竑,曾讚譽莫定森為“抗戰無名英雄”。
杭州解放前夕,浙江省政府建設廳逼令他將浙江省農業改進所遷往台灣,並限期先把重要設備物資運走,莫採取敷衍拖延,將一些次要物資裝箱起運,把貴重儀器設備和試驗材料隱蔽起來,緊急關頭避居到靈隱寺附近友人處,直待杭州解放才回去,表現他追求光明,一心向著人民、向著共產黨的高貴品質。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莫定森調任首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糧食生產司副司長。對我國50年代初期,能以最快速度消除長期戰爭創傷,恢復農業生產,在推廣良種,提倡密植,防除病蟲害等科學技術上發揮重要的參謀策劃作用。1953年9月,農業部機構調整,改任農業生產總局農業副總技師兼稻作處處長,他深入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各地,認真進行調查研究,總結各省水稻方面的科研成就和民眾生產經驗,提出水稻“三改”建議,為南方各省大幅度增產糧食發揮了重大作用。
1957年被錯劃為“右派”,於1959年1月下放黑龍江省任東北農學院農學系副教授。為東北農學院開闢稻作專業,培育寒地水稻品種,改進水稻栽培技術,培養高級稻作技術人才,為後來我國北方大面積發展水稻生產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970年“文化大革命”中被迫退休,離開哈爾濱,在浙江紹興柯橋區華舍村落戶,又為江南發展“麥稻稻”新三熟制,花了7年時間在農民自留地上培育出極早熟小麥品種。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右派”冤案得到徹底平反,先被選為紹興縣農學會名譽理事長,並被邀出席浙江省科學大會。農業出版社聘請他擔任《中法農業辭典》編審,農業部正為他落實政策,安排他回北京定居時,莫定森先生因病不治,於1980年5月21日在杭州浙江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逝世,享年80歲。

貢獻

培育良種提高複種

培育良種提高複種,為浙江糧食大幅度增產作出創造性的貢獻
浙江人多地少,歷來是個缺糧省。30年代初有關統計材料,年缺糧不下1000萬擔。莫定森對糧食問題極為重視,執掌浙江省稻麥改良場場長職務後,網羅人才,施展抱負,採取當時最為先進的純系育種和雜交育種技術,對水稻、小麥等作物進行品種改良,並取得優異成績,30年代先後育成一批優良品種,其中水稻突出有晚粳129、130、10509;早稻302、503、504等;中稻10號;晚秈3號、9號以及適於間作雙季稻栽培的早生和晚青。小麥純系種突出的有9號、17號、933號;雜交育成的有莫字1號、105號、191號等。1935年開始,浙江省政府撥給賑災款12萬元,就浙東紹興、諸暨、蕭山、嵊縣、鎮海、上虞、餘姚、慈谿、臨海、平陽等10縣設立雙季稻推廣區,推廣雙季稻品種和栽培制度共10萬畝;浙西杭縣、海寧、吳興、嘉興、長興、海鹽及浙中義烏等7縣設立純系稻實施區,推廣晚稻129、130及中稻302共達5000畝,均取得顯著增產,1936年純系稻推廣到10萬畝,雙季稻推廣區除自行留種擴種外,又在武義等適於栽培的新區進行示範推廣面積達7萬畝。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又利用冬閒田大力擴種小麥、大麥、油菜、蠶豆、豌豆等冬季作物。杭州淪陷,浙江交通方便的大部分地區為日寇占領,莫定森主持浙江省農業改進所,跟隨戰時黃紹竑領導的浙江省政府堅持在浙南山區進行抗日鬥爭。率領編制有限的全所人員,在未被占領的各縣繼續推廣水稻良種面積共達32.7萬畝,雙季稻16.97萬畝,純系小麥38.24餘萬畝,擴種冬季作物1085.25萬畝,墾荒41.2餘萬畝,糯稻改秈稻82.12餘萬畝,估計增產糧食至少達1558.32萬擔,尚未計面上依靠民眾和行政力量推廣,按7年平均計算每年222.62萬擔,增產的部分,對於保證戰時浙江後方軍民糧食供應,增強抗戰力量發揮巨大作用。因而被譽為“抗日無名英雄”。

建議南方稻區改革

建議南方稻區單季改雙季、間作改連作、秈稻改粳稻
莫定森一生,既重視作物品種改良,也重視栽培技術和耕作制度的改革。根據他在浙江推廣雙季稻,擴種冬季作物,發展三熟制的豐富經驗和體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在農業部的工作崗位上面向全國,主抓糧食生產,首先對南方稻區作深入的調查研究,足跡遍及長江和珠江流域各主要稻區,總結各地區稻作科學研究的成就和民眾中的先進經驗,經過深思熟慮,於1954年初提出南方水稻實行“三改”的建議,得到農業部領導的同意和支持,並由他起草《關於南方稻區單季改雙季、間作改連作、秈稻改粳稻的初步意見》作為指示性檔案發給各省、地、縣,很快為各地領導和民眾所接受,改制工作在黨的領導下成為民眾運動,迅猛發展起來。1957年2月14日至21日農業部在武昌召開南方水稻改制技術經驗交流會上反映,當時南方稻區已基本上把間作稻改為連作稻,不少地區還將單季稻改為雙季稻。1956年南方稻區雙季稻種植面積擴大到11599.5萬畝(773.3公頃),比1949年增加了5200.5萬畝(346.7萬公頃),增長82.6%。湖南、江西兩省1954年雙季稻種植面積僅占全省水稻總面積的22.9%,1956年上升到52.2%。福建、廣東、廣西三省(區)也由1954年的57.8%上升到69.8%。根據當時調查材料,單季改雙季,平均可增產89%,間作改連作每畝增產稻穀從80—225公斤不等。秈稻改粳稻也取得較大效益,因為當時尚未育成矮稈稻品種,老秈稻品種植株高,既不耐肥,又不宜密植,而粳稻植株較矮、稈硬、耐肥,又比秈稻耐寒,適於早播,秈改粳每畝可增產60—70公斤。蘇北鹽城、興化等縣比種秈稻增產50%還多。1955年長流域秈改粳面積147萬畝,1956年猛增到1095萬畝。國50年代中期的水稻“三改”,使雙季連作稻由偏南的緯28度,擴展到沿長江的北緯32度,同時也使莫定森在浙省稻麥改良場和農業改進所主持育成的優良稻種在同緯度各省得到普及推廣。如早秈503,1956年浙江各地種植達30多萬畝,高產單位平均畝產達844斤,估計增產糧食4300斤;1955年引到安徽,1957年在皖南一帶擴至70多萬畝;958年湖北約達3萬畝,比當地早稻增產11.4%—12.6%。秈3號,被四川用作連作晚稻,由1955年的70多萬畝,956年激增至1000多萬畝;晚秈9號也在四川、江西等省大引用,特別是晚粳10509,由於抗逆性強,施肥條件不高,比一些秈稻品種顯著增產,成為連作晚稻的搶手品種。1956年江栽培面積達到266萬畝,成為嘉興、寧波、建德、金華等地主栽品種,湖北代替了當地黃毛粘、黃米冬粘等品種,占到季晚稻的65%。江蘇、安徽、湖南、四川、雲南等省不完全統,1958年推廣面積超過1600餘萬畝。此外,晚釉浙場3號,四川達縣、內江、南充等地區達到1000多萬畝,比當地品種產15%以上。江西的南昌、上饒200多萬畝,湖南、福建也種植,增產幅度在10%26%。浙場9號也被各地廣泛採用,1958年在四川瀘州、江津兩地就有220萬畝。
水稻“三改”為我國大幅度增產糧食,發揮了歷史性的重大作用,是莫定森一生對我國農業的主要貢獻。

從不消沉

順境逆境都能不失時機地進行工作從不消沉
莫定森在主持全面工作時,能考慮方方面面,照顧全局,發揮各方面專家才能,把事業推向前進;在身處逆境時,能安心搞自己的專業,發揮自己的專長,不讓時間白流,是一個能上能下的楷模。他在浙江主持稻麥改良場工作取得突出成績,1936年浙江省建設廳長伍廷颺器重他的才幹,把農業科技事業單位統一組成農林改良場自兼場長,讓他擔任副場長,主持全面工作。他對已有的林業改良場、棉業改良場、蠶業改良場、稻麥改良場和植物病蟲防治所(原昆蟲局)、土壤調查所等機構加強管理,發揮優勢外,並考慮到發展浙江名特優產品的需要,在平水增設茶葉改良場、黃岩建立園藝改良場(以研究無核少核蜜桔為中心,抗戰期間日本人把它的無核材料拿走,稱為溫州蜜桔)、金華建立家畜保育所(以研究發展金華兩頭烏豬為重點)。還延攬一批著名專家主持工作,有葛敬中、馮肇傳、王啟虞、馬壽微、邵亮熙、何尚平吳覺農吳耕民何正禮、彭起、汪呈因、王寅生等,顯示他對浙江農業改進事業的雄心。1937年2月浙江政局變動,黃紹竑、伍廷颺調湖北,朱家驊、王微來浙,把農林改良場撤消,許多專家紛紛離開,他回到稻麥改良場繼續他原來的工作。當年冬天杭州淪陷,他不顧個人的安危,繼續留在浙江前線沒有去大後方。後來,黃紹竑、伍廷颺又從湖北調回浙江,任命他為浙江省農業改進所所長,他就在浙南山區松陽縣城外的太保廟裡,網羅人才,集聚力量,重新建立農業科研機構;又由於人才嚴重流失,許多工作開展不了,就創建抗戰大學農學院,兼任院長,把發展糧棉生產、改進蠶桑、茶葉、油桐等特產為重點的戰時農業改進事業搞得有聲有色,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
1959年莫定森被劃為“右派分子”後,降級使用,下放到哈爾濱擔任東北農學院副教授。他考慮到東北——特別是黑龍江水源豐富,低洼沼澤地多,水稻有很大的發展前途。但在此以前,東北農學院從未開設過稻作課程,在既無教材,又無資料的情況下,從頭開始建立稻作專業,開設稻作學課程,主講水稻栽培學和水稻育種學,並從建立稻作實驗室和試驗區,培養青年教師著手,開創了高寒地區的水稻引種、育種、栽培等工作。親自從各地蒐集了千餘份水稻品種材料,60年代初期選育出早熟品種“東農3006”,在黑龍江北部地區推廣面積達20餘萬畝;同時,引進“578”粳稻品種,通過鑑定和示範,在全省推廣面積達60萬畝,以後又引進“大新雪”等粳稻品種在生產上套用,均受農民歡迎。他主持的水稻育種工作,經過10多年的辛勤培育,育成了“東農4號”、“東農3069”、“東農3074”、“東農3077”、“東農3113”等一批適於高寒地帶栽培的粳稻品種。並與青年教師李兆方合作編著一套適於寒地條件的《水稻栽培學》教材,完成由東北農學院統一組織編寫出版的《作物育種學》巨著的“水稻育種”部分。後人稱讚他的是:在他被迫退休時,主動把手頭保存並經多次補充修改的講稿及蒐集積累的有關文獻資料全部完整無私地留給青年教師。東北農學院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幾經搬遷磨難,原有校址、校舍和設施都被其他單位占用。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重新建校並擴大規模,現在稻作專業的規模和教學水平已成為強項,後來成長起來的一批教授、副教授一致認為東北農學院稻作科學的基礎是和當年莫定森開創性的工作分不開的。還特別提到莫在東北提倡推廣直播稻的大壠栽培和水稻拋秧栽培等所發揮的重要作用。當時他滿腔熱情進行宣傳、講解、舉辦培訓班,親自去水稻產區進行技術指導和示範,得到各個生產單位領導和稻農的讚揚。特別令人感動的是他不顧年老體衰,一直興致勃勃地走在青年人前面,並親自參加整地、播種、插秧、去雄、授粉、田間調查、室內考種等作業。水稻試驗區設在哈爾濱市郊的香坊農場,距離學校有10多公里,校黨委規定他來去均可出車接送,但他很少要車,和青年教師一樣來去乘公共汽車,到站後再步行2—3公里,哪怕體力差中間要休息2—3次,也從不鬆懈。他每年春秋都堅持要到生產第一線去檢查指導,總結民眾經驗,尚志、海林等縣是他長期關心聯繫的稻區,每次去總是要親自下田,有時體力不支在田間摔倒,也無所畏懼,農民很受感動,讚揚他是共產黨教育出來的優秀教師,是農民的貼心人。
1970年7月“文化大革命”進入斗、批、改階段,片面認為農業院校不能辦在城裡,一律搬到農村去,工、軍宣隊藉此機會逼他退休。莫定森有一個兒子在北京礦業學院任教,以“戶口不能進北京”為由拒絕了他的要求,只得遷到他老伴原籍浙江紹興農村落戶。他住在農村,更深刻地了解到人口不斷增加,糧食更趨緊張,江南農村推行“麥稻稻”、“油稻稻”一年三熟的耕作制。由於小麥熟期晚,又易罹赤霉病,大部分種的都是大麥,不僅產量低,又沒有食用習慣,成為糧食增產的一個突出問題。為了適應江南廣大地區發展“麥稻稻”三熟制的需要,莫定森決心著手培育一種熟期早,能抗(耐)赤霉病的小麥新品種。多方向友人徵集育種材料,採取冬春小麥品種間雜交等方法,並用自己退休金,在所住的華舍村租用社員的自留地進行育種工作。一切因陋就簡,沒有解剖器,就用指甲剪和眉毛鉗代替,沒有種子袋,就用舊信封裝盛,沒有紙牌,自己找硬紙製做,並撿拾雞糞作肥料等等,7年中五易試驗場地,遇到種種誤解,解釋不通,也只得忍受下來,矢志不移地堅持了7年,終於在老伴的幫助下育成了熟期接近大麥的華麥1號、華麥3號、華麥4號、華麥6號等小麥新品種,為當地柯橋人民公社和縣農業部門採用,並作為珍貴的種質資源,於1980年送交國家作物種質資源庫永久保存。
1978年12月18日,莫定森在他78歲壽辰時曾賦詩述懷,從“為民增糧食,水稻行三改”開頭,到“老來不平凡,育種娛晚年”作結尾。的確,他一生關心民食,關心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不論處於順境逆境始終如一,矢志不移,從不消沉,都能為人民做出切實的貢獻,這是他留給我們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

簡歷

1900年12月18日,出生於四川省廣漢縣。
1919年,畢業於廣漢縣立中學。
1919—1920年,在成都留法勤工儉學預備學校和上海震旦大學學習。
1920年,秋赴法國勤工儉學,先在法國南部一中學補習法語3個月,後在克萊梭鐵工廠和巴黎一印刷廠做工2年。
1922年,春在蒙城學習蠶桑半年,畢業後轉入蒙伯里高等農業專門學校學習兩年,得農業技師學位。
1926年,畢業於里昂大學得理科碩士學位,又繼續向Beauyle教授學植物學7個月,並準備博士論文。
1927年3月,回國,在廣西梧州廣西實業研究院任技師。
1927年10月—1932年7月,任南京國立中央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兼麥作學技師,其中1929年至1930年兼任上海國立勞動大學農學院麥作學教授。
1932年9月—1937年,終任浙江省稻麥改良場場長,其中1936年8月至1937年2月任浙江省農林改良總場副場長。
1938年1月—1949年5月,任浙江省農業改進所所長,其中1938年8月至1942年7月兼任抗戰大學農學院院長(後改為英士大學農學院)。
1949年11月—1953年9月,任中央農業部糧食生產司副司長,其中951年參加中國農學會和中國科協籌會,1952年3月調回浙江受“三反”審時,任浙江省農林廳工程師兼農業處處長。
1953年9月—1958年12月,任中央農業部農業生產總局副總技師兼作處處長。
1959年1月—1970年7月,任東北農學院農學系副教授。
1970年7月21日,退休。
1980年5月21日,在杭州逝世。

主要論著

1 莫定森.實用植物學.1929年著,中華書局出版.
2 莫定森.特用作物學.1934年著,上海黎明書店出版.
3 莫定森.麥作學,1934年著.
4 莫定森.全國小麥栽培情況調查報告,1934年.
5 莫定森.小麥雜交技術,1934年.
6 莫定森.總結南方水稻地區單季改雙季、間作改連作、秈稻改粳稻的初步經驗.1955年,財經出版社出版.
7 莫定森,李兆方.作物育種學.1959年,東北農學院印製.
8 汪家瑂,莫定森.擴充浙江省雙季稻栽培區域及推廣純系品種計畫.《農業推廣》.8期,194?年.
9 莫定森.抗戰三年來浙江省農業改進工作概覽(上).農業推廣通訊.2卷1期21頁,1940年.
10 莫定森.浙江省稻麥改良與推廣.新農村2卷1期,1937年.2.
11 莫定森.抗戰三年來浙江省農業改進工作概覽(下).農業推廣通訊.2卷12期14頁,1940年.
12 莫定森.浙江省農業改進所之回顧與前瞻.農業推廣通訊.4卷12期32頁,1942.
13 莫定森.抗戰以來浙省棉業之改進與推廣.農業推廣通訊,6.5(2632),1944年5月.
14 莫定森,李兆方,崔成煥.水稻抗瘟性的遺傳和親本選配規律的初步研究.東北農學院學報.1965年第1期,P.1—P.5.
15 莫定森.水稻育種(寫於1961—1965年間).
16 莫定森,李兆方.水稻栽培學.東北農學院教材.
17 莫定森.《七年來小麥育種工作總結》.油印本,1979年7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