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櫪木

苦櫪木

苦櫪木(學名:Fraxinus insularis)為木犀科梣屬的植物。分布在日本、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長江以南、西南等地,生長於海拔300米至1,800米的地區,多生長在河谷、山地及石灰岩裸坡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生長環境,該種鑑別,主要價值,簡介,性狀,化學成份,藥理作用,臨床套用,附方,各家論述,

形態特徵

植株:落葉大喬木,高20-30米,胸徑30-85厘米;樹皮灰色,平滑。芽狹三角狀圓錐形,密被黑褐色絨毛,乾後變黑色光亮,芽鱗緊閉,內側密被黃色曲柔毛。
葉:嫩枝扁平,細長而直,棕色至褐色,皮孔細小,點狀凸起,白色或淡黃色,節膨大。
葉:羽狀複葉長10-30厘米;葉柄長5-8厘米,基部稍增厚,變黑色;葉軸平坦,具不明顯淺溝;小葉(3-)5-7枚,嫩時紙質,後期變硬紙質或革質,長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6-9(-13)厘米,寬2-3.5(-4.5)厘米,頂生小葉與側生小葉近等大,先端急尖、漸尖以至尾尖,基部楔形至鈍圓,兩側不等大,葉緣具淺鋸齒,或中部以下近全緣,兩面無毛,上面深綠色,下面色淡白,散生微細腺點,中脈在上面平坦,下面凸起,側脈7-11對,細脈網結甚明顯;小葉柄纖細,長(0.5-)1-1.5厘米。圓錐花序生於當年生枝端,頂生及側生葉腋,長20-30厘米,分枝細長,多花,葉後開放;花序梗扁平而短,基部有時具葉狀苞片,無毛或被細柔毛;花梗絲狀,長約3毫米;
花:花芳香;花萼鐘狀,齒截平,上方膜質,長1毫米,寬1.5毫米;花冠白色,裂片匙形,長約2毫米,寬1毫米;雄蕊伸出花冠外,花葯長1.5毫米,頂端鈍,花絲細長;雌蕊長約2毫米,花柱與柱頭近等長,柱頭2裂。
果:翅果紅色至褐色,長匙形,長2-4厘米,寬3.5-4(5)毫米,先端鈍圓,微凹頭並具短尖,翅下延至堅果上部,堅果近扁平;花萼宿存。
花果期:花期4-5月,果期7-9月。
齒緣苦櫪木(變種):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的小葉為披針形,葉緣具整齊鋸齒。

分布範圍

苦櫪木(原變種)
產於長江以南,台灣至西南各省區。日本(九州、沖繩)也有分布。
齒緣苦櫪木(變種)
產於陝西、甘肅、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廣西、貴州等省區。

生長環境

苦櫪木(原變種)
適應性強,生於各種海拔高度的山地、河谷等處,在石灰岩裸坡上常為僅見的大樹。
齒緣苦櫪木(變種)
生山坡雜木林中及溝谷溪邊,海拔1200-1 600米。

該種鑑別

該種分布較廣,在各種立地條件下形態多變,尤以小葉形狀和小葉柄長度差異甚大,在乾燥的石灰岩山地所采標本小葉柄甚短,不到1厘米,常被分類學家鑑定成不同的種與變種。唯一可依據的是花萼較寬,萼齒截平,上方膜質,這個特徵無論在花期和果期的標本中都是很穩定的。

主要價值

簡介

炮製:揀去雜質,洗淨,潤透後切塊或切段,曬乾。
性味:苦,寒。①《本經》:苦,微寒。②《別錄》:大寒,無毒。③《藥性論》:平。④《綱目》:氣寒,味苦,性澀。
歸經:入肝、膽經。①《綱目》:厥陰肝、少陽膽經。②《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肝、腎二經。
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平喘止咳,明目。治細菌性痢疾,腸炎,白帶,慢性氣管炎,目赤腫痛,迎風流淚,牛皮癬。①《本經》:主風寒濕痹,洗洗寒氣,除熱,目中青翳白膜。②《別錄》:療男子少精,婦人帶下,小兒癇,身熱,可作洗目湯。③《藥性論》:主明目,去肝中久熱,兩目赤腫疼痛,風淚不止;治小兒身熱:作湯浴。④《日華子本草》:洗肝,益精,明目,小兒熱驚,皮膚風痹,退熱。⑤張元素:治女子崩中⑥《湯液本草》:主熱痢下重,下焦虛。⑦《吉林中草藥》:治腸風下血。⑧《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治腸炎腹瀉。⑨《陝西中草藥》:治麥粒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錢;或入丸劑。外用:煎水洗。
注意:脾胃虛寒者忌服。①《本草經集注》:大戟為之使。惡茱萸。②《藥性論》:惡苦瓠、防葵。③《本經逢原》:胃虛少食者禁用。

性狀

乾燥的枝皮呈捲筒狀或槽狀長條形,長30~70厘米,徑1.5~3厘米,厚約3毫米。表面灰褐色或灰黑色,往往相雜不勻。外皮不平滑,有淺色斑點,內面黃白色或棕色,有光澤。質硬,易折斷,斷面黃白色,纖維性。無臭,味苦。水浸液黃碧色,並有藍色螢光。乾燥的乾皮為長條狀塊片,不成卷,厚6~10毫米。外皮灰棕色,有紅棕色斑點相同成不規則的斑紋,外皮剝離後,可見紅棕色的內皮。內面淺棕紅色,平滑。余與枝皮同。以整齊、長條呈筒狀者為佳。

化學成份

苦櫪白蠟樹樹皮含馬栗樹皮甙、馬栗樹皮素等香豆精類及鞣質。

藥理作用

①消炎、鎮痛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馬栗樹皮甙10毫克/公斤,對角義菜膠性、右旋糖酐性、5-羥色胺性及組織胺性關節炎有抑制作用,抑制的強度分別為35,28,20,8%。也有報告,馬栗樹皮甙對甲醛性關節炎亦有抑制作用,但弱於對角義菜膠性者,而對右旋糖酐性關節炎的抑制不明顯。馬栗樹皮素在大劑量時對角義菜膠性關節炎亦有抑制作用。馬栗樹皮甙能抑制大鼠的肉芽腫形成(棉球法),對豚鼠紫外線照射背部引起的紅斑反應,也有抑制作用,馬栗樹皮素之作用較馬栗樹皮甙更顯著,兩者都有顯著抑制組織胺引起的毛細血管通透性的作用,馬栗樹皮甙還有微弱的鎮痛作用(小鼠熱板法),如以嗎啡皮下注射5毫克/公斤的效力作為100%,則馬栗樹皮甙口服10毫克/公斤之效價為14.8%。
②對尿量及尿酸排泄的影響
早年報告秦皮甙有利尿作用,能促進家兔及風濕病患者尿酸的排泄。馬栗樹皮甙在大鼠及兔的試驗中,各種給藥途徑均可增進尿酸的排泄。在家兔靜脈注射馬栗樹皮甙後,最初半小時內尿量增加,此後血中尿酸濃度即見上升,半小時後尿量即逐漸減少,而尿中尿酸的排泄卻不斷增加。尿量之增加,僅指給藥後短期而言(可能系腎小管重吸收減少所致),給藥3~4小時後,尿量僅為給藥前的1/2。尿酸排泄增進之作用原理,據分析,系興奮了交感神經系統;而且馬栗樹皮甙對腎臟也有直接作用,即抑制了對尿酸的重吸收所致。血中尿酸濃度之增高為肝中尿酸生成增加的結果。也有報告,馬栗樹皮甙對正常大鼠並無利尿作用,而對小鼠卻有較顯著的利尿作用。
③其他作用
馬栗樹皮甙對其他器官的作用一般皆不顯著。對兔的血壓、呼吸、腸管皆無作用。對豚鼠離體小腸、子宮、膀胱、膽囊及離體蛙心以及對兔在位子宮、兔耳血管、蟾蜍下肢血管亦無作用;亦不影響兔頸動脈、股動脈的血流量。馬栗樹皮素對兔有輕度升壓作用,還能抑制離體蟾蜍心臟及離體兔腸,輕度收縮蟾蜍下肢血管,離體蟾蜍腓腸肌之興奮性亦略有降低。秦皮煎劑還有某些抗菌、治療慢性氣管炎的作用。馬栗樹皮甙的化學結構與雙香豆素相似,故有某些抗血凝作用,其4%溶液能吸收紫外線,故能保護皮膚,免受日光照射之損傷。
④排泄、吸收及一般毒性
馬粟樹皮甙口服後在小腸上部吸收,胃與大腸不吸收;注射後可出現於膽囊及尿中,腎上腺、睪丸及腎中很早即出現,亦可至腦中。大鼠無論口服或靜脈注射,尿中及大便中皆有排出,以原形為主,豚鼠則主要在體內破壞。
馬栗樹皮甙3克/公斤或馬栗樹皮素1克/公斤腹腔注射於小鼠,皆不致死,故毒性很低;但也有報告馬栗樹皮素皮下注射250毫克/公斤即可致死的。日本秦皮提取物給兔灌胃每天3克/公斤,連續45周僅引起輕度的組織病變,如胃腸黏膜呈現分泌亢進、腸神經叢的膨大及腎小球、腎小管的退行性病變;長期注射給藥,肝功能及末梢血象皆無顯著變化。

臨床套用

①治療細菌性痢疾
一秦皮煎劑:每40毫升含生藥6錢,治療小兒菌痢共50例。1歲以下每天8~10毫升,1~3歲10毫升,3歲以上15毫升,分4次口服。體溫恢復正常時間平均為1.9天;大便次數恢復正常平均為8.1天;21例糞便培養至第3天以後均轉為陰性。服藥後有5例發生嘔吐。
二秦皮素:各家所用的劑量不一。有人按每日口服50毫克的劑量,製成合劑,不論年齡大小,分4次服。治療66例(成人30例,小兒36例),有肯定的療效,但與對照組用合黴素及四環素者相比,效果較差。有人按50~100毫克/公斤/日的劑量,分2~3次服,療程5~6日,並按病情需要,配合各種對症處理,治療77例,有效率在71%以上。有人用秦皮乙素按5毫克/公斤/日的劑量治療67例,痊癒者41例,進步11例,無效15例。
②治療慢性氣管炎
取苦櫪白蠟樹攤皮製成1:1濃度的噴霧液,用氣霧發生器射入氣霧室,每次吸入30分鐘,每日1次,每次2毫升;或製成浸膏片(每片含浸膏0.3克),每日3次,每次2片內服。均以10天為一療程。治療530例,其中氣霧組422例,經二個療程,近控86例(20.3%),顯效140例(33.2%);氣霧組另68例,經五個療程,近控24例,顯效23例;口服組50例,經三個療程,近控3例,顯效29例。部分患者的咳、喘、痰三症在服藥第1天即見效,氣霧組治療3天內三症見效者占60%左右。對喘息症狀與哮鳴音的近期控制尤為明顯。

附方

①治熱痢下露者:白頭翁二兩,黃柏三兩,黃連三兩,秦皮三兩。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傷寒論》白頭翁湯)
②治慢性細菌性痢疾:秦皮四錢,生地榆、椿皮各三錢。水煎服。(《河北中藥手冊》)
③治腹瀉:秦皮三錢。水煎加糖,分服。(《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
④治赤眼及眼睛上瘡:秦皮一大兩。以清水一大升於白瓷碗中浸,春夏一食久以上,看碧色出,即以箸頭纏綿,點下碧汁,仰臥點所患眼中,仍先從大眥中滿跟著,微痛不畏,量久三、五度飯間,即側臥瀝卻熱汁,每日十度以上著,不過兩日瘥。忌酢、蘿蔔(《近效方》)
⑤治麥粒腫,大便乾燥:秦皮三錢,大黃二錢。水煎服。孕婦忌服。(《河北中藥手冊》)
⑥治婦人赤白帶下,及血崩不止:秦皮三兩,丹皮二兩,當歸身一兩,俱酒洗,炒研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早服五錢,白湯下。(《本草匯言》)
⑦治小兒驚癇發熱及變蒸發熱:秦皮、茯苓各-錢,甘草五分,燈心廿根。水煎服。(《兒科撮要》)
⑧治牛皮癬:苦榴皮一至二兩。加半面盆水煎,煎液洗患處,每天或隔二至三天洗一次。藥液溫熱後仍可用,每次煎水可洗三次。洗至痊癒為止。(《全展選編·皮膚病》)

各家論述

①《綱目》:梣皮,治目病,驚癇,取其平木也,治下痢崩帶,取其收澀也。又能治男子少精,取其澀而補也。此藥乃驚、癇、崩、痢所宜,而人止知其治目一節,幾於廢棄,良為可惋。《淮南子》云:梣皮色青,治目之要藥也。又《萬畢木》云:梣皮止水,謂其能收淚也。高誘解作致水,言能使水沸者,謬也。
②《本草匯言》:秦皮,味苦性澀而堅,能收斂走散之精氣。故仲景用白頭翁湯,以此治下焦虛熱而利者,取苦以澀之之意也。《別錄》方止男子精虛,婦人崩帶;甄氏方又治小兒驚癇身熱,及肝熱目暗,翳目赤腫,風淚不止等疾;皆緣肝膽火鬱氣散以致疾,以此澄寒清碧下降之物,使濁氣分清,散氣收斂。故治眼科,退翳膜,收淚出;治婦人科,定五崩,止血帶;治大方科,止虛痢,斂遺精;治小兒科,安驚癇,退變蒸發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