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千里

英千里

英千里,名驥良,北京人。13歲即被父親英斂之雷鳴遠神父帶往歐洲去留學。1924年,英千里自英國倫敦大學畢業後回到祖國,協助父親籌辦輔仁大學。從此,他投身教育事業,一生致力於哲學、邏輯學的研究。他精通英、法、西班牙、拉丁四種文字,尤其是英語,被公認為外國人心目中英語最好的中國人。1927年起,任輔仁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平教育局長及社會教育司司長,1949年赴台灣後任教於台灣大學、輔仁大學等校。著有《邏輯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英千里
  • 別名:英驥良
  • 國籍:中國
  • 民族:滿族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00年11月11日
  • 逝世日期:1969年10月8日
  • 職業:教授,校長
  • 畢業院校:英國倫敦大學
  • 主要成就:編寫台灣所有年級英文教科書
    創辦台灣輔仁大學
  • 代表作品:《邏輯學》
簡介,導師,被捕,經歷,貢獻,逝世,家人,評價,英氏家譜,

簡介

英千里,名驥良,生於1900年11月11日,北京人,滿族。13歲即被父親托雷鳴遠神父帶往歐洲去留學。1924年,英千里自英國倫敦大學畢業後回到祖國,協助父親籌辦輔仁大學。從此,他投身教育事業,一生致力於哲學、邏輯學的研究。他精通英、法、西班牙、拉丁四種文字,尤其是英語,被公認為外國人心目中英語最好的中國人。
1927年起,任輔仁大學教授兼秘書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北平教育局長及社會教育司司長,1949年赴台灣後任教於台灣大學輔仁大學等校。著有《邏輯學》。
邏輯學邏輯學

導師

當初英千里回國後,選擇了清苦的教書生涯。而且一教即是二十餘年,先後任輔仁大學秘書長、西洋語文系主任、教授等職。他所開設的課程,除英語外,還有文藝復興亞里士多德浪漫派詩人等。他學識淵博,洞察古今,講起課來循循善誘,深入淺出,很吸引人。因此凡是他的課,常常是座無虛席,門口和窗外也擠滿了旁聽生。
在校園裡,無論走到哪裡,身旁總是圍著一群青年學生,他不但是一位可敬的老師,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長者。若在集會、校刊、牆報中發現有才能的青年,他總是加以鼓勵、幫助,不遺餘力地提攜。大家都說,英先生太善良了,充滿同情和體恤,只願以自己的笑容來消除別人臉上的愁雲。所以,從未見過他有面現憂戚的時候。

被捕

抗戰期間,北平淪陷。英千里和沈兼士等人秘密組織炎武學社,熱情宣傳抗日救國主張,積極掩護優秀青年潛赴後方。為此曾兩次被日偽當局逮捕,受盡酷刑,但仍堅貞不屈,歷時達三年之久。家中斷了經濟來源,英千里的夫人蔡葆真只得靠典當自己的嫁妝並外出教書來養家餬口,還要給獄中的丈夫送衣送飯。當時日軍派人長期呆在英千里家中監視,就連傭人上街買菜,也有人跟蹤。英千里最初被判死刑,由於我地工人員的作用而改判無期徒刑,後又減為15年有期徒刑。1945年,日本投降前被釋放
沈兼士沈兼士

經歷

1948年底,英千里突然接到通知,匆匆趕到東單臨時機場,隨即與胡適等一同乘機飛往台灣。據英若誠說:當時和談已經開始,全家都認為幾個月之內他會回來的。英千里本人也是這樣想的,他臨走時只帶了一個公事包。誰能料到,英千里從此離妻別子、音信隔絕,獨自在台20年。
胡適胡適
多年來,英千里時時都在懷念故鄉、想念親人。他的學生常常從他那茫然的眼神里,知道他又神遊到那遙遠的北京……儘管隻身在台,且老境淒涼、體弱多病,但他對蔡葆真女士仍是忠貞不二。

貢獻

在台灣期間,英千里把全部心血投入了教育事業,他除擔任台大外文系主任外,還在多所院校任教,並和輔大校友們共同努力,促成輔仁大學台北市開學,並親任副校長。據台灣教育界人士介紹,台灣省所有從國中一年級到大學四年級的英文教科書,均出自英千里之手。英千里在海峽兩岸桃李滿天下。他在台灣20年,講學著書收入雖多,但大多用於救濟學生和朋友。

逝世

1969年10月8日,英千里因肺癌在台北耕莘醫院故去,享年69歲。臨終前留下遺囑,將公教保險費新台幣13.8萬元全部捐給英氏獎學金基金會,用於嘉獎優秀青年。他的最後一筆款項,永遠留給了後人。

家人

蔡葆真:英千里的妻子,出身宦門,其父蔡儒楷是上世紀二十年代的山東省長。解放後蔡葆真曾任北京兒童圖書館館長。在英千里去台灣的20多年,她無時不刻掛念遠在海峽彼岸的丈夫。文革中,她以70歲高齡成為專政對象,從家裡被掃地出門,住到一間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整天干著重體力活。她對自己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始終默默承受。
1961年英千里與韓拱辰在台灣1961年英千里與韓拱辰在台灣
英若誠英千里的長子。1979年應邀訪美期間,方從其父的學生白先勇等人那裡獲知父親已去世的噩耗。時間已過去整整10年。次年,英千里在台灣的義女韓拱辰在紐約見到了英若誠。百感交集之餘,她將收集整理的英千里的一切資料、照片、文集:書籍等統統交還英若誠,請他帶回大陸面呈英伯母,完成了自己的一個心愿。英若誠一直盼望赴台為父掃墓,可多次申請均被台灣當局擱淺打回票。直到1993年5月,英若誠在隨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應邀訪台期間,專程赴大直天主教公墓祭掃父親墓地,才算了卻畢生一大心愿。英若誠特地從父親墓地盛了一杯黃土帶回北京,用以慰藉日夜思念重返故鄉的父親的在天之靈。
英斂之英千里的父親,滿洲正紅旗人,《大公報》及輔仁大學都是英斂之創立的。
英達:英千里孫子,1960年7月7日生人,中國內地演員和導演。畢業於北京大學心理學系及密蘇里大學戲劇表演系。英達是一個幽默的人。

評價

台灣著名女作家張秀亞曾著文稱讚道:千里老師的學問淵博,識見超人。他那充滿了智慧的心臆,簡直是知識的寶庫,好像整個的宇宙被縮小了藏放其間。他講起書來徵引繁富,妙語連珠,上下數千年,縱橫千萬里,好像沒有一個典故、一件事物不可以由他信手拈來加以利用的。

英氏家譜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英純良(行五)(國民黨北平行政長官)
妻子:居志存,號承宣
英木蘭(女)聖名德蘭修女
丈夫:王繼昆1989年卒
 女兒:王xx
子:英樹人
英斂之(赫舍里·英華,字斂之)(行二)
創辦《大公報》及輔仁大學
妻子:愛新覺羅·淑仲
英千里,名驥良輔仁大學校長,馬英九老師
妻子:蔡葆真
英七香(女)早逝
英若敬子早逝
英若勤
英健
英明 (女)
英若誠:翻譯家
吳世良(妻):周恩來翻譯
英達
前妻:宋丹丹
妻子:梁歡
英如鑌(滿名巴圖)
英如鏑
英小樂(女)
英壯
英凡 (女)
英若采(女)
英寧
英悅 (女)
英若嫻(女)
英木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