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以禮

范以禮,英德縣(現廣東省英德市)含屬美村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科舉人。在英德市石灰鋪鎮背村垌范屋(現美村村委范屋村民小組)的范氏祠堂,懸掛著一塊牌匾,牌匾中央橫書“文魁”二字;右書“巡撫廣東等處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加六級録軍功三次”,左書“康熙四拾四年歲次乙酉科武五十六名范以禮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范以禮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性別:男
史籍記載,軼事典故,牛角掛書包 螢火蟲夜讀,雞嫲啼,雞公知,舉人一定范以禮,緊水推沙粗在後,猛風吹谷癟先行,“一舉成名豬親狗戚,猶如錦上添花”,坐轎返故鄉,改建新祠堂,中舉買下“學份塘”,

史籍記載

據《英德縣誌》和《韶州府志》記載:范以禮,英德縣含屬美村人,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乙酉科舉人。另據《香山縣誌》(同治版)載:范以禮,英德人,舉人,雍正三年(1726年)任教諭。范以禮中舉後,初任廣東省地方提督軍務兼理糧餉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後任香山縣教諭,曾在多處地方任職,廉潔篤正,為當地百姓興利除弊,排憂解難,深得當地百姓愛戴,許多故事在民間流傳至今———
范氏手抄族譜有關范以禮記載范氏手抄族譜有關范以禮記載
韶州府志(同治版)的記載韶州府志(同治版)的記載

軼事典故

牛角掛書包 螢火蟲夜讀

范以禮自幼喪父,范母守節把幼子撫育成人。由於沒有經濟收入,家貧如洗,四壁空空,上無片瓦,下無寸土,唯有割茅搭棚,藉以棲身,租種土地,出賣體力,餬口生存。俗話說,窮人孩子早當家。後來所幸得到了附近樓下村江滿爺的同情,資助其入塾讀書識字,從此振興家門。
懂事的范以禮放學之後,經常幫助江滿爺家放牛,換補微薄家用。喜歡讀書的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勤奮苦讀,好學不倦。甚至在放牛的時候,為了不耽誤讀書,他都把書包掛在牛角上,一邊放牛,一邊讀書,真正做到了放牛讀書兩不誤。
赴考途經的古石階路赴考途經的古石階路
由於家境貧寒,沒錢買油點燈,年少的范以禮常常為如何夜讀感到十分苦惱。一個夏夜,范以禮坐在茅棚里默默回憶著白天讀過的書本的內容,忽然發現茅棚外有許多螢火蟲一閃一閃地在空中飛舞。他心中陡地一動,想起了“積雪囊螢”的故事,晉代車胤把螢火蟲裝在口袋裡,借螢光讀書,我要是把這些螢火蟲聚集在一起,借它們的光不也就可以讀書了嗎?於是,他開始捉螢火蟲,捉了十幾隻,把它們裝在白紗布縫製的口袋裡,掛在案頭上。從此,他每天晚上就這樣借著螢光苦讀,終有所成。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人們都說范以禮天資聰穎,博學強識,過目成誦,才學超群,“日誦二千言”,這些讓人佩服的“才情”背後,只有刻苦攻讀,才會天道酬勤啊!
范以禮中舉後,牛角掛書包和捉螢火蟲照明讀書的故事,一直是背村垌范屋村范氏後裔乃至當地四鄰八鄉教育孩子讀書的典型和榜樣。他流傳給後人的是高尚的人格,學習的楷模,讓今人追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雞嫲啼,雞公知,舉人一定范以禮

某年,范以禮準備到省城參加鄉試,但家貧如洗的范以禮母親發愁了,兒子赴考,盤纏哪裡來?向親戚朋友借,都遭到白眼相向或被拒絕,認為考不上,還不了;想到做屠宰生意的舅父,生活比較過得去,向他借盤纏應該是小菜一碟,范以禮於是親自登門拜訪,不料還是遭到無情拒絕,甚至受到勢利眼舅父的一番奚落:以禮呀以禮,您這個傻樣也考得中舉?借錢給您,等於拿來餵狗!瞧不起親外甥也就罷了,還把他同狗相提並論,進行人格污辱,范以禮聽後別提有多氣憤了,但是事已至此,無可奈何。
就在范以禮母子走投無路情況下,范以禮忽然想起樓下村江滿爺。江滿爺是當地大戶人家、有名紳士,人稱其擁有“十籮九缸黃金”。江滿爺性格開朗,樂於助人,同情范以禮母子艱難度日的境況,十分欣賞范以禮天聰資質,逢人稱讚范以禮讀書刻苦,並預言范以禮必定中舉。說來也奇怪,前一天晚上,江滿爺的夫人做了一個夢,夢中范以禮向她老爺子江滿爺借銀去參加科考,中舉回鄉後拜認江滿爺為契爺,全村男女老少投來羨慕目光。好夢帶來好運。次日傍晚,范以禮果然來借盤纏赴考。江滿爺十分樂意,資助三百文范以禮赴考。是夜,母子倆人商定,如果中舉後,一定要報答江滿爺。
第二天早晨,范以禮母親早早做好飯,招呼兒子吃飯快快上路趕考。范以禮吃過早飯後,借著朦朧晨光,攜著書童上路趕考。剛走到雞嫲陂(一地名)時,忽然一隻雞嫲(母雞)跳上桅桿“噫以噫,噫!噫以噫,噫!”地叫個不停。范以禮認為雞嫲啼不是好兆頭,又返回家向母親說:剛才在雞嫲陂聽到雞嫲啼,很不吉利,不去參加科考了。范以禮母親略加思索後說:“傻孩子,雞嫲啼是好意頭呀,雞嫲啼,雞公知,舉人一定范以禮!”范以禮聽了母親的話,想想覺得在理,重又滿懷信心繼續上路赴考了。

緊水推沙粗在後,猛風吹谷癟先行

懷著赴考的滿腔熱情,范以禮一路來到欖樹下,看見有人正抬著一口棺材,橫放在路中央,阻擋了去路。范以禮又認為是碰到倒霉兆頭了,再次返回家向母親如此這般訴說。母親說,兒子,無官哪有財?有“棺”就有財!這是好兆頭呀!范以禮又重新返回,跨過棺材,大踏步離開欖樹下向前趕路,抬棺材的人望著范以禮的背影,目瞪口呆,不知所謂!
雞嫲陂石橋雞嫲陂石橋
到了牛牯嶺青石板橋,橋頭豎起一塊木板,木板上是出自江滿爺之手的一對上聯:緊水推沙粗在後。凡是上省城趕考的秀才路過此橋,答對了下聯才允許過橋。范以禮叫書童放下擔子休息,跨上橋頭,仰望東邊旗山龍溝曲已呈魚肚白天色,天快亮了。他忽然想起來了,有一天傍晚母子兩人在禾坪用風櫃搧谷的情形,於是自言自語道:“猛風吹谷癟先行”。然後大步踏上牛牯嶺青石板橋,繼續前行。
過了牛牯嶺青石板橋後,天己大亮,大塘面江屋村有一村姑到大塘坑挑水,見到當地有名的秀才,村姑想考一下范以禮這位秀才的“料子”,對他說,我出上聯,答不上你背我過大塘坑,答對了我背你過大塘坑。然後不由分說,就出了上聯:肥田種芋梗長葉大。范以禮不加思索答曰:瘦嶺種松枝歪皮皺。村姑聽罷讚嘆道,答得好!也不食言,背著范以禮過了大塘坑。

“一舉成名豬親狗戚,猶如錦上添花”

憑著多年勤奮苦讀,潛心鑽研,熟讀四書五經等紮實功底,在省城參加鄉試時,范以禮對答如流。據說閱卷官對他的文章倍加欣賞,給予“文章高雅,詩意超逸,詞采清麗”高度評價,評為第五十六名。范以禮中舉了!
范以禮自省城鄉試中舉而歸,令鄉人讚嘆不已,轟動一時,前來祝賀的親朋好友絡繹不絕。某日,范以禮母親為答謝眾鄉親及江滿爺對其兒子的關心支持,計畫擺幾桌酒席招待親朋,本來預計40多人參加的,結果赴宴者卻達100多人。由於赴宴人太多,弄得范以禮母子手忙腳亂,洋相百出。此時,范以禮聯想當時赴考借盤纏遭白眼、受污辱情形,感慨萬千,頓時詩興大發,於是吟詠了一首流傳甚久、膾炙人口的打油詩:憶往昔,上借無門下借無路;看今朝,一舉成名豬也親狗也戚”。江滿爺聽後說,以禮呀以禮,不妥不妥,此詩有損舉人身份,我來改一改:“一舉成名豬親狗戚,猶如錦上添花!”眾鄉鄰聞此言,那些曾瞧不起范以禮母子、勢利眼的尤其是范以禮的舅父臉紅耳赤,低頭無語……

坐轎返故鄉,改建新祠堂

據族譜載,范以禮上祖壽通公,明永樂年間從河源連平縣忠信鎮貴東屯塘田村攜子佛勝公遷英德高基排,壽通公因年老體弱,不久病故。不久,佛勝公舉家再遷到橫石塘琵琶山范屋樹園村,而後到背村垌的馬姓財主人家放鴨嬤。由於其為人忠厚老實,養的鴨既肥大,下蛋又多,很得馬姓財主信任。爾後,馬姓財主把在背村的一棟舊屋廉價賣給佛勝公,佛勝公及家人皆大歡喜,舉家又從琵琶山范屋樹園村攜老帶幼,來到了石灰鋪鎮背村,後即在此開基立業,生生不息,世代繁衍。客家人十分重視祠堂建設,背村垌范屋村范氏先祖亦不例外。范氏祖祠座南朝北,整個村落的形狀好像吃飽了正臥伏著的老虎,因此風水先生名之為“猛虎下山”;從村後陂頭山上鳥瞰,整個范氏村落又形似橫龍過江,不失為一塊風水寶地。據說,佛勝公安居置業時,把祖祠正門高度建造只容一人躬身出入,意為不論多大的官進出范氏祖祠都要低頭。
范以禮自省城鄉試中舉後回到英德縣城,一江兩岸鑼鼓喧天、人山人海,迎接舉人榮歸,場面極為熱烈壯觀。范以禮騎著高大紅頭馬,後面跟著縣裡的大小官員,浩浩蕩蕩回到背村垌范屋村范氏祖祠正門前,由於門太矮,不能騎著馬進到祖祠中堂拜祖,要下馬低頭進門。范以禮拜祖畢後拉著知縣和族中長老說,祖祠門太低矮了,怪不得這么長時間才出一個舉人,要請風水先生擇日拆了重建,縣官遂答應給予資金支持。
依然清澈的古井依然清澈的古井
范以禮自提出重建祖祠正門的建議後,村中族人請江西有名望的地理風水先生擇好日子時辰,請了背村一帶有名氣的魯班師傅,拜過天地,祭過祖先,動工拆舊建新祖祠正門。風水先生預言范氏祖祠正門經修繕後必定科甲連元、代代出官員、輩輩發英豪,肯定會出3個舉人以上。范以禮及全族老幼聽聞風水先生預言後,皆大歡喜。但是魯班師傅卻有不同的說法:此祖祠正門再修繕後只出1個舉人。根據有關資料記載,自范以禮中舉後至清光緒三十一年的200年間,范家再也沒有人中舉了。村民們後來說,原來是魯班師傅看不慣范以禮中舉後的態度,為了報復,不按地理風水先生尺寸要求,擅自把祖祠正門提高了“兩尺”。就是因為祖祠正門高了這“兩尺”,范氏風水的“文脈”遭到破壞,導致風水“歪”了。從此以後,村中再也沒有人參加鄉試中過舉了。當然,這僅僅是民間的傳說罷了。

中舉買下“學份塘”

背村垌范屋村范氏祖祠前面右側,有一口數畝寬的月牙形池塘,旁邊還有一口“學份塘”,祠堂右側一口古井,村人稱“舉人井”。古井水質清純甘甜,至今四季不枯,古井盈水流入了“學份塘”。為何稱作“學份塘”?民間傳說,范以禮中舉後,由與他一起讀書的四個書童出資購買古井下之塘,故名“學份塘”,塘基又作道路,可通往鄰鎮浛洸,所以背村垌流傳著這樣的順口溜:“一條大路通南京,十個先生九個靈;浛洸出了張玉鼎,背村出了范舉人”。
今天的學份塘今天的學份塘
范以禮中舉後,風風光光回到了故鄉,第一件事就是舉行拜認江滿爺為契爺的儀式,令全村鄉親讚嘆不已,都說他知恩圖報。此後,范以禮到各地為官多年,告老還鄉後,贍養母親直至百年歸老。為了老有所樂,他到山塘坪蓋了一間茅寮,在山塘放鴨,一日三餐吃住在茅寮,年長月久,倒也習慣了放鴨住的茅寮,鄉親們稱為放鴨寮。他動員大兒子也搬遷到放鴨寮旁置屋居住。這樣就在放鴨寮開基立業,逐漸形成了一個村落,稱下范村。從此背村垌范屋村就有上范村與下范村之分了。范以禮後裔經過300多年繁衍生息,逐成今天背村垌范屋村之聚居發展態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