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家鎮

荊家鎮

荊家鎮位於桓台縣北部, 錦秋湖西畔,小清河南岸,距縣城索鎮13.5公里。東西橫距8.7公里, 南北縱距5.3公里,總面積為55.9平方千米。東與起鳳鎮接壤,西與馬橋鎮、西南與陳莊鄉搭界,南與田莊鎮相連,北越小清河與高青縣的高城鎮為鄰,東北部的崔家村是桓台、高青、博興三縣交界之處。總人口37108人(2017)。鎮政府駐荊家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荊家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山東省淄博市桓台縣
  • 下轄地區:荊家鎮姬橋村,荊家鎮高王村
  • 面積:55.9平方千米 
  • 人口:37108人(2017) 
地形地貌,行政區劃,人口數據,產業特色,文化,教育,衛生,體育,計畫生育,宗教信仰,社會新風,

地形地貌

地貌特徵東西長,南北短,地勢西高東低,西南向東北緩衝。海拔標高由9.6~6.9米,地面起伏不大,東部為錦秋湖,東北部為馬踏湖區,屬山前洪沖積與黃泛沖積的疊交地帶。孝婦河、二支流由西南向東北注入馬踏湖。全鎮有耕地39065畝,占全縣耕地總面積的9.29%。土壤分褐土、潮土兩大類,褐土占27.74%、潮土占72.36%,適種小麥、玉米、高粱、大豆、棉花、蔬菜等農作物。境內平均埋深2米即可取水,流經鎮域河流均發源於境外,為西南和南北流向,除小清河為常年河外,均為四季河。境內交通便利,南有起鳳至馬橋公路,北有定向路橫貫鎮境東西,周家至荊家公路縱穿鎮域南北越小清河直通高青。小清河橫枕北境,有航運之利。境內地下有豐富的石油、石膏和天然氣。
荊家鎮地理位置

行政區劃

荊家鎮陳橋村荊家鎮姬橋村 荊家鎮高王村 荊家鎮裡仁村
荊家鎮荊一村 荊家鎮荊二村 荊家鎮荊三村荊家鎮荊四村
荊家鎮東孫村 荊家鎮前孫村 荊家鎮後孫村 荊家鎮王莊村
荊家鎮灘子村 荊家鎮姚王村 荊家鎮前高村 荊家鎮後高村
荊家鎮吳園村 荊家鎮柳村 荊家鎮王明村 荊家鎮辛莊村
荊家鎮雙躍村 荊家鎮小元村 荊家鎮大元村 荊家鎮崔家村
荊家鎮東劉村 荊家鎮伊家村 荊家鎮前劉村 荊家鎮後劉村
荊家鎮周董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43617

20774

22843
家庭戶戶數
13364
家庭戶總人口(總)
43409
家庭戶男
20594
家庭戶女
22815
0-14歲(總)
9468
0-14歲男
4981
0-14歲女
4487
15-64歲(總)
29270
15-64歲男
13724
15-64歲女
15546
65歲及以上(總)
4879
65歲及以上男
2069
65歲及以上女
2810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2468
2017年,總人口37108人。

產業特色

林業發展
1988年,與29個村委簽訂綠化護林契約。1989年,補植、新植林網86個,植樹120萬株,綠化河溝90公里,道路50公里,實現農田林網一步到位,森林覆蓋面積達到87%。2001年,實施綠色通道工程,開始發展種植速生豐產林,年內,沿濱博高速路、周荊路、起馬路、定向路、小清河兩岸種植速生林4000畝,森林覆蓋率98%。2002年,以荊田路、定向路、濱博高速路為主線,擴大速生林種植面積6200畝。
漁業發展
鎮域東部屬湖區,漁業較為發達,放養種類有草魚、鰱魚、鯉魚、鯽魚、泥鰍、鱔魚、羅非魚、甲魚等。1988年,全鎮養魚水面200畝,產值18萬元,2002年養魚水面665畝,產值70萬元。
畜牧業發展
1988年,全鎮共養牛1162頭,馬198匹,驢345頭,194頭,豬9326頭,羊2156隻,雞92120隻,鴨4500隻,鵝4500隻,兔7101隻。2002年,發展畜牧小區18個,其中雞15萬隻,豬5000頭,牛320頭,鴨5萬隻,羊1萬隻,狐狸9000隻。全鎮專業養殖戶達到150家,其中規模以上養殖戶72家。
建築業
1988年,有鎮辦、村辦、建築、安裝隊伍33個,其中三級資質3個,四級資質14個,從業人員近1萬人。固定資產2100萬元,流動資金1150萬元。建築隊伍中獲五級以上技術人員4200人,占職工總數的42%,獲中級以上職稱專業技術人員810人,占職工總數的8.1%,完成建築面積80萬平方米,實現建安產值1.05億,勞務收入3750萬元,創利稅950萬元,占全鎮社會總產值的51.2%,工程優良率31%,工程合格率100%。1990年,組建古建築工程公司,建安企業為三級資質。1991年,對建安企業進行治理整頓。1996年,受市場經濟及各方面因素影響,建築業略顯滑坡趨勢。2002年,全鎮三級以上建築企業7家,年創建安產值達1.1億元。
第三產業
1988年,全鎮有商業網點3處,基層供銷合作門市部和個體工商戶456個,飯店僅有供銷社、荊四飯店和建築公司接待所等8家,農村集貿市場19處,萬人以上大集4處,集市總攤位5000個,上市商品總值50萬元,成交額46萬元。1998年,個體工商戶發展到960個,從業人員2020人,農村集貿市場19處,市場攤位7000個,集日人數平均3600人次以上,成交額68萬元。2001年,荊四、高王、後劉等10個村,先後出現早市和晚市。並帶動崔家運輸、陳橋印刷,東孫“四色韭黃”,崔家、大元草編五個特色專業村的經濟發展。2002年新建喜樂家、樂萬家兩家超市和兩家蔬菜銷售公司。年內,成功舉辦“名優蔬菜展銷會”。初步形成以物資交流大會、大集、早晚市互補的市場體系,貿易額達到1.3億元。

文化

1988年,後劉村建有電影院1處,全鎮共有15個電影放映隊,年放電影116餘場次。2000年,有業餘京劇團3個,扮玩隊伍20餘支,每逢春節、元宵節參加全縣組織的文藝匯演。民間扮玩主要有京胡、二胡、嗩吶等樂器演奏,快書、書法,捏泥人,剪紙,裱糊等藝術表演。期間,山東京劇團、呂劇團,濱州京劇團、呂劇團,淄博五音劇團、呂劇團和部分市、縣級文化團體多次到荊家演出。2002年,鎮設文化站1處,各村有文化大院50處,圖書閱覽室32處,藏書達2.6萬冊,訂閱各類報刊雜誌43種。當年,有線電視入戶率達到67%。

教育

1、幼稚園
1988年,全鎮有幼稚園20處,48個班,入園幼兒1200人,3~5周歲兒童入園率75%。1995年,有18處幼稚園,44個輔導班,入園幼兒1260人,入園率80%,。2002年,幼稚園合併為16處,44個教學班,入園幼兒1350人,入園率達96 %。
2、國小
1988年,全鎮有國小19處98個班,在校學生3216人,入學率100%。1991年減少至2996人。2002年,全鎮國小合併為9處,教學班88個,在校學生2860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鞏固率均為100%。
3、中學
1988年,對布局進行全面調整,將11處中學合併為3處45個班,定點於荊家、里仁、後劉,在校生2550人。2002年,國中在校生2985人,國中入學率、鞏固率、畢業率均為100%,升學率60%。
4、成人學校
1990年,建立成人學校,在校學員32人,1994~1998年,分別培訓兩屆幼師中專畢業生60人,至2002年,共舉辦建築、種植、養殖專業班18期。
5、師資隊伍
1988年,全鎮教職工460人。中學教師學歷達標率30%,其中,中學一級教師11人,國小高級教師8人。2002年正式教師317人,其中本科學歷76人,大專187人,中專22人,高中32人,中學高級21人,中學一級65人,國小高級68人。中、國小學歷達標率分別為85%、100%。同年,進行“和諧”教學試驗,受到國家和諧教學研究會的表彰,49人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中獲獎,中考升學388人,升學率達52%。

衛生

1988年,全鎮設有衛生院1處,村辦衛生室29處,其中甲級衛生室19處,乙級衛生室10處,鄉村醫生129個。1991年,投資71萬元,新建鎮衛生院門診大樓,設病房床位42個。醫療科室有內、外科,婦、兒科、五官科、放射科、心電圖室、b超室、化驗室,並配備救護車、微循環機測儀、呼吸機、麻醉機、半自動化分析儀、b超機等先進設備,能夠承接外科、婦科病員手術治療。1996年,29個村全部實現衛生所一體化管理和合作醫療。
2001年,先後建立前劉、東孫、大元分院。2002年醫護人員65人,其中大專學歷5人,中專45人,高中2人,中級職稱醫師9人。

體育

1988年,全鎮有老年門球活動場所4個,老年活動中心2處,籃球場40個,排球場6個,室內桌球場30個,室外112個。1990年,每年舉辦一次春季大型體育運動會和冬季越野長跑賽,優勝隊代表參加全縣組織的籃球、田徑等各類比賽。至2002年,每年“五四”前夕,組織各單位開展籃球、桌球、拔河各類比賽活動,並在逢年過節或農閒時節,各村青年自發組織籃球比賽等活動。

計畫生育

1988年始,計畫生育實行黨政一把手負責制,主管部門每年組織4次為育齡婦女查體,隨時掌握孕情。對男女雙方自願實行晚婚者,增加兩周婚假,晚育者增加兩個月產假;對自願生育一胎節育的夫婦,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並在小孩年滿18歲前,每月由政府發給獨生子女補助費10元;國家職工在退休後加發5%退休金;獨生子女長大後,有入學、就醫、招工、城鎮分配住房、農村劃分宅基地的優先權和照顧。2002年,為育齡婦女免費查體10232人,採取放環措施943人,長效避孕措施達98%以上;兌付手術費6.4萬元,獨生子女獎勵1.5萬元,退二胎獎勵0.4萬元。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長率由1988年的15.2‰和7.9‰,降低到11.53‰和4.42‰。

宗教信仰

全鎮宗教信仰主要為基督教,有 4個小組,教徒80餘人,活動場所設在伊家。

社會新風

全鎮民風淳樸,不斷湧現出拾金不昧,捨身救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實事和人物,其中1998年12月,原荊二村支部書記荊得權救出灘子村落水父子兩人,被評為桓台十大新聞人物,縣委宣傳部號召全縣廣大黨員幹部向他學習。
2001年9月,鎮黨委、政府號召全鎮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為東孫村一患白血病學生治病捐款2萬餘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