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人的發明系列

英國人的發明系列

2015年2月19日,英國郵政發行一套8枚《英國的發明》系列郵票,介紹了8項改變人類發展進程的發明:
1——巨人電腦:眾所周知,世界上第一台電腦是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研製的ENIAC,然而,英國在二戰期間研製的電子計算機巨人(Colossus)卻要比ENIAC早兩年,這是英國情報部門的超級機密。一位美國軍事史學家曾於1970年隻身闖進英國外交部,只拿到了一紙空文,其上明明白白地寫著:“檔案到了2015年才能解密”。現在,2015年到了。這是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巨人”機在皇家郵政研究所里製造完成,於1943年10月秘密運到布雷契萊莊園。這台機器用1500個電子管組成十進制計數器,閱讀速度為每秒5000字元。“巨人”安裝在兩個用支架架起的7英尺高、16英尺寬的箱子裡,中間隔開6英尺,總重量約1噸,功率達4.5千瓦。“巨人”的程式均以接插方式運行,有的是永久性的,有的是臨時插入。密碼文本則由5孔紙帶輸入,經打字機輸出譯文。1944年2月,“巨人”計算機正式啟用。布雷契萊莊園依靠“巨人”向英國和盟軍指揮部發出了48000份“超級機密”電報,平均每小時破譯的德國情報超過了11份。由於“巨人”及時提供準確的情報,德軍“海狼行動”遭到慘敗,600餘艦隻被擊沉,2萬餘官兵葬身魚腹。在諾曼第登入前,盟軍用“巨人”破譯的德軍密碼,頻頻發出假情報,並且將所有“超級機密”情報都偽裝成來自其他渠道。隆美爾終於上了鉤,把精銳部隊調往加萊。軍事史學家認為,這是戰爭史上前所未有的最成功的欺騙行動。當希特勒固守海岸的最後一線希望被徹底粉碎時,說“巨人”參戰改寫戰爭進程並不過份。
2——網際網路:英國計算機科學家蒂莫西·約翰·“蒂姆”·伯納斯-李爵士(TimBerners-Lee,1955年6月8日——)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明者,現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1990年12月25日,在CERN工作期間他通過網際網路實現了HTTP代理與伺服器的第一次通訊。他是全球資訊網基金會的創辦人。伯納斯-李還是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創辦主席及高級研究員。2004年,英女皇伊莉莎白二世向伯納斯-李頒發大英帝國爵級司令勳章。2009年4月,他獲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在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典禮上,他獲得了“全球資訊網發明者”的美譽。
3——貓眼:這是一種嵌於道路上的反游標記,可讓駕駛人在夜間清楚辨識道路的中央分隔線、車道線及道路邊線等,另外其凸起的設計亦可在車輪碾壓過時造成車輛振動,可於偏離車道時提醒駕駛人,是降低車禍發生,增加交通安全的器材之一。貓眼是英國人珀西·肖(PercyShaw)發明,發明的動機是他有次開車行經山路時遇上大霧,使他視線不明,他看到兩顆亮亮的東西,也就是路邊貓的眼睛反射車燈光線,因此在1933年發明出貓眼,並於1935年5月30日在英國提出專利申請。
4——光纖:在1950年左右,英國的H.H.Hopkins和N.S.Kapany研究出了帶有包層的光纖,這使得圖像在光纖中的傳導表現大大提升。N.S.Kapany所展示的光纖與我們今天使用的光纖在結構上可以說是一樣的。當今的光纖其核心部分有兩層結構,最中心部分是纖芯,是一根極細的且折光率稍高的玻璃,在纖芯周圍的是包層,覆蓋著的也是一層玻璃,只不過這層玻璃的折光率要略低於纖芯。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的,這一結構在“全內反射”效應的作用下,光線的傳輸就這樣實現了。應該也正是因為這一突破性的成就,N.S.Kapany被人們稱為是“光纖之父”。
5——不鏽鋼:1912年,英國冶金專家哈利.布列爾(HarryBrearley)歪打正著,發現鐵鉻合金可以防腐,布列爾喜出望外,他繼續研究,進行水、酸、鹼等腐蝕性試驗。結果證明,他曾在冶煉試驗中產生的鐵鉻合金卻具有任何時候都不易鏽蝕的特點,1912年,不鏽鋼就此被發現了。1915年,布列爾的不鏽鋼發現成果在美國取得了專利;1916年該成果又獲英國專利。布列爾被尊稱為"不鏽鋼之父"。
6——碳纖維:碳纖維起源可追溯至1860年,由英國人瑟夫·斯旺在製作電燈燈絲中發明並獲得專利。它是一種纖維狀碳材料,呈黑色,質堅硬,是一種強度比鋼大、密度比鋁小、比不鏽鋼還耐腐蝕、比耐熱鋼還耐高溫,又能像銅那樣導電,具有電學、熱學和力學等綜合優異性能的新型材料,因其製造技術難度大、實用價值高,被業界譽為“黑色黃金”。
7——DNA測序:這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里克·桑格的成就。桑格完整定序了胰島素的胺基酸序列,同時證明蛋白質具有明確構造;他還提出了快速測定DNA序列的技術,即雙去氧終止法(桑格法)。桑格因此於1958年和1980年兩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是第四位兩度諾獎得主,唯一兩獲化學獎的諾獎得主,唯一兩獲諾獎的英國人。他被認為是20世紀世界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桑格發明的兩項技術打開了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和基因組學研究領域的大門。
8——仿生手:這隻堪稱“全球第一手”的精良仿生手名叫“i-LIMB”,由蘇格蘭的“仿生接觸”公司製造,其發明者是英國國家衛生體系蘇格蘭洛錫安區的復康部主管大衛·高醫生。高醫生潛心研究義肢20年,1998年開始嘗試研製仿生手。此前市面上的大部分義肢只能利用大拇指和另外兩指做些簡單動作,但“i-LIMB”的5根手指卻可自由轉動且獨立運作,從而可做出不同的複雜動作,比如,用鎖匙開門的動作。仿生手亦可做出較為細緻的動作,如用指尖拾起東西,更可控制食指在計算機鍵盤上打字或撥號。“i-LIMB”的每根手指都安裝有一個微型馬達,並且可由其穿戴者發出的神經脈衝加以控制。該仿生手憑手臂肌肉推動,其表面覆蓋有一層模擬人類皮膚的半透明人工美容皮膚,逼真度極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