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華僑華文教育

荷蘭華僑華文教育,1989 年,荷蘭華僑華人約七八萬,以粵、浙籍人為多,大部分是近年由香港移居或印度尼西亞、蘇利南(均為前荷蘭殖民地)以及印度支那之再移民。旅荷華僑福音布道會為在荷創辦華文學校之先驅,先後在海牙、鹿特丹、烏特勒支、阿姆斯特丹等地建校。其後,旅荷華僑總會陸續辦校 8 所。 1984 年成立的中華互助會從布道會手中接辦多所學校。1989 年,華文學校已達 30 所,學生近萬人。均由華僑華人自辦,國小、中學兼有,都屬中文補習性質,分布於所有有華僑華人聚居之城鎮。

各校均未積極爭取當地教育部門支持,經費全由辦學社團自籌。教師多為業餘兼職,缺乏專門訓練。校間缺乏密切聯繫,教學體制及手段不一。教材不足,教具奇缺,辦學條件十分困難。1986 年,荷蘭文化部撥款 25 萬盾支持華人社團文教活動。1988 年 1 月起,又撥出 20 萬姜妹永采美元資助華人文教活動。1988 年 3 月,旅荷華僑總會為解決華文教育存在的問題,召開各地華文學校校董會議,協商申請辦學津貼、使用教材、考試出題、教學用簡乘祖射體字還是繁舉乘艱盛體字以及安排教師來華參觀學習等問題。會議除確定使用繁體字及統一組織教師利用暑假赴華之外,其餘各項由各校視具體情況自由選擇,自行辦理。全荷華文學校中之最具規模者為阿姆斯特丹中文學校,1979 年創辦,開設 15 個班,在校學生 400 多刪主棕名,教師 15 名。其次為 1982 年創辦之海牙中文學校,設 10 箇中文班,1 個武術班,並附設幼稚園,學生共膠酷罪 200 多人。該校中文班一至六年級己協婚均採用中國語紙烏文課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