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什木卡姆

莎什木卡姆

莎什木卡姆這一傳統文化現象,在中亞一個稱為瑪瓦拉納赫爾(Mawara nahr)的地區,以多元文化的城市為中心,已流傳了十個世紀以上。這個地區就是現在的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

基本介紹

基本資料,音樂形式,音樂演奏,音樂起源,歷史發展,簡介,

基本資料

莎什木卡姆音樂
Shashmaqom Music
時間:2003
地區:亞太
國別: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
類別:傳統音樂

音樂形式

木卡姆是一種複雜的古典音樂形式,它的定義簡而言之,就是“根據弦樂優美的音階創作出來的旋律和歌曲”。莎什木卡姆,用波斯語可直譯為"六個木卡姆",是多種文藝品種古典音樂的綜合體,包括聲樂、器樂、旋律和節奏性語言、文學以及美學觀念等。它可以獨唱,也可以合唱,由彈弦樂、拉弦樂、打擊樂和管樂組成的樂隊伴奏。通常以器樂為先導,隨後是主要部分納斯爾(nasr聲樂部分),包括兩套不同的歌曲組合。

音樂演奏

莎什木卡姆音樂是以獨特聲音起作用的音樂,旋律和有節奏的習語以其文學和審美概念的交融。以歌唱和管弦樂隊吹奏樂器執行獨奏。一個聲部,分為兩個不同的歌,非常複雜。
莎什木卡姆

音樂起源

莎什木卡姆音樂的起源與伊斯蘭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可以追溯到伊斯蘭以前的時期。在其整個歷史長河中,隨著音樂理論詩歌、數學、伊斯蘭科學和蘇非派教義的演變而受到影響。木卡姆體系曾在九至十世紀盛極一時,許多音樂學校紛紛在布哈拉城(今塔吉克斯坦)應運而生。通過建立致力於莎什木卡姆音樂的學校,它的音樂的理論被驚人的普及,這些學校由布哈拉的貴族政治發起,這裡鼓勵和支持有才能的藝術家。布哈拉當時是莎什木卡姆的歷史和精神中心,該市的猶太人社區也為這一傳統藝術培養出大量的表演人才。演出腳本要求樂手經過特殊訓練,因為通用記譜體系只能記錄莎什木卡姆的基本框架,而不能捕捉到其全部豐富華麗的藝術內涵。因此,師生間口頭傳承仍然是保存這一音樂及其精神價值的主要方式。

歷史發展

20世紀30年代,當時的蘇聯政體實行敵視莎什木卡姆音樂的文化政策。莎什木卡姆音樂表演者的處境變得極其艱難。20世紀50年代,烏茲別克斯坦國家電視台和收音機委員會成立莎什木卡姆音樂整體機構。1991年,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加強致力於莎什木卡姆音樂的工作並重建它的社會意義所在。莎什木卡姆音樂需要特別訓練的音樂家,標準記譜系統只記錄音樂的基本的框架而沒有捕獲這門壯觀的藝術的充分內涵。從而,從大師到學生的口頭傳授是保持音樂及其精神價值的主要方法。自從20世紀70年代,大多數最著名的莎什木卡姆音樂表演者從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移民社區向以色列和美國移民。由於年齡更老的莎什木卡姆音樂表演者的逝去,現代表演者占壓倒多數的是在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塔什乾音樂學校的畢業生,典型莎什木卡姆音樂風格特性的教師和表演學校以及表演者已經變得非常稀有。

簡介

今天流傳在中亞烏茲別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莎什木卡姆,和一千多年前生活在這裡的印歐語民族的音樂文化傳統有關。流行在烏茲別克斯坦的《巴亞提》、《都嘎》、《塞嘎》、《恰爾嘎》、《潘吉嘎》和《烏夏克》等6套木卡姆,統稱“莎什木卡姆”。莎什木卡姆中的每套包括3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器樂曲,第二部分是稱為“艾修來可斯米”的敘事歌曲部分,第三部分是歌舞部分,稱為“烏法爾”。六套木卡姆共有70多首歌曲和器樂曲牌,是烏茲別克斯坦寶貴的音樂遺產。演奏烏茲別克木卡姆所用的樂器有彈撥樂器都塔爾彈布爾熱瓦普艾捷克揚琴、吹管樂器笛子、巴拉曼和打擊樂器手鼓等。民間音樂家在演奏木卡姆時非常注意樂曲的韻味和強弱變化、各種樂器領奏和全樂隊合奏的交替及抹音、滑音、顫音等裝飾技法的使用,使莎什木卡姆表現出典雅、古樸、深情的風格,與我國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高亢、粗獷、熱情、奔放的風格形成強烈的對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