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泰古道

苔泰古道

苔泰古道,位於南雁鎮苔湖村至順溪鎮,為古時平陽與泰閩兩地往來的交通要道。古道沿順溪沿山邊而過,長約3公里,除了苔湖至堂基部分路段澆灌為水泥路外,其餘路段保存基本完整,仍為不規則塊石鋪設。

道路最寬處約為2.8米,最窄處約為1.2米,依路兩旁建有路亭、民房等建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苔泰古道
  • 起點:南雁鎮苔湖村
  • 終點:順溪鎮
  • 長度:約3公里
歷史沿革,沿途人文,

歷史沿革

從現存的地方史料來看,早在唐末五代時期,順溪就以得到開發,相傳唐末文房院使薛正明就曾隱居於順溪的白雲山白雲洞。南宋時期,順溪出了兩位陸姓武進士,一名陸良臣,為嘉定十年(1217)丁丑榜;一名陸同甫,官至略鈐。而距順溪集鎮約5里的苔湖葉山,在差不多同一時期,出了個武探花葉宗澤。葉宗澤,宋開慶元年(1259)武進士,廷對第三(探花),曾任柳州知府,寄籍臨安。順溪四周都是高山,過去要進入順溪,除了水路之外,陸路就只有從苔湖進去的苔泰古道,由此可見,早在唐宋時期,苔泰古道就已存在。
據順溪陳氏族人世代相傳,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2),陳族始祖陳育球挈婦將雛從今鰲江鎮務垟大岙底遷居於這個四周都是深山老林的山坳時,苔泰古道就已存在,在古道旁零星住著幾戶散姓人家,其中就有葉姓。不過在此之前,順溪地處偏遠,很難聚集人口,只有到了擅長經營木材的陳氏族人定居此地後,順溪才得到快速的發展。至明代中後葉,這裡已發展成為一個較繁榮的集市,成為平陽、瑞安、泰順諸縣邊地山區的重要商品集散中心,在康熙《平陽縣誌》的版圖中被標為“順溪市”。順溪沿溪而築的老街長達千米,至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當年順溪老街共擁有各類商鋪40多家,商家老字號享譽浙南閩北。

沿途人文

苔泰古道起點處的笠湖,處在順溪通往水頭筏路的必經地段。當地有個別不良之徒便常常藉故生事,扣押竹筏,搶奪貨物。因順溪多山,山多柴草,笠湖村民素有沿著苔泰古道到順溪割草砍柴的習慣。順溪的陳氏族人為柴山筏路之事,也常與笠湖村民發生糾紛。後雙方均告到縣衙。笠湖村民稱竹筏所經之處,激起波浪,造成筏路兩岸的泥土被水沖刷,影響作物種植;順溪陳族則稱順溪田少山多,“全賴柴木出息,上輸國庫,下資民生”,要求勒令笠湖村民不得在順溪山里強行砍柴。據說,當時因笠湖方面買通縣衙中人,糊塗縣官便判決道:柴草割後能復生,笠湖村民可以前往順溪山上砍柴;而泥土沖走後不能恢復,順溪竹筏不得通過笠湖——這無疑要斷了順溪陳氏族人的生計。好在當時順溪陳氏族人中頗多能人,其中生員陳國紳就想了個主意,他前往縣衙,主動要求由他來代收順溪周邊地方的田賦。徵收田賦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縣衙自然便爽快地答應了。道光十二年(1832)夏,陳國紳等將代收過來的田賦銅錢糧米裝在炭簍里,用竹筏送出。竹筏途經笠湖時,笠湖的盧大押、許於起、盧阿審等人不知是計,見順溪陳氏族人竟然敢違令將竹筏通過苔湖,且以為炭簍中裝的是木炭,便搶奪而去。生員陳國紳、監生陳雲衢和村民陳昌培等人便控告盧大押等挾嫌糾黨、截搶國庫錢米,時任知縣黎應南是位明事理的官員,他藉機把前案翻了過來:外人前往順溪砍柴,必須事先徵得順溪陳氏族人同意,順溪竹筏經過笠湖,任何人不得予以阻攔,並刻碑告示,嚴禁強砍順溪山林柴木,截搶竹筏。刻有這項“奉憲嚴禁”的石碑現仍保存在順溪陳氏宗祠內。
苔泰古道
順溪古建築群大體上均建於清乾嘉年間,歷經200多年的風風雨雨,巍然屹立如故。現保存基本完整的大型民居建築共有10座,總建築面積達25200平方米,粉牆黛瓦,沿溪而築,布局恢宏,給人古樸、深邃、莊重的感覺,素有“浙南清中晚期民居博物館”的美譽。2006年5月26日,順溪古建築群被國務院公布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寶”。
順溪古建築群中的諸多大屋建築運用大開間、多院落的組合,以規模大而著稱於世,這個“大”不在於建築單體的體量,而主要體現在大開間、多院落。多數大屋正廳開間在9間以上,各廳明間作為家庭活動的聚會之所,面闊明顯大於其餘各間。古屋的另一特色體現在大天井的運用上,但是大天井並非一覽無餘,有的院落又在大天井中砌造兩道隔牆,適當地分隔空間。隔牆上採用大漏窗,使庭院空間同時保持一定的聯繫。大天井的設定有利於民居中的採光與通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