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艾(中藥名)

苦艾(中藥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苦艾,中藥名。為菊科植物中亞苦蒿Artemisia absinthium L.的葉和花枝。分布於新疆;我國南京等地有栽培。具有清熱燥濕,驅蛔,健胃之功效。常用於關節腫痛,濕疹瘙癢,癤腫瘡毒,蛔蟲病,食欲不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苦艾
  • 別稱:苦蒿、啤酒蒿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桔梗目
  • :菊科
  • :蒿屬
  • :中亞苦蒿
  • 分布區域:新疆;南京等地有栽培
  • 採收時間:夏季
  • 用量: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
  • 毒性:有毒
  • 貯藏:貯於陰涼處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性狀鑑別,藥理作用,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葉和花枝。

性味

味苦,性寒,有毒。

歸經

歸脾、胃經。

功效

清熱燥濕,驅蛔,健胃。

主治

關節腫痛,濕疹瘙癢,癤腫瘡毒,蛔蟲病,食欲不振。

相關配伍

1、治關節炎:苦艾90-150g。煎湯熏洗患部,或熬膏外敷。(《新疆中草藥》)
2、治濕疹,瘡癤:苦艾、刺黃柏等分。煎水洗患部。(《新疆中草藥》)
3、治蛔蟲:苦艾3-5g。水煎服。(《新疆中草藥》)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熬膏敷。

使用注意

具有引起頭痛的副作用,矯正藥為洋茴香。

採集加工

夏季開花前割取花枝或采葉,曬乾。

形態特徵

中亞苦蒿,又名洋艾。多年生草本。主根明顯,單一,垂直,有時木質化,直徑達3厘米;根狀莖稍粗短,垂直,直徑1-2.5厘米,常有短小的營養枝,枝上密生營養葉。莖單生或2-3枚,直立,高60-150厘米,有縱棱,密被灰白色短柔毛,上半部多分枝,枝長10-20厘米,斜向上。葉紙質,葉兩面幼時密被黃白色或灰黃色稍帶絹質的短柔毛,後葉面毛漸稀疏,背面毛宿存;莖下部與營養枝的葉長卵形或卵形,長8-12厘米,寬7-9厘米,二至三回羽狀全裂,每側有裂片4-5枚,裂片長卵形或橢圓形,再次羽狀全裂,小裂片橢圓狀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15毫米,寬2-4(-7)毫米,先端鈍尖,葉柄長6-12厘米;中部葉長卵形或卵形,長6-9厘米,寬3-7厘米,二回羽狀全裂,小裂片線狀披針形,長(0.8-)1-2.5厘米,寬2-5毫米,葉柄長2-6厘米;上部葉長4-6厘米,寬2-4厘米,羽狀全裂或,全裂,裂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8-12毫米,寬2-4(-6)毫米,近無柄;苞片葉3深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球形或近球形,直徑2.5-3.5(-4)毫米,有短梗或近無梗,下垂,基部有狹線形的小苞葉,在分枝及莖端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並在莖上組成略開展或中等開展的掃帚形的圓錐花序;總苞片3-4層,外層、中層總苞片橢圓形,背面有白色柔毛與綠色中肋,邊緣膜質,內層總苞片卵形,近膜質,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密被白色托毛;雌花1層,15-25朵,花冠狹圓錐狀或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花柱線形,伸出花冠外,先端分叉長,叉端銳尖;兩性花4-6層,30-70(90)朵,花冠管狀,花葯披針形或線形,頂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先端銳尖,花葯基部圓鈍,花柱與花冠近等長,先端2叉,叉端截形,柱頭具睫毛。瘦果長圓形,頂端微有不對稱的冠狀邊緣。花果期8-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海拔1100-1500m的山坡、草原、林緣及灌叢中。分布於新疆;我國南京等地有栽培。

性狀鑑別

全體銀灰色,被大量絲樣緊貼的柔毛,用手觸之有柔軟感。莖具縱向明顯條棱,橫斷面白色,有髓。葉互生,下部葉有柄,完整的葉,用水濕潤展平後,葉片二至三回羽狀分裂,小葉片三角狀圓形,中部無葉柄,二回羽狀分裂,上部葉為羽狀分裂,苞葉3裂或不裂,裂片線狀長橢圓形,鈍尖,全緣或有鋸齒緣。眾多下垂球形頭狀花序,組成大型圓錐形花叢,頭狀花序單個或成雙,由披針形的苞腋生出,直徑3-4mm,總苞2-3層,覆瓦狀排列,外層苞片線狀,密被綿毛,內側苞片橢圓形,膜質;花托具白色托毛;花黃綠色,中央花兩性,杯狀;邊花雌性,狹筒狀。氣蒿樣芳香,味苦。

藥理作用

中樞興奮作用。

相關論述

《新疆中草藥》:“清熱燥濕,殺蟲止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