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縣周姑子戲

莒縣周姑子戲

周姑戲,俗稱“周姑子戲”,有時依照方言寫為“肘鼓子戲”,是莒縣人民以及周邊區域勞動人民喜愛的,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地方戲。也叫“肘鼓子”、“拉魂腔”、“拴老婆橛子”、“盤凳子”。山東其他一些地方戲曲,比如南路的柳琴、東路的茂腔、西路的五音戲都與周姑戲有著密切地親緣關係。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周姑戲
  • 別稱:周姑子戲肘、鼓子戲
  • 流行地帶:莒縣人民以及周邊區域
  • 曲目:《三勸》、《四京》等
周姑戲簡介,周姑戲的由來,愛戲惹笑話,

周姑戲簡介

流傳區人口約一千餘萬,周姑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濃郁的地方特色深受人民民眾的歡迎。
開始,周姑調只是乞討者作為“唱門子”要飯的幫腔:有的肩背布袋,手抱月琴,自彈自唱;有的兩人搭檔,一人操琴伴奏,一人打板行腔;這種說唱形式,無角色可言。後來,這一劇種逐漸由幾人搭檔成班,分擔角色,作半營業性質的演出,其報酬多是由請戲村湊錢或湊糧付給。
莒縣周姑劇團在演出莒縣周姑劇團在演出
周姑戲在本地流行最廣,歷史最久,是莒縣人民最為喜愛的地方戲之一。但何時流入,尚無文字資料可供參考,據目前健在的,現年(2006年左右,不可考)60歲的莒縣小店鎮山西頭村周姑藝人徐慶余介紹,他的大爺爺徐佃選很小就跟隨外地來莒演唱周姑戲的師父劉光民學習並表演周姑戲(其師父的墳塋在小店鎮山西頭村),單是其祖輩相傳已有三代;莒南縣十字路西南老湽峪村周姑藝人徐氏(莒南縣過去屬莒縣;徐氏系周姑藝人徐慶余的大奶奶)嫁與徐佃選之前就會演唱200餘部周姑戲傳統劇目,系祖輩傳承。單純這一傳承體系來講,周姑戲進入莒地最少已有近二百年的歷史。
關於“周姑子戲”和“肘鼓子戲”,據《中國戲曲曲藝辭典》206頁記載:周姑子也叫肘鼓子。民間小演唱。清代中葉流傳於山東南部……打狗皮鼓伴奏。逐漸與用弦樂器伴奏的“拉魂腔”合流……。周姑戲流傳至莒是在清鹹豐(1860年左右)年間,由外籍遷入小店鄉楊家崮西村的外號“南蠻子”的村民劉光明最早引入莒地,並組成周姑戲班,伴奏樂器由單一的擊鼓,發展到二胡、揚琴、月琴等。此後,民間或以家庭成員為主,或搭檔湊班組成戲班。後來分別組班,擴大演出範圍,成為半職業性的小劇團。周姑戲以表演民間故事居多,經常演出的有《三勸》、《四京》、《八大記》等,多系反映男女愛情、家庭倫理等生活片段,頗得民眾——特別是農村婦女的喜愛。莒縣境內有一民謠雲“周姑戲,娘們(兒)的事,男人不屑聽,老婆抹上蜜(兒)”。其傳統劇目有300多個,但無筆錄劇本,皆以師承關係腹本傳授,要想學戲必須拜師。
莒縣周姑子戲
莒縣境內半職業性的人員不等的周姑戲演出團體為數較多,抗日戰爭直至解放以後,許多村莊還專門成立了周姑劇團,以此娛樂和宣傳教育民眾,如小店鄉的山西頭、夏莊鄉的李家抱虎、麥坡子、棋山鄉的車峰欲、安莊鎮的黃家河等,都有這類劇團。
建國初期,農村經濟困難,業餘劇團較之戰時根據地無多大發展。1950年僅有劇團27個。
1951年10月,莒縣文化館成立。經過深入調查,文化館於1951年12月召開農村劇目主任會議,次年同期,成立了“農村劇團聯合會”,通過了“農村劇團聯合會章程(草案)”。繼之,舉辦劇團業務訓練班、劇團會演等活動。1953年4月,兩次召開農村“劇聯”會議,討論決定劇團堅持常年活動的具體方法,並指令各區成立“劇聯小組”。至此,農村劇團有了較大發展。
1955年的農業合作化和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為農村文化活動開闢了廣闊的天地,農村劇團迅速發展起來,據1962年統計,全縣經常活動的劇團有138個。各劇團人員,由生產大隊抽調,按同等勞力記工;所需經費由大隊統一解決。劇團除娛樂民眾之外,更重要的是配合政治形勢和中心任務作宣傳工作。
1963年至1966年,是農村劇團活動高峰時期,“大學習、大宣傳、大演唱”蔚然成風,村村都有劇團或演唱隊,甚為活躍。“文化大革命”期間傳統古裝戲禁演,服裝道具被毀,代之以大演大唱“革命樣板戲”。1968年之後,劇團大多改稱“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爭排政治色彩較濃的歌舞、曲藝節目和樣板戲的選段、選場乃至全劇。至“文化大革命”後期,各文藝隊伍逐漸解散。
莒縣周姑子戲
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百業俱興。為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活躍農村文化生活,各鄉鎮先後成立起小劇團。
1980年,莒縣小店公社文化站站長何乃磊(目前為莒縣文體局副局長、莒州書畫院院長、省美協副秘書長),在原小店周姑劇團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莒縣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農村小劇團。該劇團龐維勁任團長,開始僅有6人,為“烏蘭牧騎”式。專演歌舞曲藝,非常受民眾歡迎。後聘請本公社山西頭村藝人徐慶余為師,教學周姑戲,演員增至12人。劇團對周姑戲大膽改革,根據角色行當,畫臉譜,用上服裝道具和打擊樂,將“唱門子”、“盤凳子”的周姑戲搬上舞台,贏得了民眾的高度讚譽。先後學習排演了《四大京》、《八大記》等傳統古裝戲30多出,還配合黨的中心任務自編自演大小劇目60多個,如《逗婆婆》、《夫妻同唱一個好》、《戀歌一曲》、《誰當家》、杜鵑花開》等,都受到民眾好評。1981年春節期間,進城售票演出,場場滿座。至1983年,共演出465場,收入3萬餘元。周姑戲的發展進入鼎盛時期。
1982年3月,公社黨委宣傳委員夏兆禮代表小劇團出席了省農村文化工作先進集體、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省政府發給獎金2000元;5月,省、地藝術館分別在有關刊物對小劇團作了介紹;8月,新華社記者和省廣播電台進行了採訪報導;春節期間,省廣播電台播放了所錄製的該小劇團演出的《戀歌一曲》;1983年11月,省電視台錄製播放了該劇團的電視新聞。1987年後,劇團漸趨蕭條。1988年開始興辦“以副養文”項目,如錄象放映、鑄塑布鞋、絨繡加工、繁養哈白兔等,這些經濟項目的開辦,為民眾文化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1988年3月,縣委、縣政府為小店周姑劇團頒發“精神文明”特別獎,獎勵現金200元。1989年,莒縣文化館館長鬍善義(現為日照市藝術館館長),對周姑戲的唱腔板式進行了整理,為周姑戲的創新與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1993年小店周姑劇團解體。
1995年莒縣夏莊鄉黨委政府在原小店周姑劇團的基礎上,重新組建了夏莊鎮周姑劇團。由於周姑戲受地域的限制,周姑戲迷年齡大多在四、五十歲以上,為擺脫困境,他們在排演傳統戲的基礎上,編排創作了許多反映現代戲,吸引了一些較為年輕的觀眾。在夏莊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劇團得到了健康發展。劇團和團長鬍劍夫的事跡多次被中央電視台、山東電視台、日照市電視台和各大新聞媒體進行了報導,省市縣的也給予了表彰與鼓勵。2005年劇團還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十佳莊戶劇團”榮譽稱號。劇團常年活躍在四市八縣、魯東南地區。
莒縣周姑子戲
除莒縣夏莊鎮周姑劇團外,目前長期活躍在基層農村的業餘劇團有:成立於1961年的安莊鎮周姑劇團;成立於1960年的沂南縣銅井鎮周姑劇團(劇團已解體,演員大部被莒縣夏莊鎮周姑劇團聘用);成立於1965年的莒縣嶠山地方劇團;成立於1980年的莒縣嶠山鎮周姑劇團;1996年新近成立的莒縣梅蘭周姑劇團。其中莒縣安莊鎮周姑劇團和嶠山鎮周姑劇團於2005年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優秀莊戶劇團”榮譽稱號。

周姑戲的由來

周姑子戲的由來有很多版本,流傳最廣的介紹如下:清乾隆嘉慶年間,日照西部有一村姑,因不滿父母包辦的婚姻而離家出走,沿途以乞討為生,到一家便哭訴自己的不幸身世。人們同情她,也為她那甜潤的嗓音和優美的唱腔所吸引,久而久之,人們把這種哭訴腔調稱為“周姑調”,後來被乞討者沿用為“唱門子”討飯的幫腔。周姑戲之所以發展,提高以及廣為傳播,主要功臣為日照縣(舊時日照為縣治)還俗尼姑丁氏一家。丁氏外號“老滿州”,她的三個女兒大嫚二嫚三嫚都是唱周姑戲的好手。其中二嫚相貌出眾,嗓音優美,深受民眾喜愛。她們一家經常單獨或者拾檔演唱。她們使周姑戲的調式,板式有了突破性的發展,演唱內容也得到很大改進,使其更耐聽耐看。她們在日照演紅了,又到五蓮莒縣諸城演出,每到一地都深受當地民眾歡迎,後來,丁氏一家落戶諸城。二嫚的女兒王彩雲嫁於五蓮縣叩官閆家莊,從此,周姑戲在五蓮紮下根,後來發展成為五蓮茂腔。但是在現在日照市東港、石臼兩區以及莒縣境內,至今仍保留著原裝周姑子。
莒縣周姑子戲

愛戲惹笑話

下面說的笑話,uyuyu1973本人小時候也曾聽生於1937年的奶奶講過。笑話的應該為歷史上真實的事情,只是具體發生時間已經不可考。
曾有一笑話,一村婦走娘家。聽說鎮裡演周姑戲,晚飯顧不上吃,抱起孩子就往鎮裡跑,急不擇路,跑進一塊瓜地里,沒留神摔倒,孩子拋得老遠。她不顧痛,爬起來抱起孩子就跑,總算沒有耽誤看戲。但聽完戲一看,懷裡沒了孩子,是個大冬瓜,她哭著回娘家,進門一看,孩子睡在炕上,原來她急著聽戲,抱孩子錯抱了枕頭。故事說明當時周姑戲深受喜愛。建國後,周姑戲有了很大發展,由簡易演出場所登上了設備齊全的大舞台,並形成了傳統劇目
莒縣周姑子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