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沙蜥

草原沙蜥

草原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frontalis),鬣蜥科、沙蜥屬爬行動物。背部具棱鱗,有對稱排列的暗斑或雜亂色紋。胸腹部和四肢被棱鱗,有腋斑。尾的腹面有深色半環,尾梢腹面黑色。棲息於乾草原、荒漠草原、黃土高原等不同地帶。主要以昆蟲為食,也吃少量嫩葉。卵生動物,繁殖期由5月開始,幼蜥在7月上旬和8月初孵出。

中國特有動物。分布於甘肅,寧夏,陝西,內蒙古,河北,青海,北京 。新疆,山西。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生長繁殖,亞種分化,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蜥體平扁,形較短寬,尾基往後漸呈鞭狀,頭休長41-55mm,尾長54-68mm。頭部寬而前傾,略呈三角形,吻部圓鈍,眼間微凹,吻鱗較上唇鱗大;鼻鱗3枚,鼻孔橢圓形,朝向前側方,鼻間鱗(2)3-4枚;鼻鱗與眼前鱗之間有頰鱗2-3枚。頭部背面以額鱗和頂鱗最大,眼間鱗次之,眶上鱗最小。上睫鱗7-9枚,扁平形而長,覆瓦狀排列。上、下眼瞼被細鱗,上睫緣鱗的游離緣平齊,下睫緣鱗的游離緣鋸齒形;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4(5)枚。上唇鱗(13)15-18(19)枚,鱗列下緣間有缺刻;下唇鱗(12)13-16枚,長方形,上緣平齊。鼓膜部略為低陷,被細鱗。須鱗大,約為兩側下唇鱗的2倍,鱗至喉褶的一縱列鱗38-54枚。
體軀肥厚,腰部有一清蜥的淺色體側褶。背鱗大而尖出,雜有弱棱鱗,棱尖上翹;胸麟和上腹鱗被有強校麟〔托克托縣的標本棱鱗較少)。四肢的背、腹面均被梭鱗,尤以上臂背面和脛部的棱鱗最為發達;前肢貼體前伸時第Ⅲ、第IV指爪到達吻端,外側櫛緣較發達,指長順序4-3-2-5-1,爪長白色;後肢貼體前伸至顳部,第Ⅲ、第IV趾的外側有發達的櫛緣,長順序4-3-2-1-5,爪長而彎曲,第V趾爪最長。背面沙黃色而有大致對稱的縱列斑紋,有時則為細碎雜亂的不規則斑紋。眼間部有2對橫行窄紋。四肢及尾的背面有黑褐色橫紋及斑塊。有腋斑。腹面黃白色,尾下有3-4個深色半環,尾梢腹面黑色。幼蜥背部的色斑與成體大致相同,肛後部橘紅色,與尾下的黑環形成明顯的紅黑交錯,至第二年始消退漸成黃白色。

棲息環境

分布在乾草原、荒漠草原、黃土高原等不同地帶,棲息於植被較稀、植株低矮、土壤疏鬆的草地、灌叢及農田附近,但很少去到丘坡或山麓活動。夏季洞穴簡單,洞的橫徑25-30mm,高10-11mm,洞道橫走或傾斜而下,長約20-30cm,最深處距離地面20cm左右,洞的深淺、洞徑與蜥體大小成正比,洞口常被沙土所半掩。

生活習性

草原沙蜥的活動季節在呼和浩特、鄂爾多斯毛烏素沙漠、榆林是3月末到11月上旬,而在內蒙古北部錫林郭勒草原則為4月初到10月中、下旬。早春和秋季為全月活動,一般都在日出溫度較高時開始出洞,日落前歸洞,全天只有一個活動高蜂。盛夏時,清晨5-6時即外出活動,然因高原氣溫低而行動顯得遲鈍蹣跚,但隨同溫度升高即能顛足奔跑和疾馳,酷熱的中午則沙蜥隱身灌叢下或躲在洞內深居簡出,待氣溫稍降後再出來活動,因此形成一天內出現上午9-11時和下午3-7時兩個活動高峰。颳風對沙蜥活動強度的影響不大,甚至在六七級大風的天氣也照常活動,但在陰雨之日則藏身洞中不出。
根據在鄂爾多斯地區4-10月(1963年)逐月剖析的548個蜥胃,得悉沙蜥主要以各種金龜子(天鵝絨金龜子、苹毛金龜子、花青金龜子、黑皺金龜子)、瓢蟲(七星瓢蟲、十二星飄蟲、二十八星瓢蟲)、螻蛄、金鐘蟲、葉跳蟬、蚜蟲、螞蟻和其他昆蟲為食,此外也吃少量嫩葉,其中出現頻次最多的是鞘翅目和其它各目昆蟲,分別為117-119次。捕食時,先潛行接近獵擊目標,頭部隨同飛行的小蟲轉動,撐起前身,伺機躍起咬捕昆蟲。遇驚時常快速逃竄,並能在迂迥繞奔的同時正確無誤地鑽進鼠洞或穴內,有時則匍匐和緊貼沙面,腹部劇烈地左右顫動,後肢上下拍打,揚起身後的細沙,使沙子落下時將蜥體埋住,藉以藏於沙下躲避敵害。
天敵甚多,肉食性和雜食性的鳥、獸常以此為食並餵雛,最主要的有紅隼、禿鼻烏鴉、紅嘴山鴉、紅尾伯勞、長尾灰伯勞、喜鵲、鳳頭百靈、蓑羽鶴、刺渭等。幼蝴體外常有為數眾多的棕紅色小寄生,不易脫落;胃內有白色的線形寄生蟲。

分布範圍

中國特有物種,本蜥在生境範圍內的密度大而數量多。廣泛地分布在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烏蘭察布草原南部、河套地區、鄂爾多斯高原、陝西黃土高原,往西經寧夏南部、蘭州盆地而達湟水谷地和青海東部,東南部越過陰山山脈分布到內蒙古南部、山和河北北部(壩上地區),東抵北京承德一帶。宋鳴濤(1987年)報導在陝西旬陽有一隔離居群,已被宋鳴濤於1993年所否定。
內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縣、阿巴哈納爾旗、克什克騰旗、蘇尼特右旗、蘇尼特左旗、達爾罕茂名安聯合旗、烏拉特聯合旗、烏拉特中後聯合旗、潮格旗、五原、烏審旗、杭錦旗、那托克旗、包頭、河北(張北、圍場、北京、承德)、山西北部、陝西(榆林、定邊、安塞、靖邊)、寧夏(銀川、鹽池)、甘肅(蘭州、環縣)、青海(民和、西寧)。
草原沙蜥
新疆天山山脈以南的廣大地區,自喀什往東沿塔里木盆地的南、北,分布在洛甫、策勒、阿克蘇、託克遜等地。新疆(于田、和田、洛甫、民豐、葉城、喀什、阿瓦提、策勒、莎車、阿克蘇、託克遜、吐魯番盆地、塔里木盆地)。國外未見報導。

生長繁殖

草原沙蜥屬於卵生動物。繁殖期由5月開始,雄蜥以追捕方式猛撲雌體,用四肢及尾緊緊抱住,在纏繞翻滾中完成交配。全部過程歷經5分鐘左右,交配完畢後,兩者迅速分離而去。6月(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7月(呼和浩特平原和陰山北部草原)產卵,懷卵數1-4枚,最常見的產卵數為3-4枚;每年產卵1次。卵呈白色橢圓形,外被革質卵殼,平均重約0.32 g,卵徑11-12mm×8mm(鄂爾多斯高原)或13.6 -14.2mm×9.8-11.2mm(呼和浩特平原)。
卵的孵化期為1個月左右,在此過程中,卵的體積和重量有逐漸增加的現象。大量幼蜥於南北各地分別在7月上旬和8月初集中孵出;剛孵出的幼蜥體長23-25mm,尾部腹面紅黑兩色相間,尾梢黑色,侯生長至40mm時,即達性成熟階段,尾部腹面的紅色也隨之退盡消失。10月下旬開始人蟄,第二年3月底或4月初出蟄。一生要經過多次蛻皮,蛻皮方式屬斑剝型,鱗被最先從四肢關節處、頸部和尾基部裂開,然後逐片脫落,露出更替後的新鱗被,蛻皮時期的沙蜥仍能正常活動。
草原沙蜥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