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研究

莊子研究

《莊子研究》是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松輝。

基本介紹

  • 書名:莊子研究
  • 作者:張松輝
  • ISBN:9787010079042
  • 頁數:332
  • 定價:43.00 元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9年12月
  • 開本:16開
  • 條 形 碼:978-7-01-007904-2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莊子研究》共分三大部分:上編考察莊子出身,中編研究莊子思想,下編闡述莊子思想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莊子研究》提出的新觀點大約如下:
一、提出更多的證據證明莊子為宋人,而不是楚人。
二、莊子是宋國的沒落貴族,為宋莊公的後裔。
三、在儘量多地占有史料的基礎上,考證“南華”的出處。
四、《莊子》是在莊子的主持下,由莊子師生共同完成的。
五、莊子思想同老子一樣,屬於中原文化,而不屬於楚文化。
六、反對學界刪減《莊子》的做法,主張從矛盾的角度理解莊子學派。
七、莊子認為道、氣相互配合以生萬物,並非學界說的道、氣為一物或道生氣。
八、莊子首先創立比較完整的以“氣”為基礎的天人感應論。
九、莊子的循環論是正確理論。
十、莊子明確提出人性善。
十一、莊子提倡真知,反對俗知,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結合者。
十二、莊子貶低了上帝鬼神的作用,卻主張聖人靈魂不死。
十三、莊子的社會政治觀是以知識換道德。
十四、莊子在重視無為的同時,也重視權謀。
十五、莊子反對以功利為目的的仁義,提倡大仁大義。
十六、莊子第一個建立了較為完整的隱逸理論。
十七、齊物思想不是認識論,是自慰論,莊子也沒能貫徹這一理論。
十八、《逍遙遊》的主旨是無為。

圖書目錄

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叢書
總序
導讀
上編 莊子身世及《莊子》作者
第一章 莊子的國屬、出身、故里
一、國屬
二、出身
三、故里
(一)地名沿革史說明莊子故里在商丘
(二)從莊子活動地區判定其故里在商丘
四、生卒年月
第二章 “南華真人”名號考
一、“南華”最早出現的時間
二、“南華”稱號的起因
三、隱居南華山與莊子為蒙人的說法並不矛盾
第三章 《莊子》為莊子師生集體創作
一、《莊子》對莊子生平的記載有序而完整
二、《天下》證明《莊子》完成於莊子去世前後
三、“戰國末年說”和“漢初說”的論據缺乏可靠性
(一)“十二世有齊國
(二)“飾小說以乾縣令
(三)“孔子西藏書於周室
(四)“上仙”、“白雲”、“帝鄉”、“宰相
四、認定《莊子》為莊子師生集體創作的理由
中編 莊子思想研究
第四章 研究莊子思想應注意的兩個問題
一、莊子思想應屬中原文化
(一)道家產生地在中原
(二)老莊文化主要是批判繼承中原文化的產物
(三)莊子與各學派的關係
二、從矛盾的角度來理解莊子思想
(一)前人對《莊子》矛盾言論的處理方法
(二)任何人都是矛盾的統一體
(三)思想矛盾的幾種表現
(四)從矛盾的角度來理解莊子思想
第五章 哲學思想
一、道、氣和合生物的理論
(一)“道”指無形的規律、原則
(二)氣是形成萬物的細微物質
(三)道、氣相互配合產生萬物
(四)老子的道在物先與莊子的道、氣同存
(五)萬物的極限淵源是不可知的
二、以“氣”為基礎的天人感應觀
(一)天人感應思想的基本模式
(二)莊子的“氣”感應思想
(三)對莊子天人感應思想的評價
三、對循環論與遞進論雙重認定的變化觀
(一)萬物時刻都在無限的時空中變化
(二)莊子對遞進論與循環論的雙重認定
(三)循環論與遞進論均為真理
(四)循環不已的“熔爐理論
四、性善論
(一)莊子的人性善論及其理論基礎
(二)人性變惡的原因
(三)恢復美好天性的措施
五、真知與俗知
(一)俗知是不可靠而且有害的知識
(二)真知及掌握真知的方法
(三)對莊子認識論的評價
六、對上帝鬼神的超越
(一)否定上帝鬼神的絕對權威
(二)對“神道設教”手段的揭示
(三)對具體迷信活動的理性解釋
七、關於靈魂不死思想
(一)靈魂觀念的出現與發展
(二)莊子承認靈魂的存在
(三)對死後靈魂的看法
第六章 政治、倫理思想
一、人類知識與道德正負發展的總體歷史觀
(一)知識貧乏而道德圓滿的遠古社會
(二)人類知識與道德的正負發展
(三)對“人與人相食”的未來社會的預測
二、以知識換道德的政治理想
(一)學界對莊子社會觀的批判
(二)莊子的社會觀是以知識換道德
(三)衡量社會進步的兩大標準: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四)對莊子政治思想的評判
三、無為與權謀並重的政治措施
(一)“無為而治”與“藏天下於天下”的“大同”政治綱領
(二)較為現實的具體政治措施
四、與儒家相似的倫理觀
(一)忠孝信思想
(二)仁義思想
(三)禮制思想
第七章 個人修養及處世
一、由仕到隱的變化過程及其隱逸思想的歷史地位
(一)積極入世的早期莊子
(二)退隱的原因
(三)退隱後的矛盾心理
(四)莊子思想在中國隱逸文化中的典型意義
二、萬物一齊、唯我獨尊者的思想悲劇
(一)以精神安慰為目的的齊物論
(二)莊子在實踐、理論兩方面對齊物論的破壞
(三)齊物論的合理因素及其影響
三、精神自由論的利弊得失
(一)精神自由論的理論根據
(二)超越現實的最高精神境界
(三)對精神自由論的評價
四、莊子“內聖外王”思想及其對儒、佛的影響
(一)莊子的“內聖外王
(二)儒家的“內聖外王
(三)禪宗的不執著
(四)“內聖外王”與不執著思想的艱難實踐
五、其他處世主張
(一)順物而為的總體處世原則
(二)“虛舟”處世
(三)對中間路線的熱衷
(四)莊子的知難而退與孔子的知難而進
(五)從“無用之用”到“一龍一蛇”
(六)“權”的思想
附錄:《逍遙遊》的主旨是無為
一、“逍遙”的含義是無事而漫遊
二、莊子寫大鵬、小鳥並非在闡述自由問題
三、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主旨
下編 莊子與中國文化
第八章 莊子與玄學
一、第一時期:以入世為目的的重老時期
二、第二時期:以出世為目的的重莊時期
三、第三時期:以莊子“內聖外王”調和出處矛盾的時期
四、第四時期:以莊學為主要內容的學術清談時期
第九章 莊子與道教
一、道教的許多重要概念術語來自莊子
二、莊子養生思想對道教的影響
三、莊子對道教成仙思想的影響
四、莊子其他理論對道教的影響
第十章 莊子與中國佛教
一、魏晉南北朝的三宗、僧肇和慧遠
(一)本無宗
(二)心無宗
(三)即色宗
(四)僧肇
(五)慧遠
二、唐宋時期的禪宗
(一)頓悟境界
(二)不道之道
(三)追求自由
(四)從禁慾到縱慾
(五)物我為一的自然境界
(六)故事情節、細節描寫的相似性
第十一章 莊子與文學藝術
一、《莊子》浪漫主義特色及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二、重神輕形與重意輕言
三、重自然思想
四、重生思想對文人創作的影響
五、貴真思想
六、莊子對後世文學作品的一些具體影響
主要參考書目
……

作者簡介

張松輝,男,1953年3月生,河南省唐河縣人。先後獲得文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教授,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985工程·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訪問客座教授,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客座教授,湖南大學嶽麓書院教授。主要從事中國思想史、中國文學史教學科研工作。
已出版的學術專著有:《老子研究》、《莊子考辨》、《先秦兩漢道家與文學》、《漢魏六朝道教與文學》、《唐宋道家道教與文學》、《元明清道教與文學》、《儒釋道與文人》、《十世紀前的湖南宗教》。已出版的譯著有:《老子譯註》、《新譯沖虛至德真經》、《新譯莊子》、《新譯無能子》、《新譯坐忘論》、《新譯妙法蓮華經》、《新譯杜牧詩文集》。發表《重評老子的“小國寡民”思想》、《談道家對先秦楚辭的影響》、《老子的循環論是正確理論》等學術論文一百餘篇,其中多篇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新華文摘》、《文摘報》、《人大複印資料》等刊物摘登或全文轉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