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林橋

茂林橋

茂林橋處於前,具有鬼門關文化的特點。自秦征,西漢東漢伏波將軍征交趾,從中原到長江流域,至湘江,過靈渠,下灕江,上藤縣,下北流河,過陸路鬱林與北流交界的鬼門關,下南流江,直達合浦,出北部灣、出交趾以及海外

茂林橋,位於廣西玉林市城東的10公里茂林圩旁。東西橫跨南流江,建橋始於元至正年間(1314-1468年),初名通濟橋,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重修後改稱太平橋.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重修後更名茂林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茂林橋
  • 外文名稱鬼門關
  • 地理位置廣西玉林市嶺南
  • 建築時間:元至正年間(1314-1468年)
  • 橋長:32.7米
  • 橋寬:5.4米
  • 橋高:7.75米
歷史人文
這是一條古代交通大動脈,南流江是中國南海上絲綢之路的出海口,茂林橋恰恰是東西南北的交匯點,交通要衝。兵馬,貶官,貢使,商賈以及人口遷徙,既要穿越鬼門關,又要緊接著在這裡中轉。於是,人氣旺,足跡疊,思想交流,文化聚焦,鑑別而擇,容納而大。這是一種大文化的信息交融。
茂林古代的生態環境必然造就茂林人的特殊性格。橋的題名,往往顯示橋的特徵。所謂茂林,是古代大容山森林鋪天蓋地漫延下此地的茂密森林,荒蕪人煙,瘴癘瀰漫,古人過鬼門關,穿林涉水,九死一生。由於自然生態環境惡劣,故三易橋名,先曰古通濟橋,旋改為太平橋,後稱茂林橋。這說明人們在同惡劣的自然生態環境的鬥爭中,練功夫,啟智慧,長本事,求生存。
據州志載:元至正年間,取名通濟橋(指橋的功用);明弘治十三年知州李永珍重修,稱太平橋(亦指橋的功用);清康熙三十九年州人陳聖煜等重修,更名茂林橋(指記事),乾隆二十五年知州劉為鴻並倡重修,道光二年知州恆梧重修。至今已有百年歷史。
就是這么一座橋,州志明確記錄了建橋、重修橋的州官名字,在今天看來是微不足道,可在古代卻是事關政通人和的一項重大工程。在古代,最簡單的橋,打樁壘石,架木鋪板,或壘拱砌石,都要耗資費力。只有州官、縣官主持才能攬一方財力、人力,鼎足起一座濟萬人之橋。尤其重要的是在古代,這座茂林橋關乎“南海上絲綢之路”在過鬼門關之時暢通無阻,關乎一方水土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發展的大事。這自然要對建橋、修橋的州官及民間捐資人土記上一筆。俗話說,縣官也好,州官也好,他們的工作無非三大件:納糧、斷案、修志。這也就是經濟、司法和文化三項工作。修橋鋪路,通灌溉,治城廓是其子項。官位,責任,為民,貢獻,交融成了一種人文思想,難能可貴。
曾肇圖於清道光年間從粵東遷到鬱林州茂林橋開店。傳說他富甲鬱林州,道光年間重修鬱林城牆捐資一半。這裡蘊涵著一種經商的冒險與心計、生存與發展的哲理。 就是這么一座茂林橋,卻見證了鬼門關文化,側影了鬱林州千年的歷史,印痕了南海上絲綢之路的蹤跡,鑄就了玉林人的性格,培育了玉林的風土人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