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大嗩吶

苗族大嗩吶是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用木材製成,上細下粗,最下連線埠部向四周擴張,用以適當散發聲音或轉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苗族大嗩吶
  • 地址:四川省
  • 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 製成:木材製成
簡介,樂器歷史,樂器形制,音域音色,演奏技巧,樂器使用,樂器風格,

簡介

嗩吶根據堵塞或敞開孔的不同,便可發出不同的聲調。喜憂事均適用,曲調各異。嗩吶有大嗩吶、中嗩吶、小嗩吶三種,均由哨子(又稱“叫口”、“咪咪”)、顛子、堵氣盤、琴桿、碗口(喇叭口)五個部分組成,只是不同種類嗩吶各部分尺寸不同而已。苗族大嗩吶尤為有名,被譽為筠連民族樂器中的一枝奇葩。哨子用未揚花的油麥稈掐下約1厘米長的嫩麥稈筒經開水煮後曬乾製成,吹奏時套在顛子上,麥稈筒要軟,厚薄均勻,吹奏時才不容易損壞,音質才好。
苗族大嗩吶苗族大嗩吶
堵氣盤是一塊金屬片做成的直徑4~5厘米的圓盤,中間有一小孔,哨子從中穿過,安放在哨子與顛子連線處。吹奏時起堵氣、幫助換氣的作用。顛子是用銅皮捲成上小下大長約13厘米的錐體,上接哨子下連琴桿,將兩部分銜接起來。
琴桿實際上是一根琴管,用長50-70厘米的槓木或泡桐木掏空製成。連線顛子一端直徑約1.5厘米,往下逐漸擴大至4厘米左右,剛好被下面的碗口套住。在琴桿正面每隔3-3.6厘米穿一孔,共穿七個小孔,背面穿一個小孔,作控制音調用。碗口用泡桐完整地雕戳而成,高約20厘米,上小下大,上端剛好能套在琴桿上,下連線埠徑一般是27厘米,也有30厘米或30厘米以上的。碗口壁較厚,在 0.5厘米上下。琴桿與碗口可以分開,吹奏時接上去,休息時往地上一杵,兩部分便可截然分開。上述木製部分,通常漆上漆,也有用紅布巾、金屬皮等裝飾的。
嗩吶音域為兩個八度,在八個音孔中能吹奏出七聲音階,一般吹奏的樂曲多為五聲調式,少有“7”音和“4”音出現大嗩吶本是定調樂器,但其特殊的結構所致,改變碗口與琴桿的聯結方式,可以變調:套上吹是 bB調,稍緊一點是B調,擰緊後是C調。其轉調後,只能轉換定調後上行或下行純四度、五度音的調,如定 bB可轉bE和bF調;定B可轉E和#F調;定C可轉F和G調。

樂器歷史

相傳,這種大嗩吶是在清代傳入四川苗族地區的嗩吶基礎上,經過苗族藝人不斷地改進和發展而成的。200多年前,有一個名叫金班長的戲曲藝人,他將流行於南方的高音嗩吶三吱子改造成了中音嗩吶二節子,後來又在二節子的基礎上,把各部位的尺寸按比例加長放大,才製成了現在川滇苗族人民喜愛的大嗩吶。它的外形和漢族地區的嗩吶相同,但形體碩大,音色低沉渾厚,常用於民間吹打樂合奏中,是很有特色的低音樂器。
歷史較悠久。古代用於軍事活動中,凡行軍打仗、衝鋒陷陣、勝利凱旋等都要吹奏嗩吶,是軍隊中主要的吹奏樂器。朝鮮三國時期(1世紀至7世紀)已流傳於宮廷和民間,是宮廷三大樂部“唐部”樂器之一,民間則在農閒之際或慶豐收時使用,既可自娛性獨奏,又可為歌舞伴奏。古代的太平簫,管身較長,一般多使用木質堅硬的棗木或梨木製作,管身上細下粗呈椎形,外表雕刻成竹節狀,每節中部開一音孔,共八節八孔,管身下端接有一個銅製的喇叭口

樂器形制

嗩吶由管身、芯子、管哨和喇叭口組成,苗族稱子桿、尖子、哨子和碗口。管體木製,通 高約120厘米。管哨用野麥子(又稱油麥子)的麥桿製成,它的採摘和製作很有講究,必須在野麥子含苞時進行採摘,然後再將麥桿進行蒸露處理,即白天用熱氣蒸一次,晚上放在露天地上讓露水淋一夜,但不能叫雨水淋濕。這樣連續蒸露九次後,再經過細緻修剪加工 方可使用。
芯子起著連線管哨和管身的作用。管身用當地出產的一種空心木製作,上面開有 八個(正七背一)圓形按音孔,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至第八孔。第一孔至管身底端的距離與第八孔(即背孔)至管身頂端的距離相同。
喇叭口較大,採用當地生長的一種木質較硬的山棘子樹幹製作,其高度通常以管底端至第四孔的尺寸為宜,故在苗族民間藝人中流傳著掩三個半眼(即把子桿放進嗩吶碗裡,正好看到第四孔的半個眼)的說法。如今的喇叭口,已大部分 在碗口處加上了一圈薄銅片,既增大了音響共鳴,又使音色更加深厚。

音域音色

D調高音嗩吶高音譜表按實際音高記譜。它的總音域為a(1)-b(3),樂隊中的常用音域為a(1)-d(3)。
嗩吶的中、低音音色豪放、剛勁,各種技巧都易於發揮,非常富有表現力;高音區緊張而尖銳,在樂隊中套用要謹慎。
苗族大嗩吶是中國歷史悠久、流行廣泛、技巧豐富、表現力較強的民間吹管樂器。它發音開朗豪放,高亢嘹亮,剛中有柔,柔中有剛,深受廣大人民喜愛和歡迎的民族樂器之一.
廣泛套用於民間的婚、喪、嫁、娶、禮、樂、典、祭及秧歌會等儀式伴奏。王西樓所作詞中就有這樣一句:“嗩吶唆哪,曲兒小,腔兒大。”明代弘治間,朝鮮修篆的《樂學軌範》中寫道:“嗩吶制與喇叭……不知起於何代,當是軍中之樂也,今民間多用之。”在明代又將嗩吶編入《回部樂》中,稱“蘇爾奈”。

演奏技巧

演奏時,因管體較長,上輕下重,多為坐姿吹奏。奏者常將左腿搭在右腿上,喇叭口靠在左腳背上。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按正面上四孔,左手食指、中指、無名指按下三孔。音域bB—b1,有兩個八度。演技較高者,還能奏出#F- f1。演奏 形式有單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合奏)兩種,常用於民間婚喪喜慶活動。當地苗家風俗,不論紅白喜事或修蓋房舍,民間藝人均要敲鑼打鼓、登門演奏。樂曲豐富,曲調粗獷、質樸,最擅於表現深沉、穩健的旋律。傳統的喜事曲目有《滿堂紅》 、《一竹香》和《節節散 》等,喪事曲目有《脫節子》和《祝英台》等。修蓋房舍時,為避開與火有關的不祥徵兆, 切忌吹奏《滿堂紅》。
演奏嗩吶時,因管體較長,上輕下重,需要坐勢吹奏。奏者將左腿搭在右腿上,把嗩吶碗靠在左腿上。大嗩吶的音域由bB~B1,有兩個八度。演奏形式分為單吹和群吹(多人一起吹奏)兩種,常用於婚喪喜慶活動。每當苗家紅白喜事或修蓋房舍之際,民間藝人便敲鑼打鼓、登門吹奏。嗩吶曲調租獷、質樸,最適於表現深沉、穩健的旋律。
演奏大嗩吶一般組合成“座堂”(民間稱“座堂吹”)。兩人按一定的曲調吹嗩吶,一支吹高八度,叫“吹上手”,另一支吹低八度,叫“吹下手”。兩人打擊樂器伴奏,一人打大鑼和鼓,一人一手打小鑼、一手打小缽。演奏以吹為主,以打為輔。在特殊場合,“座堂”可以組織成“全套”:兩支(或四支)大嗩吶、兩支中嗩吶(民間叫“二堂”)、兩支小嗩吶(民間叫“三節子”)、大鑼大鼓各一個、小鑼一個、小缽一付、配奏二胡一對。
有時演奏時,管身豎置,兩手持握嗩吶,右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一至四孔,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分別按五、六、七孔,拇指按背孔,口含雙簧管哨,用循環換氣法吹奏,可平吹或超吹音列a、c1、d1、e1、g1、a1、c2、d2、e2或g、a、c 1、d1、e1、g1、a1、c2、d2。音域g—e3。發音清脆、堅實,音色高亢、明亮。演奏技巧頗為豐富。轉調方法也很獨特,它的第一、三、四、五孔均可作為do來吹奏。可用於獨奏、合奏或伴奏。湘西嗩吶是苗胞喜聞樂見的民間吹奏樂器,在苗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當苗鄉逢年過節、婚嫁喜慶等場合,都要吹奏嗩吶助興。套用最多的演奏形式是兩人合奏,其中演技較高的民間藝人作為正手,領奏樂曲的首句,吹嗩吶的高八度音;另一藝人作為副手,吹嗩吶的低八度音,民間稱其為演奏公、母音,也即高音為公音,低音為母音,高低八度互相配合,音響高低此起彼落,對比強烈,樂曲動聽。湘西苗族的嗩吶曲牌十分豐富,多為苗族民間藝人所作,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風格。較聞名的樂曲有《打馬過橋》、《嘎娘子上轎》、《雁鵝叫》、《落地開花》、《水波浪》和《流水》等 。

樂器使用

人們婚喪嫁娶,操辦紅白喜事的禮儀由來已久,早成為民間傳統的一大習俗,尤其在農村廣為盛行。那些陳舊的儀式,古老的民情,不知延續了多少年,讓人追憶起來,仿佛就在昨天。
老百姓有句俗話:婚事乃人生之大事,該喜該賀,即便是白事也要權當紅事辦,熱鬧氣氛不能少。因此,當年苗族的嗩吶匠、鼓樂手十分走俏吃香。遠的不說,南充城的一夥嗩吶藝人就紅火過好一陣子。以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例,城郊的農村人家,凡逢年過節操辦喜事,誰家都想圖個鬧熱,爭面子,講排場,請來嗩吶匠和鼓樂手,吹吹打打送嫁妝、跟花轎、鬧洞房,以及喝喜酒回娘家等一系列喜慶娛樂活動,少則也要鬧上十來天。操辦喪事的風俗習慣更多,倘若祭奠長輩,鋪排場面更不亞於紅事。無論弔喪、送喪,都不離鑼鼓吹打。更有甚者,請來戲班、打玩友、唱孝歌,親朋好友陪同藝人們通宵達旦。
提起苗族嗩吶,年長的藝人們常有“胡琴三擔米,嗩吶子一早晨”的說法。其實,苗族嗩吶跟其它民族樂器一樣,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學會。況且,民間嗩吶曲牌數以百計,即便是流傳甚廣且常用的曲牌也足夠吹鼓手操練三年五載。吹鼓手是民間的習慣稱呼,其實他是苗族嗩吶匠與鼓樂手的合稱。他們由社會業餘器樂愛好者組成,也有民間藝人參與。凡有人請,只須邀約5人(吹嗩吶2人,敲鑼鼓3人)短暫合夥,因此吹打水平參差不齊。譬如在民俗文化“跟花轎”的禮儀中,有的苗族嗩吶藝人吹的《螞蟻上樹》、《南瓜花》、 《伴妝檯》等曲牌 ,一聽那口風與技巧,便知是祖傳老手。但敲打背鼓、鑔子、鐺鐺鑼的夥計,則多數是操練過三五天的半罐水,只圖鑼鼓敲得響,跟著嗩吶節奏走,並無多大技巧可言。
要說辦喪事那三吹三打的儀式中,民間嗩吶可謂是獨擅勝場。大凡鼓鑼一響,三吹嗩吶曲牌《普庵咒》、《水落音》、 《將軍令》必不可少。用苗族的行話說,能駕馭此套曲牌的嗩吶藝人,無一不會師傳的換氣功夫。相比之下,在祭奠、送喪等儀式中,嗩吶所吹的哀樂曲牌《鬧山河》、《哭皇天》就顯得簡而無華。
如今,操辦紅白喜事的人家各有所好:禮車游城、旅行結婚集體婚禮、植樹弔唁、孝歌儀式等等。不過,在偏遠山村的農家人依舊眷戀著傳統的習俗,甚至把“抬花轎、送新娘”禮儀視為一項古為今用的娛樂活動,別具一格地搬進了城市,吹吹打打,披紅掛彩,讓民眾一睹民俗文化之風采。
苗族嗩吶曲譜:嗩吶曲牌中常用的有《春來到》、《大漢東山》、《小漢東山》、《大桃紅》、《小桃紅》、《大開門》、《小開門》、《大風入松》、《小風入松》、《文二凡》、《武二凡》、《水龍吟》、《新水令》、《折桂枝》、《晏駕令》、《山坡羊》、《紅繡鞋》、《嗩吶皮》、《娃娃》等
一枝花;小開門;小放牛;喜慶豐收;十八板;山坡羊;六字開門;啦呱(二重奏);哈哈腔;鳳陽歌絞八板;百鳥朝鳳;婚禮曲;二人轉牌子曲;普天樂;百鳥朝鳳;歡慶勝利(協奏曲);二人轉牌子曲;一枝花;大得勝(吹打樂);抬花轎;十樣景(二重奏);天府好;慶豐收;塔塔爾舞曲;小放牛;龍騰虎躍(吹打樂);河北梆子腔;喜慶豐收;豐收;小開門;送新娘。

樂器風格

共炎黃一同崛起,苗族歷史悠久;與九黎一脈相承,文化豐富多彩。由北向南轉戰,自西而東遷徙。平原入河谷,開拓疆土;河谷進山區,重建家園。歷風霜雪雨,越滄海桑田。多舛命運,創造獨特文化;奇特經歷,成就珍貴遺產。苗族嗩吶,文化宏篇。
或曰,遙及神農,八仙下凡塵,突發奇想,吹以娛樂;或曰,上溯伏羲,七女生苗家,迫於生計,奏而辟邪。又傳韓湘子設計、鐵拐李成型;亦云曹國舅作譜、何仙姑配音。傳說多種,不一而足;起源迷離,似是而非。四川非物文化遺產,筠連民族樂器奇葩。
嗩吶五部分,演奏八度音。哨子油麥桿做成,吹而發音;氣盤金屬片加工,堵以換氣。顛子承上啟下,表面是椎體;琴桿鏤空穿孔,本質為琴管。碗口發散狀,擴張聲音,各部相連線,渾然天成。琴桿長度誇張,絲竹管弦無與倫比;碗口尺寸粗大,號角笙笛難相爭鋒。八個聲孔,七聲音階。雖定調樂器,然變調隨意,樂人稱讚奇妙;蓋特殊結構,故演奏從心,內行道出玄機:碗口與琴桿,若即也若離。輕套降B調、吻合出B聲,兩者相擰緊,奏出是C音!下行純四度,輕鬆操作;上行純五度,一氣呵成。
歌廳通俗唱,嗩吶座堂吹。一支高八度,當上手提調;一支低八度,作下手附和。鑼、鼓伴奏,磬、缽配音。以吹為主,以打為輔。曲調豐富,意境幽遠。《單管子》、《大青龍》,古樸低沉,如泣如訴,飽含人情冷暖;《三個串》、《將軍調》,深厚粗獷,忽急忽緩,演繹世事悲歡。曲調師授徒承,需要天生稟賦;演技功多業熟,當然悟性聰靈。
藝人輩出,高手如雲。四十套班子,吹響川滇苗漢雜居地;數百名樂手,遍及城鄉婚喪嫁娶間。多次篩選,民間音樂迎接印尼總統;各地調演,筠連嗩吶名揚敘府蓉城。中型吹打樂,榮獲藝術節獎項;大型電視劇,採用大嗩吶曲譜。歷千年而未變,振奮筠人志氣;融萬曲於一管,解讀苗族精神。典型民族性,研究苗族寶貴資料;濃郁民俗性,傳承文化珍稀載體。筠連僅有,全國罕見。獨特魅力,備受重視,深厚底蘊,亟待弘揚。
遠古歲月,淋漓唱奏宮、商、角、徵、羽;天籟聲音,痛快演繹醜、旦、淨、末、生。伯牙遜色,未曾識得嗩吶調;子期遺恨,無緣傾聽天籟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