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莢蒾

茶莢蒾

茶莢蒾(學名:Viburnum setigerum Hance)是忍冬科莢蒾屬植物。落葉灌木,高達4米;芽及葉乾後變黑色、黑褐色或灰黑色;當年小枝淺灰黃色,多少有稜角,無毛,二年生小枝灰色,灰褐色或紫褐色。葉紙質,卵狀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無毛或稍被長伏毛,有極小紅褐色腺點。果序彎垂,果實紅色,卵圓形。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分布於中國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江西、福建北部、台灣、廣東北部、廣西東部、湖南、貴州、雲南、四川東部、湖北西部及陝西南部。生長於海拔(200-)800-1650米的山谷溪澗旁疏林或山坡灌叢中。

茶莢迷是中國特有的觀賞植物之一,枝葉扶疏,瀟灑輕盈,點點白花襯托紫紅花萼,輻射狀鋪展在花序之上,組成一團團花簇,秀麗動人;果實成熟後,粒粒殷紅,爛漫似錦。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栽植,施肥,澆水,光照,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達4米;芽及葉乾後變黑色、黑褐色或灰黑色;當年小枝淺灰黃色,多少有稜角,無毛,二年生小枝灰色,灰褐色或紫褐色。冬芽通常長5毫米以下,最長可達1厘米許,無毛,外面1對鱗片為芽體長的1/3-1/2。紙質,卵狀矩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稀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7-12(-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邊緣基部除外疏生尖鋸齒,上面初時中脈被長纖毛,後變無毛,下面僅中脈及側脈被淺黃色貼生長纖毛,近基部兩側有少數腺體,側脈6-8對,筆直而近並行,伸至齒端,上面略凹陷,下面顯著凸起;葉柄長1-1.5(-2.5)厘米,有少數長伏毛或近無毛。
復傘形式聚傘花序無毛或稍被長伏毛,有極小紅褐色腺點,直徑2.5-4(-5)厘米,常彎垂,總花梗長1-2.5(-3.5)厘米,第一級輻射枝通常5條,花生於第三級輻射枝上,有梗或無,芳香;萼筒長約1.5毫米,無毛和腺點,萼齒卵形,長約0.5毫米,頂鈍形;花冠白色,乾後變茶褐色或黑褐色,輻狀,直徑4-6毫米,無毛,裂片卵形,長約2.5毫米,比筒長;雄蕊與花冠幾等長,花葯圓形,極小;花柱不高出萼齒。果序彎垂,果實紅色,卵圓形,長9-11毫米;核甚扁,卵圓形,長8-10毫米,直徑5-7毫米,有時則遙小,間或卵狀矩圓形,直徑僅4-5毫米,凹凸不平,腹面扁平或略凹陷。花期4-5月,果熟期9-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00-)800-1650米的山谷溪澗旁疏林或山坡灌叢中。性喜溫暖、濕潤和有散射光照的氣候環境。分布區屬於北亞熱帶的季風氣候,溫暖濕潤,四季氣候分明,年均溫度在15-19℃之間。但是,中國陝西地區,極端最低溫度曾出現過短時間的-15℃的低溫。極端最高溫度也曾達到過38-39℃的高溫。茶莢蒾在這樣的環境裡,也沒有出現過死亡的現象。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江蘇南部、安徽南部和西部、浙江、江西、福建北部、台灣、廣東北部、廣西東部、湖南、貴州、雲南、四川東部、湖北西部及陝西南部。
茶莢蒾茶莢蒾

繁殖方法

茶莢迷在4-5月的繁花期,可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挑選優良品種,特別是那些株形健壯、籠形繁茂、花朵大、色澤亮麗的品種,進行人工授粉,培養優良品種。茶莢蒾的果實,一般9-10月成熟,蒔養者這時便可采果取子進行播種繁殖。
茶莢蒾種子採收後,一般都不隨釆隨播,而是將種子進行濕沙層積冷藏,待到第二年春再播。播種以前,要準備好苗床。茶莢蒾種子發育非常緩慢,般要等到來年才能發芽出土。因此,苗床應選在地勢稍高的地方,防止水澇,損壞種子。苗床要選擇質地疏鬆、透氣、排水良好、通風向陽的地方。播種基質,可用森林腐葉土3份、腐殖土2份、田園土3份、細沙土2份配製,填入畦地,準備播種。
種子少的可用穴播的方法進行播種,種子多的可用條(溝)播。不論哪種方法,穴、條的深度都不能超過種子直徑的5倍。種子按8-10厘米的株行距,播下以後,覆土3-4厘米,苗床上覆蓋層稻草。然後根據土壤墒情,加強水分管理,澆水不能沖翻種子。茶莢蒾的種子播後不能很快發芽,要經過漫長的孕育期,隔年發芽出土。蒔養者,要隨時檢査苗床的遮蓋和土壤的墒情,保持土壤微潤,不能過乾過濕,經過漫長的發育期,種子會自動發芽出士。當種子幼芽破土而出的時候,要及時揭去稻草,並在苗床上搭架遮蔭,防止烈日曝曬。同時,還應加強養護管理工作,適當施以肥水,造成濕潤的氣候環境,促進幼苗茁壯成長。茶莢蒾速幼苗生長緩慢,一般要在苗床內培育2年以上,第三年才能換床栽培。

栽培技術

栽植

茶莢蒾為深根性落葉花木。適應性強,栽培地域十分的廣。但是中國長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廣大地區,一般都在春季的2月中、下旬,或者秋季的10月中、下旬,進行露地栽培。茶莢蒾也能耐寒,喜歡陰濕涼爽的氣候環境。對土壤要求不嚴,不論肥瘦貧瘠,均能適應,只要栽培好,就能旺盛生長,但要注意水漬、濕熱和通風不良的環境。根據荼莢速喜溫暖、愛濕潤、畏酷熱、怕水澇的生長習性,地栽時,要選擇地勢稍高、易於排水、土層肥厚、質地疏鬆、通風良好的地方,尤其是下層為沙質土,上層為1米厚的培養土最為適宜。地方選好以後,要進行平整、深耕細作,填施骨粉、油餅、廄肥、堆肥等底肥,按1.5-2.5米的株、行距,進行綠化、美化栽培。栽培時,要帶土團取苗,挖穴要深大,施入足夠的底肥,肥上再填一層培養土,將植株植於穴中。根部要自然舒展,回散於植穴之中,填土壓實,植好後灌一次透水,然後上部覆土,要略高於地面6-10厘米,以免積水爛根。

施肥

根據茶莢蒾“春發芽、夏開花、秋果熟”的生長規律和喜肥沃的生長習性,露地栽培的植株,每年至少要施肥4次。第一次可在新梢尚未萌發以前的3月上句進行,這次主要施以腐熟的餅類肥料,促進萌發健壯的枝條和基櫱芽的生長。第二次為花前施肥,時間在4月上旬進行,這次施肥應以腐熟的餅類肥料,適當加入磷酸二氫鉀等速效性肥料,促進花芽分化和著花枝的茁壯成長,對開花非常有利。第三次施肥,宜在坐果後的8月上旬進行,這次主要以磷鉀肥為主,適當加入餅類肥料。這樣,一方面促進果實的成長,使其果實飽滿,種子色澤亮麗;另一方面是促進植株體的生長,使之更加健壯,以利越冬。第四次應在入冬前,在植株周圍挖溝,施入以腐熟的餅類肥料或堆積的乾雜肥,適當加人磷鉀肥料,施後把水灌透,這能增加植株的抗寒能力。

澆水

茶莢蒾性喜土壤濕潤,但不耐水澇,生長的地方不能積水。因此,在生長季節,特別是每次施肥後,都應灌一次透水,使肥料充分分解,利於植株根系的吸收。春季一般下雨少,而植株需要的水分又多,所以這時要不定期的給植株灌水,保證植株萌發時需要的水分,一般以土壤不千為宜。夏季雨水多,可以不澆水,但遇伏旱時,要把水灌透,以利植株開花坐果。對於種植在庭園或低洼地帶的植株,要提早挖溝,做好排水工作。秋季是茶莢速果實成熟期,需水量不大,一般在秋旱的情況下,可每月澆透水2次,保證土壤既肥沃、膨鬆,又無水漬的現象發生,使之旺盛生長。冬季一般不再灌水。但結合入冬前施基肥,可灌一次透水,便壅土保護植株安全越冬。

光照

屬於喜陰濕的植物,但是在整個的營養生長期和生殖生長期,都需要一定的陽光照射。由於茶莢蒾具有較強的耐陰性,如果夏季在全光照下,反而生長不利,葉片會出現黃化,或提早脫落等不良現象因此,在園林或庭園中栽培,最好選在半陰的地方,基本接近原生長地的生態環境,茶莢蒾才能枝繁葉茂,花多果多,旺盛生長。

主要價值

茶莢蒾樹姿優美,體態均稱,春末夏初開花,花色玉白,花萼紫紅,十分美麗;枝長節密,側枝粗壯,每條枝頂,花朵繁碩好似珠寶嵌綴於上;宜植於牆隅、亨旁,或叢植於常綠林緣,均甚相宜。城市綠化美化,也可盆栽置於陽台、窗台、屋頂上蒔養,開花掛果後,置於室內觀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