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單

東單

東單是北京的一處地區,其位於東城區長安街、東單北大街、建國門內大街之間的十字路口。因昔日在那裡有一座牌坊而名東單。

昔日東單牌樓西單牌樓的形式相同,都是建於明代正統年間的三間四柱三樓沖天式木牌樓,位置在今東單十字路口南端,即在今東單體育場東側,南北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東單
  • 外文名:dongdan
  • 連線:長安街、東單北大街等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
  • 名字由來:一牌坊名
歷史,東單體育場,東單公園,歷史變遷,公園環境,其他相關,個別特色,

歷史

東單牌樓額曰“就日”(西單牌樓額曰“瞻雲”),取典《史紀·五帝紀》:“就之如日,望之如雲。”意思為東邊看日出(西邊望彩雲)這個牌坊也稱為就日坊。范仲淹《明堂賦》有:“望雲而就日,歌堯而頌舜。”的句子,大意是指民心嚮往皇帝,感受皇帝龍恩的意思。
東單牌樓東單牌樓
1900年,德國公使克林德在義和團事變期間於東單牌樓北側西總布胡同西口被清軍殺死,這一事件成為八國聯軍侵略的導火線之一。1901年清朝戰敗以後,與11國簽訂辛丑條約,第一款中就有在克林德被殺地點修建一座品級相當的石牌坊。。“克林德碑”牌坊橫跨在繁華的東單北大街上,於1901年6月25日開工,1903年1月8日竣工,是漢白玉藍琉璃瓦廡殿頂式,形制是四柱三間七樓,碑文用拉丁語、德語、漢語三種文字,表達清朝皇帝對克林德被殺的惋惜。1916年,袁世凱將東單改為“景星”(西單改為“慶雲”)。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1918年11月13日,中國政府將牌坊遷往中央公園(今中山公園),將坊額改為“公理戰勝”,但規模縮小為三樓。1920年7月4日,北京政府在中央公園內為新落成的紀念坊舉行落成典禮。1923年,東單牌樓因妨礙交通而被拆除。1953年10月,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和平大會在北京召開期間,再次改名為“保衛和平”牌坊。

東單體育場

東單體育館是北京市目前市中心規模最大、活動項目最多、功能最齊全的體育場館,共有11個體育項目,全年365天對社會開放。每天接待來賓近萬人次。堪稱目前市中心規模最大、活動項目最多、功能最齊全的體育場館。作為民眾體育活動場所,中心堅持以民眾體育為基礎,面向社會、面向廣大民眾,民眾全部向社會開放。東單體育中心是培養體育明星的搖籃,足球國腳李輝、前國家女足教練商瑞華、籃球國手張衛平、梁馨、體操名將楊岳山、麻征、桌球健兒楊玉華、王燕生、熊柯、王晨都曾在此訓練,並從東單體育中心脫穎而出。耐克足球公園是一個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運動場地,所有建造足球場的材料都來自於由耐克鞋廠回收的廢舊鞋子做成的橡膠粉末,除具有環保意義外,最大的特點就是滲水性能好,並且適用於各類天氣,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會因封凍而妨礙運動員訓練,其使用壽命長達20年,具有與美國以及歐洲國家同等的建造水準。足球場的仿真草皮是國內唯一一塊從美國直接空運過來的。
“東單”、“西單”、“東四”、“西四”,這類京城商業旺地儘管被當下新冒出來的商圈諸如“國貿”、“亞運村”等等搶去了大半風光,但平心而論,這撥兒老字號的街區對於老北京人包括外地人說來,仍舊最具親和力,因為這裡邊有歷史和文化的濃韻。
東四和西四元朝時叫大市街,熱鬧紅火。這裡在元代就已形成為繁華商業區,元大都城建立以後,此地叫做“舊樞密院角市”,屬明照坊。當年的“棹樞密院角市”已有不少商號、店鋪,買賣興隆,交易活躍,異常繁華,是全城三大商業中心之一。東四十字路口的東西南北四個街口各有一座“三間四柱三樓”的沖天式大牌坊,分別叫做“思誠坊”、“仁壽坊”、“保大坊”和“明照坊”。而西四十字路口的四個牌樓南北朝向各書“大市街”仨字兒,東邊的牌樓取名“行仁”,西邊的稱作“履義”。往後,這四個牌樓又有了新名:“金成坊”、“鳴玉坊”、“積慶坊”和“安福坊”。
東四和西四自打有了分別的四座牌樓後,老百姓就不說“大市街”了,乾脆直稱東四牌樓和西四牌樓。再往後更省事,直呼“四牌樓”。到北平解放的時候,這些牌樓還健在。20世紀50年代為了擴建馬路才拆掉。牌樓沒了,叫法也就省事了:“東四”、“西四”。
東單和西單也是這么來的。這個“單”字,那是因為這兒的牌樓就是單崩兒一個。西單的牌樓叫“瞻雲”,東單的叫“就日”。這樣,東單牌樓和西單牌樓就叫開了。同樣,20世紀50年代擴路,牌樓拆了,於是也就剩了“東單”和“西單”。您瞧,叫著這么簡潔順口的地界兒,原來還是牌樓給留下的家底兒呢。
在中華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北京特別市工務局印製的一張北京市內外城地圖上,中間偏右下部位有一片明顯的空白,這就是東交民巷舊使館界,各國駐軍練兵場地,通稱東單練兵場,現東單體育場大體就處在被日本和法國占據的地界。
1947年中華全國體育協進會北平分會呈請北平市政府,將東單練兵場空地撥予建築體育場。當時北平市公共體育場僅有一所,且地處城外,位置偏僻,運動人士每以交通不便,竟多裹足不前,遇有體育集會,均感往返為苦,減少運動興趣,影響體育之發展。東單練兵場面積廣潤,位置居市中心,修建體育場,一則可以加強市民體格之鍛鍊,某民族之健康,二則可以壯麗市容。同年北平市政府發布訓令,成立東單體育場籌建委員會。

東單公園

歷史變遷

東單公園始建於1955年,面積4.75萬平方米。園內植樹8000多株,栽花,鋪草,環境清新,綠樹成蔭,鳥語花香。這裡原為元大都南郊,明初城牆南移,圍入城內。1901年簽定《辛丑條約》後,劃入使館區,成為外國駐軍的練兵場。1948年還曾在此建立臨時飛機場。公園地處繁華鬧市,對周圍環境的美化起了很大作用。今天這裡已成為公眾休息遊樂的好去處。

公園環境

東單公園面積4.75萬平方米,北部是用挖防空洞積土而成的一座土山,山上樹木茂密,建有一座六角重檐琉璃瓦亭。南部建有水池、水榭和兒童遊戲場,東部有假山、廣場,西部有遊廊、山洞。[1] 東單公園東單公園是以山石、荷池、花木、亭台為主要造景結構的街頭公園。園內堆起參差起伏的土丘,造成曲徑盤亘,山石嶙峋,花木扶疏的意境。特別是在西門附近土丘旁,用太湖石和青石疊成的曲折幽邃的隧洞,構成入園屏障,以分隔園林空間,同時又發揮了湖石瘦、透、漏、皺的造景氣氛。園內土丘高19米,上建有獨特的古典亭閣該亭為雙檐、雙柱,六角飛翹,復藍琉璃筒瓦,造型在全國獨一無二,遠眺光彩奪目,與公園主色調十分協調。公園南端,還建有荷池、臨水廊屋、花棚、漏窗、棋桌等,“略成小築,足征大觀”。  東單公園充分發揮了植物造景群體美的效果:園內培植了各類樹木80多種,近8000餘株。植被的覆蓋度達91%。主要花木優勢種有槐、柳、松、楊、白蠟、松柏、海棠、銀杏、丁香、欒樹、金銀木、榆葉梅、珍珠梅、元寶楓、黃剌梅、碧桃、黃櫨等;此外還有文冠果、燈台樹、山茱萸、瑞香、水冬瓜等。以觀葉、觀果花木為主,喬、灌藤、花並舉。還建有草坪六七千平方米。整個綠化,配置得當,植物造景取得群體美的效果,給人以色、香、姿多方面美感。具有“不出城郭而獲山水之怡,身居鬧市而有林泉之致”意境。是公眾休息遊樂的好場所。

其他相關

東單公園也是一個圍棋愛好者聚集的場所,聶衛平當初從黑龍江建設兵團回到北京時,棋藝已經了不得,但因為還在業餘圍棋界,沒什麼知名度。東單公園有一位老先生,在業餘圍棋界有一定名號,自視很高。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聶衛平,聶衛平年輕好勝,就讓朋友帶他去和老先生過招。老先生一見聶衛平其貌不揚,抬手就把白棋拿在了手裡,顯然輕視對手。誰知道一盤下來,聶衛平砍瓜切菜一場大勝。老先生認為這是一時疏忽,非要再下一盤,結果這一盤還不如前一盤。當時圍觀的人很多,老先生腦門上的汗珠也越來越多。突然,人群中閃出來一位資格比較老的業餘棋手,抓著老先生問:“您跟誰下棋呢?”老先生說:“我不知道啊。”來人說:“您還敢拿白棋?這就是有名的大聶啊!”老先生起身把棋一收就走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來東單下棋。  當時的北京,除了東單公園,景山公園也是圍棋愛好者聚集的場所,這兩座公園裡的愛好者代表了當時北京業餘圍棋界比較高的水平,後來大家經常以棋會友,聶衛平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隨著陳祖德擊敗日本高手和聶衛平的崛起,中國有了越來越多的圍棋迷。

個別特色

東單公園因其交通便利,在很早便成為特定人群的長期占據地點------北京最大的男同性戀聚集地,是聞名全國的特色公園。
交通路線
地址:東城區大華路4號 乘車路線:8、9、12、39、41、43、44、48、60、103、104、106、108、110、111、116、128、525、673、684、特2、崇文門下車。[1]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